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人们对明朝皇帝的印象都不好?

为什么人们对明朝皇帝的印象都不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21 更新时间:2023/12/31 19:39:52

用一句话总结来说,就是“成者王,败者寇”,明朝的历史自然是由胜者,清朝说了算的。所以明朝的历史就这样被清朝皇帝给篡改了,而明朝皇帝也就成了我们印象里那样的不好。

总的来说,满清对明史的篡改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1644年清军入关,不久进占北京。1645年,清政府设立史馆,拟修《明史》。但因为当时政局未稳,南方抗清斗争如火如荼,所以实际上修撰工作只是处在准备阶段而并未全面展开。满清之所以做出这个修史姿态,一是为了借此宣布明朝已经结束,二是为了笼络明朝遗老和降清汉臣。

二是直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修史的条件似乎才成熟了,康熙这才下旨全面动《明史》的纂修工作。直到康熙、雍正先后去世的1739年(乾隆四年),历九十多年,经三度修撰、编辑和删改的《明史稿》终于定稿(武英殿本)并公开刊印和发行。

三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库全书》开工,乾隆四十二年(1777),康熙下旨全面改修《明史》中的《本纪》部分(也包括《列传》等部分),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这部重新勘改完毕的新本《明史》乃被收入《四库全书》。四库本的《明史》可谓为丑化明朝做出了进一步的贡献。

那在《明史》修撰的过程中,又有什么猫腻呢?

首先是《明史稿》的几度撰改。武英殿本《明史稿》混合了万斯同、王鸿绪、张廷玉这三人的心血和心思。这三人在实际上先后主持《明史》的修撰工作并完成了各自的版本。但万斯同审定的《明史稿》第一版显然是价值最高的,王鸿绪版的《明史稿》似乎是窃取自万斯同版的《明史稿》并大有删改,张廷玉版的《明史稿》则是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大体按照满清皇帝的意思来修撰和删定的。

其次是史家万斯同的贡献。万斯同是明末思想家黄宗羲的得意门生,出于对保存明代真实历史的责任心,才接受了清廷邀其前参加“明史”修撰的工作,但却终生拒领清廷的薪俸。由此,史学家万斯同通过自己切实的努力乃为明朝“保留”下了大量第一手的、真实可贵的史实资料。可惜每一位后来者都陆续对万氏版的《明史稿》进行了各自的削删和修改,乾隆钦定的四库本《明史》也不例外。尽管如此,以万斯同初稿为总的基础的《明史》还是为我们保存了明代的基本面貌,尽管当中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

然后是《明史》从头到尾都由满清皇帝终审定稿。清廷的几位皇帝对《明史》修撰的重视可谓到了离谱的程度,《明史》每完成一部分,康熙、雍正、乾隆无不仔细审阅,乃至事无大小地就每个自己所“关心”的细节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让书写者照办。朱元璋修《元史》只花了两年多时间,蒙元修《宋史》(二十四史中规模最大的一部史书)也只花了两年多时间,惟独满清,修一部明历史竟然花了几代帝王近百年的时间,其处心积虑之深由此也可见一斑。所以说,今天我们所了解的书面的明朝,实在是出于清帝之政治目的而在一定程度上被满清

妖魔化了的明朝,是与历史的真实是有一定距离的。

再是史官修史的独立性在清廷已完全丧失。明朝的皇帝对于史官撰修当朝史的工作是从不干预的,这正是古代中国最可宝贵的传统之一。但是很可惜,自唐朝发动了玄武门兵变的李世民干预史官独立撰史的那一刻起,这一优良传统就遭到了破坏。而满清统治者对史官工作独立性的剥夺,则在事实上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以修改历史来美化自己的人,我以为都应该大打折扣,当中的龌龊之极者,乃至应该直接扔进历史的垃圾筐。

标签: 为什么人们明朝皇帝印象不好一句话总结来说

更多文章

  • 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了几个孩子?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武帝,生了,几个,孩子,是什么,结局,汉武帝,一生中,最重

    卫子夫是汉武帝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从公元前139年入宫,到十一年后被正式册封为皇后,一直到公元前91年在“巫蛊之祸”中自杀身亡,卫子夫总共在汉武帝身边陪伴了48年之久。当然卫子夫也不是一直被宠幸,但却是为汉武帝生育子女最多的女人。那么,卫子夫总共为汉武帝生了几个孩子呢?他们的最终结局又如何呢?汉武帝

  • 秦庄公是谁 秦庄公的人物生平是什么他有什么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庄公,人物,生平,是什么,他有,什么,事迹,史官,左丘,明

    史官左丘明曾说:“及平王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秦景、襄(秦庄公、秦襄公)于是乎取周土,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齐庄、僖(齐前庄公、齐僖公)于是乎小伯,楚蚠冒(楚蚡冒)于是乎始启濮。”这段话里,秦庄公的名字被提及,很多人对他不甚熟悉,因为秦庄公在历史上远远没有秦国的其他君王出名。秦庄公,出生年月不详

  • 秦庄公和秦昭襄王是什么关系 秦庄公和秦始皇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庄公,秦昭,襄王,是什么,关系,秦始皇,什么,秦庄公,出生

    秦庄公,出生年月不详,嬴姓,赵氏,名其。秦庄公是秦仲的儿子,他的父亲秦仲,因为战事而亡,父亲死后他就继承了王位,成为西周时期诸侯国秦国国君,他也是秦国的第五任国君。秦庄公在位时期的周朝统治者是周宣王,这个周宣王算是在周朝的历代君主里,比较贤明的一个君主。他的父亲周厉王是个暴君,周厉王不仅过着骄奢淫逸

  • 汉高祖为何对仇人网开一面 对恩人却狠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高祖,为何,仇人,网开一面,恩人,却狠下,杀手,项羽,当年

    项羽当年手下大将季布,被汉高祖悬赏捉拿,先躲避于濮阳周家,再藏身于鲁地朱家,后在朱家的努力下,辗转千里找到滕公夏侯婴当说客,让高祖最终赦免了季布,还封了官。在改朝换代之际,季布也算朝秦暮楚、卖身为奴最成功的人之一。然而,不是人人都有季布一样的“运气”,有的人甚至对高祖有恩,却求当奴隶而不可得,谁呀?

  • 宋朝科学达人沈括 最初以文学闻名士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科学,达人,沈括,最初,以文学,闻名,士林,宋朝,士大

    在宋朝士大夫中,沈括是最博学、最富于创造激情、人生经历最丰富者之一。在学术上,他于文学、史学、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医药……几乎无不涉猎,无所不通;在经历上,他科举出身,任过地方小吏,州郡长官,在京做过皇帝秘书,在外任过守边将帅,入能辅助贤主,出能纵横疆场;在政治上,他参与了王安石变法,有自己的改

  • 韩信不懂权谋 衣锦还乡后以千金报一饭之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韩信,不懂,权谋,衣锦还乡,后以,金报,一饭,之恩,韩信,南

    韩信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有两件事是让刘邦非常不爽的。一是平定齐地后,他写了一封信给刘邦,请求封他为假齐王,刘邦虽然在张良、陈平的劝说下封了韩信为真齐王,但这种目无尊长的索要是让刘邦很不舒服的。二是固陵兵败前,他已经派出信使前往齐国,要求韩信带兵前来合力攻楚,但左等也不来,右等不也不来,结果导致了固陵

  • 袁崇焕死于反间计?实在经不起推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袁崇焕,死于,反间,实在,经不起,推敲,明末,著名,抗清,后

    明末著名抗清(后金)将领袁崇焕以擅自与后金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被凌迟处死。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

  • 李莲英和慈禧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莲英,慈禧,到底,是什么,关系,李莲英,是真,太监,答案

    李莲英是真太监吗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李莲英是个货真价实的太监。现在的人们受到小说与影视作品的影响,认为李莲英是假太监,他能有如此的高成就是因为其与慈禧太后有染,故而登上了权利的巅峰。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并不要被其他任何所影响。大太监李莲英剧照李莲英9岁入宫,刚入宫的他在最低的岗位上做着苦活,没有家庭背景也

  • 心大!南宋要亡国,文天祥还给大家讲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心大,南宋,亡国,文天祥,天祥,还给,大家,笑话,文天祥,天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

  • 秦襄公的人物生平 秦襄公是在哪里建的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襄公,人物,生平,在哪里,历史上,不会,遗忘,一个,人的

    历史上不会遗忘一个人的名字,此人便是秦襄公,他的生平似乎很简单,一生没有做过什么特别伟大的事情,而恰恰就是这样的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的功绩和最后世的影响是最大的。秦襄公是个开拓者,他是春秋时期,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任国君。他的出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从此秦国便铺展开了她浩荡的历史,开启了秦国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