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清时期的康氏家族为什么被称为“康百万”?

明清时期的康氏家族为什么被称为“康百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80 更新时间:2023/12/18 3:18:05

俗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孟子也曾说过,如果只是依靠财富来传家的话,那么这个家族是不会得到好的发展的,如果家族的风气不正,即使有再多的财产让后代继承,他们最后也还是会败光家产的,可以说是,留得青山在,就怕烧光柴。

可凡事都有个例外。在河南就有一个家族,这个家族经历了三个朝代,而且最可怕的是这个家族最祖孙十二代,竟代代都是富豪,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可是这都连着富了十二代了呀,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家族长盛不衰呢?我们今天就来讲讲这个家族。

这个家族叫做康百万。康氏家族上到六世祖康绍敬,下至第十八世代康庭兰,一共在四百年间富了整整十二代。历史中被称作“康百万”的基友康大勇、康鸿猷等十人。

从明清时期的康应魁家族开始,康氏家族被称“康百万”,被称为康百万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康家家主为慈禧太后捐赠了上百万的白银,然后被慈禧太后册封为“康百万”以至名扬天下。

康氏家族源自明朝,兴起于清朝初年,乾隆年间达到顶峰,但是在咸丰时期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到了民国中期时便开始走衰败。

那么这个富可敌国的康百万家族在巅峰时期究竟有多富呢?

从康绍竟开始,康氏家族一共十二代人,整个家族跨越了明、清和明国三个时代,一共在四百多年间富裕了十二代,他们富甲山东、河南、陕西三省,洛、黄、运、沂、泾、渭六河中都有许多他们的商船,更是拥有数千顷良田,财产更是数不胜数。

当时民间时这样描述康氏家族的:“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由此可见康氏家族产业之庞大。

康氏家族的庞大不仅仅这些,在康应魁还未去世时,康家曾经两次被朝廷赐予了“良田千顷”的匾额。我们很难相信出他们的富裕程度究竟有多么恐怖。在民间甚至还传唱着关于康家的歌谣“河里行的康家船,岸上种的康家田,路上跑的康家马,栈房借的康家钱”。这歌谣可谓是当时康氏家族的真实写照。

康氏家族不但富有,而且家族中的人都是乐善好施的,出手十分大气。据传说,康应魁曾在自己七十五岁的寿宴上当众烧掉了亲戚和百姓们欠康家债务的账本,这么大的手笔可谓是轰动一时。所以康应魁同明朝的沈万三和清朝的阮子兰这两位富商被世人们并称为三大活财神。

康家为了体现自己的家族身份,曾经还大兴土木,花费巨资建了一座庞大的庄园。这座庄园占地两百多亩地,其中整整分为了十九个部分。这座庄园还被称为十八世纪的黄土高原封建建筑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建筑物。一个私人家族能够修建出这样宏伟的庄园,必然需要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力。然而这在康氏家族眼里却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

康氏家族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的富了十二代,主要是家族中独特的经营方式,他们的经营方式就是“捕捉商机,抓住机遇,大胆开拓,大量购置土地。”

他们为了避免自然灾害或者战乱会对家族造成影响,还在离家比较远的地方建造了基地,即使真的出现了意外也能够及时在别处得到补充,来保持家族的经营地位。

可惜的是在民国二十三,康家经营失误,经营的棉布生意大面积失败,囤积的棉花又因为战乱被烧毁殆尽,导致了康家产出亏损大半。即使是亏损了大半财产,康家所剩的财产依然是我们普通人不敢相信的数目。

标签: 康氏家族

更多文章

  • 顺治帝出家当和尚是真实历史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顺治帝

    顺治18年正月初六,普通老百姓或许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之中,但是孝庄太后却经历了她这一生中最难熬的一个春节,因为年仅24岁的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顺治帝突然死亡给世人留下了许多谜团,因为顺治帝之前没有有病在身的说法,再加上他是少数民族从小就十分注重骑马射箭,24岁正当盛年

  • 合尊法师的真实身份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合尊法师

    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在燕京作》这首诗是元朝合尊法师的晚年之作。然而,因这首小诗,他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岂不知道,让他殒命的,不是一首简单的诗,而是他特殊的身份。从被6岁被俘虏,到如今成为一代高僧,合尊法师到底有怎样离奇的身世?一、 阶下囚合尊法师接到朝廷的赐死令

  • 关羽为什么能成为“义”的化身?关羽是如何被封神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

    我们都知道,关羽只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武将,再详细一点就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但为何被后世尊为“武圣”,居然跟“文圣”孔子齐名。甚至被当做一个神来供奉,历史上不论是个人武力值还是功绩,比关羽强的人那可太多了,但从来没有哪个武将能像关羽一样被封神的。现

  • 古代状元为什么不愿意娶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状元

    人生在世有四大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便是其中的两大喜事。远古时代,等级差别很大,王公贵族从出生那天起,就享有各种各样的荣华富贵,他们不必为未来担忧,但平民百姓如果想要成功,只能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来实现,古人认为考科举是很难的,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考试,但很少有人能成功,可见考试难度有多大。

  • 李自成为何杀掉忠心的李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岩

    在古代,不管是忠臣还是功臣,其实都并不能因为自己的忠心和功劳,而赢得皇帝的全部信任,能够拥有皇帝的信任的臣子,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历史上太多有功劳有忠心,但最终却死在皇帝手中的人了,李自成手下的李岩就是这样一个人。李岩投奔李自成之后,成为李自成的谋士,对李自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人,然而最终却被李

  • 鳌拜为什么动不了索尼?为何索尼能压制鳌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鳌拜

    说到鳌拜想必大家也非常清楚的这个人,这个人也还是非常厉害的,小编的童年噩梦就是这个鳌拜了,感觉他是一位非常恐怖的人,但是如果仔细看了这个鹿鼎记的人会发现,这个鳌拜其实被另外一个人压得死死的,这个人就是索尼,那么有人要问了,为何这个索尼能压制住鳌拜呢?这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 安庆之战失败后英王陈玉成为什么不敢回天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安庆之战

    安庆之战,太平军的惨败,是非常可惜的事情,陈玉成不撤回天京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这么三个方面。其一、安庆之战,陈玉成损失过大,他“无颜见江东父老”,为了自保,也为了东山再起,他不敢回天京,也不愿意会天京15岁的陈玉成,随叔父扶王陈得才,参加了洪秀全的金田起义。由于在童子军中表

  • 晋文公重耳在外流浪期间得到了哪几位女子的帮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晋文公

    春秋时期,为了避骊姬之乱,于公元前656年开始逃亡。重耳之弟夷吾逃到了屈城,随后又逃到梁国。在公元前651年,晋献公死后,夷吾依靠秦的兵力回国,称为惠公。惠公在位十四年,到公元前637年死,他的儿子即位为怀公。重耳在这段时间里,在外流亡了十九年,先后到过狄国、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和秦

  • 王维考中状元靠的是颜值?王维真的走了后门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维

    王维大家都很熟悉了,是我国古代唐朝时期的一位大诗人,他又很多诗作流传至今,自成一派,是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的,而王维曾经也在科举考试中考中状元,虽然听起来很风光,但也有人认为,王维之所以能中状元,是因为他走了后门,他因为靠自己的颜值征服了玉真公主,因此才得到了状元,历史上真的有这回事吗?今天就让小编带

  • 李渊是第四子为何能承袭爵位?李渊的哥哥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渊

    很多人提起李渊的时候,都知道他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但是因为李世民的光环太大,因此对于李渊的了解并不是特别多。李渊是西魏北周时大臣李昞的儿子,但值得注意的是,李渊只是李昞的第四子,按理来说,李昞的爵位一般也是不会落到李渊的头上的,毕竟他前面还有三个哥哥,但为什么最终还是李渊承袭爵位,李渊的几个哥哥都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