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洵散文有哪些

苏洵散文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49 更新时间:2024/6/20 14:55:21

苏洵散文有哪些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散文,苏洵散文具有鲜明的观点,引用的论据很有说服力,笔风犀利雄健,观点明确独特,被欧阳修曾巩等大师大加赞扬,也被后世铭记学习。下面介绍几个比较著名的苏洵散文。

苏洵雕像

《送石昌言使北引》在艺术和思想的层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写给即将分手的朋友的赠别,称为“赠序”,这篇文章又不同于普通的赠序,通过回忆描写了与友人的情义,在如述家常的文字中表现出了两人真挚的情谊。再通过二人的成长轨迹,即表现了苏洵本人对人生的看法,又表达了他对友人的赞美和敬仰。这篇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段的“赠序”,成为当时的一大杰作,也是苏洵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木假山记》是苏洵的另一力作。虽然题目是“木假山记”,但这篇文章绝不是局限于描写木假山的制作过程,也没有刻意得去赞美雕刻艺术。苏洵通过木假山,抒发了对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情怀。苏洵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对知识分子抱有崇高的敬意,但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并不高,有的人甚至被无端毁掉。苏洵借树木的遭遇,批判了当时的社会,但又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立品格,不卑不亢、刚正不阿,这正是苏洵对自己品德的写照。

苏洵散文还有很多,从以上的两篇简介中,可以看出苏洵是一个独特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在古文界独树一帜,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项籍和苏洵是什么关系

《项籍》苏洵的一篇论文,项籍即项羽,是三国时期的大将。苏洵的这篇《项籍》不同于其他论述项羽的文章,没有赞颂项羽作战英勇,也没有替他的遭遇感到惋惜和同情,而是分析了项羽战败的原因,认为项羽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但缺乏谋略,犯下了战略性的错误,才失去了掌管天下的机会。

苏洵画像

《项籍》苏洵首先通过对比指出项羽具有夺取天下的能力,将项羽跟曹操刘备进行了比较,进而得出了曹操、刘备失败的原因,通过这三人的优劣,苏洵得出想要得天下,必要有所舍弃,必要有所思考的结论,也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方针。

在《项籍》,苏洵也没有直接否定项羽,而是肯定他的军事才能,对他的作战能力进行赞扬,接着笔锋一转,引用巨鹿之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项羽没有在战前进行细致的谋划,缺乏思索和谋略,才失去了称霸天下的机会。

在结尾段的《项籍》,苏洵并没有把内容局限在项羽身上,而是用其他话题、富人和小丈夫来再次表明项羽的不足之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与首段相呼应。

《项籍》是苏洵的一篇典型议论文,也是苏洵的代表作之一。文章层层论述和深入,引用了大量的史实和典故,让文章的论据更加充分,更具有说服力,严密的逻辑使得这篇文章通俗易懂,简单的比喻使得文章浅显生动又形象。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的原因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去学习确实有点晚,相传苏洵从小不喜读书,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中的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游山玩水,加之他小时显出优于同龄人的聪慧,更是不将读书放在眼里。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呢?

苏洵雕像

一个原因来自他的夫人。苏洵的妻子程氏是大家闺秀,学过诗书,她终日劝谏苏洵好好读书,但苏洵并不知悔改,于是程氏自己教孩子们认字读书。苏洵看到程氏对孩子们的管教,又想到自己的顽劣,渐渐意识到如果自己还这样不思进取,将来是要被孩子们耻笑的,他这才考虑起自己的学习来。

更多文章

  • 秋思张籍想表达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秋思,张籍想,表达,什么,秋思,张籍想,表达,什么,作者,唐

    秋思张籍想表达什么《秋思》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这是一首乡愁诗,作者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和乡愁之深。这首诗寄深沉欲淡然,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虽然寥寥几字,但如细细品味就能发现它的韵味和意味。《秋思》张籍张籍的《秋思》是一首七言绝句,张籍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客居在洛阳城。当时是秋

  • 周赧王债台高筑的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赧王,债台高筑,典故,周赧王,债台高筑,典故,说到,皇帝

    周赧王债台高筑的典故说到皇帝、君王、天子等人物,世人的印象往往是万众拥戴、江山美人、金银珠宝、山珍海味。这样一个万人之上的角色是众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王侯将相为了这个位置前仆后继,甚至牺牲了自己的性命。然而,周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即周赧王姬延,他却成为了最穷的天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抗日战争第四战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抗日战争,第四,战区,什么地方,抗日战争,第四,战区,什么地

    抗日战争第四战区在什么地方抗日战争第四战区是中华民国政府划分的对抗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自七七事变爆发后,为了展开全面抗日运动,中华民国政府决定将整体兵力划分为几个战区,以此来瓦解日军的军事势力。抗日战战争第四战区划分之初,所管辖的是广东、福建一带。抗日战争第四战区总司令何应钦后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整

  • 孙权死后谁继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权,死后,谁继,皇位,孙权,死后,谁继,皇位,三国,时期

    孙权死后谁继皇位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开国皇帝和建立者,孙权在皇帝的位子上一共坐了二十三年,而如果从他继承孙策的位置的时候算起,那么他一共做了五十二年东吴的主人。如此长的统治时间在当时的魏蜀吴三国中应该是最长的了。孙权的寿命也很长,他一共活了七十岁,最后在公元252年病逝。在他病逝之后,继承皇位的是他

  • 刘伯坚与刘伯承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伯坚,刘伯承,关系,怎么样,刘伯坚,刘伯承,关系,怎么样

    刘伯坚与刘伯承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刘伯坚与刘伯承没有任何关系,他们都是革命的先驱。刘伯坚曾经留学欧洲,与周恩来同志一起工作过。他在到达欧洲的两年后就成为了共产党员,担任旅欧党员书记一职。等他前往俄罗斯时,他就变成了旅莫书记。在接下去的岁月里,他一直都是中共干部。刘伯承雕像在红军长征时,他留守敌区,后来在

  • 普法战争起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普法,战争,起因,是什么,普法,战争,起因,是什么,生在,1

    普法战争起因是什么普法战争发生在1870年至1871之间,交战的双方是刚刚强大起来的普鲁士王国和称霸欧洲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可以说这场战争是由于强大起来的普鲁士王国威胁到了法国在欧洲的利益而爆发的一场战争,通过这场战争普鲁士王国与法国之间重新定义了自己的地位,下面就介绍一下普法战争起因。俾斯麦画像普法

  • 揭秘苏伊士运河危机美国为何不支持英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揭秘,苏伊士运河,危机,美国,为何,不支持,英国,揭秘,苏伊

    揭秘苏伊士运河危机美国为何不支持英国苏伊士运河危机是一场英法以三国和埃及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而引发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先后持续了近半年时间,最终以苏联和美国的插手而停止。美国和英国同属于北约联盟,而苏伊士运河危机美国为何不支持英国?苏伊士运河危机时期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首先从美国国内的原因来说,当

  • 崇祯皇帝是一个好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崇祯,皇帝,一个,崇祯,皇帝,一个,历史,上一个,非常,具有

    崇祯皇帝是一个好皇帝吗崇祯皇帝是历史上一个非常具有悲剧色彩的皇帝,崇祯皇帝的一生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无力回天”。崇祯皇帝虽然是一个亡国之君,但是崇祯皇帝却并不是一个昏庸的君主,而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君主,非常的勤政,完全没有一个昏君所具有的特点。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吗?崇祯皇帝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崇

  • 新三国张飞的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新三国,三国,张飞,形象,新三国,三国,张飞,形象,是由,我

    新三国张飞的形象《新三国》是由我国著名演员陈建斌和陆毅以及于和伟联袂演出的一部大型史诗型巨作,这部电视剧以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为基础,讲述了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到魏蜀吴三国鼎立平分天下,以及司马家族篡取魏国政权建立晋朝的过程。新三国张飞剧照《新三国》这部电视剧聚集了我国最优秀的演艺阵容,同时由

  • 袁崇焕真的是死于反间计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袁崇焕,真的,死于,反间,计吗,袁崇焕,真的,死于,反间,计

    袁崇焕真的是死于反间计吗袁崇焕是明朝一位颇具争议的将领,即使是死后数百年,人们对于袁崇焕是忠是奸仍然议论纷纷。袁崇焕本是明朝一位受到万人敬仰的军事家、政治家,在为官为将的时间了,袁崇焕为了百姓国家付出了很多。但是,就是在抵御皇太极进犯明朝边界时,皇太极抓住了明朝内部的不和,使用反间计,导致袁崇焕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