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京大屠杀的背景: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失利

南京大屠杀的背景: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失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231 更新时间:2023/12/7 3:51:38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公祭日,80年前的的1937年12月13日,南京有30多万人惨死在侵华日军的屠刀下!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要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的耻辱,本小编来说说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历史背景。

南京大屠杀背景:淞沪会战失利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对中国全面大规模侵略。同年年8月13日~11月12日日本侵略军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淞沪会战。战役初期,日军于上海久攻不下,但日军进行战役侧翼机动,11月5日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卫间登陆,中国军队陷入严峻形势,战局急转直下。

1937年11月8日蒋中正下令全线撤退,四天后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上海被日本占领后,日军趁势分三路急南京进犯。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公里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由于下达撤退命令过于仓促,后方国防工事交接发生失误,随着日军轰炸机的大范围轰炸,撤退演变为大溃败,使北路日军主力一路顺利到达南京。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由于从上海的撤退组织的极其混乱,中国军队在上海至南京沿途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

南京大屠杀背景:南京保卫战失败

中国统帅部此时深感事态严重,在17日和18日三次开会讨论南京防御的问题。会议上多数将领认为部队亟需休整,而南京在军事上无法防御,建议仅仅作象征性的抵抗,只有唐生智以南京是国家首都、孙中山陵寝所在,以及国际观瞻和掩护部队后撤等理由,主张固守南京。

蒋介石期望保卫首都的作战对纳粹德国的外交调停有利,并且以为能够等到苏联的军事介入采纳了唐生智的建议,决定“短期固守”南京1至2个月,于11月26日任命唐(阶级上将)为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负责南京保卫战。副司令长则为罗卓英及刘兴

根据坚守南京的决策,中国统帅部在12月初日军接近南京城之前共调集了约13个师又15个团共10万余人(一说约15万人)的部队保卫南京。这些部队中有很多单位刚刚经历了在上海的苦战和之后的大溃退,人员严重缺编且士气相当低落,而新补充的数万士兵大多没有完成训练。

唐生智多次公开表示誓与南京城共存亡,对蒋介石则承诺没有命令决不撤退。为了防止部队私自过江撤退,唐生智采取了背水死战的态度。他下令各部队把控制的船只交给司令部,又将下关至浦口的两艘渡轮撤往武汉,还命令第36师封锁从南京城退往下关码头的唯一通道挹江门,这一“破釜沉舟”的命令给后来的悲剧性撤退埋下了隐患。

1937年11月20日,中国国民党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政府机关、学校纷纷迁往内地,很多市民也逃离了南京。在6月有101.5万城乡居民的南京市,到了12月初的住人口据估计还有46.8万至56.8万人,这还不包括军人和从前方逃亡到南京的难民。

22日,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留在南京的二十多位西方侨民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他们提出在南京城的西北部设立一个给平民躲避炮火的安全区。29日,南京市市长宣布承认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为安全区提供粮食、资金和警察。唐生智还承诺将部队撤出安全区。1937年12月5日,国际委员会收到日本政府模棱两可的回复,随即开始了安全区的工作。

1937年12月1日,日军攻占江阴要塞,同日,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南京保卫战开始。

1937年12月2日,江阴防线失守中国海军主力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在中日江阴海战中被全数击沉,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唯一一道拱卫京畿的水上屏障失守。

1937年12月10日日军发起总攻,12月12日唐生智下达突围、撤退命令,中国军队的抵抗就此瓦解。

中国军民由此陷入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日战争中。

相关专题↓↓↓

南京大屠杀历史专题

2017年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悼念安排

习近平在2017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讲的10句话

管光镜:南京大屠杀最年长者辞世

戳穿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五大谎言

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成立的重大意义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成立

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被发现

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根据

南京大屠杀30万死难人数怎么统计的

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参战部队

南京大屠杀珍贵影像资料↓↓↓

日本进入南京城珍贵影像资料

抗日老兵回忆南京大屠杀

跨国追捕南京大屠杀“百人斩”刽子手

南京大屠杀中拯救生命的美国女人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美国神父马吉冒死拍摄下南京大屠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北军军阀人物和军队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北军简介西北军也称国民军,主要首领是原直系第3军总司令冯玉祥。该军是最先由直系军阀军队中分离出来的一支武装力量,所属部队组成国民军第1军。后又收编了从直系军中先后分离出来的胡景翼、孙岳部;从奉系军中分离出来的魏益三部;从张宗昌直鲁联军中分离出来的方振武部等,统称为西北军。1926 年9月,冯玉祥以

  • 南京大屠杀30万死难人数怎么统计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日军在南京杀害了中国军民多达30余万,那么南京大屠杀30余万这个数字是怎么统计的呢?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统计方法一:1946年1月19日设定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在日军占领南京后的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及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

  • 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根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多年以来,日本政府以及日本右翼势力多次试图否认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残暴行为。小编给大家看一些数据证明日本在侵华期间南京大屠杀的铁证。南京大屠杀的收尸记录据统计,国际红十字会在南京城内外掩埋尸体总计43,121具,南京红十字会收埋22,371具,慈善机构崇善堂收埋112,267具,慈善机构同善堂共埋尸

  • 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在整理档案时发现:南京大屠杀发生后,国民政府即公开进行了强烈谴责,并于1937年12月至1938年3月间分别派人赴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及日本东京,全方位开展了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行动。其中,1938年初春秘密派遣人员赴日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是二次大战中绝无仅有的在敌国首都宣传的范

  • 2017年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悼念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2014年2月,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国家公祭日,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2017年12月13日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80周年祭,同时也是我国的第四个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当天,将在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党和国

  •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从1994年开始,江苏和南京都会在每年的12月13号举行哀悼仪式,包括撞和平钟、敬献花圈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停留在地方层面。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成立2014年2月

  • 日本进入南京城珍贵影像资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进入南京城的珍贵影像资料,装模作样,伪装和平!南京大屠杀珍贵影像资料↓↓↓日本进入南京城珍贵影像资料抗日老兵回忆南京大屠杀跨国追捕南京大屠杀“百人斩”刽子手南京大屠杀中拯救生命的美国女人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美国神父

  • 抗日老兵回忆南京大屠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2017年12月13日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我们来看看当年的抗战老兵是如何来回忆南京大屠杀的。老兵同志说的好,我们不会去侵略别人,不会去破坏别的民族,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南京大屠杀珍贵影像资料↓↓↓日本进入南京城珍贵影像资料抗日老兵回忆

  • 管光镜:南京大屠杀最年长者辞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2017年12月10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发布消息,当日凌晨2时,最年长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管光镜老人与世长辞,享年100岁。管光镜老人出生于1917年4月18日,南京溧水人。管光镜老人作为幸存者之一,在2016年出版的《铁证如山侵华日军溧水大轰炸实录》中口述证言。据悉,管光镜老人生前是

  • 日军在抗战中制造的血腥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侵华战争期间,除了南京大屠杀,日军在中国大地上制造的屠杀我国同胞几百、几千人甚至数万、数十万人的惨案还有很多。比如:平顶山惨案,潘家峪惨案,731细菌战,重庆大隧道窒息惨案,镇江惨案,梅花镇惨案,济南惨案。平顶山惨案:死亡3000余人1931年,日本关东军蓄谋发动了“九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