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穆弘的绰号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叫?如何评价穆弘这个人?

穆弘的绰号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叫?如何评价穆弘这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944 更新时间:2023/12/22 23:11:47

穆弘是施耐庵所著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因为他性情暴烈,脾气火爆又武艺高强,所以得了个“没遮拦”的绰号。

没遮拦,到了现代社会,基本上都是形容一个人嘴巴不严,说话没遮没拦的。但是《水浒传》中给穆弘起绰号为“没遮拦”,实际上是因为穆弘武艺高强,他发起力来,谁也不敢拦,也拦不住,是对穆弘个人武力的肯定。

太公道:“我儿休恁地短命相。他自有银子赏那卖药的,却干你甚事!你去打他做甚么?可知道着他打了,也不曾伤重。快依我口便罢,休教哥哥得知。你吃人打了,他肯干罢?”

太公的这一段话,同时也证明穆弘脾气火爆,发起火来,便绝对不会罢休。正是因为这样的性子,他才成为了揭阳镇上一霸,得了个“没遮拦”的绰号。

没遮拦穆弘在现代社会中并不怎么出名,毕竟因为他在原著中出场不多,所以其个人形象比较模糊,人们对其的评价也比较少。

现代人评价穆弘其人,大多数时候都源于穆弘早期情况,也就是当时在揭阳镇横行霸道的时候。基于这样的一种情况,尽管有人评价穆弘,但是大部分都是基于批评的态度。认为他在《水浒传》中是一个恶霸的形象,同时在梁山众人的排名也值得商榷。穆弘最后能排在二十四名的高位,并不是因为他个人的武力值,而是因为他宋江嫡系的身份以及对梁山的钱财支持。

穆弘在揭阳镇的时候,的确是一个横行一方的恶霸。但是其人却并不是毫无靠可取之处,虽然他在书中的笔墨比较少,但是从一些蛛丝马迹中,还是可以针对穆弘这个人,解析除一些东西来。

首先穆弘武力值绝对不低,也绝对不是一个只凭借财力和宋江嫡系身份占据高位之人。穆弘是一个有真本事的人,这一点从他能在揭阳镇称霸就可以看出。江州揭阳一带有三霸,揭阳岭上以李俊李立为一霸,浔阳江中以张横张顺为一霸,而揭阳镇上则以穆弘与兄弟穆春为一霸。

穆弘两兄弟在镇上极为霸道,不仅官府都要看他的眼色行事,而且外乡人到了揭阳镇还要到他那儿去拜谒。如果不是有真本事的人,穆弘哪里敢做出这么一番姿态。另外在两兄弟中,穆春所起作用几乎微乎其微,很多时候还要穆弘为其找回场子。也就是说,达到现今的地步,完全是穆弘一个人拼搏出来的。

穆弘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这一点不仅仅是对待亲人,对待自己的朋友也是如此。

“太公道:”我儿休恁地短命相。他自有银子赏那卖药的,却干你甚事!你去打他做甚么?可知道着他打了,也不曾伤重。快依我口便罢,休教哥哥得知。你吃人打了,他肯干罢?“”太公这一段话的意思浅显易懂名,穆春被人欺负了,若是让穆弘知道了,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再来说,穆弘与宋江两人不打不相识。因为穆春的不忿,穆弘与穆春一路逼迫,定要叫宋江吃个苦头。后来在李俊的调停下,才知道宋江的身份,于是两人自此有了交情。后来宋江因为在江州醉酒题反诗,被下狱判斩,此事穆弘听说之后,根本没有考虑过后果,不顾太公的苦苦相求,硬是要去劫法场。

这也就算了,毕竟当时宋江已经被李逵救了。也就是说,劫法场的罪名不能安在他的身上,宋江也平安了,他也可以回家了。但是宋江一说想要报仇,他就提供了自己的全部支持。

“穆弘邀请众好汉到庄内堂上,穆太公出来迎接,宋江等众人都相见了。太公道:”众头领连夜劳神,具请客房中安歇,将息贵体。“各人且去房里暂歇将养,整理衣服器械。当日穆弘叫庄客宰了一头黄牛,杀了十数个猪、羊、鸡、鹅、鱼、鸭,珍肴异馔,排下筵席,管待众头领”,“穆弘道:”此间芦苇、油柴、布袋都有,我庄上的人都会使水驾船,便请哥哥行事。“”,“穆弘收拾庄内已了,放起十数个火把,烧了庄院,撇下了田地,自投梁山泊来。”

标签: 穆弘绰号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如何评价个人穆弘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北击匈奴经过介绍 匈奴公主和亲乌孙国详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北击,匈奴,经过,介绍,公主,和亲,乌孙,详情,战国

    战国七国混战,秦王雄韬武略,历经十五年征战终于破六国联盟,灭亡六国,统一了天下。其中燕,赵,韩三国一直受到匈奴边境侵犯的问题,遗留给了秦始皇。燕,赵,韩原先为了抵御外族入侵,修建了边境长城,可是匈奴在此时逐渐强大,常常越过长城掠夺物资,并且占据了河套地区的土地。秦始皇命蒙恬率三十万军从陕西出发一直北

  •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纪晓岚,和珅

    纪晓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文宗,他以真才实学和幽默风趣机敏的言谈传世,而和珅也凭借其口齿伶俐、办事机敏、善于应变的能 力著称,两人同为乾隆的宠臣,然而却积怨至深,何故?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为满洲正红旗人,凭借其口齿伶俐、办事机敏、善于应变的能力以及他 儒雅的外表深得乾隆皇帝的宠爱,仅在

  • 慈禧最牛的一顿饭:吃掉整个北洋水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慈禧

    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侧帽余谭》这是一句描述清代时期过年宴席设定的描述,其意指,每年年底都会有人呼朋唤友,设立宴席,每日寻欢作乐。这种朋友之间的相聚与请客是一种联系情感的好方法,但是若在请客上过分铺张的话,便会失去聚友、浓情的作用,令宴会变成攀比所在。时至今日,人们还对那场发生在

  • 探秘中国史上;洞房之夜的九大不同风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洞房

    探秘史上洞房之夜九大不同风俗1、先秦时,婚礼淳朴、肃穆。孔子在《礼记·曾子问》中描述当时的嫁娶情景时说:“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反映了先秦婚礼的淳朴习尚,没有喧嚷纷闹大操大办的场面。2、西汉时,闹洞房“嫁娶

  • 九千岁魏忠贤的权势到底有多大?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忠贤

    魏忠贤,明朝末年著名宦官。入宫后,除忠义大太监王安,取代王安之位登上大太监之位。又与皇帝奶妈客氏客映月组成客魏集团,将大明王朝控制在自己手中。他与客氏一个在内,一个在外,互相呼应,互为支持,最终将朝政大权玩弄于手中。客氏在内,祸乱宫廷,残害忠义嫔妃,在宫内各处安插耳目。魏忠贤在外,勾结小人,排除异己

  • 厂臣魏忠贤为什么受熹宗皇帝信任?魏忠贤有没有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忠贤

    说到明朝的太监,最著名的应该就是那位在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在当时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的大太监魏忠贤了!魏忠贤,字完吾,出生于公元1568年,去世于公元1627年,明朝末期宦官。魏忠贤原名叫李进忠,在出任执笔太监后,请人帮他改名为魏忠贤。魏忠贤在明熹宗时期依附于大太监

  • 独掌大权的太上皇; 鳌拜势力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鳌拜

    康熙皇帝8岁即位后,因其年幼,有四大辅臣代其执政。这四大辅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其中,索尼老谋深算,又加上年老体弱,所以采取明哲保身的策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遏必隆性格懦弱,能力也不出众,是一根毫无原则的随风草,哪边风大就倒向哪边。于是,这四大辅臣最终就演变成了苏克萨哈和鳌拜之间的

  • 商纣王与妲己的暴政:妲己虿盆之刑与剖腹观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妲己

    关于妲己的种种记载及传说,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挖掘出土许多殷商时期的遗物,其中的玉器,铜器,尤其是龟甲与兽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与“卜辞”,使得我们对周代以前历史状况的认识,远较孔子、司马迁当时所能接触的资料为多时,

  • 同治皇后尸体不腐之谜竟是因为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同治,皇后,尸体,不腐,之谜,是因为,在这,漫长的,五千,年

    在这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出现一些稀奇的事情不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因为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个故事和埃及的木乃伊有些关系。据了解,当年日本投降后,东陵地出现了许多盗墓者,其中同治帝的皇陵就是在当时被挖掘,然盗墓者却发现,经过数百年的同治帝早已经剩下一堆骨头了,然而,在其身边同葬的皇

  • 中国历史上还有过外籍太监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上,有过,外籍,太监,太监,古代,中国,特殊,产物

    太监是古代中国的特殊产物,在皇宫中是牺牲品,这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做法,也体现出封建王朝的极端残忍。一些贫苦出身的百姓为了生存,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进入皇宫中服侍皇上以及皇亲。身为太监,不仅要饱尝生理及心理的双重摧残。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他们是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可怜人群。但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