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学良对蒋介石的评价

张学良对蒋介石的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771 更新时间:2024/3/2 14:39:52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蒋介石张学良这两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比较著名的西安事变的两位主角。就是相处才了解,了解自然会有评价,所以小编就给大家揭秘一份张学良曾经对蒋介石的评价。

张学良简介: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蒋介石简介: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蒋介石祖籍江苏宜兴,生于浙江奉化,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

《世纪行过》纪录片:

看过《世纪行过》纪录片的朋友一定记得一方这个人,没有王一方,郭冠英也不会认识张学良。

王一方许人也?他是王新衡之子,王新衡曾是当年国民党军统局派去西安的官员,才到西安没一两天,就赶上西安事变爆发了,但他私下与张学良交情不薄。到台湾后,两家经走动,张学良亦十分喜爱王新衡之子王一方。

王一方在1993年5月12日不幸遇难于台北的一场火灾。但就在去世之前,与张学良、郭冠英、孙运、梁肃戎、吴大猷、张捷迁、刘绍唐等在台北世贸顶楼上有一次聚餐,是郭冠英假东北同乡的名义安排的。少帅那天谈兴很高,谈了对蒋的看法。

其实张学良对蒋介石评价并不高;其中还谈到了与赵四如何相识、卜卦杀杨宇霆、“二二八”事件等,这些内容的大部分在纪录片《世纪行过》中能看到,但有些内容郭冠英保留了,没放到片中去。

例如少帅谈到蒋介石时有一段话:“王新衡曾跟我说,蒋先生不用人才,爱用奴才。”王一方一旁听到了,马上在郭冠英耳旁轻声说道:“他说就他说嘛,引我爸爸做啥?”说罢两人相视一笑。

席间,没有赵四小姐作陪,张学良更加无拘无束,忽然跟郭冠英开玩笑:“小郭子,要是哪一天我们没有钱用了,我就把我年轻时的艳史讲给你听,你写了之后就拿去卖钱,到时我们就有钱花了。”满座皆笑,过了一会儿他又打趣说:“我不能讲给小郭子听,说不定他真的拿去卖钱了。”郭冠英在旁忙接着说:“张伯伯,你不用担心,我早就拿去卖钱了。”席间笑声不断,那是最成功的一次采访。

最令郭冠英觉得可惜的是那段关于长征的谈话在后期制作时被删掉了。其中张学良谈到中共长征对他震动很大,曾对其部将们训话:“我们都是带兵的人,谁能把军队带成这个样?不都带没了(指吃不了长征的苦)?为什么他们(红军)能做到?”节目中只出现了这段,接下来张学良自答部分都剪掉了。

张学良说:“那就是因为他们(红军)真有他的主义、思想,他们是一致的。而我们,则不过是混饭吃罢了。”张学良的这段话,正好说明了最初北伐为什么能成功,红军后来为什么能百死不折,以致最后取得胜利之因。

所以东北易帜之后,为了加强对官兵的党化教育,张学良曾建议东北大学增开三民主义思想教育课程,然师资力量薄弱,只能从国民党军队中挑选一些干事来充当教员。当时东北大学代理校长宁恩承反对开设这门课程,他认为缺乏像样的老师,那些干事们多数不学无术,知识贫乏,当时还闹了不少笑话。宁恩承先生讲的这一段可惜也被剪掉了。

张学良在评价蒋介石的时候还拉上别人,或许真的是别的人说的,但在转达此观点的时候及表明他也认可了此评价。张学良的幽默与智慧你get到了吗?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汪精卫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汪精卫1893年5月4日生于广东三水一个封建幕僚家庭,原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1903年,21岁的汪精卫成为日本法政大学的官费生,东渡留学。1905年7月15日,孙中山从欧洲到达日本,着手筹建政党。这时,在东京留学的汪精卫对孙中山十分敬慕,并与朱执信等人拜会了居住在神田锦辉馆的孙中山,聆听了孙中山

  • 大汉奸陈公博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蒋介石南京政府最终下定决心,抗击日本侵略者,但同时他也想寻求通过外交途径结束战争。1937年12月,陈公博以专使身份访问欧洲各国,争取意大利对中日战争采取中立态度。正当陈公博在欧洲开展外交活动之时,日本向蒋提出了“议和条件&

  •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是怎么算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提起长征,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二万五千里”,它已成为一个固定词组深深地印烙在人们的脑海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二万五千里”成为了红军长征的代名词。那么,“二万五千里”到底是怎样算出来的?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rdquo

  • 红军长征中有几次会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红军万里长征创造了历史,各路红军的会师,是红军长征史上的重大事件,红军长征有几次会师?有的说有六次会师,有的说有七次会师,到底有几次会师?小编认为应该是八次会师。红军长征第一次会师:红二、红六军团在贵州木黄会师1934年10月23日,红六军团主力到达黔东印江县木黄。24日,贺龙、关向应率领红三军主力

  • 抗日战争中出现汉奸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日本在1931发动了震惊全国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我国东三省。又在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占领华北。之后又一步步蚕食我国疆土,逼迫国民政府从南京迁都重庆,在最危急的关头上海、香港等重要城市都落入日寇手中。我国人民经过十四年的奋力抗战才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恢复中国大好山河。 但是令人不齿的是,在日

  • 七一建党节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建党节的历史由来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

  • 小凤仙与蔡锷的传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小凤仙是民国初年的青楼女子,因与将军蔡锷交往密切及助蔡出走的事迹成为当时政坛上的一段传奇。关于小凤仙的出身家世,有的说小凤仙的父亲是清朝武官,落职后家庭窘困,小凤仙也遂此堕入青楼。还有的说小凤仙是一位旗人姨太太的女儿,后来无奈辗转入青楼。后来,小凤仙得以与蔡锷相识。民国初年,蔡锷到云南组织护国军,小

  • 上海停战协定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2年初,上海发生了“一·二八”事变。这是日本军国主义为转移欧美列强对他们炮制伪满洲国的注意力,声东击西,耍弄伎俩而酿成的又一场侵略战争。“九·一八”事变不久,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与日本公使馆驻上海武官田中隆吉少佐秘

  • 94岁老人控诉日军暴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又有一位勇敢站出来控诉日军当年性暴行的老人受害幸存老人彭仁寿。今年94岁,湖南岳阳人。14岁时,日军要抓她回去,领路的汉奸以包括她爸爸、弟弟在内的“排形李家屋”50多条人命做威胁,为了救人,彭仁寿只得听从他们的命令。后来,被迫沦为“慰安妇”的彭仁寿被日

  • 中国共产党怎么成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打开世界地图,中国像一颗明珠屹立在世界东方。如今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将会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共产党的英明领导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和国际资本主义势力先后侵入摇摇欲坠的清朝统治的旧中国。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