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造一扇门有多少道工序?

古代造一扇门有多少道工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673 更新时间:2024/2/12 8:24:33

古代的门现代的门完全不一样,古代大院正门一般都是双扇,远观气势磅礴,近看细节精美绝伦。实际上,古代造一扇门有着非多的讲究,需要10种左右的部件才能组成一扇完整的门。而每个部件都是精心设计,有很多小细节暗藏其中,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看到其中的用心之处。所以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古代的门到底是有哪些讲究,感兴趣的话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言“宅以门户为冠带”,门是一户人家的吐纳之所,是中国传统古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门是古代社会地位和官级品阶的象征,门的形制也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一座座老宅的门户,彰显着古建筑化的源远流长,以及我们古代工匠师傅的智慧。本期,我们要来了解的是古建筑大门的构件,一般由门框、门头、门扇、门簪、门墩、门环、门钉等组成。

门框

门框是由左右两根框柱加上面一根平枋组成一个框架,固定在房屋的柱子之间或者墙洞之间,主要做安置门扇之用。

这样一来门扇的宽度自然要小于大门门柱之间的宽度。门框的增加则又必须要同时增加许多门类构件,所以大门的结构看起来貌似非常简单,实际上也有很多细部的装饰与讲究。

门框有木门框和石门框之分,木门框一般安在木制墙壁上或两边砖、土墙围合形成的门头房上,而石门框是安在较厚实的砖、土墙上。

门头

门框上最初还有简单的两面坡屋顶,用来遮阳挡雨,这个门上的小屋顶称为“门头”。

门头不但具有功能上的作用,也有装饰作用,它使大门显得更为气派。后来,门头的实用功能日益消退,逐渐演变为一种罩在大门上单纯的装饰部分。

门头的精巧、门槛的高低,在无声陈述着这个民族曾经,对家庭关系是如此之重视。

门扇

门扇是大门本身最重要的部分,古代最常见的是两扇,也有一扇或超过两扇的。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这种门扇都是用木板制成的。

就一般住宅而言,一扇门扇的宽度至少有半米,而对寺庙、宫殿等大型建筑而言,门扇能达到1米甚至1米以上。

大门取材坚固用料厚重,一般都是板门而不做隔扇门,具有更好的遮挡作用与防卫性能。讲究的大门门板多施油漆,尤其是朱红漆最显示等级。

门枕

为了承托门扇,往往在门下的下槛两端设置墩台,墩台上凿有小眼用以放置门轴。这种承托门扇门轴的墩台,就叫作“门枕”。

粗壮的门轴带着巨大的门扇,整个重心都落在门枕石上,并围绕其旋转自如。门枕以石质居多,又称“门枕石”。门枕石一般分为内外两部分,即一部分在门扇内,一部分在门扇外。

门枕石露在门外的部分多雕饰,也就是古人常说的“门当”。外形优美,图案讲究,为匠人们留下了充分展示其技艺的空间。

门簪

门簪是古建筑大门门楣上的装饰物,起源于古代妇女的头部装饰物而得名。门簪最初用来固定门框上供门转动用的连楹,两个门簪便可以起到固定作用。

古代所谓的“门当户对”中的户对,指的就是古代大门上的门簪,所以门簪也是有等级的,标志着户主的身份。“户对”的数量可看出主人的官衔,一到五品可以为六个,六到七品可以为四个,其他小官员或普通大户人家限用两个。

门簪形状多样,正面或雕刻或描绘,饰以花纹或瑞兽珍禽图案。也常有“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吉祥如意”、“福禄寿德”、“天下太平”等字样。只两枚门簪时,则雕“吉祥”等字样。

门钹

门扇的开关,需借助拉手实现,拉手还具有叩门的作用。为了拉手看上去美观,在拉手与门板的连接处又加上了底座,称之为“门钹”。门钹因其形状类似民间乐器中的“钹”而得名。

门钹实用性之外,还带有强烈的装饰意味。用金属制成,平面为圆形或六边形,中部凸起一个如倒扣着的碗状的圆钮,钮上挂着圆环或金属片。

圆钮周围部分被称为“圈子”,上面雕有镂空花纹,也有做成吉祥符号或如意纹的,这是为了增加门钹的装饰效果。

来客可敲击门钹告知主人,在官宦人家,门钹常做成兽面,亦称作“铺首”,另有驱妖避邪之功用。

铺首

门钹中最有特色的形式当是铺首,有人将之称为门钹中的极品。多为兽面铜质,兽形怒目圆睁,牙齿暴露,口内衔着大环。铺首的兽面似龙非龙、似狮非狮,有避邪、镇宅之意。

铺首只是门环底座,铺首衔环才是一个完整的门环。传统门铺首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构件,古时,铺首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

明史记载:“亲府四城正门以丹漆金钉铜环;公王府大门绿油铜环;百官第中公侯门用金漆兽面锡环;一二品官门绿油兽面锡环;三至五品官门黑油锡环;六至九品官门黑油铁环……”。

门环

门环,俗称响器,是安装在大门上的拉手。门环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一直到唐代,只有官府和宗庙的大门才能享有“铺首衔环”,寻常百姓的宅门是不能有任装饰的。以后,门环才逐步走民间。

门环威严地扣于门面之上,华美的门环给大门画龙点睛。院内人出门时双手拉住中部的叶状片或铁环带上门;外来人则轻扣门环,以唤院内人开门。有熟人来,扣的响数和轻重都有常数。

门环是集实用、装饰和门第等级为一体的古建筑构件,是中国古建“门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门钉

门钉开始只起加固作用,因门板多为拼合而成,在结合部安装门钉来加固,外露的钉帽被打成蘑菇形,后来渐渐变成了门上装饰品。

门钉在古代又称为“浮沤钉”,浮沤就是水面上的气泡,借以形容门板上的门钉仿佛是漂浮在水上的气泡,门钉通常钉入门板一寸左右。

门钉数量是很有讲究的,清代规定,九路门钉只有宫殿可以饰用,亲王府用七路,世子府用五路。平民百姓之家则不得使用门钉装饰。

如皇家建筑的门钉横九路、竖九路,帝王宫殿大门上有八十一枚门钉,古代以“九五之尊”称指帝王之位。

门槛

门槛是设在门框下端的横木条、石条,是门里门外的分界线。门槛高一点,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阻碍风沙水患、虫、鼠等侵入的功效。

门槛是表示宾主之礼的象征,客人跨过门槛进入厅堂,头需要低下来,看自己的脚步防止磕碰,这是对主人的尊重。有句俗语讲“折了门槛便无内无外”,说明门槛是家庭秩序内外有别的礼制界限。

古代踩人家门槛是对宅主不尊敬的行为,门槛后来引伸为既挡财气又挡命,所以常有人不顺利时说“遇到槛了”,也常常听到,某某人家门槛高,表示这户人家条件好。

一扣一推,饱含历史韵味的中国门。观看石墩上抱鼓石图案,默数着门簪上的“户对”,用铺手衔环敲击出低沉的碰撞声,推开吱吱呀呀的古建筑大门,悠久的历史传说迎面扑来。

宅门作为中式院落的门面,常给人最为直观的第一印象,无论从造型、结构,还是雕刻、装饰,都是中国传统古代建筑艺术最为集中的体现。

标签: 古代

更多文章

  • 古代真的有鲛人吗?鲛人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鲛人

    可能有很多人曾经听说过有关“鲛人”的传说,印象中这些鲛人都是能够流出眼泪,而眼泪会化为珍珠,也正是因此,贪婪的人就会想要去捕捉这些鲛人,从而引发出了一段段悲剧故事。不过,这些传说自然可信度不高,但是古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一些传说,塑造出这样一种鲛人形象呢?古代是不是真的曾经存

  • 为何不能招惹鲁班传人木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鲁班

    风水说在我国古代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流传了,而且发展的非常的兴盛,各地都有流传出来很多经典的风水故事,玄乎其玄,令人惊叹。在风水故事中就流传着这么一类故事,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木匠祖师鲁班的鲁班术。大将想知道关于鲁班术的一些神器故事吗?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一鹤老家有一户人家,家里老人都早亡了,只

  • 古代道士为何一直剑不离身?不仅仅只是降妖除魔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道士

    我们经常可以在很多影视作品以及民间传说当中看到道士这个角色。在历史上,道士与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就比如《水浒传》中入云龙宫孙胜使用松纹七星剑,金庸武侠世界中那些武当派鼎鼎大名的太极剑,道教祖师爷吕洞宾更是随身都带着一把纯阳剑等等。似乎道士与剑是寸步不离的。实际上,如果我们再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道

  • 三大亡国宠妃:妺喜,妲己,褒姒,哪个最受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妺喜

    说起妺(mò)喜、妲己、褒姒这三人,都有着一个共性,那就是都被最高统治者们所宠爱,是那么的幸运,但却又是那么的不幸运。幸运的是,他们都是备受最高统治者的宠爱,不行的是她都是被亡国之君的宠爱,最终也随着王朝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三人都是出了名的大美女,当然,后世也都给她们冠名为&ld

  • 古人怎么吃散伙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散伙饭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相信各位同学在分别之前肯定都少不了吃一餐散伙饭,祝福各自都有个美好的未来。其实吃散伙饭这个传统,从古代就开始有了,而且古人吃散伙饭讲究更多,还有文武之别。毕竟古人十分讲究礼节,特别是准备和一生挚友分离,当晚肯定要不醉不归。那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古人是怎么吃散伙饭的,肯定超乎

  • 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十二铜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为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其它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立于咸阳。据《三辅黄图》载:“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rd

  • 杜月笙为什么要幽禁自己老婆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杜月笙

    说到杜月笙大家也知道的,当初的上海三大亨之一,杜月笙不同于其他的大亨,这个杜月笙的优势就是靠自己的做人去立足于世,所以还是挺有意思的啊,所以杜月笙的情商那就是高得很啊,会做人就是杜月笙的给人第一印象,但是细心的朋友或许发现了,那就是杜月笙被传说幽禁了自己的老婆接近10年,这么会做人的杜月笙为什么会做

  • 唐朝黑人是哪来的?新罗婢、昆仑奴的身份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

    随着《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很多网友对唐朝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虽然不可能100%还原出大唐的样貌,但总体来看制作组肯定还是下了一番苦功。当有黑人出现时,可能很多小伙伴都觉得不可意思,还以为剧情穿越了,唐朝为什么会有黑人呢?实际上唐朝的确有黑人,在当时这些人被称为“昆仑奴”,而

  • 古代女子为何十几岁就结婚了?古代女子早结婚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结婚

    在我们现在社会当中,女孩子出家的年龄大多都在22岁-24岁的样子,所说法定结婚年龄是20岁,但是真正在20岁结婚的女性也是不多的。结婚是每个人一生当中的大事,在我国古代野史同样如此。在我国古代,然门往往都非常乐意赢取十四十五周岁的女孩子,那么这是为何呢?而在古人成年也还是不一样,女子是在15岁,男子

  • 摸金校尉一般结局怎么样?历史上的摸金校尉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摸金校尉

    看过盗墓题材的小说的人,一定都对“摸金校尉”这个词不感到陌生吧,的确,这是小说当中的一种盗墓贼的“门派”,所以很多人也就好奇,历史上是不是真的曾经存在摸金校尉?的确,历史上确实有这类人,但是虽然看小说里面觉得似乎很风光,盗墓出来了转手卖掉都能有一个好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