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如何惩治小三 方法比现在聪明多了

古人如何惩治小三 方法比现在聪明多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611 更新时间:2024/1/4 15:10:26

小三自古有之,也是在婚姻关系中最让人痛恨的对象,现在惩治小三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其实,女人残酷打击“小三”古已有之,而且是数不胜数,残酷打击“小三”,报复情敌,不仅可以发泄一腔怒火,更可以满足自己的一时快感。

清代佚名着的《隔帘花影》中,也记述了有位宋夫人,发现她的老公在外包养了一个“小三”。宋夫人带上仆人找到那个姑娘,带回家来,叫人剥光那姑娘的衣服,裸露于堂上,亲自动手用马鞭把那女子打得浑身是血,并剃光了她的头发。更早的《汉书》记载,汉景帝刘的曾孙广川王刘去有一个名叫昭信的宠妃,十分嫉恨其他的姬妾与自己分享老公的宠幸,便残酷打击这些姬妾。

昭信曾诬陷一个名叫望卿的姬妾,说她在画师面前赤身裸体,并用鞭子笞打望卿,令诸姬用烧红的铁签灼她的身体。望卿逃跑,跳井自杀,昭信叫人把她拉上来,用木棍捅入她的阴道,然后割下她的鼻子、舌头和嘴唇,并烹煮她的尸体。昭信先后杀过十几个对自己地位有威胁的女人。大隋王朝开国的时候,因为妻子独孤氏有所贡献,隋文帝杨坚为了感激独孤氏,不仅册封其为皇后,还约定二人一起管理天下,并称为“二圣”。杨坚每次上朝,都要带着独孤氏一起乘龙辇去朝堂上班。他坐在前殿临朝听政,独孤氏就坐在后殿认真旁听,下班后,两人又坐上龙辇一块儿下班。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独孤氏还提出一个在当时看来极其过分的要求,她要杨坚发誓不能亲近自己以外别的嫔妃和宫女,更不能和别的女人生下一子半女。杨坚一时头脑发热,居然答应了她的要求。然而,男人毕竟是男人,男人怎么能离开女人,何况杨坚是九五至尊的皇帝,后宫佳丽如云,美女荟萃?有一次,独孤氏病卧凤床,杨坚一是忍耐不住,就趁机悄悄地临幸了一位叫尉迟贞的后宫佳丽。这位尉迟贞是宫中梅花苑主人,既年轻漂亮,又体态优雅,举手投足尽显女性的妩媚,让杨坚见识到了什么才叫女人。相比整日一副女强人做派的独孤氏,可谓是天壤之别。

独孤氏对老公一向看得紧,见他一夜未归,马上派人去打听。得知他偷腥的时候,马上露出醋婆本色,叫上一干手下就去收拾尉迟贞这个横刀夺爱的“小三”。而杨坚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一大早就大摇大摆上朝去了。独孤氏来到梅花苑,见到尉迟贞二话没说,就命手下拖出去棍棒伺候。可怜的尉迟贞虽然妩媚功夫了得,但铁布衫的功夫却没练过,不多大一会儿就从一个楚楚动人的美女变成了血肉模糊的尸体。消息传到杨坚的耳朵里的时候,他惊呆了。好歹自己也是个皇帝,连个过门的小老婆都不能碰,不仅大声哀叹:“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这就是汉语“自由”一词最早的出处。直到独孤氏死后,杨坚才彻底获得自由,不过已经年过花甲。此时,南陈灭亡,宣华夫人与容华夫人等几个绝世美女进入隋宫。想想自己浪费的大好青春年华,杨坚觉得十分可惜,于是再次发飙,左拥右抱,日夜享乐。不想由于杨坚年事已高,超负荷的临幸,不久就病倒在了龙床上了。

当然,打击“小三”最为残酷的莫过于刘邦的皇后吕雉

本来,刘邦与吕后的感情本来是不错的,但是在夺取了天下之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刘邦又娶了戚夫人为妃。吕后比戚夫人大多了,戚夫人与刘邦“一夜情”时,只有18岁,是一个未出阁的小家碧玉;而吕后自然就成了黄脸婆“豆腐渣”。年老色衰究竟敌不过年轻貌美,在这场妻妾争宠大战中,戚夫人开始占据上风。刘邦每次外出都由戚夫人陪侍,而把吕后丢在后宫。此时,本来已定下吕后生的儿子刘盈被立为太子,戚夫人却希望让自己10岁的儿子如意能够继位。刘邦也不看好刘盈,觉得性格不像自己,而如意却很聪明,有自己年轻时的样子。当刘邦把自己废太子的想法拿到朝中商议时,如果不是有口吃的大臣周昌冒死力谏,戚夫人也许在这场妻妾争宠大战中就能够夺得最后的胜利。后来,戚夫人又多次向刘邦提出立自己儿子为太子的事情,但年老的刘邦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为在吕后的精心策划下,太子的势力已形成,没有办法废了。年幼的如意被迫离开京城到三千里外的封地为王。刘邦死后,刘盈继位,史称惠帝。登上皇太后宝座的吕雉卷土重来,她干的第一件事情是把“小三”戚夫人罚为奴隶,并让人用钳子把她的一头秀发统统拔光,再罚她去舂米劳动,限每天要舂一石米,如果少半升则要打她一百棍。

据《汉书》记载,自知命运不济的戚夫人悲从心中来:“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相伍,相隔三千里,谁当使告汝?”谁知吕后闻讯,心生毒计,把戚夫人的儿子如意诱进京城,暗暗把他毒死了。如意死时是七窍出血,连已称帝的刘盈也于心不忍,大哭了一场,用王的礼仪将同父异母的如意葬了,谥号隐王。但就是这样还不解恨,吕后最后用“人彘”之刑把戚夫人活活给弄死了。自己的兄弟死后,刘盈很悲伤的,但吕后竟然让他去看“人彘”表演。刘盈也不知“人彘”为何物,便跟着太监去看了,七弯八绕到一间厕所里,看到一个血人,四肢全被砍了,眼珠被挖了,剩下两个血窟窿,人还没有死,身子还能动,嘴一张一张的,真是惨不忍睹。刘盈便问太监这是什么,一听是戚夫人,他差点被吓晕了过去。原来,吕雉对戚夫人下了毒手,施了酷刑后,又给她硬灌了药,让她听不见,说不出,半死不活地扔到了厕所里。刘盈因为受此惊吓,从此也不敢“治天下”了,终日饮酒作乐,仅做了七年皇帝就驾崩了。

标签: 小三

更多文章

  • 古代女性的头发起什么作用 少女竟以头发定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于古人而言,头发是受之父母也是相当珍贵的,特别是对于女性,长一头漂亮的黑发,便有了“女为悦己者容”的资本。汉武帝遇见到美女卫子夫,第一眼就被她的秀发吸引住了。“上见其美发,悦之,遂纳于宫中。”(一)古代少女以头发“定情

  • 隋唐时期的“小白脸” 男子穿着打扮女性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小白脸

    如今男生效仿韩风,喜爱打扮化妆的男生不在少数,一方面得到众人的理解和接受,但也有部分人表示没有阳刚之气,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一种畸形审美情趣:男女着装佩饰以“阴阳颠倒”为美。女子常着男人装,而男子则“为妇人之饰”,尤其是上层社会的一些名流,过分注重其仪

  • 古代真的有免死金牌吗 是否可以免除一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免死金牌

    在古装影视剧中,经常能在最危急的时候亮出“免死金牌”,这代表皇上曾经赠予的免除一死的承诺,不过历史上真的有免死金牌呢?又真的能免除一死吗?真实的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东西,名叫“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

  • 古人是如何找到老婆的 各种妙招尽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老婆

    如今社会的男生要娶到老婆可不容易,许多女生要求男生有房有车,没有点经济实力是无法结婚的,那么,信息相对闭塞的古代,人们又是怎么解决终身大事的呢?古人找媳妇,规矩很多。首先是结婚的年龄,限制颇严。春秋时期,规定男子20加冠,女子16及笄,就算进入了法定结婚年龄。但历史上不合礼仪要求的早婚现象相当普遍

  • 古人为何养男宠 只因无法忍耐宫闱寂寞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男宠

    养男宠在古代是存在的,虽然女性的地位比较底下,但是拥有了权利就拥有了打破世俗的机会,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女人包养男人的理由有许许多多,但总起来看,最能说明问题,又可以令人信服的有五大理由。第一大理由:显示女皇的威仪和权利历史上能够显示女皇的威仪和权利的女人只有一代女皇武则天了。武则天先是唐太宗李世民的

  • 乾隆的忻贵妃是怎么死的?胎死腹中致母子双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忻贵妃

    忻贵妃忻贵妃戴佳氏出身满洲镶黄旗,是乾隆皇帝的妃子,为他生了两个女儿皇六女、皇八女,但二女皆殇。于1764年逝世,年龄约30岁左右,乾隆追封其为贵妃,令四阿哥、六阿哥、八阿哥、绵恩穿孝,对她也算是很大的殊荣了。那么忻贵妃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忻妃怀皇八女时,是乾隆二十二年十月四日派的姥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选美:西施、郑旦脱颖而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施,郑旦

    选美自古有之,古代选美居多是为了进献,而历史上不少美女就是从选美中脱颖而出的,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选美,是春秋时期勾践命范蠡派遣大批会面相的人在越国各地找寻美女,最终选中西施、郑旦。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刚继王位,吴王阖闾即兴师伐越。勾践组织大批越国死囚组成“敢死队”在阵前

  • 古代婚嫁中的聘礼仪式 男方要送给女方多少聘礼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婚嫁

    如今婚嫁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就是男方的经济实力,除了有房有车之外,还得支付高额的聘金,大家在慨叹“娶不起”的时候,我们来回顾一下婚嫁习俗中的“聘礼”。要说这聘礼,古以有之,而且还是古代婚嫁习俗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一、古代婚嫁中的的聘礼1、送

  • 古代快递送慢了怎么办 如果泄密将被严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快递

    快递对我们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相距千里但是却可以快速拿到,而在古代也存在快递,,如今在人们的生活中已不可或缺,古代快递又叫“急传”,它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秦汉时期,全国已有成熟的快递网络;隋唐以后,对快递不快、泄密等违规行为已有严厉的惩罚措施。泄密快递信息将被严

  • 古代如何抓小偷 有何妙招能治小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

    小偷常常出现在生活中而且是防不胜防的存在,小偷可恨极了,在古代中国的街头不法分子也不少,治安同样是个问题。那么,古代街头是如何抓小偷的?从史料上来看,小偷自古就是街头的祸害。战国初期著名法学家李悝在其《法经》便称,“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治盗”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