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古代帝王家的公主一词究竟有什么来历

揭秘:古代帝王家的公主一词究竟有什么来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176 更新时间:2023/12/30 5:06:32

纪城之战,齐国惨败后,不到半载,公元前698年,郁郁寡欢的齐僖公,带着无限的惆怅与忧伤,离开了人世。临死之前,他把长子姜诸儿叫到床头,交代了三件事:

第一,纪国的新仇旧恨,绝不能忘记,汝今继位,当以此为头等大事。能灭纪国,才是孝子。不能报此仇,不得进宗庙!第二,鲁国不可信赖,也不可结交。鲁国那边的国,我们一样都是外姓诸侯,可以为援,不可以讨伐。第三,你堂弟公孙无知,你要善待他。衣服礼秩待遇,都和我生前一样就好,你叔夷仲年也就只这一点骨血了。你的两个弟弟纠儿、小白,生来胆小,受不起惊吓,你也需善视之,不可手足相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完,两眼一闭,就去世了。姜诸儿顿首受教,号啕大哭。用一个字总结第十三代齐公姜禄甫的一生定“谥号”,是个“僖”字。用今天的话来说,他是一个一小心恭慎的人;一个嘻嘻哈哈的人,一个对子女对亲人从不约束、溺爱过分的人,一个想办大事没办成的人,一个有过无错的人。这些各不相同的意思,都可以归结为同一个字:“僖。”这已经是对平庸无能略显荒唐却也于国无害之君的最高评价了。够不上“庄”,称不了“”,更谈不上“武”,终究还是寻中带有一丝贬义。

所以,在他死后,“齐僖公” 这个谥号,就被永久地载入了史册。接着,太子姜诸儿在诸大夫的拥护下,成丧即位,改明年为元年,是为齐国第十四代君主,史称齐襄公。这齐襄公姜诸儿,有一个姐姐,有一个妹妹。

姐姐,称作“宣姜”,嫁给了卫国的君主;妹妹,称作“文姜”,嫁给了鲁国的君主。其实,这两位美貌公主的名字,究竟是叫什么,后人已无可考稽。因为那个时候,女人的名字是很难载入史册的,之所以把她们称为宣姜、文姜,只不过是史书上的一个代号而已,并非她们的本名。

标签: 公主

更多文章

  • 揭秘古代风尘女子为何热衷傍文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

    晚明南京着名的“秦淮八艳”,八个色艺俱佳的风尘女子几乎都与当时的文人群体有瓜葛。如名妓兼才女柳如是在24岁时毅然地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做侧室,而成为当时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人物。现在社会中“傍大款”一度成为热词,反映着部分女生试图通过依附有钱

  • 解密:慈禧太后和儿媳妇怎样过清宫春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慈禧太后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把持朝政。虽然大清王朝政权濒临灭亡,但是后宫中却依然过着奢华享乐的生活。尤其是每年过年的前后,宫中个更是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据说,大年三十前一个星期,慈禧太后就开始“放假”了,不再处理国事。国印封置,直到来年再拿出来使用。慈禧太后虽然放假了,然而,这时候宫中

  • 古代的才子佳人不过是贪腐好色份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

    八百年前元代刘致写过一首元曲,这首《朝天子·有感》中有这样几句“有钱,有权,把断风流选。朝来街子几人传,书记还平善。”网络配图 曲子中的“书记还平善”典出唐人《芝田录》,说的是杜牧在扬州当节度使幕僚时,喜去妓院“把断&rdqu

  • 铁血君王:成吉思汗陵为何建在马背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

    导读:成吉思汗是中国史上最伟大的君王,被称为一代天骄,在他带领的铁蹄下,中国的版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成吉思汗忙于征战,一生都在马背上度过,甚至连死后,他的陵寝都建在马背上。网络配图成吉思汗的陵寝名叫“八白室”,是八顶白色的毡帐。毡帐里供奉着成吉思汗的遗物。“八

  • 揭秘史书上记载的伊甸园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秘史,书上,记载,伊甸园,真的,在吗,导读,圣经,提到,人类

    导读:圣经中提到人类起源时,提到了一个地方,那就是“伊甸园”。在伊甸园中,亚当与夏娃开始了人类最初的繁衍,而伊甸园也成为人们心中纯洁、充满希望的地方。那么伊甸园是圣经中虚构出来的,还是真实存在。网络配图《圣经·创世纪》中记述:“有河从伊甸流出滋润那园

  • 古代女人惩罚小三的手段 砍掉四肢弄成人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

    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金钱为上的时代,有钱要什么没有,就像你要与少妇偷情也不是不行,只要给得出价码,但是,虽说如此,大家也是不敢过于把这个弄到台面上的,因为大家对插足的第三者总是非常痛恨的,不论男女。不过,这个问题在古代就没有那么讲究了。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那是常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且,古代人讲究

  • 对皇帝下跪的这种朝仪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皇帝,下跪,这种,朝仪,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宫廷,戏的,时

    大家看宫廷戏的时候都能看到,在剧中属下见到皇上通常是要下跪,这是以表忠诚的一种方式吗?从整个封建历史来看,想必这也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无形体现。那么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礼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朝仪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朝仪这东西是用来规范礼仪的,对于西汉那些建国功臣们来说,要制定这,比上战场杀敌立功难。

  • 周王朝后宫嫔妃的人数为何规定是121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王朝,王朝,后宫,嫔妃,人数,为何,规定,121人,礼记

    据《礼记》中介绍,天子的后宫归王后领导,王后以下,是三个夫人、九个嫔、二十七个世妇、八十一个御妻。算起来,一共一百二十一个女人,一个加强连的编制。周王朝后宫嫔妃这个数字恰好是十一的平方,也就是说,每排十一个人,能够排十一排。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平均每个人能摊上三天,万一摊上你那天正好来月经,那算你倒霉

  • 王安石的诗词贾生解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安石,诗词,贾生,解读,王安石,诗词,贾生,解读,七言,绝

    王安石的诗词贾生解读《贾生》是王安石的七言绝句作品,收藏在《全宋诗》中。《贾生》是一首咏史诗,在诗中王安石赞文帝褒贾生,这与其自身的待遇是很类似的,所以他自然代入在诗歌的情感上有了更多的一层切身体会,感情真挚,情感流露自然。王安石像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李商

  • 劝君莫谈陈寅恪的详细解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劝君,莫谈,陈寅恪,详细,解读,劝君,莫谈,陈寅恪,详细,解

    劝君莫谈陈寅恪的详细解读陈寅恪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他所涉及的文学层面并不大众所熟知,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陈寅恪热”顺势而生,一系列关于陈寅恪生平轶事的书籍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众视野之内,如此泛滥的情境不知多文学界是福是祸,更多的学者声明陈寅恪的学术不该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保证高层学术的严肃性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