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宦官为什么喜欢收养干儿子?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古代宦官为什么喜欢收养干儿子?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19 更新时间:2024/1/10 1:39:34

宦官在封建时期是一种很特殊的官员,他们是和皇帝走的最近的人,也是皇帝用来稳固皇权的工具,但要是处理不好也会出现宦官当政的局面。宦官因为不能繁衍后代,所以他们多会选择收养干儿子,而且位高权重的甚至会收养上百个干儿子。据说唐僖宗时期宦官将领杨复恭收养了600多人干儿子,这个数字还是十分惊人的。那他们收养如此之多的亲信,背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宦官,俗称太监或“老公”。文书上的称谓很多,例如有阉人、阉宦、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太监、内监等等。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宦官身份特殊,极易形成专权局面。

从历史上来说,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

宦官没有自己的后代,也就没有家族势力。很多皇帝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喜欢用宦官来压制大臣。大臣们败于宦官之手后,虽然心怀不忿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在所著的史书中唾骂宦官。但是,唐代中后期的时候却罕见地出现了一个有一个宦官家族。他们权势滔天,甚至,可以干涉皇位的继承。宦官虽然不能传宗接代,但是,也有着对家庭的渴望。

他们通过娶妻的方式来收养子女,以此满足自己对亲情的向往。等到东汉的时候,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可以与朝臣分庭抗礼。与此同时,他们收养儿女的行为,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群体行为。朝臣们一直视宦官为异类,看到他们这样行事,自然持反对态度。但是,唐朝的时候,社会风气趋于开放,大臣们对此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唐代前期之时,宦官收养儿女的行为还未泛滥。

就算是炙手可热的宦官高力士,他的养父也只收养了他一个儿子。当时,宦官尚未影响到大唐王朝的政治,高力士虽然嚣张,却也并不敢在皇帝面前放肆。可是,此风愈演愈烈,到了晚唐,宦官的子嗣甚至比皇帝还多。这时,皇帝才意识到了情形不对。于是,唐德宗规定,只有五品官衔之上的宦官才可以收养儿女。收养的儿女必须是同姓的人,并且,不能超过十岁。

唐德宗在刚刚登基的时候,曾想对藩镇进行镇压,以收回中央的权力。不料,经验不足的唐德宗对藩镇的实力估计不足,反被藩镇强压一头。自此以后,德宗再不敢打藩镇的主意。他对宦官养子的行为加以限制,本义是为了维持政权的安定。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此举竟然促进了宦官收养儿女的现象。

之前,宦官只是偷偷摸摸地干这种事。可是,官方的命令一下达,他们更加有恃无恐了。由于朝廷监管不力,他们收养儿女的数目,大大超出了规定。宦官世家杨氏家族中的杨复恭,竟然收养了六百多个儿子,真是令人瞠目结舌。看到宦官的势力越来越大,连很多军人都乐意成为他们的养子,以求护佑。唐王朝的一部分军事力量,就这样落在了宦官手中。

此时,宦官收养儿女的目的,就不仅仅是为了抚慰自身了。

据后世研究人员统计,唐代的宦官近半都娶过妻子,有的还不止娶了一个妻子。

他们娶妻的时候,主要考虑两类的女子:一类是其他宦官的养女,一类是低级官员或者是普通民女。宦官选择第一类,主要是为了寻找靠山,以求升迁。而第二类,就是女子主动想要嫁给宦官了。例如:唐玄宗时期的刀笔吏吕玄晤,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文职人员。但是,在他把女儿嫁给高力士后,仕途就开始顺风顺水起来。后来,吕玄晤甚至做到了歧州刺史。

宦官收养了儿子后,两股势力以虚拟的血缘关系结成了同盟,并慢慢地形成了家族势力。有些家族绵延不绝,甚至,在维持了三四代以后,成为了当地的名门望族。与正常家族相比,宦官家族在繁衍后代上更加容易。想成为宦官养子的人如过江之鲫,宦官在挑选养子的时候,往往还要刷掉一批人。宦官家族之间结成同盟,他们的势力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安史之乱后的一百五十多年中,宦官势力已经压过了朝臣。他们不仅把持朝政,还拥有着唐朝军队的指挥权。很多宦官都通过担任监军的方式来掌控军队,然后架空朝廷。宦官集团在晚唐粉墨登场,甚至把皇帝玩弄于鼓掌之中。安史之乱后,宦官牢牢地控制着皇帝的废立,将皇帝变成了自己手中的木偶。直到后梁太祖朱温在风翔处死了七百多名宦官后,此事才有所改观。

但是,宦官集团虽亡,唐王朝也已元气大伤。

后人痛定思痛,从中吸取教训,再也不敢让宦官家族出现。但是,养子之风影响深远,已经不仅局限于宦官群体了。五代时期,有些人同自己的亲生孩子反目成仇,而与养子感情深厚,不得不令人叹惋。以至于宋代的欧阳修在修撰史书时不仅感慨:“天下衰落,伦理丧失,亲情关系也倒转了过来。亲生骨肉之间互相残杀,而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竟然亲如父子。”

宦官养子本是为了寄托感情,抚慰心灵。可在权力的斗争中,这个群体渐渐变得扭曲,以至于危害了国家的安全。如此种种,不能不令后人引以为戒。

标签: 宦官

更多文章

  • 乌拉那拉如懿的历史原型是谁?如懿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如懿

    乌拉那拉·如懿,《后宫甄嬛传》中废后乌拉那拉宜修侄女,因为心高气傲不愿屈人做三阿哥的侍妾,受皇后之托被指给四阿哥爱新觉罗·弘历作侧福晋。乃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侧福晋、娴妃。佐领那尔布女。后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乾隆二年,封娴妃。四爷弘历登基,后宫权势大

  • 长沙老九门真实存在吗:这才是真实历史上的老九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老九门

    自从《老九门》电视剧版播出后,网友吐槽的不在少数,这个是由南派三叔的小说《盗墓笔记》改变而成,那么历史上盗墓贼是真实存在的,确实有人专门干盗墓这些事,但是小说中提到的老九门是不是也是历史上真实有的呢?大火的电视连续剧总是能成为观众讨论的热点,尤其是颜值高演技好的明星们。其实,很多时候,剧中角色被大

  • 窦娥冤的原型:历史上的窦娥原型记录在这本书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窦娥冤

    窦娥冤是人们都知道的一个故事,上次小编提到了窦娥的具体故事,其实这样的悲剧不仅仅是因为在作品中出现,关汉卿之所以可以创作出来这样的作品也是当时时代背景环境下的原因,这样的一个常态创作出来这种作品可以理解,那在历史上是不是真有像窦娥这样的原型存在呢?一起来看下吧!延伸阅读:窦娥的冤屈是怎么造成的?窦

  • 金屋藏娇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历史上却是相反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金屋藏娇

    如今我们喜欢用金屋藏娇当做成语来使用比喻男子对女子的保护与承诺,但是你知道金屋藏娇背后的典故是如何来的吗?记载中金屋藏娇说的是哪一位皇帝?故事中的主人翁又是谁呢?金屋藏娇并不是出现在汉朝的记载典籍中,到南北朝时期之后才逐渐的出现在一些作品中用来引用。这个故事出自一本杂史志怪类小说《汉武故事》,这本

  • 易容术真的存在吗?易容术真的用的是人皮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易容术

    很多影视剧里面的易容术都是非常神奇的,可以完全将自己的面容改变成另一个人的样子,而且完全看不出来,除非撕下脸上戴着的面具,才会露出本来的面目。然而这其中所用的面具又是用什么做成的呢?有一些剧情当中说用的是真人皮做的,这是真的吗?古代究竟有没有这种神奇的易容术,易容术又是如何完成的?我们经常能在一些小

  • 甄嬛是谁 历史上有甄嬛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甄嬛

    随着电视剧《甄嬛传》的播出,不少网友对甄嬛这一角色有了浓厚的兴趣,电视剧刚播出没多久,就有不少网友在网上八卦到处发帖询问,历史上有甄嬛这个人吗?历史上的甄嬛原型是谁?等等一系列和甄嬛相关的问题。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甄嬛这个人呢?网上有不少争议,大部分网友说没有这个人,说历史上只有个甄后,不叫甄嬛,

  • 古代的妓院就是“青楼”吗?“青楼”原本的含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妓院

    古代的妓院就是“青楼”吗?“青楼”原本的含义是什么?接下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青楼”就是古代“妓院”的别称,两者就是等同的。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按照《敦煌变文校注》关于&ld

  • 古代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历史由来?古代的嫡庶之分有多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嫡庶

    俗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古代的嫡庶是怎么分的?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俗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古代嫡庶之分严重到何种地步?文/号外历史之张婷 图/网络在近来,各种各样的花式宅斗剧,宫廷剧不断充斥在观众们眼前。影视剧的当中的嫡庶之分,有着

  • 曹爽为什么被魏明帝选为托孤大臣? 魏明帝托孤重臣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爽

    曹爽为什么被魏明帝选为托孤大臣? 魏明帝托孤重臣有哪些?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魏明帝曹叡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他考虑到后事,便任命他的叔叔、燕王曹宇为大将军,让他和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人共同辅佐朝政。曹叡有两个侍臣,一

  • 古代的“朝天女”是什么?“朝天女”制度在哪些朝代使用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朝天女

    古代的“朝天女”是什么?“朝天女”制度在哪些朝代使用过?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我国历史上的明朝时期,在后宫中有一种女子被称之为“朝天女”,所谓的“朝天女”其实就是随着皇帝一起陪葬的女子,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