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英格兰威塞克斯国王阿尔弗烈德大帝逝世

英格兰威塞克斯国王阿尔弗烈德大帝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744 更新时间:2023/12/29 9:11:53

尔弗烈德大帝(849年-899年10月26日)也译作阿佛列、艾尔弗雷德、阿尔弗雷德等,是英格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国(871—899年在位),他也是英国历史上真正第一位称呼自己为“英格兰国王”的君主。

由于其英勇的统帅臣民对抗北欧维京海盗民族的入侵,被后世尊称为阿尔佛列大帝(Alfred

the Great)。

我不认为世界上谁能比阿尔弗烈德大帝更值得有无穷尽的子孙!——伏尔泰

尽管在阿尔弗烈德大帝的时代英国还未实现统一,但在英国人心目中,他的地位非同寻,甚至可以用“完美”来形容。他是唯一拥有(the

great)头衔的英国国王。他也是本书中少有的几乎没有缺点可寻的帝王。要认识这个人物,必须充分了解他所处的历史背景。

自8世纪后期起,英国进入了“恐怖的维京人时代”,面对凶悍善战的海盗维京人(即诺曼人、北欧人,入侵英格兰的诺曼人主要来自丹麦),英国人节节败退,几乎被压着打,几百年前英格鲁—萨克森人征服原住民的历史,似乎又要重演。在联合对抗外敌的迫切需求下,英格兰内部的统一得到加强,经过漫长的通婚、盟约或战争吞并的过程,828年,威塞克斯国王埃伯格基本上兼并了其它六个国家,统一了英格兰。但面对强悍的维京人在英国人土地上烧杀抢掠,即便是统一的英格兰统治者依然措手无策。

在这个急需要英雄的时代,阿尔弗烈德终于被历史所选择,走到了前台。他是威塞克斯国王埃塞乌尔夫的第四子,幼年时曾两次被送到罗马朝圣并学习,并被教皇利奥四世册封为罗马的名誉执政官,这些经历赋了阿尔弗烈德的开阔眼界深厚学术修养。阿尔弗烈德的兄长埃塞列德继位后,丹麦人的侵略变本加厉。867年,阿尔弗烈德在麦西亚第一次参加了抗击丹麦人的战争,获得了胜利,将丹麦人赶出了麦西亚。870年冬阿尔弗烈德再次参战,大获全胜,打死了丹麦国王和5个公爵,此战大大提高了阿尔弗烈德的威望,一时成为英格兰众所瞩目的英雄。

871年4月,埃塞列德去世,尽管他有儿子,但由于阿尔弗烈德的巨大声望,人会议推举他为国王(当时英格兰的王位继承制度尚不成熟,贤人会议在确定国王人选上有很大权力)。即位之后,阿尔弗烈德最主要的任务仍是对付剽悍的丹麦人的入侵,他为此耗尽了毕生精力,甚至还曾经化妆为行吟歌手,到丹麦军中刺探情报,开了国王亲自当间谍的先河。尽管丹麦人英勇善战,但他们毕竟是以掠夺作为主要目的,缺乏长远的战略,而殖根于英格兰土壤的阿尔弗烈德,有着更远大的目标和责任感,这是阿尔弗烈德能战胜丹麦人的原因。

阿尔弗烈德改革了英格兰的军事制度,改变了靠征集公社成员打仗的落后方式,建立了一支常备军,称为“塞恩”,成为职业军人,被授予土地,并允许世袭,这开了骑士制度的先河。阿尔弗烈德还拉起基督教作为他的大旗,每次作战都以基督教的名义进行,并要求战败者昄依基督教,这也是他获得巨大声望的原因之一。877年,丹麦王古斯仑阿尔弗烈德大举进攻,阿尔弗烈德一度被逼到威塞克斯西部边境靠近威尔士一带,次年在“塞恩”和民众的支持下,取得了著名的爱丁顿战役的胜利,成为整个战争的转折点。最后,阿尔弗烈德与丹麦人划界而治,东北部划归丹麦人,成为“丹法区”,阿尔弗烈德则统治西南部,在当时完全赶走丹麦人力不能及的情况下,这是明智的做法。

阿尔弗烈德统治时期进一步完善了“国王和贤人会议”制度,有人认为,这是英国议会制度的雏形。他在886年从丹麦人手里收复并重建了伦敦城,确立了它作为英国首都的地位。

作为一个有深厚学术素养的国王,他在化方面的影响或许更为持久。他在位期间,兴办贵族学校、奖掖学术。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阿尔弗烈德法典》,这部法典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原则,让摩西十诫及耶稣的金律成为英国法律规条的基础和英国自由的基石。阿尔弗烈德邀请各国学者到他的宫中研究学问,主持编修了《盎格鲁萨克森编年史》。他本人是一个出色的翻译家,曾将《英格兰人民教会史》、《哲学的安慰》等名著由拉丁文翻译成英文。

标签: 英格兰威塞克斯国王阿尔弗烈大帝逝世阿尔弗烈

更多文章

  • 清朝末年社会愚昧乱象:竟然派女兵上阵退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末年,社会,愚昧,乱象,竟然,女兵,上阵,退敌,清史

    读清史,有时就像看一幕卓别林的滑稽剧。乾隆39年,山东王伦发动白莲教起义,乱军围困临清城。城里守军向敌军开炮,但不能命中,敌军仍然冲锋不止。守将叶信急中生“智”,将鸡血、粪汁洒在城上,还叫来一些妓女脱掉裤子,站在城墙上以阴门向敌,希望以此打败敌军。1840年6月,中英之间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刚开战,

  • 春词 刘禹锡全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春词,刘禹锡,解析,春词,刘禹锡,解析,新妆,面下,朱楼,深

    春词 刘禹锡全解析《春词》唐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春词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的。是一首宫怨诗,虽说宫怨诗都有人写,但是刘禹锡的这篇立意更加新颖,别出心裁。这首诗主要就是写宫中的女子,梳妆打扮的美美哒,但是却没有人去赏识。诗的第一句是“新妆宜面下朱楼”,就是说

  • 三春之一贾探春简介 贾探春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春,之一,贾探春,探春,简介,最后,结局,如何,红楼梦,作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享誉世界。因其背景宏大,人物关系复杂,且主要人物性格鲜明清晰,历来成为各学者研究争论的焦点。里面的每个细节都有人细细推敲,里面的每个人物都值得人们深入认识。作为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贾探春也是一个很值得人们探究的姑娘。贾探春,贾府三姑娘,是荣国府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的女儿。

  • 张三丰究竟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三丰,三丰,究竟,活了,多少,张三丰,三丰,究竟,活了,多

    张三丰究竟活了多少岁张三丰是一位长寿者,而他的年龄成为了一个未知之谜,目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247年,一说是1264年。如果张三丰生于1247年的话,享年211岁,如果生于1264年的话,享年194岁。张三丰剧照张三丰长寿的秘诀应该与他常年练太极有关。张三丰对道家思想有很深厚的兴趣,并主张“福自我

  • 商鞅变法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鞅,变法,结果,如何,商鞅,变法,结果,如何,分为,两个

    商鞅变法的结果如何商鞅变法的结果要分为两个方面看待。商鞅变法使秦国摆脱了积贫积弱的现状,走上了国富民强之路。从这一点说,秦孝公已经达到了当初让商鞅主持变法的目的。商鞅变法图片商鞅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鼓励了百姓耕种的信心,并且提高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商鞅废除井田制这一做法,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并且允许

  • 唐朝皇帝每月最痛苦的九个夜晚一夜御九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皇帝,每月,最痛,苦的,九个,夜晚,一夜,九妃,后的

    皇后的福气最好,可以在十五、十六独占皇帝两天。而数量最多的八十一个御妻只能在每月二十二到三十的这九天里,每九个人共同伺候皇帝一夜。可怜的皇帝们白天忙政务,晚上忙御妇,一夜九人,而且要连续九天,那种痛苦是常人很难体会的。俗话说,后宫粉黛三千,而实际上,历代后宫宫女的人数都远远超过了这个数目。《隋书》中

  • 唐朝宰相李林甫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宰相,李林,最后,怎么,死的,李林,唐代,玄宗,皇帝

    李林甫,是唐代玄宗皇帝时期的宰相。是唐朝由胜转衰的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物之一。李林甫这人,有几个很显著的特征。一、文化程度不高。根据记载,李林甫从小精通音律,也就是很会填词作赋。按理说,这样的人应该文化水平不低。李林甫的文化水平确实比普通百姓好一点,但和他之前的几任宰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有一次,他看到

  • 邢夫人尤氏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夫人,尤氏,关系,夫人,尤氏,关系,红楼梦,中有,两个,角色

    邢夫人尤氏的关系在《红楼梦》中有两个角色,虽然并不起眼,但她们有一样的特点。就是身在权贵之家却没有享受到权贵的权利,那就是邢夫人和尤氏。她们两人都是苦命的主,那么邢夫人尤氏是什么关系呢?邢夫人剧照邢夫人是贾赦的填房,在正房原配死后,她成为了贾赦的正房,是贾母的大儿媳妇。因为邢夫人没有为贾赦生下一儿半

  • 明朝官员腐败之风盛行的根本原因 俸禄太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官员,腐败,之风,行的,根本,原因,俸禄,太低,明末清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经感叹“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顾炎武的这一观点影响很大,后世几乎所有研究明史的人都有类似的观点:明代官员很穷,贪污是低薪制导致的,穷是“当贪官的理由”。事实上,明代的俸禄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定下来的,后来成为有明一代的定例。朱元璋在制定工资标准的时

  • 他本是一个乡间无赖 竟灭掉了大唐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他本,一个,乡间,无赖,竟灭,掉了,大唐,王朝,这位,美髯

    这位美髯老翁乃是影响中国人上千年的一代大儒——朱熹,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曾经有一位朱姓土豪在家门口挂了一副对联:两朝天子,一代圣人。朱熹一朝天子乃是大明天子,一代圣人乃是朱熹,那么还有一朝天子是谁呢?另一位朱姓皇帝乃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朱温,这个名字实在不好,让人联想到猪瘟。开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