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禹锡简介刘禹锡生平经历人物评价介绍刘禹锡是怎么死的

刘禹锡简介刘禹锡生平经历人物评价介绍刘禹锡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948 更新时间:2024/1/19 3:27:14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刘禹锡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刘禹锡的人物评价怎么样?刘禹锡是什么时候逝世的?一起了解一下历史相关资料介绍吧!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

刘禹锡生平经历介绍: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刘禹锡,其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刘胜,七代祖刘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其父、祖均为小官僚,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刘禹锡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聪明又勤奋,在做诗方面,曾得当时著名诗僧皎然、灵澈的熏陶指点。

贞元六年(790年)十九岁前后,刘禹锡游学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贞元九年(793年),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鸿词科。两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释褐为太子校书,不久丁忧居家。贞元十六年(800年),杜佑以淮南节度使兼任徐泗濠节度,辟刘禹锡为掌书记。后随杜佑回扬州,居幕期间代杜佑撰表状甚多。贞元十八年(802年),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不久迁监察御史。当时,韩愈、柳宗元均在御史台任职,三人结为好友,过从甚密。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卒,顺宗即位。原太子侍读王叔文、王伾素有改革弊政之志,这时受到顺宗信任进入中枢。刘禹锡与王叔文相善,其才华志向尤受叔文器重,遂被任为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参与对国家财政的管理。这段时间刘禹锡政治热情极为高涨,和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

“二王刘柳”集团在短短的执政期间采取了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措施,但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很快宣告失败。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王叔文赐死,王丕被贬后病亡,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行至江陵,再贬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

元和九年十二月(815年2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元和十一年三月(817年2月),刘禹锡写了《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得罪执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刘禹锡被贬在朗州前后近十年。其间创作了大量寓言诗,表达了对当朝权贵的极大不满,又写了许多赋来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雄心。

由于接触当地民间歌谣,从中吸取了营养,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此期间,他还写了多篇哲学论文,最重要的便是与柳宗元《天说》相呼应的《天论》三篇。元和九年(814年)十二月,他才与柳宗元等人奉诏还京。但不久又被贬谪到更远的播州去当刺史,幸有裴度、柳宗元诸人帮助,改为连州刺史。刘禹锡在连州近五年。元和十四年(819年)因母丧才得以离开。

长庆元年(821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刺史。长庆四年(824年)夏,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宝历二年(826年)奉调回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从初次被贬到这时,前后共历二十三年。大和元年,刘禹锡任东都尚书。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836年)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

刘禹锡是怎么死的/刘禹锡逝世时间:

会昌元年(841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晚年到洛阳,与朋友白居易、裴度、韦庄等交游赋诗,唱和对吟,生活闲适,和白居易留有《刘白唱和集》、《刘白吴洛寄和卷》,与白居易,裴度留有《汝洛集》等对吟唱和佳作。此后,他历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苏州刺史、汝州刺吏、同州刺史,最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二年(842年)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在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刘禹锡人物评价怎么样?

《新唐书》:禹锡恃才而废,褊心不能无怨望,年益晏,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素善诗,晚节尤精,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以诗自名者,尝推为“诗豪”,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所施为人不以为当。太上久疾,宰臣及用事者不得对,宫掖事秘,建桓立顺,功归贵臣,由是及贬。”

《岁寒堂诗话》:李义山、刘梦得、杜牧之三人,笔力不能相上下,大抵工律诗而不工古诗,七言尤工,五言微弱,虽有佳句,然不能如韦、柳、王、孟之高致也,义山多奇趣,梦得有高韵,牧之专事华藻,此其优劣耳。《沧浪诗话》:大历后,刘梦得之绝句,张籍、王建之乐府,我所深取耳。《杜工部草堂诗话》:上自齐梁诸公,下至刘梦得、温飞卿辈,往往以绮丽风花累其正气,其过在于理不胜而词有余也。

《唐音癸签》:禹锡有诗豪之目。其诗气该今古,词总平实,运用似无甚过人,却都惬人意,语语可歌,其才情之最豪者。司空图尝言:禹锡及杨巨源诗各有胜会,两人格律精切欲同;然刘得之易,杨却得之难,入处迥异尔。《三唐诗品》:五言体杂不一。有如“深春风日净”、“昔听东武吟”等篇,宛转徘徊,取涂乐府;“秋江早望”、“谪居悼往”,则结休允晖。

若“水禽残月”,模休文之韵思;“楚望苍然”,结韩卿之茂体。余或放言理,失于音调,未求刻意,累在才多也。《女儿》作楚挽之哀词,《泰娘》谱新声之凄奏,七言此其选矣。《聚蚊》、《百舌》托意深微,亦得乐府遗意。律体独多,莹瑕间采。黄庭坚:"大概刘梦得乐府小章优于大篇,诗优于它文耳”。翁方纲:“梦得乐府小章优于大篇”极为确论。

蔡百衲:刘梦得诗,典则既高,滋味亦厚。但正若巧匠矜能,不见少拙。白居易:“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繇是每制一篇,先相视草,视竟则兴作,兴作则文成。一二年来,日寻笔砚,同和赠答,不觉滋多。”刘克庄:“雄浑老苍,沉着痛快”指出刘诗风格之“豪”。以“精华老而不竭”一语指出了刘禹锡人品之“豪”。

以上关于刘禹锡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相关标签和专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杜荀鹤简介杜荀鹤生平经历介绍杜荀鹤有哪些文学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杜荀鹤在文学方面有哪些贡献?杜荀鹤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一起来了解一下杜荀鹤的相关资料吧!杜荀鹤简介: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

  • 高适简介高适生平经历介绍高适历史评价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生平经历是怎样的?高适的历史评价怎么样?一起来了解一下高适的相关资料吧!高适简介: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

  • 岑参简介岑参生平经历介绍岑参有哪些文学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在文学上有哪些成就?岑参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唐朝诗人岑参吧!岑参简介: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

  • “百战百胜”旷世美男兰陵王为何戴上狰狞面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生在世,谁都想拥有娇好的面容,现代科技发达,只要敢对自己“狠”一点,在脸上身上动两刀让自己变漂亮,这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有时漂亮的面容也要长在适合的人的脸上,否则就会有些麻烦。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兰陵王,为了在战场上能够威慑敌人,就不得不用面目狰狞的面具把自己的英俊相貌藏了起来,

  • 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傀儡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皇帝权力大臣的政治格局中,权力就像是一台天平的指针。指针偏左,可能会出现独裁皇帝;指针偏右,多半要产生傀儡皇帝。因为有命无运、有名无实、有位无权,所以,傀儡皇帝大都被权臣搞得很郁闷,很狼狈。在历代傀儡皇帝中,被人挟持者有之,被人废黜者有之,被人幽禁者有之,被人砍头者有之;但是,被人当众警告,当众臭

  • 百战无败绩:历史上打仗最厉害的文弱书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位“射不穿札,马非所便”的文弱书生,竟然是我国历史上打仗最厉害的人,而且每战必胜,从不失手,是历史上真正的常胜将军。与明末袁崇焕一样,他也是文官出身,自身并无万夫莫敌之勇,但却在战场上创造出一次次的旷世奇迹。这位常胜将军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将军陈庆之。他一生身经数百战,没有

  • 最悲剧后妃:侍奉三位帝王 出家后遭继子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受封建伦理“从一而终”的影响,一般女性出嫁后,不管夫妻有无感情,都不敢提出离婚;即使丈夫去世,宁可守寡终身,也不能随意再嫁。然而,在王朝动荡不安的时候,一些贵为后妃的女性,因为夫君被撵下台或者遭到杀害后,为了生存,也迫于权臣和父兄的压力,再嫁给普通男人为妻。这种身份由普通到显

  • 梁武帝因滥“爱”毁了江山被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萧衍吃素礼佛、对人宽容,一心要做一位仁慈的君主,却因为他的滥爱毁掉了江山,也赔上了自己的性命。公元549年,大将侯景率领十万叛军攻破了南梁首都建康(今南京),并将梁武帝软禁在台城。几十天后,这位曾叱咤一时、统治王朝达48年之久的皇帝竟被活活饿死。而导致这一下场的,就是他的“菩萨心肠&rd

  • 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敢奴役皇帝的美艳少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六朝金粉”、“金陵粉黛”,可见当年的金陵古城的声色犬马、纸醉金迷。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连续定都于此,统称六朝。于是,六朝金粉名扬天下,而潘玉儿无疑是六朝金粉中最为出色的一个。潘玉儿,原来姓俞,父亲俞宝庆是一个小

  • 梁武帝萧衍为何四十年“不与女人同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的皇帝都好色,这是事实,但也有一位皇帝以高寿和不近女色闻名,他就是梁武帝萧衍。《梁史》记载,萧衍“五十外便断房室”,天监十二年(公元513),萧衍始“不与女人同屋”。如果以他86岁去世来算,近40年没有碰过女人。梁武帝真的是四十年不近女色?你相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