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高宗李治为何治不了武媚娘?

唐高宗李治为何治不了武媚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316 更新时间:2024/1/16 12:23:02

李治的温良懦弱是谁的错?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也可以得出教训:我们教育孩子也不能一味地要求他或者她乖,温顺,还要有果敢,坚毅,机敏等素质的培养。

阴柔的成长环境:

慈爱的父皇

可怜的妹妹

在讲李治的教育前,我先给大家看一封唐太宗在高丽前线写给太子李治的信,我暂且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次收到宫里头的来信,却不见稚奴(李治的小名)你的信,爸爸我担心得连死的心都有了。盼呀盼,不久前终于盼到你的来信,说你的媳妇有点小病,忧虑顿时解开,爸爸我高兴得如同死而复生。

从如今起,如果你的头风发作,或者有小毛小病,一定要一五一十地写信告诉我。刚刚得到辽东前线的消息,特地COPY一份给你。稚奴啊,爸爸想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爸爸书

看看这两地书,父子情,还以为是一普通父亲写给平凡儿子的家信。信里头唐太宗对自己的称呼就是“耶耶”,相当于今天的爸爸,对太子的称呼就是小名“稚奴”。唐太宗一代英主的慈父面目,跃然纸上。咱们的李治就是在这种温情的环境下长大的。

唐太宗对这个儿子格外的慈爱、温情,原因很简单,李治这孩子相对于两个哥哥来说要显得可怜些,母亲长孙皇后死的时候,他才7岁,谁见犹怜。所以,唐太宗一直把他带在身边,百般呵护疼爱。当时的太子是李承乾,唐太宗也就没打算给李治小朋友委以多少国家社稷的重任。

唐太宗格外宠李治

一群女性保姆的呵护,总是以慈祥面孔相对的父皇,这一切就是他成长的环境,也养成了李治自小温良“仁孝”的性格。

史书记载:“高宗为晋王,以文德皇后最少子,后崩后累年,太宗怜之,不令出阁,至立为太子。”可见,李治一直到立为太子才出来见大世面的。

这还不够,命运还要给他添一个楚楚可怜的妹妹晋阳公主。晋阳公主与李治也是一母所生,长孙皇后死时,晋阳公主年龄更小,更惹人怜爱。唐太宗就让李治和这个妹妹一起待在自己身边。李治所能交到的最好朋友肯定也是这个妹妹了。这是个惹人怜爱的好妹妹,能给人带来一泡又一泡眼泪的好妹妹。

妹妹塑造哥哥的性格

李治有时暂时出宫,晋阳公主一定要送到虔化门,涕泪而别。

李治有时候换上工作服,和大臣们一起上朝,晋阳公主看着李治换衣,又眼泪涟涟地对唐太宗说:“哥哥和大臣同列,是不是以后就不待在大内,就不跟我在一起了?”晋阳公主楚楚可怜也就罢了,偏偏还要悲情到底:早死,12岁就去了。唐太宗伤心得三十天吃不好饭。

可怜可爱可惜可叹的妹妹,给李治的性格塑造出阴柔、伤感的一面,对早夭的妹妹的未尽亲情,日后就会挪用转移到武媚娘等女性,也留下了被武媚娘抓住把柄的可能性。

性格分析:

至弱之人常有暴怒

脾气没有等级之分,天子能怒,庶民也能怒,何况李治吃着皇帝这碗饭。公元664年秋,武媚娘将道士郭行真带入禁城,大搞迷信。唐高宗这回发脾气了,他叫来上官仪商量,上官仪说:皇上,休了她。唐高宗暴怒之下要上官仪草拟休书。武媚娘得到消息,张牙舞爪来了,李治却歇火了,账全算在上官仪身上,自然也以上官仪的性命作为向武媚娘道歉的礼物。这里有一个谜案:为何李治的态度前后如此矛盾。

王夫之这样分析:“至弱之主,必有暴怒。”性情极其懦弱的人,必定有暴怒。但“怒之易移”,很容易转移消散。王夫之还说:“懦夫之懦也,惟其忿怒偶发而悻悻不能俄顷待也。”懦夫偶尔发怒,但半刻都难以保持。王夫之的这种分析很有科学性。性格懦弱、内向的人,其气质是属于感性型的,容易暴怒,但禀赋决定这种脾气不能持久,过后经常被人乘虚而入。这种气质的人要补之以坚忍的培养。李世民老师却没有重视到这一点。

当时有人间接提醒过李治。某年李治巡视泰山,山东人张公艺90岁了,9代人同居而相安无事,李治讨教秘诀。张老先生不语,只手写了百来个“忍”字,李治看了眼泪直流,大概是叹息自己不能做到坚忍!

李治这种易怒而懦弱的性格不适合做高层管理者,输给他老婆也活该。从历史进步的角度来讲,武则天这种坚忍的人上位更有利于大唐发展。

结语:教育孩子不能一味地要学孔融让梨。如果孩子过于强势,喜欢抢别人的梨子,那我们就要他或者她学孔融让梨;如果孩子太弱势,手中梨子总是被别人抢,那么,让孩子学孔融让梨可能适得其反。

唐太宗一代英主,不能培养太子的英武、果断,就是一个教训。那么,性格可以后天塑造吗?尤其对于管理者。

教育失误:

一味强调乖忽略果敢坚忍

这样一位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根本没做接班人培养的乖乖子,历史却忽然点中他了。

公元643年,李承乾以一场流产的政变结束了自己荒唐的太子生涯。唐太宗和大臣们经过反复商量,决定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因为他没有派系色彩,他上台能让李承乾及其政敌魏王李泰都得到保全。李世民这一决定显示了明君本色,司马光也赞扬说:不以私废公。

武媚娘应感谢晋阳公主

消息一出,百官高呼:晋王仁孝,万岁。仁孝,也就是乖乖子。既然乖乖子上位了,就不用担心将来会出暴君毁灭江山。但毕竟皇帝这个工作是个技术活,仁义、权谋、仁慈、果断都要俱全,李治同学仁义的素质多得掉渣,可是果敢、权谋方面得补课。而唐太宗的教育没有雪中送炭,反而是锦上添花。

史上有这么一段佳话:某日,吃饭,太宗对太子说:你要知道耕种的艰难,就不愁没饭吃。某日,骑马,太宗对太子说:你要是节省马力,就能经常骑它。某日,泛舟,太宗对太子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爱惜民力,轻徭薄赋,在任何朝代都没错。问题是唐太宗在进行重复教育,李世民老师可能不知道,重复教育很不利于素质的提高,如同一个高三生重读次数多了,可能越读越蠢,离重本越来越远。

其实孔子在这方面早就有示范。有一次,弟子子路问:“听到真理就马上去行动吗?”子曰:“有父兄在,怎能轻举妄动?”冉有问:“听到真理就马上去行动吗?”子曰:“是的。”公西华问孔子,怎么两位同学问同样一个问题,指导却不一样,孔子说:“冉有性格谦让,所以要鼓励点;子路性格过人,所以要稍稍抑制点。”唐太宗应该学习孔子,在教育中多给点进取性的因素。

还有三国时一则案例。蜀国大臣孟光问太子刘睿(阿斗的儿子)的教育,老师郤正说:“太子侍奉双亲虔恭,接待大臣仁恕。”孟光不以为然地说:“这些都是普通人家的教育,我问的是权略方面的培养。”

唐太宗对李治的教育,就缺乏权谋方略方面的。以至于后来的家业几乎栽在媳妇武则天手里。

当然,站在当今的角度来看,武则天掌权为大唐的兴盛添下辉煌的一笔,有利于历史进步。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跳到那个时代来说话:一个公司的老板,居然让控股权跑到外戚家去了,还闹得两个儿子被迫害至死,情何以堪?且武媚娘重用酷吏,杀害数万与她根本无利害关系的无辜者,这场人道主义灾难是不能用历史的进步来掩盖的。这不得不责备李治的懦弱。

唐太宗死,武媚娘被削发为尼。李治偷偷去尼姑庵看她,武媚娘拿着扫帚,黯然涕泪,做可怜状。我猜想,此刻晋阳公主阴魂附体,触动了李治心中最柔软最遗憾的一角,他把这种梦魂牵绕,充满遗憾的亲情挪到武媚娘身上,于是,武则天托晋阳公主的福,回宫了。

唐太宗写给

太子李治的信

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以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

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敕。

标签: 唐高宗

更多文章

  • 李渊称帝建唐为何仅用了短短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渊

    乱世出豪杰,时势造英雄,在历代开国皇帝中,唐高祖李渊是出类拔萃的一个。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地方势力纷纷倚兵自重,农民起义瞬间风起云涌,先后有上百支队伍树起了反隋大旗,隋朝大厦在烽烟四起中飘摇。在诸多反隋势力中,李渊不显山,不露水,起步也较晚,却能够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一马当先攻下长安,并笑到了最后。

  • 李景隆为什么要背叛建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景隆

    说到李景隆大家也知道他是明初一位非常知名的武将,他对明朝的贡献也是十分的大的,但是最后大家也知道了,那就是李景隆最后就是背叛了建文帝,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说起李景隆这个人,可不是一般二版的人物,他的祖母是著名的曹国长公主朱

  • 明英宗朱祁镇所做的唯一的“善事”:禁止后代死后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英宗

    “昏君”“暴君”明英宗所做的唯一的善事是什么?提起明英宗(朱祁镇),如果说他做过善事有历史贡献,一定会招来网友的狂喷,但史实的确如此。一、明英宗宠信太监王振,王振广结朋党、排斥异己,开启明代宦官专权之祸端。二、昏庸无道、偏听偏信“宦官&rd

  • 唐朝男人为什么普通怕老婆?唐朝十大怕老婆的人物男人为什么普通怕老婆?唐朝十大怕老婆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

    无论是古人还是当代人,怕老婆的男人随处可见,当然怕到什么程度是各不相同,下面的这十位唐朝的大人物还真不是一般的怕。他们是谁呢?一:唐高宗李治主要事迹:唐高宗李治,系唐代第三任皇帝。对皇后武则天惟命是从,军国大政多由武则天掌控,宫中并称“二圣”,为当时和后世树立了一个深入人心的

  • 为何活人头朝西死人头朝北睡?头朝向的传统文化根据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头朝向

    在中国古代传统当中,床头一般都是朝着西边的,正式所谓的“人睡觉头朝西,死人睡觉头朝北。”古代的这一迷信说法一致流传到了先进,以至于在风水学上也有着很深的参考作用。那么为何说活人睡觉头朝西,死人睡觉头朝北呢?这里面又有着什么样子的说法呢?一、头朝向的传统文化根据1、人体阴阳,首

  • 丑女贾南风为何能当上皇后?阴差阳错代妹妹出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贾南风

    导读:迎娶之初,本来是要选贾充年方十二岁的女儿贾午入宫,也算和十三岁的司马衷相配。可是,贾午小姑娘“短小未胜衣”,个子太小,连结婚的礼服都穿不起来。没办法,只得换了贾午的姐姐贾南风。这年她十五岁,比太子还大两岁。就这样,贾南风阴差阳错成了皇太子妃。现在看,贾南风嫁为太子妃,其

  • 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

    说起秦始皇,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他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也是在他的手上开创了封建文明。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是褒贬不一,好的是他建立了很多的制度,让国家有一个完整的体制,建造了万里长城。坏的是他劳民伤财,烧毁了很多的书籍。那么他在位期间为什么不立皇后呢?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秦始皇统

  • 明朝名将戚继光真的怕老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戚继光

    据说,因为戚继光偷着纳妾,惹恼了妻子王氏,“据说他的老婆实在太凶,闹得他受不了,一气之下从家里搬出来,住进了军营里。部下觉得他又窝囊,又可怜,纷纷煽动他,你老婆竟然如此嚣张,还敢欺负你,我们大家穿好盔甲,备齐刀剑,在营里等着,你把她叫进来,乱刀砍死,也就一了百了了。戚继光估计是受尽了委屈

  • 将夜莲生为什么把功力传给宁缺 宁缺为何入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莲生

    电视剧《将夜》当中,有一段宁缺入魔的情节,而这一段很容易就让人联想起来之前的剧情中,宁缺一行人遇到了莲生,而莲生将自己的功力传给宁缺的情节。的确,因为莲生是“魔”,所以他的功力也带有很强烈的魔性,传给宁缺之后也是很容易导致他入魔的,但是为什么莲生要这样做,他把功力传给宁缺又是

  • 丰都为什么被称之为鬼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丰都

    丰都县位于四川长江沿岸的地区,离重庆比较近。虽说如今许多的恐怖内容又或者是一些蛊虫巫婆之类的都来自于湘西地区或是云南地区,不过丰都还是被全国公认的鬼城,因以地域性的一些建筑东西为主。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为何丰都会被称作鬼城的吧。丰都鬼城旧名酆都鬼城,古为“巴子别都”,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