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契丹族的一国两制是什么

契丹族的一国两制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731 更新时间:2024/1/24 8:17:38

自古以来,中原的华夏民族就有“胡虏无百年之运”的说法,这个说法究竟有没有道理呢?在中国历史上,契丹是第一个打破这个说法的民族。它之所以能够统治大半个中国达两百年之久,关键在于它始创了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而这种制度至今仍被我们应用。那么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制度呢?

对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我们中原人总会说一句“胡虏无百年之运”,非得意,就是说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不会超过一百年。为什么不会超过一百年?因为你比我落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往往是被先进民族的先进化所征服。你打我是因为你羡慕我,古代打仗可不是落后就挨打,而是先进就挨打,兵器时代的战争跟综合国力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游牧民族快马弯刀,往往就把先进民族征服了。征服了之后就面临两个选择:第一就是你学我,第二就是你不学我。你学我,你就变成我了,还有你吗?快马弯刀我打不过你,子曰诗云我是祖宗,你一旦从马上下来,把刀插进鞘里,捧起书来读,你就会对我无限崇拜。你看我,穿的是绸,吃的是油,你看你们,住帐篷吃生肉。你变成我了可就没有你了,所以你没有百年之运。

像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北魏孝文帝改革,全面取法中原,鲜卑这个民族在今天还有吗?显然已经不存在了。骁武凭陵的民族一旦从马上下来,就会被新兴起的游牧民族,像柔然、突厥,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要知道,他们当年也是马背上的民族啊,但你一下马就完。你不学我,你用这么落后的方式统治这么广大的先进地区,统治这么多人口,那结果就是您哪儿来的回哪儿去,您该放羊您还回去放羊去,您肯定不愿意。我们看世界历史上,没有一个靠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政权能够长久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必然要面临这种尴尬到底是学中原还是不学他,我学不学他都没我。但契丹人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绝顶的聪明。

契丹人的聪明在于实行一国两制。可以说,契丹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地实现了一国两制的一个朝。“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我们契丹人不学你,但是呢,我也不让汉人学我,而是实行两种制度,设北面官、南面官,北面官统治契丹人和草原民族,南面官统治汉人(包括后来被太祖征服的渤海人);南面官采用汉法统治,北面官用契丹旧法统治。南面官穿的都是唐朝服装,软脚幞头、窄衣小袖,完全跟中原一样,官名也一样,令、仆射、枢密使、节度使;北面官还是契丹的旧称,于越、夷离堇,断案的官叫夷里毕,还是这些契丹名字。

辽的上京临潢府没有留到今天,后来女真人兴起,攻打辽国的时候,对这个城市进行了破坏,但是这个城的遗址保存得很完好。特别有意思的是从遗址上看,这个城市分两半,北边是宫城,南边是汉城。南边的汉城能看得出来有街、有房子。北边宫城正中间孤零零的一个皇宫的遗址,其他什么都没有。

北边为什么就一个皇宫呢?因为契丹人住帐篷。南面汉人住瓦房,他们住不习惯,而且还觉得人一住瓦房就待懒了,就图舒适了,逐水草而居的这种习气就没有了,所以北面围绕皇宫的全是契丹人的帐篷。据说现在还能发现安帐篷的时候打桩子的痕迹,因为蒙古草原上人为的破坏也少。所以,契丹不但一国两制,还一城两制,并表现在方方面面。

契丹保证了本民族的骁武凭陵,又让汉人在这儿不会有疏离感,所以辽是第一个打破“胡虏无百年之运”说法的北方民族,九个皇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二百一十年是什么概念呢?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历代中原王朝中,把契丹放在里面都算是长的。而且二百一十年才换九个皇帝,应该说政局比较稳定,五代五十三年可换了十几个皇帝呢。所以,一国两制这个制度可以讲是非常成功的,这种制度对于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个借鉴,一种政治智慧。

我们可以看到,契丹王朝在效法中原这一点上,作为草原民族是一个先行者,而且他们开创的这些制度,对于以后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是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的。同时,对于今天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他们的贡献也是相当大的。我过去就强调过这么一个观点,塞北三朝,辽也好,西夏也好,金也好,与两并立。

甭管是辽、西夏、北宋,还是金、西夏、南宋,这都是祖国内部的一段历史,可以把它看作后三国,也可以把它看作后南北朝,因为契丹跟宋朝后来就是互称北朝南朝,那就是后三国或者后南北朝,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契丹民族建立起来的国家,绝不像我们在评书演义,或者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那样,应该对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另外,契丹还有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北方骑马民族,比如匈奴,当年是那么英武绝伦,被汉朝打败之后除了和汉族融合的,剩下的就不知所踪了,因为他自己没有文字,没有记载。中国史书记载北匈奴就到公元2世纪,几百年后,在欧洲突然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民族横扫欧洲,有人说这就是当年的匈奴。

史学家就争论不清了,你说他们是当年的匈奴,那么这二百年他们在哪儿藏着呢?他们没有文字,很有可能他们待的那地方周边民族也没有文字,所以对他们没有记载。草原民族最早创立自己的文字的,可能是回鹘人,创立了一种拼音文字。那契丹人创立的文字什么样呢?

辽国历史全解读:契丹族起源到辽国灭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契丹族的文字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契丹文已经成为一种无人认识的死文字,甚至连考古学家也没能破译出一个完整的语句。因此,契丹文被称为是21世纪的一个不解之谜。那么契丹文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文字,又为什么会变成不解之谜呢?金庸先生的名著《天龙八部》有两个影视剧版本,一个香港版本,一个中央电视台版本,里边都有一个镜头萧峰的爹被误杀了,临

  • 述律氏是谁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死后,理应由太子耶律倍继承皇位,但皇后述律氏却坚决反对,并且企图废长立幼。为了达到目的,述律后不顾群臣反对临朝称制,并且残害异己。但她却没有想到,自己也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那就是被迫自断手腕。那么述律氏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究竟是谁,用了什么办法,逼迫她自断手腕?最终谁能够继承辽国大

  • 阿保机有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祖皇帝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周边地区,为契丹王朝的建立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之后,撒手西去。他死后,理应由太子耶律倍即位,但是述律皇后却坚决反对。述律皇后为什么要反对太子即位?她希望由谁来继承皇位?最终述律皇后达到目的了吗?阿保机归天之后,理所当然该由太子耶律倍承继大统,但是,述律后不愿意。述律后生了三个

  • 耶律德光怎么做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述律后一心想让三子耶律李胡继承皇位,但无奈耶律李胡实在是残暴无能,如果强令其即位,只怕会激怒群臣。因此述律后决定退而求其次,让次子耶律德光继承皇位。可是耶律倍毕竟是长子,又是太祖皇帝钦定的继承人,怎样才能废掉他,让次子即位呢? 耶律德光长于武略,很有太祖皇帝当年的风采。《辽史太宗本纪上》记载,

  • 石敬瑭为什么要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虽然石敬瑭回到了老家,逃离了李从珂的直接控制,但是这样一来李从珂对石敬瑭就更不放心了。在李从珂看来,石敬瑭就是他的一块心病,总想找机会除掉石敬瑭。那么,疑心重重的李从珂,会怎么对付石敬瑭呢?石敬瑭回到河东之后,李从珂依然念念不忘他会造反,怎么看石敬瑭怎么是个异己分子。不放心一个人,一般有两种手段可以

  • 石敬瑭对辽太宗提出的三个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石敬瑭想借助辽国的势力来推翻后唐李从珂的统治,从而达到自己统治中原的野心。为了得到辽太宗的支持,石敬瑭提出了三个答谢条件。那么,辽太宗会跟石敬瑭做交易吗?石敬瑭开出的三个条件又是什么呢?第一项,以父事契丹。你就是我们家主公的爹,而且我们称臣,以后我们这个王朝跟你们契丹国就是君臣关系。第二项,奉送幽云

  • 石敬瑭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延寿为了报仇,极力挑唆辽太宗发兵消灭后晋。但是辽太宗与石敬瑭毕竟有言在先,因此辽太宗对于赵延寿的挑拨根本不予理睬。就在赵延寿为此大伤脑筋的时候,石敬瑭却出事了……石敬瑭死了。石敬瑭这一辈子冤啊,后唐的时候,皇帝整天看他不顺眼,觉得他要造反,终于把他给逼反了。造反的代价是

  • 契丹为什么会闹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由于石重贵得罪了辽太宗,再加上赵延寿从中挑拨,辽太宗决定发兵南下,攻打后晋,石重贵在劫难逃。就在这个时候契丹国内出事了,契丹国内出了什么事呢?契丹国内闹灾了,情报被石重贵得到了之后,立刻遣使来找辽太宗议和。爷爷我错了,您别跟孙子一般见识,岁贡我给您加倍补上,连本带利,前些年我们确实闹灾,日子不好过。

  • 辽世宗和述律太后争夺权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辽太宗耶律德光突然病逝,述律太后原本打算让小儿子耶律李胡继承皇位,但是她没有想到自己的孙子耶律阮竟然抢先在河北宣布即位,史称辽世宗。于是,述律太后亲率大军在潢河边准备和辽世宗决一死战。那么,辽世宗究竟是怎么登上皇位的?述律太后和辽世宗之间的这场战争究竟谁胜谁负呢?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师讨伐中原,灭掉了

  • 辽世宗怎么做上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辽太宗突然病逝后,身在上京的述律太后,一心想让小儿子耶律李胡承继大统,但是那些跟随辽太宗南下的军中大臣们却打算另立新主。然而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必须在回到上京之前,马上拥立出一个合适的新皇帝,那么在随辽太宗南下的万军之中究竟谁登上了皇位呢?这个时候,万军当中谁有资格承继大统?历史把这个机遇给了一个人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