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京下关考古新发现 疑为明代税关遗址

南京下关考古新发现 疑为明代税关遗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10 更新时间:2024/1/2 15:19:09

考古现场

“下关的关,就是税收机‘关’演化而来”。目前,南京物部门正在对热河路西侧的一块工地进行考古。在600多平方米的探方里,考古人员发现了古井、古砖垒砌的房址、烧黑的木桩……从目前的考古情况可以判断,明清时期,这里是江漫滩,而且有临水建筑。原鼓楼区文化(文物)局长赵志刚现代快报记者表示,根据考古现场以及史料推测,这里可能是明代负责来往船只税收的遗址。不过,仍需进一步认证后再下最终结论。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考古现场

明清两代多层房基相互叠压

热河路西侧,蓝色的铁皮围挡内便是考古工地。两个多月前,考古部门就进入工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这块地的“前世今生”也慢慢浮出水面。

现代快报记者发现,这是一个东西向的工地,被切割成很多个探方。最东面的考古探方,似乎是刚开始不久,露出大量的淤泥。往西走,就看到城砖、青石条垒砌的基础,这些基础纵横交错,上下叠压。

细细看去,城砖有大有小,有的城砖明城墙上的城砖相似,有的则是清代的。“这些应该是房子的基础,因为从古至今,这里一直有房子,而后代不知道前代有房子,所以出现了房基相互叠压,又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现象。”专家介绍。

七八米深的“防护堤”现身

在高高低低的考古探方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两道从地下七八米深处往上垒砌的“堤坝”。“堤坝”中间都是水,可以看到碎瓦砾,还有很多贝壳屑。

“大坝”一东一西,相距10多米,看上去比较壮观。东边的“堤坝”呈丁字形,最下方是一根根木桩,木桩的直径约20厘米。木桩的上方,是各种石头,这些石头比碗口大,一层层垒砌,一直到接近路面一两米处,变成了青石板,似乎是为了行走方便。

东西两“堤坝”中间,竖立着一根根木桩,这些木桩深入地下,浸泡在水中。西边的“堤坝”用彩色塑料布遮盖着,看不真切。“这应该是拦水坝,这两处堤坝,应该是防护堤。”赵志刚说,从考古开始到现在,他一直关注着这一处的考古,“这里就是古河道,古河道的下边都是淤泥、流沙层。据史料记载,古代时,这一带江水漫滩、水道密布,所以出现了防护堤。”

木桩烧焦,当年这里或有火灾

再往西走,依然可以看到路基、排水沟等建筑基础。最西边,还有一口直径一米左右的青砖古井。虽然历史久远,井中的井水依旧清澈。古井旁边,还有几个灰坑,疑似地窖。

从古井到防护堤一线,都可以看到木桩。有的木桩七八米深,有的露出地面二三十厘米。细细看去,每根木桩都有被烧焦的痕迹。其中多处探方壁上,还有泥土被烧成红色的痕迹。

“你看,这些木桩肯定都被大火焚烧过。”赵志刚剥开最外层,焦黑的木炭落在手里。这里的木桩为什么会被焚烧?有可能是曾经发生过一场无名大火。

专家推测

这里是明代船只

税收部门“瓦屑坝”?

“下关的关,就是税收机‘关’演化而来。下关地区自民国前,距皇城和城市中心比较远,靠近长江。因为水多,船只大批集中,形成各种市场。人多了需求也多,茶楼酒店、小旅馆、小饭店林立。江面上官船、漕船、贡船、渡船来来往往,各种商船更是频繁出入,政府于是设关收税,什么抽分、关、局全来了。”赵志刚找出了明代狮子山的古地图,他向记者表示,当年从狮子山上应该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江边船舶桅樯林立、江中满江帆船往来穿梭,天妃宫、静海寺、龙江关金碧辉煌,水马绎、龙江船厂、宝船厂………一派繁华。

标签: 南京下关考古新发现疑为明代税关遗址考古现场

更多文章

  • 考古学家发现冰冻万年狮子尸体 保存完整极其罕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考古学家,发现,冰冻,万年,狮子,尸体,保存,完整,极其,罕

    西伯利亚发现冰冻万年狮子尸体,保存完整极为罕见。(网页截图)据阿根廷Infobae网站援引《西伯利亚时报》26日报道,今年夏季,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雅库特冻土带中发现两具已冻结上万年的洞穴狮子尸体。当地考古学家称,这是迄今为止在该地区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洞穴狮子尸体。考古专家称,新发现的这两只洞穴狮子

  • 历史上真有蒙毅这个人吗 蒙毅和蒙恬又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毅这,个人,蒙恬,是什么,关系,不少,读者,应该,记

    不少读者应该还记得一部叫做《神话》的电影,这部电影是由成龙主演的,这部超时空的作品主要讲述了,考古学家杰克在梦境中的故事,梦境中自己成为了秦国的大将蒙毅,在护送朝鲜国的玉漱公主,并且与公主产生了感情。之后忠义的蒙毅,为了救身患重病的秦始皇而去抢长生不老药,因为秦始皇一死,他的后宫佳丽就要虽始皇帝一起

  • 招商1872工地发现南朝墓遗迹 文物部门将考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招商,1872,工地,发现,南朝,遗迹,文物部,门将,考古

    据悉,经五路、栖霞大道交汇口的“招商1872”项目工地内,大量青砖在取土作业时出现。砖上的莲花纹、线形纹,是距今1600年左右南朝墓的典型标志。目前工程作业已经暂停,考古部门将进场对该区域可能存在的古代墓葬遗迹作进一步勘探、清理。一块青砖上有两种工艺据介绍,取土场内出现大量带花纹的青砖,十有八九是挖

  • 贵州安顺现汉代古墓 考古挖掘进行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贵州,安顺,汉代,古墓,考古,挖掘,进行中,考古,专家,贵州

    考古专家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安庄村一处汉代古墓进行考古发掘。近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安庄村村民在一个堡垒状的土堆处翻地时,挖到了两块“怪石”,文物专家鉴定为汉朝墓葬用砖,经上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终确定“堡垒”下是一座距今近2000年的汉代墓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

  • 湖州凡石桥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湖州,石桥,遗址,考古,掘取,得了,重要,收获,州市,文物保

    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为配合太嘉河水利工程幻溇港基本建设,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指导下对湖州市石淙镇银子桥村凡石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水利工程本体河流为南北流向,一支流自西向东汇入,凡石桥遗址沿支流北部及本体河道西侧分布。经初步地面踏查,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发掘面积约975平方米,清理灰沟1

  • 郑州小学工地挖出墓群 操场变身考古墓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郑州,小学,工地,挖出,墓群,操场,变身,考古,墓园,郑州

    郑州一小学工地惊现平民墓群【中原经济网讯】10月30日,郑州市中原区文化宫路外国语西侧正在施工开发建设的小学教学楼工地,挖出近百个长方形墓坑和白骨,挖出的一些出土盆罐瓷器已被相关文物鉴定部门人员运走调查研究。在文化宫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北约200米路西中原区外国语小学的工地挖掘现场,学校大铁门紧锁,门

  • 东周王陵遗址惊现洛阳 其文物价值不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周,王陵,遗址,惊现,洛阳,文物,价值,不菲,一座,地底

    一座在地底沉睡了近3000年的东周王陵遗址,经过考古专家半个多世纪的寻找,近日在河南洛阳重见天日,使多年来我国史学界一直悬而未决的东周王陵的具体方位得以确定。前天的洛阳,雪飞雨密,气温很低。当记者再次赶到车马坑遗址时,考古工作尚在继续。据在场的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发掘股股长曹岳森介绍,整个车马坑清理完毕

  • 青岛即墨村民挖出一古墓 疑是宋元墓有一定考古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青岛,即墨,村民,挖出,古墓,宋元,一定,考古,价值,坑内

    坑内用青砖垒的整整齐齐,而且还有类似门、窗户和窗台的构造,像极了一间小屋。(视频截图)挖到一米半左右,挖到了人骨,确认这里应该是个坟墓。(视频截图)青岛即墨大信镇乔家村的李大爷家人在自家的地里挖树坑,结果挖出来一座“古墓”。即墨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证实其确实为一古墓,且有一定考古价值。记者赶

  • 发现史前人类遗骨 比此前发现院落面积大3~4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发现,史前,人类,遗骨,此前,院落,面积,4倍,石雕人面像

    “石雕人面像”和玉铲(资料图片)考古人员介绍石峁遗址的核心区“皇城台”边坡上的高大墙体(资料图片)石峁遗址高等级院落是什么格局?继不久前发现的人面石像后,石峁遗址还会有什么新发现?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近日在榆林神木石峁遗址外城东门附近,清理出一处大型高等级史前院落,这一发现对于研究

  • 西汉墓考古出土十数吨铜钱:相当50kg黄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墓,考古,出土,十数吨,铜钱,相当,50kg,黄金,近日

    近日在江西新建,考古人员发掘一座距今2000多年、迄今保存最完好的西汉古墓。墓中出土一万余件珍贵文物,包括10余吨西汉铜钱(200万枚,相当于现在50公斤黄金)、编钟、竹简、伎乐俑…文物展现了西汉高等级贵族生活,具有重大考古价值。江南都市报称,墓主为距今2000多年的某一代海昏侯,是中国迄今发掘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