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广东发现25座商至明代古墓 含大规模六朝墓群

广东发现25座商至明代古墓 含大规模六朝墓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632 更新时间:2024/1/26 6:07:45

广州市物考古研究院在增城开发区新塘镇龙井山、松仔岗两处用地进行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发现商时期至明代墓葬25座,其中商时期墓葬3座、西汉期土坑墓1座、晋南朝时期砖室墓19座、唐代土坑墓1座、明代墓葬1座。

该工地西距广州市区36里。此次考古工作共计完成勘探面积6.6万平方米。

分布如此密集、结构保存完的晋南朝时期墓地,是广州古城区以外首次发现,也是增城地区考古发现的最大规模六朝墓群。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书记、考古发掘领队朱海仁示,与广州古城区的六朝墓葬比,这批墓葬具有自身特色。

网络配图

这批墓葬的出土文物也十分丰富,包括商时期的石钺、水晶玦、夹砂陶釜;西汉时期的铜碗、铜洗、陶罐;晋南朝时期的青釉陶鸡首壶、四系罐、碟、钵、盏等器物。朱海仁表示,商时期墓葬中出土的石钺是一种礼器,具有权力象征意义,这说明墓生前可能掌握军权,对探寻商时期增江流域早期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这说明,增江流域至少在六朝时期已有大量人群活动,实际,此次考古发现的墓葬,时代包括商时期、西汉、六朝、唐及明代等,延续时间达近3000年。”朱海仁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四小碟压桌菜本是满族饮食习俗 与努尔哈赤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小碟,压桌,菜本,满族,饮食,习俗,努尔哈,有关,顺治,元年

    自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到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解体,清王朝在北京统治了268年,与此同时老北京饮食习俗中也融入了很多满族特色。单说这老北京过年或家里请客,不论上几道菜,这炒咸什、炒酱瓜儿丁、豆儿酱和芥末墩儿四道压桌小菜是必备的,其实这原本是满族的饮食习俗,传说跟老罕王努尔哈赤有

  • 成吉思汗陵墓几大千古谜团终被揭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吉思汗,陵墓,几大,千古,谜团,揭开,700,多年来,世界

    700多年来,世界上许多考古学家一向在苦苦寻觅成吉思汗坟墓,惋惜的是始终未有断定结论。近年来,又有考古专家估测元代皇帝坟墓的也许散布地址在张家口、保定、承德、山海关以内圈中。日前,有关人士在张家口市宣化县境内发现很多痕迹,疑与成吉思汗坟墓有关,或可为这个千古之谜供给答案。疑团之一:奥秘的羊房堡村羊房

  • 绿帽子和乌纱帽之间一悲一喜的传奇史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帽子,乌纱帽,之间,一悲一喜,传奇,史话,中国,男人们,大抵

    中国的男人们大抵最害怕自己戴上那“绿帽子”,却做梦也想着整顶“乌纱帽”,哪怕是个村官也好歹是顶“乌纱”。“绿帽子”与“乌纱帽”这两顶特殊的“帽子”,对中国男人来说无疑是一悲一喜。说到这两顶“帽子”的来龙去脉,则各有一段让人饶有兴趣的史话。图片来源于网络自元代开始,碧绿青诸色的服装限于“娼妓”、“乐人

  • 古代官场年龄潜规则:为何官员在年龄上造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官场,年龄,规则,为何,官员,造假,西方,风俗,询问

    西方风俗以询问女士芳龄为失礼,而中国官场以打探“真年”为禁忌,恰能相映成趣。与靠好爸爸做官者大多虚增年龄的做法相反,通过科举得官者有不少人自减年龄。就连《儒林外史》中的那个“忠厚人”范进都一减就是24年,那些滑头滑脑的人该减多少?网络配图北宋的一个夏季,一道发自汴京的人事任命,在朝野掀起广泛质疑。任

  • 考古发现古炼锌场遗址 出土清代圆形炼锌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考古,发现,古炼,锌场,遗址,出土,清代,圆形,炼锌,近日

    近日,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桂阳县境内发现大规模古代矿冶遗址群。通过发掘,发现了较为完整的古代以炼锌为主的多金属冶炼作坊遗存,再现了当时的冶炼场景。网络配图遗址位于湖南省桂阳县仁义镇大坊村炉沙坪组和浩塘镇桐木岭村交界处,面积约11万平方米。遗址中心的山体平台上,呈“品”字形分布着三个功能单元,一个用于焙

  • 传闻!成吉思汗墓竟有数千条毒蛇守护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传闻,成吉思汗,竟有,数千,毒蛇,守护,成吉思汗,中国,历史

    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在世界上更是闻名中外,给世人留下一个千古之谜,它的古墓至今没有被找到。传闻成吉思汗古墓被诅咒,墓穴钻出数千条毒蛇守墓。这个传闻是不是真的呢?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本名叫铁木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网络配图在他的统治下,蒙古各个部落得到统一,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军

  • 海昏侯墓竹简改写多部历史典籍 发掘时差点扔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昏侯,竹简,改写,多部,历史,典籍,发掘,差点,扔掉,201

    2015年5月初,海昏侯墓清理完西北角之后,大家都知道西回廊有复杂的堆积现象,那里一堆泥巴,乱糟糟的,有散碎的漆皮,复杂的器物堆积。“前期清理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烂泥巴里那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就是竹简。”说到这里,西汉海昏侯墓文物保护组组长管理有些后怕。她说,要不是国家组的专家及时赶到,这批竹简可能被当

  • 南昌挖出一座明代古墓 棺木散发奇怪香气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昌,挖出,一座,明代,古墓,棺木,散发,奇怪,香气,青云

    青云谱区迎宾北大道附近的工地挖出一座古墓,昨日记者赶往现场看到了埋藏在地下的木块。据附近的工人称,15日下午3时左右,施工人员意外地在路边发现一座墓穴,木屑还飘着一股奇怪的香气。据南昌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墓穴属于明代,未遭到严重破坏。网络配图昨日,记者赶到事发现场,见周围已经设置了蓝色铁皮围挡,

  •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他为什么姓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孔子,父亲,叫叔,梁纥,为什么,姓孔,本文,摘自

    本文摘自《问吧3:有关孔子和《论语》的101个趣味问题》 作者: 王钧林 中华书局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他叫孔丘,父子二人的名号显然有着结构性的差异。孔子的名号中,有名有姓,名丘姓孔。叔梁纥的名号中,却有名无姓;纥是名,故叔梁纥又称陬人纥;叔梁不是姓,而是字。那么,孔子为什么姓孔?网络配图从文献记载可

  • 陵寝被挖盗:盗墓者为取珍珠抠破慈禧嘴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陵寝,挖盗,盗墓者,珍珠,抠破,慈禧,嘴唇,末代,皇帝,溥仪

    “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脉络众所周知,但诸多细节却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溥仪生前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哪些故事更接近历史真相?晚清研究专家贾英华历时三十年采访三百多位溥仪身边人,挖掘溥仪一生人所罕知的背后故事,揭示晚清宫廷闻所未闻的历史细节,于本书首次披露诸多珍贵照片及文物,让你换个角度看溥仪。”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