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何蕙珍为什么终身未嫁?

何蕙珍为什么终身未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028 更新时间:2023/12/4 21:01:37

世间自是有情痴。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逃不过“情”这关。民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位女子,在青春萌动的时候,就倾慕一代大家梁超,她多次主动示好、表白,却终身未获得回应,一直到她老去……

这位女子名叫蕙珍,出生于1879年, 比梁启超小6岁。从小生长在美国的何蕙珍,漂亮聪慧,英极好,在她16岁那年就当了老师。

1899年,梁启超应老师康有为之请,赴美国檀香山开展宣传工作,由于他不擅英文,便由何蕙珍做翻译。两人在何蕙珍家里的一个宴会上相识,一见面交谈,两人均有相知多年的感觉。

宴会结束,何蕙珍将她在报上替梁启超辩护的文章原稿拿来给他看,并说:“这是我代先生笔战起草的英文中译稿,请先生惠存并予指教。”(注:梁启超当时在外流亡,受多方攻击)梁启超看到译稿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因为报上的辩护文章他看过,却一直不知道是谁写的……

那一刻,他才明白,原来就是眼前这位小姐为他写的辩护文章。心里自是十分感动。原来这位何小姐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关注梁启超了……

第一次见面,两人交谈甚多。临别时,何蕙珍含情脉脉言道:“我十分敬爱梁先生,今生或不能相遇,愿期诸来生,但得先生赐一小像,即遂心愿。”何小姐言辞至此,梁启超岂有不明白之理。数日之后,便送了一张照片给她,而她回赠了他两把亲自绣的小扇。可谓郎有情妾有意。

在那不久,便有一位朋友提议,让梁启超娶了这位何小姐。并说她英文好,对梁启超事业会有帮助。可梁启超的内心很挣扎,他说:“我敬她爱她,也特别思念她,但是梁某已有妻子,昔时我曾与谭嗣同君创办‘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不能自食其言;再说我一颗头颅早已被清廷悬以十万之赏,连妻子都聚少散多,怎么能再去连累人家一个好女子呢?”可见梁启超对何小姐也是喜欢的,只是相见恨晚,他已有妻子,而且他曾公开倡导“一夫一妻”制,他若再娶,就是失信于天下人。所以,朋友的提议也只得暂时作罢。

可没过多久,梁启超又在一次宴席上见到了何蕙珍。梁启超若有所思,心情很是复杂,而何蕙珍却像个没事人似的,表现得很大方,末了还对梁启超说:“先生他日维新成功后,不要忘了小妹。但有创立女学堂之事,请来电召我,我必来。我之心惟有先生。”

何蕙珍虽已“小妹”自称,可“我心惟有先生”却深深触动了梁启超的心,他再也按耐不住了。于是写信告诉了家中的妻子,坦白了自己与何小姐之间的情愫。妻子回信说:“你不是女子,自不必从一而终”,并且说如果他真对何蕙珍有情,她可以替他禀告公公,成全二人。

妻子的回信让梁启超很是惊慌,因为他素来怕父亲,而且他深知父亲是不会让自己娶小老婆的。所以他又赶忙回信,说自己已经拒绝了何小姐,并且以后只把她当妹妹看待。就这样,梁启超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

梁启超放弃了这份感情,心里却极为怀念。并且为之写了20首诗,每一首,都透露出他对何蕙珍的情意。只是他始终没有给何蕙珍回应,因为给不了她全部的幸福,所幸就什么也不给。

只是,令人奇怪的是,梁启超提倡一夫一妻制,拒绝了何蕙珍,1903年却在妻子惠仙的主张下,娶了桂荃,不过众所周知,王桂荃是里会显得陪嫁丫鬟,在梁家地位较低,据说只是为了“传宗接代”才被嫁给了梁启超。

后来,梁启超结束流亡生活,回到北京任职司法总长时,何蕙珍还回北京找过他,可是梁启超依旧很克制,为了避免误会,只在司法总长的大厅见了她……后来何蕙珍的表姐夫梁秋水提起此事,还很是愤懑,责备梁启超“连一顿饭也不留她吃”。

1924年梁启超的妻子李惠仙逝世,何蕙珍又再次来到北京,梁启超还是一保常态,婉言拒绝了她……自那以后,何蕙珍便再也没有回国找过他,并且终身未嫁。

有人说,梁启超并不是对她无爱,而是因为觉得自己给不了何蕙珍全部的爱,所以才如此决绝的;也有人说梁启超压根就不爱何蕙珍,如果真的爱的话,为何在妻子逝世后,仍旧不愿意给她机会呢?而且她既然能娶王桂荃,为何不能娶何蕙珍呢?“一夫一妻制”也只是梁启超搬出的幌子罢了,都觉得替何蕙珍不值。你怎么看呢赞同哪种说法呢?

标签: 何蕙珍

更多文章

  • 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段时间做了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蒋介石

    蒋介石作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最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自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开始,先后统治中国达22年之久,尤其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日,蒋介石的威望可谓如日中天。然而1949年12月10日,他却不得不从成都仓皇起飞,前往台湾,从此再也未曾踏回大陆半步,直至客死“孤岛”。1949

  • 为什么匈奴女子都不嫁到中原 只有中原远嫁匈奴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匈奴

    匈奴在中国历史上有昭君远嫁到匈奴和亲的故事,但却未有听说匈奴女子嫁到中原的事例,中原人为什么不愿意娶匈奴女子做妻子呢?中国在经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一个伴随着中原王朝旁边的骑在马背上的民族,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匈奴。它使各个王朝都非常的困扰,因为匈奴经常在边境挑衅,想

  • 古代妃子侍寝的过程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侍寝

    说到古代的妃子其实大家都知道的,看是光鲜亮丽,但是真正的了解之后还是很让人觉得十分的绝望的,毕竟都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了,但是又没有办法,他们或许也多多少少有一些希望的,这个希望就是怀上皇帝的孩子,也就是龙种,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怀龙种得有个过程吧,那么网友们十分好奇的古代妃子侍寝的过程到底是怎么样

  • 为什么泰山会被印在人民币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泰山

    中国的名山大川数不胜数,每个人都能说出很多名字来,其中有很多名山,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去游览,并且文人墨客都喜欢写下自己游览的心得以及感悟,就更让和这些山川闻名。但是其中有一座山很特殊,那就是泰山,因为它是出现在人民币五元的背后的。为什么中国名山有那么多,华山、嵩山、甚至是珠穆朗玛峰,但是偏偏只有泰山

  • 慈禧太后重用马新贻的原因是什么?是为了制约曾国藩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马新贻

    当年慈禧看中了马新贻哪些优势?慈禧挑中马新贻的原因:一,马新贻不是湘军的人,不是曾国藩的人;二,马新贻长期与太平天国作战,熟悉南方军政情况,有一定的资质和经验;三,马新贻在安徽任职期间,是总管江南军政的曾国藩的下属,和曾国藩以及湘军系统有一定的交往,双方相互有所了解,提拔马新贻,湘军不至于激烈反对;

  • 张汶祥为什么要刺杀两江总督案马新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马新贻

    慈禧垂帘听政年间,曾发生无数的奇情冤案,其中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张汶祥刺杀马新贻案最为轰动,统称为清末四大奇案。而张汶祥刺马案则为四大奇案之首。张汶祥刺马案指的是清末张汶祥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的历史事件,此案疑雾重重,广为流传,甚至当时的最高权力拥有者慈禧太后曾经亲自过问这个

  • 凤是雄鸟 为何被误解为女性代名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凤

    凤作为中国人喜欢的图腾之一,原本没有性别之分,后人将之与凰组合成“凤凰”,便有了雌雄之分,凤自然成为一只雄鸟。我国古老的动物灵崇拜主要有鸟、龙、犬、虎四类,鸟灵代表着南方的稻作文化,龙灵代表着北方草原的游牧文化,犬灵代表着山地的驯养文化,虎灵代表着山地的狩猎文化。在这四大动

  • 十六国汉国皇帝刘粲的怪癖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会影响到他的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粲

    刘粲,是汉赵君主刘聪的儿子,满腹文韬武略,聪慧过人,在父亲死后,自己也如愿当上了皇帝。在不是皇帝之前,刘粲文武双全,前途无量;在当了皇帝之后,刘粲的性子和癖好却跟父亲刘聪越来越相似,喜欢年长的女子,没多久就娶了四位庶母。因为这一癖好,刘粲最终死于老丈人靳准的手里,整个江山都落入他人之手。那么,刘粲的

  • 溥儁为什么没有当上清朝皇帝?跟载漪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溥儁

    我们都知道清朝末代皇帝是溥仪,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在溥仪之前,慈禧太后已经为名存实亡的光绪帝配了一位皇太子。他叫爱新觉罗·溥儁(音:jùn)。然而在最后关头,溥儁却被慈禧太后废除了,就这样非常可惜地与末代皇帝失之交臂,成就了溥仪。那么,为什么慈禧太后一定要废除溥儁,

  • 太监为何能获得皇帝的信任 太监取得皇帝信任的几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监

    太监作为中国历史上特殊的存在,在皇宫中为各自的主子们服务,不少太监还深得皇帝的信任,也能收到不低的待遇,那么太监为何总能取得皇帝的“绝对信任”?1. 相比于王公大臣,太监是与皇帝能相处最长时间的人,是最有机会掌握皇帝脾气秉性的人,这一点有时候连皇后、贵妃也难比。2. 对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