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包拯为什么可以穿"龙袍"?包拯穿的是龙袍吗?

包拯为什么可以穿"龙袍"?包拯穿的是龙袍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386 更新时间:2024/1/22 18:06:17

包拯包青天,很多人都对他非熟悉,你可能不知道包拯是哪个时期、那个时期是什么皇帝,但你一定知道包拯这个人的存在。在一些演绎包拯判案的电视剧当中,很多人都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包拯升堂时所穿的衣服上面,竟然绣有龙的样子,那岂不是龙袍了?包拯为什么竟敢穿龙袍,难道是想要造反了吗?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马汉在身边……这是曾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包青天》里的唱词,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也算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了……

包拯,百姓亲切的称之为“包青天”、“包公”、“包龙图”、“包黑子”等等,跃然荧屏的包公形象,额生月牙、皮肤黝黑、龙虎狗三道铡刀,其中狸猫换太子、铡陈世美、棒打龙袍等不畏权贵、六亲不认的事迹,更是深入人心。

不过很多朋友后来似乎发现了一条奇怪现象:包青天身穿一身龙纹的袍服?什么?这不是龙袍样式?铁面无私、伸正义的包大人穿龙袍,身为臣子,这不是造反吗?

各位亲爱看官朋友,莫急,且听峰子哥为大家一一道来。

1.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历史上的包拯

包拯,北时期人,字希仁,庐州府合肥(今肥东县)人。

28岁中进士,曾作为北宋外交大使出使契丹,当过开封府尹(相当于首都市长),曾先后任职于刑部、兵部、户部,历任御使、谏议大夫,多次论劾权贵。最后做到枢密副使,位列朝廷宰辅重臣,位同副宰相。

由于包拯担任过“大章阁待制”和“龙图阁直学士”,人们又雅称他为“包待制”、“包龙图”。

当时大宋京师流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可见包公铁面无私、贪腐小鬼如见阎罗王一般。后世认为包拯是奎星转世 ,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2.其次,再来看一下“龙”和“龙袍”

在古代,龙是天子的象征,也代表绝对无上权威,只有皇帝才能够配穿龙袍(或龙纹袍服),独一无二,具有明确的唯一性和排他性。

龙袍,即皇帝的朝服,上面绣着龙形图案、绣有龙形图纹的袍服。帝王的礼服,皇帝专用的袍服,又称龙衮。其特点:盘领、右衽、黄色。此外,龙袍还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

按照中国古代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君君臣臣,天道纲常。

君臣有别,两者地位划分的尤为清晰。自汉唐以来,“君权身授”思想酷烈,皇帝皆被称受命于天,皇帝即是真龙天子,上天之子。因此,皇族子孙也被称为“龙子龙孙”。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之外皆为臣,除皇帝外,任臣子敢穿龙袍等同造反,是杀头灭族大罪。哪怕皇帝的亲儿子们,也不能随意僭越。否则,如同宣告“谋逆”。

另外,黄颜色(明黄、金黄及杏黄等黄色系),也是帝王专用色。一般只有皇帝才可穿明黄服饰,用明黄饰物,其他人绝不可私自滥用,否则就犯了帝忌后果严重。

当然有几种情况例外:一是储君(太子)经皇帝允许也可穿明黄服饰;二是有些朝代一些皇族贵戚,经皇帝特别加恩;三是皇帝为褒奖一些功臣,赐其穿明黄服饰,以彰天恩浩荡。比如,清朝皇帝会赐一些有功之臣穿“黄马褂”,黄马褂代表身份,在当时被视为一种莫大的荣耀。

3.其三,包大人真的穿了龙袍吗?

我们来看铁面无私、执法六亲不认的包拯包大人,服饰纹路什么颜色?一眼就看得出来:黄色嘛!穿龙纹袍服、还着黄色.....这些可都是禁忌,难道包大人真不知道吗?

包大人:本包当然知道,但本包穿的不是龙袍!不是龙袍!不是龙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不是龙袍,那是什么?原来在唐宋至明清时代,皇帝为褒奖有功之臣,会特赐一种荣耀蟒袍。

蟒袍,又称花衣,因袍上绣有蟒纹而得名。上绣蟒,非龙,只因爪上四趾,而皇家之龙五趾,故四爪(趾)为蟒。妇女如受封诰者﹐亦有穿蟒袍现象。

遵照古代礼制:“五爪为龙,四爪为莽”。(这里的爪可不是指脚,而是指脚趾。龙袍上的龙每一只脚都有五个脚趾,而衣服上四个脚趾的则称之为莽。)

龙袍是皇帝专用的,皇帝龙袍上的龙纹为五爪金龙。如有僭越,轻则杀头,重者满门抄斩。在古代,蟒袍加身,是大夫们的最高理想,即意味着位极人臣,荣华富贵。

仔细看包大人的衣服,有没有发现是四个脚趾的?没错,包大人穿的衣服就是蟒袍,外形上乍一看有点像“龙袍”样式,其实细看与龙袍差别还是很大的。

4.最后,蟒袍是一种礼服

其实“蟒袍”一种荣耀象征,是皇帝特赐的额外服饰,跟官服不同,官员平常上朝或办公大多都是穿官服的。

而蟒袍,一般大都是在节庆典礼、皇帝寿诞、祭祀等重要场合才穿的,相当我们今天所说的“礼服”。而有些影视剧里,为了观看效果及视觉冲击,让包青天不管坐堂断案还是日常行走,一律穿着蟒袍,这其实是不符合历史的。

(发现没有?戏中服装有时5爪、有时4爪,混淆着用)

当然,很多现代影视剧毕竟只是为了娱乐,对服装方面没那么严格讲究(四爪、五爪滥用都有),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所以,也不必太过纠结,看过开心了就好。

标签: 包拯

更多文章

  • 揭秘李自成杀福王的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自成

    (一)在明末的大乱中,出现了许多残酷的事实与传说,有一些确有其事,有一些则纯属传说或谣言。令后世研究者心烦的是,当时的记载道听途说,往往兼收事实与传说,许多说法不知来源,很难弄清是真是假,是事实还是编造(毕竟当时没有记者和新闻真实性原则)。尤其是明末二“贼”李自成和张献忠,

  • 历史上真的有香妃吗?香妃有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香妃

    很多人一定都听说过香妃,可以说完全都是童年的回忆,在《还珠格格》当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奇异的女子,通体生香,还能够吸引蝴蝶,的确是很美。但是这样的设定听上去更像是一种虚构出来的,毕竟从来没有人见过这样的人。不过,香妃在历史上是不是真的确有其人呢?在历史上的真实的香妃,她又是什么结局呢?1.香妃其人看过

  • 明朝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木工水平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由校

    众所周知,明朝的皇帝个顶个的都是奇葩,历史上再也没有哪个朝代能够一次性输出这么多的奇人了。在这些奇人当中,有一个手艺堪比木匠祖师鲁班的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他的绝活就是木工。可别以为这个木工就只是单纯的做一些桌椅板凳,朱由校的木工水平,绝对是很多人想都想不到的高,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呢?1.朱由校明朝历

  • 刘琮为什么要不加抵抗就投降曹操?刘琮投降曹操真的是明智之举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琮

    说到刘琮这个人其实大家都知道他是刘表的第二个儿子,在他的父亲刘表死了之后,他就继承了刘备的爵位了,其实也算是一方霸主了,但是在当曹操南下的时候,他竟然没有一丝的抵抗,直接就选择了投降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刘琮为什么要不加抵抗就投降曹操?刘琮投降曹操真的是明智之举吗?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 貂蝉是不是虚构的?貂蝉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貂蝉

    吕布死后,罗贯中更是没有再向读者介绍貂蝉此后何去何从,也许是被好色的曹操笑纳,也许是同吕布一样被处死。貂蝉在《三国演义》中首次出场只是说其善歌舞,色伎俱佳,并未有更多过人之处。但我们先是通过“吕布目不转睛地看”,二人眉目传情,以及其后的董卓笑曰:“真神仙中人也!

  • 皇太极为什么改国号为清_揭秘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的真实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太极

    皇太极为何把国号由“金”改为“清”?“清”的意思又是什么?由于皇太极和清史料都没有对此做出解释,因此,学界、清史界便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诠释了。据说,努尔哈赤当时逃难骑匹大青马,他跑得很急,把马累死了,努尔哈赤对马很有感情,对

  • 古代学者和皇帝是如何对待老师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

    我们都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其实,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当中的。最开始我们是要进入学堂,跟着老师一起学习知识和文化,让自己不断的进步和成长。那么,最开始的时候老师一般都是要培养学生们健康的三观,即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慢慢的我们长大以后便会教导我们怎样做人,学习只

  • 战国名将白起真正死因:祸从口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白起

    白起位居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他为秦国征战六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历经数百战,未曾败过,这在中国历史中都是十分罕见的,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曾经帝国的骄傲,诸侯闻之无不闻风丧胆,却因为说了句风凉话而丧命。白起结怨秦相,留下祸笔白起在长平之战后,击败赵国主力军并坑杀降卒40余万,一石激起千层浪,诸侯闻白

  • 唐代后宫侍寝制度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后宫

    唐朝是个很人性化的王朝,这一点在对待女性的问题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民间女子在婚姻上,她们如果觉得生活不够美满,可以主动提出离婚,甚至可以协议离婚;在着装上,她们想穿男人衣服就穿男人衣服,想坦露胸部就露胸部,要多开放有多开放。民间的女子尚且如此,宫里的女子的待遇就更不一般了。譬如在唐中宗的时候,皇帝的

  • 关羽败走麦城曹操为什么不占领荆州还跟孙权结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曹操,荆州,孙权

    关羽败走麦城后,为什么曹操不先派兵入住荆州呢?曹操同孙权结盟夹击关羽,也是让关羽始料未及,但曹操却没有选择占据主动的一方,而是成全孙权,也让人大跌眼镜。当时曹操虽然损失了一些兵力,但后续补给肯定也是没问题的,毕竟曹魏军力雄厚。孙权此番是想击杀关羽,败一败蜀汉的锐气,但此番举动必定会造成吴蜀反目,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