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如何评价皇太极 皇太极其真正死因是什么?

历史如何评价皇太极 皇太极其真正死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92 更新时间:2023/12/27 3:12:27

皇太极真正的死因很可能是“痰疾”

皇太极真正的死因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痰疾”。从崇德五年开始,清史的记载中屡次出现“圣躬违和”或“圣躬不豫”的字样。崇德五年农历七月廿七日,皇太极第一次“圣躬违和”,到安山(今鞍山)温泉疗养。崇德六年农历八月,松山大战前夕,明十三万大军来势汹汹,前线告急。皇太极调集各路人马,决定亲自前往前线坐镇指挥。

皇太极

本来定于农历八月十一日出发,不巧他患上鼻衄(即鼻出血),血流不止,不得不将出发的日期一拖再拖。八月十四日,出血仍未缓解,而前线军情告急。皇太极抱病出征,一路急行,三天后,病情才有好转。

皇太极这次病得相当重,不但用大赦的方式向天祈求康复,而且都察院的官员们还上疏建议:皇上不必事必躬亲,可让各旗、六部诸大臣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至军国大事再向皇太极奏闻,以减轻政事活动,得以静心休养。明显感觉力不从心的皇太极不得不同意了这份奏疏的建议,决定以后的政事由和硕郑亲王代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肃亲王豪格、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合议处理。

通过这次变革,皇太极基本上交出了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大权。崇德八年正月初一,因皇太极“圣躬违和”,免群臣的新春朝贺礼。命令和硕亲王以下副都统以上诸人前往堂子,代替自己向上天和历代祖先行礼祈祷。

清太宗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九日,爱新觉罗·皇太极突发急病死于盛京(今沈阳)的清宁宫内,年仅52岁。爱新觉罗·皇太极去世后,他的灵柩被放在崇政殿,同年九月廿一日,被葬于昭陵(在沈阳北陵),谥号为“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庙号为“太宗”。

历史上怎么评价皇太极

纵观皇太极一生的文治武功,用“鹰扬天下”来概括,是恰当的。皇太极用其波澜壮阔的一生奋斗,为后来清军入关,定鼎燕京,统一中原,奠下了基础,准备了条件。《清史稿•太宗本纪》中对皇太极的评价是:“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这个评论,大体公平。

阎崇年先生在《正说清朝十二帝》中,对皇太极的文治、武功、谋略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详细地讲解,还原了一个历史上真实的皇太极。其文治包括革除弊政、调剂满汉,族名满洲、改名大清,“南面独坐”、完善体制,造红衣炮、创建重军,从文治看来,皇太极可说是一位改革型的皇帝,其死后谥号“文皇帝”,这个“文”就可说明他文治功业的特征。其武功包括向东出兵、两征朝鲜,北向用兵、征抚索伦,向西用兵、三征蒙古,向南用兵、五入中原,由此可见,皇太极的一生就是四面开拓的一生,用“鹰扬天下”来形容是恰如其分的。其谋略包括精心谋划,继承汗位;一后四妃,笼络蒙古;松锦用兵,精于谋略;设反间计,除袁崇焕等,皇太极心计之深、谋略之高、手段之辣,令人叹为观止。

皇太极

《清史稿》:“上仪表奇伟,聪睿绝伦,颜如渥丹,严寒不栗。长益神勇,善骑射,性耽典籍,谘览弗倦,仁孝宽惠,廓然有大度。”“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虽大勋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归于统一,盖帝之诒谋远矣。明政不纲,盗贼凭陵,帝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战以剿民命,七致书于明之将帅,屈意请和。明人不量强弱,自亡其国,无足论者。然帝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呜呼,圣矣哉!”《清太宗实录》:“太祖以上(皇太极)为大贝勒,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共理机务,多所赞画,统军征讨,辄侍太祖,偕行,运筹帷幄,奋武戎行,诛携服叛,所向奏功,诸贝勒皆不能及。又善抚亿众,体恤将卒,无论疏戚,一皆开诚布公以待之,自国中暨藩服,莫不钦仰。上凡遇劲敌,辄亲冒矢石,而太祖深加爱护,每谕勿前往。时帝业肇兴,大勋将集,圣心默注,人望攸归。 ”

标签: 皇太极

更多文章

  • 庞德公为何在刘表再三劝说下还是选择隐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庞德公

    庞德公是东汉末年出名的隐士。庞德公,字尚长,是襄阳人。庞德公才华洋溢,为人低调俭朴,深受诸葛亮、司马徽、庞统等人的敬佩。庞德公为人友善,闲暇之时,会和司马徽等人把酒言欢,日子过得惬意而舒适。图片来源于网络有一天,司马徽来到庞德公家中,碰巧庞德公为先人扫墓去了。司马徽径直走入庞德公家中,让庞德公的妻子

  • 铁帽子庆亲王晚清第一贪奕劻家产藏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奕劻

    奕劻生于1838年,卒于1917年,是晚清的一大重臣。根据他的所作所为,曾有人作出评价,认为他受了贿赂,然后劝慈禧让国,导致清朝的天下,竟断送在他的手上,更多人认为他才是晚清第一大贪官。图片来源于网络在1838年的春天,奕劻在北京出生了,关于他的出身那可就复杂了,他可是乾隆帝的儿子永璘的孙子,因此他

  • 关公为什么戴绿帽?揭秘史上绿帽子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关公

    大家看现在影视剧里关公的形象,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关公是红脸的,第二个就是戴个绿帽。那关公为什么戴绿帽啊,这多不好听啊。网络配图关于这个,网上有一些说法,一些说关公穿绿袍带绿帽为了起到迷彩服的效果,因为他的枣子都是从人家的园子里偷来的。还有说得更离谱的,说关公跟刘备的夫人发生了不应该发生的关系,所以刘

  • 周瑜英年早逝后美女小乔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小乔

    小乔,正史作小桥,原名:乔倩,大乔则原名:乔玮,桥公(《三国演义》中称为乔公或乔国老)之幼女,大乔之妹,周瑜之妾。根据《三国志》记载,“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着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

  • 李成器将太子之位让给李隆基是出于什么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成器

    生在帝王之家,很少有人不想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甚而为此勾心斗角、手足相残。但宋王李成器却为何坚决地将太子之位让给自己的弟弟呢?李隆基与神龙政变唐景龙四年,太平公主与临淄王李隆基发动了一场政变,将弄权的韦后与安乐公主赶下了台,大唐终于结束了由女性主宰的命运,唐睿宗正式登基,立谁为太子被提上了皇家最紧

  • 历史上的尚方宝剑竟真的能够上斩昏君下宰贪官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尚方宝剑

    古代的戏曲和今天的电视剧都非常喜欢拿尚方宝剑说事,这尚方宝剑就代表皇上亲临,意思是拿着宝剑的人无论干什么,无论是谁都不能反抗,可想而知,能够得到尚方宝剑那也是无上光荣的一件事情,普通人可拿不到这宝剑。一般情况下,谁要是能够得到皇帝授予的尚方宝剑,这人一般都戴着正义的光环,办的事呢也都是为民除害的好事

  • 赵云拒绝娶美寡妇为妻的真实原因是表忠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云

    赵云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胆略过人,军士呼其虎威将军。赵云见识卓远,深知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赵云为人刚毅谨细,刘备军曾俘获夏侯惇部下夏侯兰,此人乃赵云同乡。赵云知其明于律法,推荐他为军正,但不安排为自己属下,其慎虑如此。蜀军街亭失利后,各处皆损兵折将,唯有赵云亲自断后,所属兵将及军

  • 司马炎有多荒淫?一人是如何玩转上万名的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炎

    皇帝后宫三千佳丽,本已经是人数众多,难以宠幸的过来,很多女子,就此深宫寂寞一生。而有一个皇帝,数量更是远超三千佳丽,多达数万。他就是司马懿之孙,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蜀汉灭亡两年后,公元265年,司马炎作为司马昭的长子,被封为晋王太子。不久司马昭猝死,司马炎继承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几个月后逼迫魏帝曹

  • 鬼谷子的身世之谜 历史上的鬼谷子到底有多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鬼谷子

    纵观春秋战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最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的人物莫过于鬼谷子。作为纵横家鼻祖,其传奇主要通过其学生苏秦和张仪表现出来。而作为世外高人的鬼谷子又是外界难以探寻的,史料极度匮乏,后人辅之以文学渲染,道家尊其为真仙,民间尊为王禅老祖,这样,鬼谷子一直神一般的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鬼谷子,一个先秦隐士

  • 周勃为什么汗流浃背 周勃与陈平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周勃

    说起周勃汗流浃背的事情,其实很多看过历史故事的人对这一幕的记忆还是比较清晰地。周勃汗流浃背原因并不是天气太热造成的,而是因为某些具体的事情所引起的,那么这些具体事情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吧。周勃雕像有一天,汉武帝想要多了解一下国家和人民之间的情况,所以他就把身居高位的周勃找来,然后问周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