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高祖李渊为什么会在晋阳起兵李渊晋阳起兵的真相是什么

唐高祖李渊为什么会在晋阳起兵李渊晋阳起兵的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901 更新时间:2024/2/4 6:54:07

唐高祖李渊为什么会选择在晋阳起兵?李渊父子晋阳起兵的历史真相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探索历史的真相吧!

唐高祖李渊简介: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山,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开皇中,历任谯、陇、岐三州刺史,隋炀帝即位后,李渊又历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又升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大业十三年(617年),又拜太原留守。

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义宁二年(618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上元元年(674年)农历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754年)农历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为什么在晋阳起兵?

公元617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李渊父子的晋阳起兵。它就像一道劈裂天空的绚丽闪电,一举刺破隋帝国的茫茫黑夜;又像是一束穿越浓云的熠熠曙光,瞬间照亮了大唐王朝的早晨。这个令天地为之变色、令历史为之改辙的大事件有诸多人物参与,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大唐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开国功臣。他们是裴寂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唐俭、柴绍、殷开山、刘政会、温大雅、武士彟(武则天的父亲)……

这些人是晋阳起兵最重要的一批骨干力量,正是有了他们的策划、推动和实施,这次起义才能获得成功,大唐王朝最终才得以横空出世。可不管怎么说,他们终究只是这个大事件的配角。而晋阳起兵的主角,当然非李渊父子莫属。可问题是,在李渊父子当中,谁才是这次起兵的首谋?谁才是这个大事件真正的灵魂人物?谁才是开创大唐三百年基业的第一人?对此,历代官方正史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李世民。

后晋刘昫修撰的《旧唐书》声称:“太宗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举义兵。”北宋欧阳修等人编撰的《新唐书》也断言:“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更是斩钉截铁地说:“起兵晋阳也,皆秦王李世民之谋。”“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然而,历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吗?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按照官方正史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李世民和李渊在晋阳起兵前夕都做了些什么。

李世民跟随李渊来到太原后,结交了一批江湖义士。《旧唐书·太宗本纪》称其“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资治通鉴·隋纪七》说:“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长孙顺德与刘弘基就是在这个时候与李世民结成了生死之交。

长孙顺德是长孙晟的族弟,与刘弘基原本都是隋宫廷的宿卫军官,因逃避辽东兵役,亡命太原投靠了李渊,而得以与李世民相结纳。这两个人后来在募集义兵时都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外,刘文静和裴寂也先后加入了李世民“潜图义举”的行列。刘文静时任晋阳令,裴寂时任晋阳宫监,二人因职务交往而成为好友。他们目睹天下大乱,而自身前途未卜,时常相对而叹。有一次裴寂说:“贫贱如此,又逢离乱,将何以自存?”

当时刘文静还未参与李世民之谋,但是暗中已经对他极为倾慕,所以趁机游说裴寂道:“李世民非寻常之人,其胸襟豁达类似汉高祖,天纵神武如同魏武帝,虽然年少,却是命世之才!”言下之意是让裴寂和他一起依附李世民,可裴寂对此却不以为然。不久,刘文静因与李密有姻亲关系而坐罪,被关进郡狱。正当他对前途感到茫然之际,李世民忽然亲自来狱中探望他。刘文静大喜过望,马上向李世民发出试探,说:“天下大乱,非汉高祖、光武帝之才华者,不可平定四海!”

李世民笑着说:“先生怎么知道没有?只是常人不知道罢了。我之所以来看你,并不是像小儿女那样注重个人感情,而是来和先生图谋天下大事,不知先生有何见教?”刘文静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于是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如今主上南巡江淮,李密围逼东都,天下群盗多如牛毛。值此之际,若有真命之主应天顺人、振臂一呼,取天下则易如反掌。

今太原百姓为避战乱,皆入晋阳,文静为晋阳令数年,知其中豪杰之士众多,一朝啸聚,可得十万人。尊公所领之兵亦有数万,一声令下,谁敢不从?进而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出半年,帝业可成!”李世民听完朗声大笑:“君言正合我意。”从此李世民与刘文静开始积极部署,准备起事。而这个时候,李渊在做什么呢?按照正史的说法:“渊不之知也。”而李世民则是“恐渊不从,犹豫久之,不敢言”(《资治通鉴》卷一八三)。

李渊真的是这样浑浑噩噩,对李世民的起兵密谋一无所知吗?这个问题我们留待后面探讨,现在接着来看在官方正史中,李世民是如何软硬兼施地“说服”李渊起兵,而李渊又是如何举棋不定、出尔反尔的。由于裴寂与李渊的私交很好,李世民决定从裴寂的身上突破。他天天与裴寂交游,同时拿出私人的钱数百万,让人与裴寂赌博,每一次都诈输,把裴寂乐坏了。等到那些钱输得差不多的时候,李世民也顺理成章地和裴寂变成好友了。最后李世民把自己的密谋告诉了裴寂,同时让他想办法说服李渊。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此刻裴寂已经很清楚他那些钱是怎么到手的了,只好点头同意。李世民和裴寂很快就想了一计。随后的日子里,裴寂天天去找李渊喝酒,喝完酒又顺便送上几位美女。一连数日,把李渊伺候得舒舒服服。几天之后,裴寂找了个四下无人的机会,不慌不忙地对李渊说:“二郎暗中蓄养兵马,欲举义旗,恐大事泄露被诛,所以让我以晋阳宫女奉公,此乃情急之下迫不得已之计。如今众人心意已决,不知公意下如何?”

李渊一听,当场爆出冷汗。原来这几天与他合欢的竟然全都是晋阳行宫的宫女——皇帝杨广的女人!这可是灭门之罪啊!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和老友居然使了这么一招把他绑上了“贼船”。这一招可真损哪!李渊愣了很长时间,最后无可奈何地说:“吾儿既有此谋,事已至此,为之奈何?只好从他了。”李渊虽然一只脚踏上了“贼船”,可毕竟是被逼无奈,所以犹豫了几天后又把脚缩了回去。

不久后又发生了一件让他差点掉脑袋的事,再次把他逼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那就是东突厥的入侵。从大业十二年底到次年正月之间,东突厥屡次出兵进犯马邑(今山西朔县),李渊派遣副留守高君雅会同马邑太守王仁恭出兵抵御,结果却吃了一场败仗。人在江都的隋炀帝杨广闻讯大怒,以“不时捕虏,纵为边患”为由,遣使赴太原将李渊就地拘押,并准备将王仁恭斩首。

李渊晋阳起兵的真相是什么?

李世民一见时机成熟,终于当面对李渊说:“今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为战场,父亲若再拘守小节,下有盗寇、上有严刑,危亡无日啊!不如顺民心举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李渊大惊失色:“你怎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我现在就告发你。”然后找出纸笔,做出一副马上要奋笔疾书之状。

李世民一脸沉着,缓缓地说:“世民观天时人事如此,所以敢说。倘若父亲一定要告发我,不敢辞死!”李渊气得把笔一扔,说:“我怎么忍心告发你呢?你要慎重,别再说这种话了。”不料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又来了。李渊听见他锲而不舍地说:“今盗贼日繁,遍布天下,父亲受诏讨贼,贼能讨得完吗?到最后还要承担讨贼不力的罪名。

而且世人纷传李氏当应图谶,所以李金才无罪,却一朝族灭。退一步说,即便父亲能将盗贼尽皆剿灭,自古功高不赏,届时危险更大!只有昨日之言,可以救祸,此乃万全之策,愿父亲勿疑!”李渊仰天长叹:“我昨天一整夜都在想你说的话,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今日不管是家破人亡由你,化家为国也由你,一切都由你了。”此时的李渊真是一副万般无奈、听天由命之状!

几天后,隋炀帝的使者又到了,准备把李渊和王仁恭一起押赴江都问罪。李渊顿时惊慌失措。于是,李世民和裴寂等人再次向李渊进言:“今主昏国乱,尽忠无益。偏将副手战场失利,竟然也要归罪明公。危亡已经迫在眉睫,宜早定计。况且晋阳兵强马壮,行宫中又蓄积金钱、布帛巨万,以此举事,何患不成?今留守长安的代王幼弱,明公若击鼓向西,据有长安如同探囊取物,何必被区区一个朝廷使者囚禁,坐以待毙呢?”

至此,李渊终于下定决心,开始暗中部署。可没过几天,江都的天子使臣又到了,宣诏赦免了李渊和王仁恭的战败之罪,并且让他们官复原职。赦令一下,李渊立刻反悔,矢口不提举义之事。接下来的日子,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催促李渊起兵。如鹰扬府司马许世绪、行军司铠武士彟、前太子左勋卫唐宪、其弟唐俭等等。然而,大伙把嘴皮子都磨破了,该说的话翻来覆去都讲烂了,李渊还是迟迟不动。

刘文静忍无可忍,只好向裴寂施压:“先发制人,后发者制于人。你为何不快点劝唐公起兵,怎能一再借故拖延呢?再说了,你身为宫监,却以宫女私侍他人,你一个人死就算了,何必拖累唐公?”裴寂被触到痛处了。是啊,假如李渊迟迟不起事,万一晋阳宫女陪侍之事泄露,那他裴寂就算有八颗脑袋也不够砍啊!

此后裴寂只好天天追着李渊,死缠烂打、软磨硬泡,终于把李渊彻底说服了。李渊随后让刘文静假造敕书,以朝廷准备四征高丽为名,命令太原、西河、雁门、马邑四郡凡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者全部要应征入伍,借此扩大武装力量,准备起兵。这就是历代正史所记载的关于晋阳起兵的起因和内幕。

在这里,李渊被描绘成一个平庸、怯懦、胸无大志、多疑反复的傀儡型人物,而年未二十的李世民则被塑造成一个目光远大、足智多谋、意志坚定的领袖,表现出了一种远远超越他年龄的成熟和稳重。在此,李世民毋庸置疑地成了晋阳起兵的“首谋之人”,而李渊一开始就被蒙在鼓里,后来迫不得已卷入了这个事件,几乎是被人用绑架的手段弄上了这条起兵叛隋的“贼船”,自始至终都表现得碌碌无能而且万般无奈。难道,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以上关于晋阳起兵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相关标签和专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上官婉儿简介上官婉儿生平经历介绍上官婉儿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女,上官婉儿在文学上有哪些贡献?上官婉儿的生平经历如何?上官婉儿最后是怎么死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上官婉儿简介: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人,祖籍陇西上邽,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

  • 安乐公主李裹儿简介李裹儿生平经历介绍李裹儿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安乐公主李裹儿是怎样的一位公主?安乐公主李裹儿生平经历如何?安乐公主最后是怎么死的?安乐公主李裹儿在历史上的评价怎么样?一起了解一下这位唐朝安乐公主吧!安乐公主李裹儿简介:李裹儿(684年-710年7月21日),即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韦氏所生,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出生时正值李显被武则天贬于

  • 高阳公主简介生平经历人物评价介绍高阳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的高阳公主是怎样的一个人?高阳公主生平经历如何?高阳公主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位历史上的高阳公主吧!高阳公主简介:高阳公主(?―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爱女,母不详。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公主婚后与《大唐西域记》执笔人辩机私通,太宗知晓后大怒,

  • 平阳公主简介平阳公主生平经历介绍平阳公主有几任丈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平阳公主前后共有几任丈夫?平阳公主是怎样的一个人?平阳公主生平经历了哪些事情?一起了解一下吧!平阳公主简介:平阳公主,名讳及生卒不详,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娡的长女,汉武帝刘彻同胞长姐。本封阳信公主,因嫁于开国功臣曹参曾孙平阳侯曹寿(曹时),故又称平阳公主。曹寿去世后,平阳公主改嫁汝阴侯夏侯颇。夏侯

  • 太平公主简介太平公主生平经历介绍太平公主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平公主是唐朝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任公主了,太平公主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有过几次婚姻?太平公主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太平公主是怎么死的?一起了解一下这位历史上的太平公主吧!太平公主简介: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生平极

  • 杜甫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杜甫有哪些代表作杜甫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杜甫生平有哪些代表作?人物一生的经历是怎样的?杜甫最后结局如何?是怎么死的?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位诗人吧!杜甫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

  • 白居易简介白居易生平经历历史评价介绍白居易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所写的诗文里大多都有点播世人之意。白居易生平经历是怎样的造就了白居易的这种诗文风格?白居易的结局是怎样的?他是怎么死的?白居易的历史评价怎么样?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

  • 诗仙李白简介李白生平经历历史评价介绍李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诗仙李白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呢?诗仙李白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李白是怎样的一位诗人,历史评价怎么样?李白是怎么死的?一起来了解一下诗仙李白吧!李白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

  • 李商隐简介李商隐生平经历人物评价介绍李商隐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晚唐诗人李商隐对唐朝的文学贡献颇丰。李商隐生平经历怎么样?晚唐时期的李商隐结局怎么样?李商隐是怎么死的?李商隐历史评价怎么样?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李商隐简介: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唐文

  • 王维简介王维生平经历介绍王维人物评价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诗人王维为我们留下了哪些脍炙人口的诗篇作品?王维代表作有哪些?王维是怎样的一位诗人历史评价怎么样?王维的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一起来了解一下诗人王维吧!王维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