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郡国并行制实施后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郡国并行制实施后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773 更新时间:2023/12/10 21:26:20

西汉郡国并行制弊端有很多,汉帝继位后把齐国分成六个小国,把淮南分为三个小王国,为的是削弱宗室诸侯的势力,从而壮大中央力量,达到国家长治久安。不过这项举措并没有实现长治久安,当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由于不满国家削减他们手中的权力,发兵反抗中央政府。景帝在位第三年七国之乱爆发。

刘邦画像

平定七国之乱后,为了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以及避免再次造成七国叛乱,诸侯王国的权力逐渐被削,特权逐渐被夺回,地位下降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文景两代相继实施以亲制疏和重建诸侯这一策略,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则册封同性子弟为王。

简单来说西汉郡国并行制就是一部分国土由皇帝直接管辖;而另一些地方则分给同姓皇族,这些地方分别实行分封制以及郡县制。这使王国越来越多,诸侯管辖的领域越来越小。而西汉时期王国最多的时期达到了王国二十五个,汉郡为四十三个,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基本解决了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弊端。真正使诸王领域愈来愈小的并不是西汉郡国并行制,而是汉武帝的推恩令。郡国并行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不同的是后面朝代的分封只有其名没有其权。历代统治者都在不懈的加强自身的统治,这使得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郡国并行制的主要特点

在西汉初期的时候,出现了一种新的地方行政制度叫做郡国并行制,这种新出现的制度是为了适应刚刚建立的朝代万废待兴的状态。郡国并行制的主要特点是在实行秦朝就已经出现的郡县制的同时还实行分封制。而郡国并行制的主要特点是兼具了两者的优点。

刘邦雕像

分封制的特点是国君至高无上,可以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这句话中就能看出国君掌握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美好的吗?国家的土地被分成一块一块的,每一块是一个封国,每个封国有自己的封君,而这个人才是这块土地上的领导者,封君是直接被国君管辖的,但是国君对于封地内的情况却不是很清楚的,很容易出现各诸侯王分封割据的局面。

郡县制的特点则是它能够消除掉分封割据状态带来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因为全国被分为十几个郡,每个郡下面设置几到十几个不等的县,统一由皇帝进行任免,没有了中间封君的统治,皇帝可以直接控制地方上的行政事务,极大的集中了皇权,也因此,郡县制成为了以后两千多年以来封建专制统治的最主要的制度。

在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的汉朝,郡国并行制的主要特点就是为西汉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一方面封君拥有权力可以促进各个郡国对于本封地内的经济人口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封国逐渐增多,封地面积越分越小,又可以减少封建割据的可能。

郡国并行制弊端

汉代实行的地方政策有郡县制,除了它之外还有一种分封制,即郡国并行制,这是同秦朝地方政策最大的不同。文帝和景帝他们一直执行着以亲制疏,众建诸侯的策略,即分封一个诸侯国,而在这位诸侯名下土地将会在他去世之后由他的所有儿子平分,这样一来,既打破了嫡长子世袭的规矩,又使得诸侯国数目增多,领域缩小起到了削藩弱国的意义。但是郡国并行制弊端也是很大的。

标签: 并行实施产生了怎样后果西汉郡并行弊端很多

更多文章

  • 摄政王多尔衮是怎么死的?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摄政王,多尔,怎么,死的,他的,结局,如何,多尔,生于,公元

    多尔衮,生于公元1612年,去世于公元1650年,享年38岁,是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多尔衮全名为爱新觉罗·多尔衮,万历四十年出生于赫图阿拉,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大妃阿巴亥第二子。天命十一年被封贝勒,天聪二年因征讨蒙古察哈尔部有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从此获得战功无数,从

  • 鳌拜是奸臣还是忠臣?他与多尔衮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鳌拜,奸臣,还是,忠臣,他与,多尔,什么,关系,一些,影视

    受一些影视剧的影响,如今的人对于鳌拜,就是一个和皇帝做对的奸臣,甚至有人认为鳌拜要谋朝篡位。首先,电视剧是一种对历史进行再创造的艺术,撰写剧本的编剧就有可能对真实的历史并不了解。就算了解那一段历史,有些时候为了吸引观众的目光,也会肆意放大既有事实,这些都是正常的。因此我们在看历史电视剧的时候,只把剧

  • 郡国并行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并行,主要,特点,是什么,西汉郡,并行,弊端,很多,汉文帝

    西汉郡国并行制弊端有很多,汉文帝继位后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分为三个小王国,为的是削弱宗室诸侯的势力,从而壮大中央力量,达到国家长治久安。不过这项举措并没有实现长治久安,当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由于不满国家削减他们手中的权力,发兵反抗中央政府。景帝在位第三年七国之乱爆发。刘邦画像平定七国

  • 庞涓打过胜仗吗他算不算是名将 庞涓之死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庞涓,打过,胜仗,吗他,算不,算是,名将,之死,怎么回事,围

    “围魏救赵”,这个成语妇孺皆知,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庞涓和孙膑。提到庞涓,大家都会想到孙膑过人的军事才能,而同样是科班出身的庞涓却一直活在孙膑的光环下,还一直背负着气量狭小的罪名,那庞涓算不算是个名将?庞涓是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庞涓是河西庞城人,只是个平民,他和孙膑早年曾是同学,一起在鬼谷子门下求学。

  • 如何评价蔺相如其人 蔺相如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如何,评价,蔺相,其人,最后,怎么,死的,智勇双全,顾全大局

    智勇双全、顾全大局,应该是蔺相如一生最完美也是最贴切的注脚。而古往今来,也有许多文人骚客对蔺相如的气节和大义凛然的气度折服,纷纷留下文字对蔺相如进行歌颂和赞美。宋代的徐均曾吟诵:“缶击何分秦胜负,璧还不是赵存亡。最怜恃勇偏轻举,直挟君王冒虎狼。”而诗人陈普也写道:“长年霜骨白皑皑,廉蔺羞颜似湿灰。白

  • 丝绸之路是哪个朝代的 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丝绸之路,哪个,朝代,名称,由来,丝绸之路,哪个,朝代,今人

    丝绸之路是哪个朝代的今人所熟知的丝绸之路,得名于十九世纪下半叶,由德国知名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命名。然而作为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与西方世界经贸往来的桥梁,丝绸之路的开辟则要远远早于十九世纪。那究竟丝绸之路是哪个朝代的呢?据史料记载,丝绸之路始于汉代,繁荣于两汉时期,为西汉著名外交家张骞率先开辟。丝绸之路图

  • 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 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景之,光武,中兴,贞观,之治,文景之,光武,中兴,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都是盛世的指代词。它们出现的国家一脉相传,都是汉朝。那么为什么同一皇朝会出现文景之治、光武中兴两个盛世呢?光武帝刘秀文景之治是西汉王朝的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而光武中兴则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的治世。文景之治时期的西汉政权是不稳定的,国

  • 李斯对汉字有什么影响 李斯为什么是法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斯,汉字,什么,影响,为什么,法家,李斯,仅是,秦朝,一个

    李斯不仅是秦朝的一个功臣,他还对秦朝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大秦帝国的见证者,也是缔造者。虽然在千百年来,很多人评价李斯是个只知道贪恋爵禄的人,其实李斯对自己的定位和认识都很清楚,千古帝业有他一半的功劳,也因此替始皇帝背负了一半的骂名。李斯成功登上丞相之位后,回首当年在上蔡的时光应该是很感叹。

  • 真实历史上的香妃 香妃娘娘的墓穴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真实,历史上,香妃,娘娘,墓穴,在哪,香妃,一个,乾隆,时期

    香妃是一个乾隆时期的传奇人物,关于她的传说有很多,大多都是美丽动人的,她也是乾隆皇帝众多妃子中唯一的一名回妃,历史上的香妃究竟是什么样的呢?香妃在历史上,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原型是乾隆皇帝的容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根据清史的记载,乾隆有且仅有一名回妃,也就是容妃,因此很有可能香妃的故事就是出自于

  • 晏子使楚是怎么怎么回事 晏子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晏子,使楚,怎么,怎么回事,最后,死的,史书,记载,晏子,身

    有史书记载:晏子身无五尺,封为齐国首相。身高不到五尺的晏子,按照当时的身高来计算,应该只有一米一左右,身高一米一的晏子,果然称得上是短小精悍,但是没人有想到,这个身材矮小的侏儒,头脑里竟蕴含了如此多的智慧,浓缩的都是精华,在他的努力下,齐国依旧沿着管仲的步伐稳步前进。众所周知,晏子是齐国的相国,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