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扬州叛乱究竟是怎么回事

扬州叛乱究竟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442 更新时间:2024/1/19 6:49:03

扬州叛乱究竟是怎么回事

扬州叛乱是怎么回事呢?扬州叛乱,是指发生在公元684年9月时期的一场叛乱,当时正值武则天年迈时期,也是将改朝换代的时期,后来由于魏元忠在与造反大军的交战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最终平定了叛乱。

武则天

当时对于唐高宗的去世,以及唐中宗李哲的被废的事件,成为了武则天在其政治生涯的一个分水岭,也是在这个时候,“则天朝”就出现了,也就是所谓的武则天真正独断朝纲的时代。在短暂的一年时间里,她就囚禁了皇上,还临朝称制。此外还逼杀了废太子李贤,追尊武氏先人,总之在这段的时间里,做了许多令人非议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些忠于李唐的忠诚开始对武则天心生反感,开始在背地里议论纷纷。直至在一场的酒桌上,引发了震惊朝野的扬州叛乱。

当时正是武氏亲属掌握大权,使得唐系皇族人人自危,大家都在心中悲愤惋惜。那时正好眉州刺史英公李敬业和他弟弟令李敬猷等人都因事获了罪,李敬业也被降职为柳州司马,其中一人杜求仁就是杜正伦的侄子。后来另一人魏思温曾任御史,也再次被罢黜。一次机会,他们几人全部聚会于扬州,在酒桌上都因自己失去官职表示心怀不满,于是开始策划阴谋,准备作乱,并以挽救恢复庐陵王的帝位为借口而正式发动了这场叛乱。但是关于叛乱的最终结果还是由武则天获胜,当然武则天之所以能取胜也是由一定的原因的。

扬州叛乱经过怎么样

一场惊天动地的扬州叛乱,起源于一次饭桌上的聚会,李敬业等失意的文人政客,对武则天的独断心怀不满,再加上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悲,于是就像通过发动叛乱来改变现状。对于这场扬州叛变,其声势浩大,令武则天措手不及,甚至对武则天的政治生涯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那么扬州叛乱经过又是什么样子的?

大臣裴炎

首先在发动叛乱之初,由于眉州刺史英公李敬业和他弟弟令李敬猷等人都因犯了事而被获罪,甚至几乎都被罢了官降了职。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聚会于扬州,在酒桌上表示自己失去官职的不满情绪,于是开始谋划,并借以挽救恢复庐陵王的帝位为借口,正式发动了叛乱。

得知事情的武则天像裴炎询问对策,他却对武则天说:“皇帝已经长大,若太后能够将政权交还皇帝,那么事情自然就会平定。”后来经过大臣的进言说裴炎恐有图谋之心,于是武则天命人将他逮捕入狱,最终被杀于洛阳都亭。

再者就是李敬业攻陷了润州,并抓获刺史李思文,想要用李宗臣取代他。而被抓的李思文是李敬业的叔父,早先就知道李敬业的阴谋,于是事先就派遣使者向朝廷报告了叛乱事件,但最终还是力竭而城被攻陷。后来武则天就派重兵将领进行平息,最终将叛乱的几人抓获,并处以重刑,像余常唐之奇、魏思温等人被捕获后斩首示众,还将他们的脑袋被送往神都。

对扬州叛乱的评价怎么样

当武则天登上皇位的那一刻,她并没有高枕无忧。因为在她的心中,知道废中宗、自己临朝称制,必然会引起一些旧朝臣的不满与反叛。甚至还预测到这些反叛的朝臣必然会打起拥立废太子的旗号来反对自己。果不出所料,反对武后临朝的武装叛乱很快就在扬州发生了。但是在这场叛乱中,最终的结果是武则天取胜。那么历史上对于扬州叛乱的评价是怎样的。

扬州叛乱

首先对于这起事件中的主导者徐敬业来说,在《资治通鉴》一书中就有对他进行一定的评价,具体是这样的说的,徐敬业不用魏思温的谋略,而是妄图金陵王气,而这一点也正是他自己主导叛乱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接着王夫之也曾评价国这起叛乱事件,李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与他一同策划的有骆宾王、杜求仁、魏思温等人,他们都是应为犯了事,而被关进了监狱,甚至被革职。后来在叛乱中又听信“金陵有王气,而且有长江天险”这样的话,在加上自己10玩的兵马还不及武则天的一半,所以徐敬业兵败是事件发生的必然趋势。

更多文章

  • 李广与李陵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广,李陵,是什么,关系,李广,李陵,是什么,关系,都是,汉

    李广与李陵是什么关系李广与李陵都是汉朝杰出的将军,虽然李陵最终被匈奴劝降,但是其中的缘由也是只有自己清楚;李家三代将门,是大汉王朝的坚决实力,在汉武帝收复匈奴的战斗中,李广和李陵以及李家军都发挥出重要作用;李广一生戎马,最终因为在征讨匈奴过过程中迷失路线,害怕贻误军队战机,最终选择以死谢罪,一生与匈

  • 西施范蠡墓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施,范蠡,真的,西施,范蠡,真的,爱情,事为,民间,广为流

    西施范蠡墓是真的吗?西施和范蠡的爱情故事为民间广为流传,二人相识于国难当头之时,虽然相爱却必须为了国家隐忍,范蠡以“爱国”的名义将西施投入他人怀,西施则为爱情甘愿做他人怀中的女子。相传范蠡助勾践灭了夫差之后,带着西施归隐而去,二人泛舟湖上,甚是甜蜜。严宽、杜若溪饰演的范蠡、西施剧照虽不知道范蠡和西施

  • 抗日将军杨靖宇身边竟潜伏着这么多叛徒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抗日,将军,杨靖宇,身边,潜伏着,这么,叛徒,杨靖宇,一个

    杨靖宇一个为抗日革命无私牺牲奉献一生的将军,他是中国抗日史上唯一一个与毛泽东和朱德并列当选中国各名族共同反抗法西斯大会名誉主席团的共产党员,也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被党中央唯一点名表彰的东北抗日领导人员!杨靖宇的抗战生涯杨靖宇将军原名叫马尚德,是现今河南省确山县人,后来他发现“靖宇”在朝鲜文中有“驱逐外敌

  • 神秘法老图坦卡蒙并不帅:兔唇跛足形似女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神秘,法老,图坦,卡蒙,并不,兔唇,跛足,形似,女孩,神秘

    神秘法老图坦卡蒙并不帅:兔唇跛足形似女孩图坦卡蒙10岁登基,19岁神秘离世,这使得图坦卡蒙深受世人关注,而最近英国广播公司在纪录片《图坦卡蒙:尘封的真相》中解密了关于图坦卡蒙的一些谜团。法老陵墓片中,科学家们用超过2000幅电脑扫描图像复原出图坦卡蒙的真实样貌。法老科学家通过“虚拟解剖”的方式,解开

  • 王守仁图片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守仁,守仁,图片,大全,王守仁,守仁,图片,大全,明代,著

    王守仁图片大全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在历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王守仁又称王阳明,和陆九渊一起主张研究心学。王守仁画像王守仁二十七岁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考得进士,得以入朝为官。在仕途中,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这一哲学思想,在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除此之外,

  • 北宋诗人王安石世称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诗人,王安石,什么,北宋,诗人,王安石,什么,何为,就

    北宋诗人王安石世称什么何为世称,世称就是被后人世世代代所称作的一个称谓,历史上李白世称为诗仙,王维世称为诗佛,更有成为聊斋先生的蒲松龄,而王安石人们则世称为王荆公。世称都有一段典故或者其蕴意,王安石世称是否也有一段典故呢?王安石雕像人们经常用王荆公来称呼王安石。王荆公这个说法来源于他的职位,1076

  • 独腿将军谢良的传奇人生:革命付出的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独腿,将军,谢良,传奇,人生,革命,付出,代价,1955年

    在1955年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众多开国将军中,有13位独臂、独腿、独脚将军。毛泽东曾评价说:“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独腿、独脚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独特人才!”而在这13位残疾将军中,独脚将军只有一个。就是这位将军,不仅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九死一生,而且著作等身

  • 揭秘蒋介石与陈洁如婚姻:用刀逼婚以死逼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揭秘,蒋介石,陈洁如,婚姻,用刀,逼婚,死逼,离婚,揭秘,蒋

    揭秘蒋介石与陈洁如婚姻:用刀逼婚以死逼离婚据传陈洁如原籍苏州,自幼居住上海,当过艺妓,可见其家境贫寒。经过蒋介石坚持不懈的追求,二人结合,也曾有过一段很美好的生活。但蒋为了政治需求,同宋美龄结合,诱骗陈洁如远赴美国留学五年。二人离婚后,常有书信往来,一度曾旧情复燃。陈洁如终生未育,只有一养女瑶光,后

  • 宋美龄“终身不育”竟是因为蒋介石染上梅毒?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美龄,终身不育,是因为,蒋介石,染上,梅毒,宋美龄,终身不

    宋美龄“终身不育”竟是因为蒋介石染上梅毒?1927年12月1日,40岁的蒋介石迎娶了30岁的宋美龄。由于此前蒋介石答应宋美龄,将皈依基督教,因此他们先在上海西摩路宋家府邸举办基督教式婚礼,后在大华饭店举行了中式婚礼,做到了中西合璧。此后,他们携手走过了长达60年的人生历程——直到1975年4月5日,

  • 时迁为何是倒数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时迁,为何,倒数,第二,时迁,为何,倒数,第二,梁山,好汉

    时迁为何是倒数第二时迁在梁山好汉排座次的时候排的第一百零七位,这个位置已经非常低了,要是按照时迁的功绩来排,怎么排也能排到一百位之前吧。所以很多人对于时迁为什么只排到第一百零七位也多有微词,其实这里主要也有着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新《水浒传》刘峰超版时迁第一原因就是时迁的出场时间非常晚,正式的出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