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的导火索是什么安禄山的真实身份

安史之乱的导火索是什么安禄山的真实身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148 更新时间:2023/12/31 20:26:00

一场叛乱葬送一个盛世

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国相杨国忠为借口,联合同僚旧友史思明率军反叛,在范阳起兵。

叛军一路势如破竹,一度攻占长安、洛阳,并在洛阳称帝,史称安史之乱。

最终,随着唐王朝军队的进攻以及安禄山集团的内讧,公元762年,安史之乱被平定。但是,唐朝却从此走向衰落。

在那段盛世时光的相关研究中,安史之乱的复杂起因一直是史学家们探讨的热点话题。这场影响深远的叛乱,注定了它复杂的源头。

在探讨这场史上最著名的叛乱之时,我们有必要借助叛乱的发起者的其人其事,来走回到那段历史。

安禄山其人其事

安史之乱的挑起者安禄山,其父为胡人,其母为突厥人。安禄山幼年丧父,30岁之前混迹边疆地区,以经商为生,30岁那年步入军旅。

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安禄山平步青云,官至三镇节度使,手握几十万精兵。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长官,集军、政、财三权于一身,位高权重。据史料记载,安禄山为人狡黠奸诈,凶狠歹毒,十分好斗。手握地方霸权的安禄山拥兵自重,不断与朝中各种势力争权夺势。而其在平日刻意网罗的众多文臣武将,也成为他最终反叛的依靠力量。

安禄山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引起了朝中大臣的警惕。先后有多位大臣向皇上进谏,挑明安禄山的反叛之意,但是善于谄媚的安禄山总能在言语之间打动唐玄宗,让自己转危为安。深得玄宗宠信的安禄山唯恐夜长梦多,在积聚了足够的力量之后,决定反叛。

755年,安禄山假拟圣旨讨伐国相杨国忠,以“清君侧”为由发动了震撼历史的叛乱。清君侧本是一种正义之举,借指清除皇帝身边危言耸听、妖言惑众、败坏朝纲的坏人,但是却往往成为叛乱者反抗中央政府的借口。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以“清君侧”为幌子的反叛路上,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安禄山只是其中一员而已。

755年11月,安禄山亲率十几万大军从范阳起兵,挥师南下。此时的唐王朝,由于朝中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唐玄宗不理朝政,纵情酒色,朝政渐渐荒废。而外重内轻的藩镇割据制度让中央集权已是岌岌可危。

唐玄宗一直对安禄山非常信任,即使身边有人时常提醒,也万万不相信安禄山会叛乱。因此,安史之乱初期,毫无军事准备的唐王朝节节败退。等到反应过来开始回击之时,安禄山已是势如破竹。

次年初,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一路披荆斩棘的安禄山一直攻到潼关,潼关失守,京城长安已毫无屏障,唐玄宗只得率亲信出逃至成都。

进入长安的叛军以为天下已定,开始夜夜笙歌。而在皇宫中做着春秋大梦的安禄山因其暴虐的性格已是众叛亲离。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随即继位。

坐上大燕皇帝宝座上的安禄山曾经是怎样的踌躇满志。但人算不如天算,最终,安禄山为其子所杀,多年奔忙换来的只是黄粱一梦。

叛乱之行后有来者

说起安史之乱,在理顺安禄山的来处之时,我们也必须提到另外一个重要的人——史思明。

史思明,突厥人,与安禄山是同乡,也是一拍即合的“同道中人”。靠着其坑蒙拐骗的绝技,史思明在军中也是扶摇直上,成为安禄山的左膀右臂。安史之乱爆发后,史思明率领自己的队伍在征战途中和安禄山遥相呼应。

安庆绪即位后,史思明屯兵范阳,不听差遣,安史集团开始逐渐分崩离析。不久,走投无路的史思明投降朝廷,在得不到信任之后再度反叛。759年,史思明杀死安庆绪后自称大燕皇帝。但是和曾经同为大燕皇帝的兄弟——安禄山一样,史思明的命运也是不得善终。

761年,史思明在进犯长安的途中被其子史朝义和他的部下杀死。发起安史之乱的两人最终走向了一样的归宿。

但是,史朝义的美梦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在不断与唐王朝对峙的军事战争中,仿佛命运的轮回,史朝义同样遭遇了众将士的叛离,而唐朝廷在借助外族兵力以及本朝得力干将的奋勇杀敌中,将史朝义的部队逐一击溃。

762年,面对不可挽回的颓势,无路可走的史朝义自缢于林中。随着他的死亡,历时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而此刻的唐朝,在经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数年繁华之后,在安史之乱的打击下,日渐衰微。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中央集权遭到了极大的削弱,地方藩镇势力不断壮大,彼此之间相互攻击,社会动荡不已。

寻根只为总结教训

虽然安史之乱只持续了七年,但是在这七年中,万千生命死于战乱,经济亦受到严重破坏,再加上其后日益严重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政以及党派之争,最终把大唐盛世推向了不归之路。

面对着这场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叛乱,追究其成因似乎成为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

传统资料中倾向的说法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交融让这场叛乱趁机而起。

有人称,安史之乱始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唐朝前期盛行均田制。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的制度。唐朝初年面对着当时人口迁徙、土地大量荒芜的局面,由国家出面将无主土地分给小农耕种,数年之后归己所有。

唐玄宗后期,均田制的破坏让百姓流离失所,生活无着。而统治阶级的腐朽加深了其与人民之间的矛盾。社会的混乱为安禄山起兵带来了最佳的背景。

也有人称,安史之乱的性质其实是唐朝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势。唐玄宗后期,玄宗本人纵情声色,不理朝政,致使大权旁落。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趁机独揽大权、为所欲为。而与杨国忠隔阂已久的安禄山也是拥兵自重。朝中各种势力相互倾轧,最终导致了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的公报私仇的行动。

而不可回避的是,当时的民族矛盾也极其严重。太宗时期平定的东突厥及契丹各族被内迁至河北一带,使河北成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他们与汉人相互仇视。而身为少数民族的安禄山以此为借口,不断煽动异族叛乱,最终挑起战争。

在安史之乱起因的众多说法中,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当时地方割据势力的不断膨胀。

随着唐王朝疆域的不断扩大,中央开始派遣节度使管理边镇。节度使拥兵自重,渐渐威胁到中央的统治。安禄山更是身兼三地节度使,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庞大的势力范围,这也成为他最终能够起兵反叛的有力支撑。

一个盛世王朝,在历经七年的浩劫后终于一蹶不起,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背影。其中的因由,怕是不能用简单的语言能说得清的。而其事件的深刻背景,怕也不是一方面的原因就足以支撑的。

安史之乱的爆发,最终葬送了大唐盛世的美好前景。古语云:“诸行无常,盛极必衰。”对于唐王朝的这场劫数,自然有它发生的必然因素所在。

在那样一个复杂的历史环境中,一场叛乱的产生,一个时代的终结,其原因必是纷繁庞杂的,绝不是一节一环就能造就和促成的。追究这场叛乱的起因来,不管结局如何,只是为了给曾经的兴盛时代作一个注解,为了不忘后事之师的缘故罢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的详细战争过程经过和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 安史之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 安史之乱是谁平定的安史之乱的详细过程和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

  • 安史之乱跟杨玉环杨贵妃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时边镇守将安禄山、史思明掀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杨玉环对安史之乱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安史之乱经过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占领洛阳、长安。唐玄宗在逃亡四川期间,将皇位传于唐肃宗。公元757年,唐肃宗派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唐军在回纥兵的帮助下,收复长安

  • 安史之乱历史故事简述安史之乱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7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安史之乱的原因

  • 独孤皇后是谁独孤皇后历史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电视剧《独孤皇后》近期即将播出,那么居中的独孤皇后究竟是谁?独孤皇后的历史原型又是谁呢?本文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下独孤皇后。独孤皇后简介文献皇后独孤伽罗(544年—602年9月15日),河南洛阳人,汉化鲜卑人,北周卫国公、关陇集团重要成员独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十四岁嫁给大将军杨忠之嫡长子杨坚。同年父亲

  • 安史之乱是谁引发的安史之乱是谁平定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到底是谁引发的,最后又是由谁平定的?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

  • 唐太宗简介唐太宗生平故事唐太宗为什么发动玄武门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唐太宗发动了一场玄武门兵变对唐朝历史影响深远,唐太宗为什么发动玄武门兵变,唐太宗的生平故事里能否找到玄武门兵变的答案?唐太宗简介: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

  • 唐玄奘简介唐玄奘生平经历唐玄奘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玄奘是谁?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历史上真的有吗?唐玄奘的生平有哪些故事?最后唐玄奘怎么死的呢?本文来说说唐玄奘的故事。唐玄奘简介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陈祎(yī),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县)人,其先颍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

  • 隋炀帝杨广简介杨广为什么东征高丽东征高丽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炀帝杨广东征高丽的原因是什么?杨广东征高丽的结局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隋炀帝杨广简介: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