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募兵制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古代兵制中什么是募兵制

募兵制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古代兵制中什么是募兵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999 更新时间:2024/1/9 9:22:47

募兵制顾名思义就是以招募雇佣的方式聚集士兵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制之一,起源于唐玄宗时期,存在时间久且影响深远,那么,募兵制的建立真的是在唐朝时期吗?到底什么才是募兵制呢?以下章小编将为您解答。

募兵制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据历史记载,募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它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吴起。到底什么是募兵制呢?

在春秋时期,国家征兵只是针对于世家子弟中的男丁。但是随着战事的发展,这已经无法满足国家战争的需要。于是便开始普通大众征壮丁,但是这些从普通百姓中征来的壮丁,并没有军饷可拿,甚至于粮食和武器的问题也需要他们自行解决。

同时这些从普通百姓中走出来的壮丁,如果在战争结束后,他们依旧还存活于这个世界,那么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并不是继续接受军事操练,而是回家继续种田,即从普通百姓中走出来的士兵,并没有专门的军事训练,作战能力相较于正规军是非低下的。

什么是募兵制,他是在征兵制度已经不适用于当时社会时,为了能够顺应历史潮流而重新建立起来的选拔制度。关于此征兵制度,首先要求全副三层衣甲,“上身甲”、“股甲”和“胫甲”。其次是从百姓中选拔出来后成为了正式的士兵后,国家就会给予他们军饷,并且在战争结束后,他们也不用解甲归田,会继续接受严格的作战训练。甚至于作为他们的家人也会被免去徭役赋税,还能得到房租和土地,这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更多的百姓参军。

唐朝初期采用征兵制来征集管理军队。但到了唐朝后期,战事增多,服兵役时间增长,许多人不愿意去当兵了。在天宝八年的时候,唐朝政府开始实施募兵制,以此来缓解国家兵源不足的问题。唐朝五代十国之后,募兵制取代了征兵制。特别是朝时期,禁兵、厢兵,甚至南宋的屯驻大军,基本上都是招募来的。

它增加了国家的兵力来源,为国家准备了有较高战斗力的士兵。但同时募兵制也会造成士兵只知将帅,不知朝廷的问题,这样就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统治带来不利影响。那么,什么是募兵制的意义呢?募兵制又有什么特点呢?

募兵制的特点

最典型的募兵制特点指的是其在选拔士兵方面的严格要求,对于这种募兵制的选兵实际上是有着相当高的要求标准,它对士兵的衣服要求是内外三层衣甲即“上身甲”、“股甲”和“胫甲”。由于在当时的社会并没有裤子,所以人们下身穿的多为裙子,相对于当时的士兵来说就是跟裙子的形状很像的“股甲”。

大概得装扮是在“裙子里边光着大腿,在膝盖的下方处约摸有半截和裤筒一样的胫衣,这个胫衣就套在小腿上,这些小腿上的胫衣就被称为是皮革的“胫甲”。

对于参加应募的要求则是,穿好这上身甲、股甲、胫甲三层衣甲,脑袋上再戴上一个沉重的青铜制成的头盔,手里还要拿着那些弓箭,另外还要配带弓剑,自己随身携带着自己三天的干粮,负重进行一定的奔跑,时间是从早晨起来到日落,跑的长度一百里,能够完成的人才算合格,即应征成为士兵。

募兵制特点除了选拔士兵具有严格的标准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招募后的士兵的训练及技术方面更具有专门化,成功应招的士兵即使是闲时也需要训练作战的技巧与提升自己的战斗力,即募兵制另一个主要的特点是士兵的专业化。

更多文章

  • 什么是八旗制度?军事制度中的八旗制度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什么,八旗,制度,军事,中的,介绍,什么,八旗,制度,即是

    什么是八旗制度?八旗制度即是一种军事制度,它创建时期是女真族统一过程中,完成于满清政府在中国的统治正式建立之后。关于八旗制度实际是在清朝封建统治下的一种社会的组织方式。八旗制度是在女真人的生活基础上衍生而成的。在女真人的生活习惯中,骑射是主要的生活方式,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食物等。女真人的生活聚居

  • 拓跋珪与刘裕有什么关系 拓跋珪与刘裕有过冲突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拓跋,刘裕,什么,关系,有过,冲突,拓跋,刘裕两,个人,同一

    拓跋珪和刘裕两个人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这两个人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两个人都建立了一个王朝,一个是北魏,一个是后汉,两个人都能在建国以后休养生息,使国家成为强大的国家。拓跋珪原来就是一个小国家代国的皇族,因为后秦灭了代国,所以他只能和母亲逃走,在颠沛流离中生活。后来因为后秦发生内乱,年仅16岁的拓跋珪

  • 孛儿帖有几个儿女 孛儿帖第一个孩子是铁木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孛儿,有几个,儿女,第一个,孩子,铁木,真的,相敬如宾,大概

    相敬如宾,这大概是夫妻之间最理想的状态,就算对方犯了错误也可以无私包容。成吉思汗与孛儿帖,大概就是这样令人艳羡的夫妻。孛儿帖是曾经统领一方的大蒙古国的皇后,也是成吉思汗唯一的一个正妻,从此封号便可看出,孛儿帖是多么的受到成吉思汗的珍视。成吉思汗与孛儿帖从两人相识到二人的去世,成吉思汗与孛儿帖的故事有

  • 陈登与曹操有何关系 陈登是吕布身边的间谍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登,曹操,有何,关系,吕布,身边,间谍,陈登在,登在,东汉

    陈登在东汉末年是以智谋高深著称,陈登后来曾在曹操手下做事,曹操封陈登为广陵的太守,陈登帮助曹操成功击败吕布和孙策,所以陈登曹操就紧密联系在一起了,陈登被后世评为是曹操安插在吕布的身边的间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陈登本是东汉下邳淮浦人,祖上也都非常有成就,其父亲陈珪曾担任过国相。吕布拿下徐州后,陈登便

  • 清朝四大冤案之杨乃武与小白菜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四大,冤案,之杨,乃武,小白菜,后的,结局,是什么,杨

    杨乃武跟小白菜被冤枉的那个案子一开始虽然被判了死刑,但经过杨乃武的二姐上京为弟弟伸冤,再加上杨乃武的同窗帮忙,朝廷重新审理了杨乃武和小白菜的案子。经过朝廷的再三重审,小白菜丈夫的尸体也被运到京城开棺验尸,经过验尸官的验证小白菜的丈夫葛品连是自己病死的,与杨乃武和小白菜无关。杨乃武与小白菜最后的结局是

  • 卫所制与府兵制:明朝卫所制与府兵制有什么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卫所,兵制,明朝,什么,关联,卫所,明太祖,朱元璋,创立,这

    卫所制是被明太祖朱元璋所创立的,这项制度是沿袭了唐代的府兵制度,那么明代的卫所制与府兵制有什么关联呢?以下揭晓。明朝卫所制与府兵制有什么关联?府兵制的设立目的是为了节省唐朝地兵力花费,以及为了防止大将实行专权而制定的。关于府兵制实际是从曹操屯田制逐渐发展而来的。它的划分原则是,将一定的地方划分为&l

  • 陈登和吕布的故事:陈登和吕布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登,吕布,故事,有何,关系,陈登,吕布,都是,东汉,末年

    陈登吕布都是东汉末年有名的人物,吕布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是汉末的群雄之一,先后是丁原、董卓、袁绍的义子,后来占据徐州,后来自成一方势力,建安三年十二月即公元199年2月,曹操采纳陈登的建议,成功除掉了吕布。当时吕布拒绝和袁术的联姻后,吕布也不想和曹操合作,曹操便派了个使者

  • 陈登与华佗的故事 陈登华佗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登,华佗,故事,之间,发生了,怎样,陈登,华佗,都是,东汉

    陈登与华佗都是东汉时期的人。华佗字元化,沛过谯县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与张仲景、董奉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因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切在外科诊治上成就非凡,所以后世称他是“外科圣手”。陈登字元龙,是下邳淮浦人,为曹操效力,曾帮助曹操消灭吕布,击败孙策。

  • 元昭宗信佛的故事:元昭宗为何信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昭宗,信佛,故事,为何,昭宗,元朝,出逃,后的,第二个,皇帝

    元昭宗是元朝出逃后的第二个皇帝。他年轻的时候野心较大,甚至还想要弑父逼宫。讽刺的是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却是最重人伦的儒家教育,在长大后他信奉的是佛教文化。通过元昭宗的故事来看看他私下生活的状态。在小时候,元昭宗由于惯例而被寄养在脱脱家中。在那里,他受到了儒家教育,学习了《孝经》等儒家典籍。在他4岁的时候

  • 陈蕃愿扫除天下的故事:陈蕃愿扫除天下的精神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蕃愿,扫除天下,故事,精神,是什么,东汉,陈蕃,字仲,南平

    东汉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是东汉时期名臣,与刘淑、窦武一起被称之为“三君”。后来陈蕃以孝廉步入官途,一生为政清廉,关于陈蕃还有一个故事,那就是陈蕃愿扫除天下,下面小编将全面为大家揭述陈蕃愿扫除天下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精神,一起来看看吧.陈蕃愿扫除天下的故事‍&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