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墨家为何神秘消失 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

墨家为何神秘消失 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705 更新时间:2023/12/22 23:13:54

小编对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特别感兴趣,那时在东周各国里,最大的显学是儒学、墨学及道学等。前几年看了《墨攻》后,小编便对墨学越来越上心,但让人奇怪的事墨家学派居然没有传人!

而且自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墨学真是就一点踪影也没有了,在近二百年间战国时期展开过轰轰烈烈学说的学派为何消失得无影无踪?

甚至连司马迁写《史记》时都一直感叹墨家的资料太少,连墨子这个人的生卒年月都无法确定。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中实属蹊跷,在一个社会中如此轰轰烈烈存在过的一群人物和一段历史居然被消灭地干干净净。

这就令我们怀疑:除了历史被人为地做了手脚,很难找出其他原因。

大家可以翻开《史记》看一看,关于墨子的叙述只有24个字,只是在“孟子荀卿列传”最后提了一下墨子:“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这与其他诸子百家连篇累牍的记载比起来,司马迁的做法真是厚此薄彼。

是司马迁有意冷落墨子,还是手头确实没有墨子的记述材料?我想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有。从观点上讲,司马迁倾向儒家,可能从心里反感墨家思想,因此,在写《史记》时特意将其省略。要么就是碍于当时的政治气氛,不敢记录封建专制统治者不喜欢的学说。从《史记》的撰写已经可以看出当时独尊儒术造成的社会思想“白色恐怖”。汉武帝的专制比秦始皇差不了多少。

墨子一生著述甚多,战国时期墨学兴盛时,据说有书籍三车。《墨子》“天志”篇里说:“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言语不可尽计,上说诸侯,下说列士,其于仁义则大相远也。”

超在研究私人藏书的起源时说:“苏秦发书,陈箧数十;墨子南游,无书甚多。可见书籍已经流行,私人藏储,颇便且当。”

从这些话中可以猜想出墨家著作在当年的数量,但如此多的墨家著作到了今天,只残留了《墨子》53篇。这种局面不能说不是封建专制文化绞杀的结果。

墨学类似中国先秦时期的平民共产主义,是封建帝王深恶痛绝的学说

理想主义在中国的存在源远流长,近代以来中国gcd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是一场理想主义。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墨子等人领导的墨学运动,在当时也可以说是一场理想主义。但理想主义在中国历史上的时间从来就是短暂的。

墨家主义在当时兴盛了大约100多年,共产主义在中国可能也会兴盛一百年。这两种理想主义都有一种共同的特点,即被统治阶层深恶痛绝。

墨家为什么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容?主要原因是:墨家是横亘在封建集权专制统治道路上的一座巨大障碍。不除掉墨家这一障碍,秦始皇就不能统一中国,中央集权专制的大帝国就难以建立。因此,消灭墨家,便成了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由于历史资料的淹没,墨家与秦兵搏斗的经过只能靠后人想象得知。有一部《墨攻》电影问世,这部历史片以真实的虚构向人们展示了墨家的命运。在“非攻”思想的主导下,墨家成了当时社会反对战争的中坚力量。开始是阻止关东六国之间的相互征伐,后来便成了主要是反对秦国对六国的兼并。

在一场对抗秦国入侵和兼并的过程中,墨家耗竭了元气,人员死伤大半。随着秦王朝的胜利和围剿,墨家的有形力量已经在中国难以隐藏,不少墨家残余逃亡海外,东渡日本。可以说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墨家学派是最早被彻底打跨和消灭的思想武装集团,继之而来的是儒家和方士集团。

对于这段历史,流传下来的只有“焚书坑儒”,为什么没有“焚书坑墨”的事情发生呢?主要是当时墨家已经不存在了,墨家集团的成员大多已经战死了,或者已经不能公开存在了。这就是墨家神秘消失的主要原因。

标签: 墨家为何神秘消失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小编战国

更多文章

  • 孙武为什么要斩杀吴王的两位爱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武,为什么,斩杀,吴王,两位,爱姬,孙武,十三,兵法,大致

    孙武的十三篇兵法,大致对吴王阖闾讲解了之后,吴王对这个年轻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吴越春秋》上记载:“每陈一篇,王不知口之称善,其意大悦。”吴王高兴地问道:“先生,你说的虽然很好,但不知实战起来究竟如何,能不能找个什么地方练练?”“行!没问题。”“那就寡人让你带上一支队伍,去教训教训楚国蛮子,或者越国鸟

  • 古人为什么要用活人铸剑 有效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人,为什么,要用,活人,铸剑,有效,吴国造,剑最,出名,人

    吴国造剑最出名的人叫干将,他是欧冶子的师弟,曾与欧冶子一起学习铸剑技术,曾经为楚王铸造了“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宝剑。吴王阖闾听说了他的大名后,便付了定金,把他请来铸剑。《吴越春秋》上说,干将做剑时,“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选择吉日,开炉锻造,百神临观。然而烧炼了很久之后,那些采集来

  • 慈禧太后独宠珍珠的秘密 竟可让她死后尸身不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慈禧,太后,独宠,珍珠,秘密,可让,死后,尸身,不腐,慈禧

    慈禧是历史上对于珍珠极其迷恋的,鼎鼎有名的人物,据说因为当年她曾一度重症病危,后来得到一颗神奇的东珠,握在手中数日竟转危为安,自此对珍珠的迷恋无以复加。而她死时口中含的那颗绝世夜明珠,更是成就了她尸身不腐之传奇。天下万千宝物,慈禧独宠珍珠。封建统治者中,从没有一个人对珍珠如此执着和贪得无厌。慈禧太后

  • 阿房宫竟从未建成?项羽这锅背的冤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阿房,宫竟,从未,建成,项羽,这锅,背的,冤枉,近年来,阿房

    近年来阿房宫考古发掘表明,秦始皇与秦二世在位时兴建的阿房宫是没有建成的“半拉子”工程,阿房宫遗址中也未发现火烧的遗迹,因为从始至终就没建成过!这与《史记》中“阿房宫未成”以及书中没有说“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记载是相吻合的,项羽就这么被冤枉了。传说中秦始皇爱上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美丽的

  • 揭秘古代皇帝的洞房习俗!程序与百姓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揭秘,古代,皇帝,洞房,习俗,程序,百姓,有何,不同,古代

    在古代皇帝娶一位女子成为皇后,母仪天下,成为后宫之主。其实基本程序上与民间百姓都是一样的!不过都要遵照《礼记》中所说“六礼”。何为“六礼”,“六礼”便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与民间百姓不相同的是,皇帝举行大婚的仪式特别隆重讲究,不过女方能够收到很多皇帝所送的彩礼,可是做为皇帝他是不会自

  • 为什么元朝不足百年亡 而清朝却延续近三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为什么,元朝,不足,百年,清朝,延续,三百年,13世纪,金人

    11~ 13世纪,辽人被金人击败,金人又被蒙古人击败,最后蒙古人南下中原,西进欧洲,建立起四大汗国。没有人是蒙古人的对手。蒙古人征服欧亚大陆,盛极一时。蒙古人对汉文化嗤之以鼻,忽必烈就说“辽以释废,金以儒亡”,认为辽朝是因为学佛太甚而亡国,金朝是学儒太甚而亡国,所以他们对中原文化并不感兴趣,采取与汉

  • 郡国并行制起源于什么 具体发展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并行,起源于,什么,具体,发展,过程,早在,楚汉,战争,时间

    早在楚汉战争时间,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壮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韩信、英布等为王,这些人因为非刘姓,故称"异姓"。由于异姓王非刘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后数年之中,他们相继被诛除殆尽。与此同时,刘邦又大封他的子弟为王,称为“同姓王”,高于列侯。当时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国,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

  • 揭秘千年悬棺之谜 中国古代有哪些奇特的葬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揭秘,千年,悬棺,之谜,中国,古代,哪些,奇特,葬式,关于

    关于中国的丧葬制度及方法有很多种,在崖葬中有一种独特的悬棺方法,这也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丧葬方式之一。这种独特的悬棺主要是在悬崖上凿出来数个孔钉以木桩,将棺木放在上面;或者是将棺木的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在绝壁所钉木桩上。人在崖下就可以看到棺木。这种悬棺多存在于贵族,因为悬棺葬是耗资很大的,而且工

  • 华妃是谁?历史上真有华妃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妃,历史上,个人,华妃,后宫·甄嬛传,描写,极为,出彩,一

    华妃是《后宫·甄嬛传》中,描写极为出彩的一个角色,是大臣年羹尧的妹妹,协助皇后掌管六宫。与皇后、甄嬛为敌,陷害沈眉庄,长期使用皇上所赐的香料“欢宜香”而不孕。她爱皇上爱的轰轰烈烈,也爱的毫不避讳;爱的张扬放肆,也爱的毫无保留;爱的全然不顾,也爱的痴情错付。在《后宫·甄嬛传》中,华妃可谓成也年羹尧,败

  • 揭秘:一具期待自已能起死回生的千年木乃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揭秘,一具,期待,已能,起死回,生的,千年,木乃伊,1954

    1954年,8岁的我第一次迈进大英博物馆的大门,首先参观的就是木乃伊,我想,这至今仍是多数人初次参观时的首选。当时吸引我的是木乃伊本身,是尸体带来的那种刺激又可怕的感觉。如今,当我穿过博物馆大中庭或走上台阶时,依然能看到一队队兴奋的孩子走向埃及厅,勇敢地去面对神秘而恐怖的木乃伊。重访一个儿时参观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