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光绪帝妃子珍妃和瑾妃的结局为何不同?

清朝光绪帝妃子珍妃和瑾妃的结局为何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83 更新时间:2024/1/14 14:29:09

珍妃瑾妃是两姐妹为何结局大相径庭?是什么左右了她们的命?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痛不欲生,而作为大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携带光绪一行人,逃往西安,美其名曰“西巡”。

在这生死关头,这位老佛爷还没有忘记一件关乎个人恩怨的“大事”,要如何处置光绪帝最宠爱的妃子---珍妃。

此时的珍妃,早已被慈禧打入冷宫两年有余,过着连宫女都不如的日子, 而为解心头之恨,慈禧更以“珍妃年轻貌美,必遭洋人侮辱,愧对列祖列宗”为借口,要珍妃自尽。

性格倔强的珍妃并没有选择屈服,她面无表情,目光坚定地看着慈禧,一字一顿地说:“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镇京师,维持大局。”

珍妃的一席话,戳中了慈禧的痛处,随即便命人将珍妃推入了井里,那一年,珍妃才24岁。

珍妃原本是光绪帝的心头爱,却红颜薄命,最终惨死于一口深井中,在清朝的后宫史上,她留下了浓厚重彩的一笔。

但鲜有人知的是,珍妃还有位姐姐,她就是光绪帝的另一位妃子瑾妃。

虽为为姐妹,她们的命运却有着天壤之别,瑾妃一生顺遂,得以善终,并成为大清王朝最后一位体面入葬帝陵的皇妃。

而“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也在俩姐妹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01

锋芒毕露,乃是做人的大忌

光绪十四年,慈禧为皇帝举办选妃大典,刚由广州返京的礼部侍郎长叙的一双女儿也报名参选。

这对姐妹和那些整日生活在深宫大院里的女子完全不同,她们自幼跟随伯父在广州长大,不仅精通琴棋书画,而且有幸接触了当时世界最新潮的生活方式,思想较为开放,行为举止落落大方,一出场犹如春风拂面,让人眼前一亮。

最后,经过层层筛选,姐妹二人脱颖而出,双脚迈进了人人向往的紫禁城,15岁的姐姐被册封为瑾妃,13岁的妹妹被册封为珍妃。

常言道:“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此话用来形容珍妃和瑾妃再适合不过,她们虽为一母同胞,但无论是容貌还是性格,都有着莫大的差别。

且说这珍妃,因容貌美丽,性格开朗,阅历浅,无心计,一入宫便深得光绪帝的宠爱,两人情妾意,整日你侬我侬,好不甜蜜。

光绪和珍妃之间的爱,使得原本就不受宠爱的隆裕皇后受尽了冷落,慈禧原本想借助隆裕来控制皇帝,但珍妃的出现却让她的计划彻底落空了,慈禧开始对珍妃表现出厌恶和不满。

但这珍妃却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她行为大胆,说话毫无顾忌,经常口不择言,无形中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身为嫔妃,又有皇帝的此无尽宠爱,珍妃极爱出风头,更是做出了很多为当时所不容的行为。

因爱美爱时尚,陪伴光绪时,珍妃经常一副男装打扮,模样俊俏她,在脑后梳上一个大辫子,带上一品顶戴,二眼花翎,再穿上箭袖马褂,像极了一个俊俏的美男子。

这还不算,思想前卫的珍妃托人从宫外购买了全套的照相器材,在宫内玩起了拍照,她将自己和光绪共同度过的恩爱时光统统收进了相机里。

很快,珍妃的出格行为,就传到了老佛爷的耳朵里,慈禧勃然大怒,痛斥珍妃,堂堂皇帝的妃子,整天拿着个邪物不说,穿戴古怪,不合礼数,成何体统,为此,珍妃受到了掌掴之罚。

其实,珍妃刚入宫时,慈禧并没有刻意针对她,相反因她的灵动和活泼,还颇有几分喜爱之情,但在往后岁月里,因她性格太过锋芒,一步步将自己推向了慈禧了对立面。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如果锋芒太露,就容易遭人嫉妒、暗算,甚至恶意攻击,给自己招来无谓的伤害。

《周易》有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身处何种境地,都不要到处去炫耀自己的才能和技艺,而是要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行走天地间,若要自保,就要学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哪怕你爬得再高,也不要将自己暴露在风口浪尖之上,唯有如此,才能为自己避开一些不必要的纷扰和麻烦。

02

不懂节制的人生,注定是一场悲剧

古人有云:“自古君王多薄幸”,但珍妃是幸运的,在她的人生字典里,从未有“争宠”二字,她轻而易举地就得到别人想拥有的一切。

但珍妃也有其不足之处,她依仗着光绪的宠爱,不懂得节制。生活上,她挥霍无度,极尽奢侈,还向光绪索要珍珠衫穿戴,这种种行为都令慈禧感到不悦。

平日里,珍妃为了维护好人缘,对宫中太监多有赏赐,出手相当大方,如此种种,每年下发的几百两例银哪里够花。于是,为了一己私欲,珍妃开始绞尽脑汁想办法筹集银两。

马克·吐温说有言:“狂热的欲望,会诱出危险的行动,干出荒谬的事情来,”此话珍妃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印证。

虽然珍妃年纪轻轻,但疯狂起来却毫不含糊,她竟然卖官以聚敛钱财。

然而,纸终究是保不住火的,珍妃参与卖官一事,最终还是东窗事发,传到了慈禧那里,慈禧训斥珍妃,问她:“是谁教的?”

不成想,珍妃此时非但不示弱,反而仰着脸,无所畏惧地回应道:“祖宗家法亦自有坏之在先者,妾何敢尔,此太后之教也。”

一个人若不懂得收敛自己的脾气,注定会惹祸上身,珍妃的一句话,就为自己带来了不小的灾难,先是遭到仗责,后又被降为“嫔”,还被打入冷宫中,禁止与光绪见面。

如若珍妃懂得反思,日后小心行事,或许她也不至于惨死,但遗憾的是,从冷宫被放出后,珍妃非但没有收敛自己,反而开始干预前朝,她鼓励光绪自立,让慈禧对她的恨又加深了一层。

戊戌失败后,光绪被幽禁,珍妃也没有逃过此次劫难,慈禧再次将她打入冷宫,这一次她几乎是有去无回。

直至八国联军攻入,珍妃才被太监带出冷宫。然而,悲剧已成,珍妃的人生没有丝毫回转的余地,等待她的只是一条通往死亡的路。

其实,与其说慈禧心狠手辣,不如说珍妃亲手酿成了自己人生的悲剧,她的放纵,直接将她推向了万丈深渊。

美国作家约翰·米尔顿曾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激情、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

其实,人这一生,无时无刻不再和自己做斗争,在几十载的路途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当诱惑扑面而来时,唯有保持清醒的认知,才不至于误入歧途。

身处繁华的尘世间,只有懂得节制,适度的控制自己的欲望,如此,才会平安喜乐的走完这一生。

03

与世无争,才是一个人最好的运气

相较于珍妃的惨死,其姐姐瑾妃的人生的结局,堪称“圆满”。

虽然瑾妃和珍妃都在广州长大,都接触过新思潮,较为崇尚西学,但和珍妃的活泼相比,瑾妃却持守唯谨、内敛沉静,心忠厚而福泰,故宫中人都称她为“胖娘娘”。

入宫后,瑾妃并不得光绪喜欢,若是其他妃子,大概会和妹妹争风吃酷,甚至用尽手段来争宠,但瑾妃不然,面对皇帝的冷落,她并不介意。

在珍妃和皇帝如胶似漆时,她不唉声叹气,也不偷偷抹眼泪,而是一个人心甘情愿地过着有品位的生活,日常生活里,她时常以丹青书法自娱。

瑾妃虽然容貌不及珍妃,但她却是个颇有生活品位的人,在她的寝宫内,有着数样的瓶盘盆景,上头都镶嵌着精致出色的钟表和花鸟人物,她在自己营造的欢乐园里,自在地过活。

这瑾妃还是位地道的美食家,经常派人到京城附近的天福号买酱肘子供她吃早餐,而她的小膳房,烹饪也是相当地出色,虽然没有皇帝的宠爱,但她不以为然,将自己的小日子经营的有声有色。

正因为她性格内敛,温文尔雅,一直依附于裕隆皇后,对慈禧也是毕恭毕敬,所以,慈禧对她全无敌意,当慈禧携宫眷出逃时,瑾妃幸运地成为了出逃中的一员。

光绪帝驾崩后,溥仪尊瑾妃为“兼祧皇考瑾贵妃”,宣统帝逊位后,小朝廷为之上徽号“端康皇贵太妃"。

因瑾妃一生与世无争,只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淡然度日,冷眼旁观世事纷扰,所以,她和溥仪的关系很不错,溥仪更是亲切地称她为皇额娘,每遇年节还会请她一同欢庆。

与珍妃曲折跌宕的人生经历相比,瑾妃的故事犹如一杯白开水,略显寡淡,她一生虽然经历了清宫几代帝王,却一直默默无闻,甚至不被后人记起。

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处在人心险恶的后宫,瑾妃最终能以太妃的身份得以善终,这于她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瑾妃这一生,是真的将“与世无争”发挥得淋漓尽致,得不到丈夫的爱,她不哭不闹,后宫之间的争斗,也与她无关,她仿佛是个看客,只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安稳度日。

诚如三毛所说:“最深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品味出它的美与和谐。”

做人不求高官厚禄,但求淡泊自然,淡泊的人生看似无味,实则如一株幽兰,静静地生长,默默地绽放。

当你放平心境时,烦恼和忧愁自会随风飘散,幸福和快乐也会随之而来,弥漫在你的心田间。

04

透过尘封的历史画卷,回望珍妃的一生,她人生的起点原本无人能及,聪明、漂亮又活泼可人,但她却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又误了卿卿性命。

反观瑾妃,她虽是中人之姿,看似有些愚钝,实则最为聪明,她深知与其和命运去争,不如学会淡然处世,而这“不争”的处世哲学,也让她终成人生赢家。

自古自今,聪明人比比皆是,但能够得善终者却寥寥无几,追溯根源,无非是有些聪明人太过耀眼,一不小心,就将自己卷入了是非的漩涡中 ,看似平坦的人生,其实早已处处是风险。

而珍妃和瑾妃的人生结局,也告诉我们:你可以激昂,但是行为却要低调,在这繁华的人世间生存,你要善于隐藏自己的锋芒。

更要懂节制,属于你的牢牢把握,不属于你的也切莫强求。

希望你我,都能够做一个聪慧的女子,往后余生,能够学会忍耐,学会收敛,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从容地去面对生活。

标签: 珍妃

更多文章

  • 南宫公主真的嫁给匈奴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南宫公主

    还不知道:南宫公主真的嫁给匈奴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西汉时期汉景帝有三个女儿,平阳公主、隆虑公主、南宫公主、南宫公主。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姐姐。在宋代的一本书中记载道,汉景帝时有一位皇族公主与匈奴进行和亲,这位公主就是南宫公主。可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却是另外记载

  • 龙袍为什么要有一条龙在衣襟里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龙袍

    龙袍作为古代皇帝身份的一种象征,上面当然会绣有几条龙,至于数量的多少,不同时期的龙袍上龙的数量其实是不固定的,而大多数还是九条龙。不过,九条龙的龙袍上,外面有八条龙是很好找的,但是还有一条不在外面,而是绣在衣襟里面,这是为何?这最后一条龙为什么还要藏起来,这种做法是有什么讲究吗?古代人勾心斗角打打杀

  • 卫长公主真的是被腰斩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卫长公主

    一般而言,“公主”指的是皇帝的女儿,而“长公主”指的是皇帝的姐妹,姑母一类的长辈就是大长公主,所以单单从称呼来看,似乎卫长公主应该是汉武帝的姐妹。其实不然,卫长公主是汉武帝的女儿,她这样的称呼属于越级行为,可是为何汉武帝并没有阻止她呢?卫长公主最后到底

  • 古代皇妃对美的追求有对苛刻?古代皇妃用什么美容美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

    古代皇妃对美的追求有对苛刻?古代皇妃用什么美容美体?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古代皇妃如何用天然方法保养肌肤?虽然现在很多爱美的女人也在使用,但大部分人的使用方法不对。其实,古代皇妃们对肌肤的保养远比现在苛刻,她们追求的不仅是漂亮,更多是为了吸引皇帝的目光。可在物质匮乏的古代,皇妃们并没有太

  • 张三丰真的从南宋活到明初?张三丰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三丰

    张三丰到底活了多少年?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张三丰一直从南宋时期活到了明朝初期,一共有两百多年的时间,而且这两百多年他一直都活跃在各个地方,甚至还有明朝皇帝下令寻找张三丰的记载,这就非常神奇的了,人真的能有这样长的寿命吗?张三丰真的是活了两百多年的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张三丰,名君宝(又名

  • 宋朝开国将领为何甘愿放弃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被很多人称赞有加,起码没有为难这些开国功臣。不过站在这些功臣的角度想想,他们的立场也挺难的,立下的功劳太大有可能还不是好事,所以为了以防万一一般不会轻易交出兵权。为什么赵匡胤就能让这些将领心甘情愿的放弃兵权呢?因为赵匡胤开出了让他们无法拒绝的条件。想要让跟随自己打天下的人放心戒心,也

  • 胡惟庸案真相 胡惟庸案真的是一场冤案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胡惟庸

    明初四大案中,因此而死的人不计其数,朱元璋杀掉的功臣的确是非常多,胡惟庸可以说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然而因为胡惟庸的案子受到牵连的人却不在少数,但是,一个案子牵扯数万人,这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真的做了坏事,又有多少是无辜者,这就真的是不可预估的了。但是胡惟庸案本身案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为什么有很多人认为这根本

  • 古代妃子为什么都喜欢留长指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

    古代妃子为什么都喜欢留长指甲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我们所观看的一些古装类宫廷剧当中,皇上有后宫佳丽三千人,每个都是貌美如花,不过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一个妃子都留着长长的指甲,是因为好看吗?难道不怕在侍寝的时候把皇上给扎到?对此我想大家一定

  • 文绣为何坚持与溥仪离婚?离婚后文绣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文绣

    文绣是末代皇妃,溥仪是末代皇帝,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一国帝王更是至高无上。溥仪既是男尊也是帝尊,为何文绣敢向他提出离婚,还真的成了呢?这一切还得基于当时的环境,文绣提出离婚的时候,溥仪已经退位,清朝灭亡。正如文绣自己说的“既为民国国民,自应遵守民国法律”。所以文绣可以依据民

  • 古代是怎么放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放假

    古代放假是怎么放的?古人求放假花样百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进入九月份,就是每天等国庆的节奏。工作日和假期就是一体两面,有了工作日,才会有假期。中国最早的假期,始于晋代,不过,我们对于先辈放假,还有不少误会。这个误会从何而来呢?说起古代假期,我们大概听说过“五日一休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