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尼姑为妾与儿媳扒灰:大儒朱熹居然是伪君子

尼姑为妾与儿媳扒灰:大儒朱熹居然是伪君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90 更新时间:2023/12/27 6:16:25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段字,是鲁迅对古代那些“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伪君子的深刻嘲讽,也是对那些压抑人性的封建礼教的无情鞭笞。如果要给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找一个人物对号入座的话,非代大儒朱熹先生莫属。

这位朱熹先生,号称是儒学的集大成者,世称“朱子”。他的理论核心,就六个字:存天理,灭人欲。千万别小看这

六个字,正是这六个字,祸害了中国几百年。对于明清两代的国民性的日渐萎靡,朱熹难逃其咎。

如果朱熹自己践行自己的理论,那我们可以说他呆,但不能说他坏。但事实是,他灭的是别人的“欲”,自己的“欲”却不仅未灭,反而蓬勃发展。朱熹六十多岁的时候,受到御史沈继祖的弹劾。在弹劾的奏章中,有两件事让大家大跌眼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尼姑儿媳扒灰大儒朱熹居然伪君子鲁迅生在狂人

更多文章

  • 明朝宦官郑和下西洋究竟为何:真相至今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宦官,郑和,西洋,究竟,为何,真相,至今,不明,然而

    然而,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原因是郑和远航的官方档案,被明朝官员刘大夏隐藏而失踪了。刘大夏(1436—1516),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官至兵部尚书。他为官清廉,但思想保守,因反对郑和下西洋,就将郑和绘制的航海图藏了起来。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皇帝,是明成祖朱棣。就是这个朱棣,发

  • 神秘的三座古墓:每座都价值连城 为何无人敢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神秘,三座,古墓,每座,价值连城,为何,无人,敢动,盗墓,一

    盗墓,是一门古老而又神秘的行当,看过《盗墓笔记》和《鬼吹灯》之类的朋友,可能对盗墓心生向往,可是真实的盗墓,却不是那么容易,死亡率极高,可以说很多古墓出土的古董都是拿命换来的也不为过。据说慈禧太后的墓被打开以后,所获金银珠宝字画古董等价值连城,让河南军阀的头子孙殿英可是大赚了一笔,不过这批所获国宝财

  • 中国古人三千年前发明工具 如今全中国都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古人,三千,年前,发明,工具,如今,全中国,都用,筷子

    筷子是我们现在生活中最常用的餐具,但是您知道吗?在古代很多人的命运却因这个不起眼的筷子而改变,今天就带大家伙一起来看一看,古代筷子的特殊用法。商朝时期纣王非常弑杀,甚至连饭菜的温度不对都要杀死厨师,这让服侍纣王吃饭的妲己非常害怕,生怕哪天不高兴把自个咔嚓了,有一次妲己发现有一道菜很烫,心想如果直接让

  • 揭秘文景之治出现的时期与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揭秘,文景之,出现,时期,原因,文景之,出现,原因,西汉,建

    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西汉建立之后,统治者一直在想办法发展社会生产力。文景之治出现可以说是西汉王朝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所在。那么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汉文帝刘恒 剧照首先,汉文帝和汉景帝特别重视农业的生产发展,他们在继承汉高祖时期的“与民休息”的基础之上,更是多次下诏减免农民的田租和徭役。汉文帝

  • 汉朝刘胜的精力全在酒色上竟生120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刘胜,精力,酒色,竟生,120个,儿子,我国,古代,长

    我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多妻妾多子女者不足为奇。后宫佳丽无数的康熙皇帝,一生生育了55个子女,其中儿子35个,女儿20个(存活下来的儿子有24个,女儿有12个),其子女之多,为历代皇帝之最。但有一个人的生育能力远在康熙之上,康熙与之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个人,就是西汉时代的中山靖王刘胜。从正

  • 降将姜维为何能顺利地当上诸葛亮的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降将,姜维,为何,顺利,当上,诸葛亮的,诸葛,亮的,接班人

    对于三国人物姜维,很多人认为蜀汉是败在他手上了,也因此认为诸葛亮在选接班人是犯了个大错,因为姜维除了那点点军事才能外就一无是处了。事实真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姜维除了军事之外的其它才能——1. 政治能力这是最有争议的一点。现网友普遍认为,姜维的政治水平极差,不懂搞内政,对黄皓等奸人更是束手无策

  •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给九岁儿子娶四个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九岁,儿子,四个,妻子,1853,年

    1853年的阳春三月,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克南京。“天王”洪秀全满足于半壁江山到手,开始关门当太平天子,全心投入到金碧辉煌的“小天堂”的营造里。洪秀全从41岁进南京,到1864年6月52岁时自杀,11年中从未迈出过京城一步。只有一次坐64人抬的大轿出宫,去探视生病的东王杨秀清。那时他正值壮年,却既不指挥

  • 蒋经国上海滩打虎记:因蒋介石包庇而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蒋经国,上海滩,打虎,蒋介石,包庇,失败,老虎,吃人,历代

    因老虎吃人,历代人民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打虎。最久远的打虎是冯妇打虎;最津津乐道的打虎是武松打虎;最悲壮的打虎是蒋经国上海打虎。1948年 8月,蒋介石为挽救因内战而急剧发展的巨大经济危机,将蒋经国派到上海“打虎”,实行经济管制。蒋到上海后,采取群众运动和铁腕手段,强行“限价”,打击 投机倒把、囤积居奇

  • 舌尖上的财政:就靠食盐支撑起了2000年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舌尖,财政,食盐,支撑,起了,2000年,帝国,食盐,个人

    食盐对个人是重要的,但从秦开始,一个偌大帝国,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竟然依靠普罗大众每日必需的小小调味品来支撑,这不能不说是人类 历史上的奇迹。从茹毛饮血开始,直到火的发现以后,人类才开始进入熟食阶段,而盐作为一种调味品进入人类的生活,实际是较晚的事情。直至中国夏朝,盐还是一种仅限于贵族享受的

  • 刘邦断言能安天下的非他莫属 死后果然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断言,能安,天下,非他,莫属,死后,果然,成真,西汉

    西汉,是一个名将灿烂人才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有这么一个人,他做过将军,做过太尉,还做过丞相,他曾经为安定天下立下大功却在晚年蒙冤入狱,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这位,就是周勃。周勃和汉高祖刘邦是沛县的老乡,从刘邦起义那天起,他就跟随刘邦鞍前马后的效力。刘邦打县城,周勃就第一个冲上城池;刘邦拿下咸阳却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