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崇祯皇帝为何私葬魏忠贤尸体

解密崇祯皇帝为何私葬魏忠贤尸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116 更新时间:2023/12/28 0:51:39

死前被公布罪状、发配凤阳,死后被碎尸万段、悬首示众,崇祯上台后对魏忠贤的这一系列处置,在给当时的黑暗政坛带来些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让他赢得了圣明之君的欢呼颂扬。然而,17年后,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前夕,崇祯却下密旨收葬魏忠贤的遗骸,墓址就选在了魏忠贤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云寺。

每次读史读到这里的时候,笔者总要惊讶一番,沉思一番。惊讶的是,崇祯在李自成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不把全部心思放在调兵遣将上,居然还有闲心做一件与御敌守城毫不相干的事情;沉思的是,崇祯在国破人亡的慌乱绝望中,为什么会突然改变自己打倒和否定魏忠贤的初衷,重新审视魏忠贤的价值和功绩,并出人意料地为其收集骸骨、修坟立碑。

明熹宗临死前曾专门叮嘱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朱由校在生命最后时刻对魏忠贤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固然掺杂着个人私情,但最主要的是他认识到了魏忠贤在处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决,尤其是在维护大局、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的关键问题上,在事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政治立场上,所表现出来的深明大义和远见卓识。

平心而论,魏忠贤为巩固个人权势,未免有党同伐异、残忍歹毒的罪恶一面,但从他曾经力排众议、大胆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谗言的熊廷弼,不徇私情、果断罢免宁锦一战中畏缩不出的袁崇焕,抛开私怨、违心推荐赵南星、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还是心系国家、讲求原则的。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这层能力、这种魄力、这份功绩,还是应该被认同和肯定的。

崇祯即位的时候,海内难民揭竿四起、关外清兵虎视眈眈,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朝廷迫切需要一位魏忠贤这样富有处理军国大事经验和把握动荡时局能力的“能人”来独当一面,虽然无法扭转国势日衰、积重难返的败亡趋势,但也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坍塌崩溃。但崇祯为了整饬内政和平息民愤,更是为了报仇雪恨和独掌大权,借着朝廷文武大臣的“倒魏”怒潮,以迅雷之势彻底肃清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

能够不动声色地一举铲除魏忠贤,一直是崇祯自我标榜的人生得意之作。然而,正是由于过分欣赏自己的才干,过度迷信自己的能力,却让他从自信变得自负,最后变得刚愎自用。魏忠贤死后,崇祯起用了倡导儒家思想的东林党人,但在国内动荡、边关危急的存亡之际,那些擅长空谈、治国乏术的文人儒将能有什么作为

杨鹤对民风剽悍的起义军实行“招安”,袁崇焕与狼子野心的皇太极私下“和谈”,无不表现出东林党人的庸俗、懦弱、酸腐和无能。

尽管崇祯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事必亲躬,但他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加上他严苛、猜忌、多疑,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其残忍和冷酷与魏忠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祯还频繁地调整官吏,17年间他竟然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这种让人噤若寒蝉、如履薄冰的高压态势,造成国家人才匮乏,有心报国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请缨效命。无奈之下,崇祯只好培植私人势力,重新起用大批更加腐朽无能的太监,最终导致“十万太监亡大明”的历史悲剧。

标签: 解密崇祯皇帝为何私葬魏忠贤尸体死前公布罪状

更多文章

  • 入云龙公孙胜为什么最先离开梁山?公孙胜人物性格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入云,龙公孙,公孙,为什么,最先,离开,梁山,公孙胜,人物

    公孙胜是《水浒传》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虽然在最早版本的《水浒传》中并不出众,但是到了明朝的时候,因为统治者崇尚道家的风气,公孙胜在《水浒传》中的出现得到了许多的拔高。到了最后公孙胜成为了一个能够呼风唤雨,腾云驾雾,日行千里的世外高人。公孙胜是一个道士,道号一清先生,绰号入云龙,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跟随二

  • 豹子头林冲简介 林冲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豹子,林冲,简介,怎么,死的,姓名,林冲,绰号,豹子,国籍

    姓名:林冲绰号:豹子头国籍: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宋朝出生地:河南开封妻子:张贞娘徒弟:操刀鬼曹正职业:八十万禁军教头对应星位:天雄星梁山职位:马军五虎将惯用兵器:枪、丈八蛇矛主要成就:火并王伦、擒扈三娘、斩宝密圣 、 灭猊麟、刺柳元、杀杜敬臣林冲是《水浒传》中 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涉及的事迹有《

  • 救时宰相于谦两袖清风却惨遭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救时,宰相,于谦,两袖清风,惨遭,处死,于谦,又被,后人,称

    于谦又被后人称为“救时宰相”,关于明朝于谦的故事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两袖清风”讲述的就是明朝于谦的故事。话说,于谦担任兵部侍郎期间,有一次在河南一带巡查。当时,朝廷的政权被宦官王振所把持,各地官员为了拉拢王振,纷纷用重金和稀有宝物去贿赂王振。即使在外地出差的官员,等到回京时,也要带一些金银财宝前去

  • 宋仁宗是不是一个好皇帝?宋仁宗有没有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仁宗,是不是,一个,皇帝,有没有,儿子,评价,一位,皇帝

    评价一位皇帝是不是好皇帝,一般来说都是从文治武功来看的。宋仁宗及他的“仁宗盛治”实际上在历史上有些声名不显,远远不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让人所熟知。但是单看其尊号“仁”之一字,便可以知道宋仁宗绝对算是一位好皇帝。“仁”一直以来都是儒家治国之道的根本所在,在儒士看来,仁厚的皇帝才是一位真正的好皇帝。宋

  • 大刀关胜简介 关胜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刀,关胜,简介,怎么,死的,人物档案,姓名,关胜,称号,大

    人物档案姓名:关胜称号:大刀星号:天勇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宋朝籍贯:运城出生地:运城祖辈:关羽后代:关铃出场回目:063回上山回目:064回上山前职务:浦东巡检征方腊后职务:大名府正兵马总管职业:梁山五虎将之首排名:坐第五把交椅坐骑:赤兔马武器:青龙偃月刀关胜,在梁山泊的众多英雄中排位第

  • 居鲁士大帝和亚历山大大帝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居鲁,大帝,亚历山大,是什么,关系,居鲁,大帝,亚历山大,两

    居鲁士大帝和亚历山大大帝这两个同样活跃于古时期的两位帝王都有哪些丰功伟绩,他们分别创下了那些不世功勋呢?这些都引起了很多历史学家和学者们研究和探讨,这样两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同时出现在世人的眼前,又会让人们有怎样的一番惊叹呢?其实居鲁士大帝和亚历山大大帝虽然同是生活在古代,但他们却并非同一个时期和同一个

  • 宋仁宗的母亲是谁?宋仁宗的老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仁宗,母亲,老婆,宋仁宗,两宋,时期,在位,最久,皇帝,名

    宋仁宗是两宋时期在位最久的皇帝,名赵祯,开创了“仁宗盛治”。后世人对于这位皇帝实际上并不熟悉,但是关于他,却有一个官员和一个故事被人们所熟知。这个官员是历 史上有名的大清官——包拯,这个故事是常见于戏剧影视剧的——狸猫换太子。故事是这样的:宋真宗的皇后早早就去世了,皇后去世之后,宋真宗就一直没有立后

  • 明英宗复辟后为什么要杀忠臣于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英宗,复辟,为什么,忠臣,于谦,于谦,历史上,有名,忠臣

    于谦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臣,一生白衣,自检朴实,两袖清风,是一个难得的忠臣,但是为何明英宗复辟后还是要将于谦赐死呢?明英宗由于在土木堡之变中大败,被瓦刺国抓去当了俘虏,期间为了国不可一日无君,臣不可一日无首,由于谦带头的的大臣们纷纷主张将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景泰,瓦刺国本来想利用被俘虏的

  • 揭秘明英宗复辟后非杀于谦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揭秘,明英宗,复辟,非杀,于谦,原因,明史,曾评价,评价,于

    《明史》曾评价于谦说:“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那么,明代于谦是谁。要想全面地了解明代于谦是谁这一问题,需要从于谦简介开始说起。于谦生于公元1398年,卒于1457年,享年59岁。于谦的祖籍虽然在河南商丘,但是于谦自幼在浙江杭州一带长大。于谦少年时期非常仰慕文天祥,他认为文天祥是一

  • 于谦与土木堡之变的关系 土木堡之变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于谦,土木,堡之,变的,关系,真相,于谦,土木,堡之,变之

    于谦与土木堡之变之前有什么关系呢?于谦是土木堡之变后保家卫国的功臣,也是挽救明王朝和弥补明英宗兵败被俘的人之一。于谦生平经历极其丰富,其年少时期就非常有才华,在其入宫后曾随明宣宗巡按江西,平反冤狱数百起,宣德五年被派遣巡抚晋豫,上报水旱灾情况。于谦一生为官清廉,连皇帝身边宦官王振也对其无可奈何。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