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俞樾预言了什么

俞樾预言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03 更新时间:2024/1/3 12:39:12

俞樾预言了什么

俞樾是晚清时期一个著名的学者、诗人。俞樾一生著作无数,当时曾国藩对其特别的推崇,非常赏识他的才华,对他有知遇之恩。由于他性格耿直,不懂得变通,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俞樾留给后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临终时期遗留给世界的俞樾预言。

俞樾照片

俞樾预言是俞樾在深厚的国学根底上总结出来的,主要说的是他死后两百多年中国形势的发展动态以及世界格局的变化。从前一百年的预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俞樾预言非常的准确。在他的预言中,准确预言了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混战、中国遭遇侵略、国共内战等中国的政局,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俞樾预言的后半部分强调,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世界将会回到封建时代诸侯国鼎力的局面,世界将会遭遇一个混乱无比的时代,而能够拯救世界的将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礼仪。届时,中国将会降下一个奇人,全世界的人都会归服于他。

虽然只是预言,但是从预言前半部分的准确性来看,他的预言也是根据周易的一些原理,有一定的可信度。不管他的预言准不准确,他的预言都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悬疑。他是晚清时期拼命去写书的人,这也是曾国藩对他的评价。他和李鸿章都称曾国藩为老师,曾国藩对于这两个爱徒的评价就是:“李鸿章拼命做官,俞樾拼命著书”。正是由于俞樾严谨的治学精神、专心从事学术研究,沉溺于研究国学,才有了他后来深厚的国学功底,才有了他临终时留给世界的俞樾预言。

俞樾的故事介绍

俞樾,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是清代著名的学家,书法家,经学家。俞樾在经学方面很有建树,和著名经学家孙诒让、黄以周合称为“清末三先生”。俞樾的故事,和当时的众多学者、经学家一样,像一本耐人寻味的古书典籍。

俞樾作品

说到俞樾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及他在道光三十年的科举考试中的表现。俞氏是德清的望族,他的父亲俞鸿渐,因考中进士,得以入翰林,最后在京任职。所以,俞樾从小就受这样一种思想影响,袭承父业,也一样的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功名,成了俞樾进阶政事的唯一途径,也成了他读书学习的目的。十年寒窗,苦读经书,俞樾最终在道光三十年的科举考试中中进士第十九名。在接下来的复试中,俞樾的表现更为出色。

当年复试题目为“淡烟疏雨落花天”,俞樾在看到题目后,立即潇洒作诗一首。其首句为“花落春仍在”,此诗一出,尤其得到当年的主考官——曾国藩的赏识。他称赞此诗此句和宋祁的“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俞樾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昂扬向上的精神以及坚守家园的决心也深得曾国藩的赏识。也因此,曾国藩将俞樾的名次移列在了第一名。俞樾虽然得到了曾国藩的如此赏识和提拔,但是不懂官场来往的俞樾最终并没有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只做了河南学政,后被弹劾而归于田园。

清代俞樾个人资料

清代俞樾是当时非常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学者。据记载,他的祖先多务农,直至其祖父俞廷镳一代开始成为德清望族,并有谱牒。他的曾孙俞平伯是著名的文学家,是研究红学的专家,开创了“新红学”。他还有诸多有名的弟子,如章太炎、吴昌硕等,都是后期比较有影响的人物。

俞樾作品

提起清代俞樾,不得不提他的“废除中医”这一主张,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此论调的人,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当然,他的这一说法并不是信口胡说,而是在研究《皇帝内经》及其他经典医书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废医存药”才是正途,其中的一系列举例论证,可以在他在《废医论》和《医药说》中找到详尽的论述。不过,很多人认为,清代俞樾之所以提出“废医存药”,与他晚年病弱有很大的关系。

标签: 俞樾预言什么俞樾预言什么晚清时期一个著名

更多文章

  • 长勺之战的经过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勺,之战,经过,简介,长勺,之战,经过,简介,春秋战国,时

    长勺之战的经过简介长勺之战是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发生的一次交战,这场战役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案例的典型。长勺之战在春秋时期,虽然各个诸侯国表面上尊敬周天子,但是各国都是野心勃勃,想要自己统一天下,在经过几代国君的努力下,齐国迅速发展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公元前686年,齐国国内发生内乱公

  • 小昭的是谁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小昭,谁的,女儿,小昭,谁的,女儿,这个,问题,探究,清楚

    小昭的是谁的女儿小昭是谁的女儿这个问题要探究清楚,就需要从金庸大师的经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寻找答案。小昭出场时的形象极为丑陋,出场时间也恰好是在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危急关头。小昭在小说中的笔墨与其他女角色相比并不多,她的身世直到她离开中原时才被揭开,也就在那时才知道小昭是谁的女儿。小昭剧照小昭的身

  • 晚清格格川岛芳子做间谍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晚清,格格,川岛,间谍,介绍,晚清,格格,川岛,间谍,介绍

    晚清格格川岛芳子做间谍介绍?川岛芳子本名爱新觉罗·显玗,是晚清时期的清肃亲王的女儿,生于1907年,字东珍。所以“川岛芳子晚清格格做间谍”看似没什么联系的三个身份不仅联系起来,并且还是在同一个人身上发生。梅艳芳饰演的川岛芳子爱新觉罗·显玗原本可能一辈子的都不会和间谍这个词有什么交集,但是他的父亲一心

  • 商鞅立木取信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鞅,立木,取信,怎么回事,商鞅,立木,取信,怎么回事,这个

    商鞅立木取信是怎么回事立木取信这个故事与商鞅变法有关,商鞅为了获取百姓的信赖,在施行变法前,发起了一个小活动。秦孝公想效仿其它诸侯国在秦国开展变法运动,便想在全社会寻求一位仁人志士,让他带领秦国走上富强之路。立木取信的故事秦孝公这一做法,吸引了很多有志之人,他们纷纷来到秦国,想通过此次变法运动,实现

  • 解析太乙真人为什么叫太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解析,太乙,真人,为什么,叫太,解析,太乙,真人,为什么,叫

    解析太乙真人为什么叫太乙太乙真人被称为太乙,主要是因为太乙是玄门称道的名号。就像元始天尊的弟子就被称为太乙,还有一位仙人的弟子也被称为太乙散仙一样。恰好太乙真人就是元始天尊的第五位弟子,所以他叫太乙也就不足为奇了。太乙真人雕像其实,太乙指的是太乙神数,是术数的一种,同时也是古时候道教的主要内容之一。

  • 刘禅的儿子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禅,儿子,介绍,刘禅,儿子,介绍,历史上,不战,蜀国,国君

    刘禅的儿子介绍刘禅,历史上不战而降的蜀国国君,在蜀汉还存有战斗力的时候却选择了投降因此人们称他为“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他的软弱不能。刘禅缺少骨气,但这并不代表全蜀汉都是缺少骨气的人,在刘禅命令将士放下武器的时候,“将士咸怒,拔刀砍石”便能看出他们不愿做亡国奴的气节。其中,刘禅的儿子刘谌就是这里面的一

  • 关于石达开的行刑照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于,石达开,行刑,照片,关于,石达开,行刑,照片,现在,我

    关于石达开的行刑照片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幅图就是石达开行刑照片。从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张黑白色的照片,石达开被绑缚在一根椿木桩上,表情坚毅,面不改色,几个清朝刀斧手正拿着刀在他的身上一刀一刀地割这,胸前和大腿部已经被刀割了很大的几个窟窿,血流不止,而石达开却始终不曾叫喊,态度决绝,慷慨赴死,任凭

  • 马克吐温风格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克,吐温,风格,是什么,马克,吐温,风格,是什么,后人,通

    马克吐温风格是什么后人通过拜读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总结出马克吐温风格具有三个特色。马克吐温风格之一就是,他善于用幽默的语言,来渲染文学作品。从马克吐温作品中也可以看出,美国西部文学具有幽默的传统。马克吐温雕塑其次,马克吐温风格还有第二个显而易见的特点,那就是在马克吐温作品中,经常用第一人称,也就是“

  • 特工之王李克农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特工,之王,李克,是个,怎样,特工,之王,李克,是个,怎样

    特工之王李克农是个怎样的人特工之王李克农是开国上将,是唯一一位没有领军打仗的将军。他是在隐秘战线工作的,为共产党中央提供了很多情报,毛泽东称赞他顶得过十万兵。他出身贫寒之家,最后却成为著名的特工之王。李克农照片特工之王李克农的称号是在建国后才被人这么称呼的。在建国前,最著名的特务是戴笠,当时李克农作

  • 朱元璋北伐檄文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北伐,檄文,介绍,朱元璋,北伐,檄文,介绍,全文,奉

    朱元璋北伐檄文介绍朱元璋北伐檄文全文为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元朝末年,朱元璋号称吴王,于今江苏南京应天府出兵北伐,命宋濂起草北伐檄文。朱元璋北伐剧照在朱元璋北伐檄文中,提及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这言简意干、气宇轩昂的十六字口号成为了朱元璋北伐的纲领。檄文中原文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