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假子刘封是怎么死的?只是因为没有救关羽吗?

刘备假子刘封是怎么死的?只是因为没有救关羽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883 更新时间:2024/4/11 13:17:15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因为刘备一直没有儿子,所以就收养了一个,一直到最后刘禅出生,刘备才最终确定刘禅是自己的继承人。而关于刘封之死,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刘封在关羽遇到劫难的时候,刘封明明可以前去支援,但是他没有,致使关羽死亡,所以才被赐死,不过历史总是没那么简单,刘封真的是因为这件事情而死的吗?

《三国志·刘封传》中写道关于刘封的身世,极为模糊,“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馀,有武艺,气力过人,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

这段关于刘封身世的记载,实则有传抄之误,考查史籍,秦汉之世明确记载被封为罗侯的,只有二人,皆为东汉时人,一人为邓鹭,一人为窦環,且并无寇氏被封为罗侯的记载。但细看“寇”、“窦”二字,不管是从读音还是字形上来看,都极为相近,因此不排除传抄之误。

陈寿评价刘封此人:“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也就是说刘封处在容易招惹嫌疑的地位,而他的思虑不足以保护自己。正因为这样,所以他才会死不得其所,如果说这是一场政治斗争,那么刘封便是一个毫不知情的失败者,而且输掉了全部。

今夕无子收养之,明日得儿便诛杀。敢问正气存何处,只教世人惘叹息。不得不说,刘封是汉末军阀内部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他个人的悲剧同时也是那个残酷年代的真实写照。

1.刘封为什么不救关羽

刘封之所以后来会被刘备赐死,没有去救援关羽以至于关羽最后死亡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么当时刘封为什么不救关羽呢?

首先要知道刘封听信孟达谗言不救关羽的说法是《三国演义》之中的,而在真正的历史上,当时关羽向刘封请求出兵的时候还是关羽围困襄樊的时候,当时关羽未显劣势,而上庸还是刚占据不久,上庸的世家豪族虽然降了但是并没有真的臣服,而且上庸的兵力很少要是刘封贸然支援关羽,可能前脚走后脚上庸就变成别人的了,所以说刘封不去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上庸和麦城相聚甚远,虽然能够顺水前去,但是上庸兵少一旦去了也很难救下关羽,而上庸确实必然会失去,这样未必有功一定有过的结果换个人也不会去救关羽了。

刘封是三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是刘备的义子,从还小的时候就跟着刘备一起东奔西走,后来在刘备占据益州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的战功。刘封这个人为人刚猛暴烈,后来没有成为继承人,没有什么兵权,所以在关羽被困之后没有能力救援关羽因此引来了刘备的愤怒,后来被刘备赐死。

2.刘封怎么死的

关于刘封之死,传统的说法是由于刘封不救关羽,并企图侵凌孟达致东三郡丢失,惹得刘备大怒,因而被赐死。

然而历史就是这样,他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道得请言得明的,根据当时东三郡的实际情形,刘封以镇守东三郡为由拒绝援助关羽,并非其托词。东三郡当时初归附于蜀汉,民心并不稳定,三郡中的上庸、西城两郡被申耽、申仪兄弟俩掌控,申氏兄弟长期盘踞在上庸地区,是当地的豪强,归降于刘备只不过是迫于军事压力,其尚处于观望态度,并不真心为刘备效力。刘封、孟达奉命掌管东三郡,实则只是掌握了房陵一郡,如果此时贸然出兵营救关羽,结果有可能是关羽为获救,而三郡先失守,因而刘封不救关羽也是无奈之举,实在是情理之中,更提不上构成其死罪了。

孟达降魏,是在外有魏、吴夹击,内有申氏兄弟难制,荆州已失,东三郡孤悬域外的绝境下,这恐怕是不得已的选择,加之刘封侵凌孟达,确实进一步加剧了东三郡原本就命悬一线的局势,但是在孟达降魏这件事上仅仅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既然不救关羽与侵凌孟达这两件事都不足以构成刘封的死罪,那么刘封被赐死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为何呢?

刘封之死的根本原因主要还是他与刘禅之间的继嗣之争,其特殊的身份加之刚猛的性格,始终是刘禅继位的潜在威胁,成为动摇刘备集团根基的不安定因素,这才是刘封之死的主因。

3.刘封 刘禅

刘封、刘禅二人,一者为刘备的义子,另一人为刘备的长子,同为蜀汉集团的继承人,难免不让人将此二人放之一块儿加以比较。

很多历史学家喜好讨论历史的可能性,倘若刘备未曾赐死刘封,继承蜀汉之人为刘封,是否就不会出现乐不思蜀的阿斗刘禅,败坏蜀汉基业;是否三国鼎立的结局会出现大的逆转;是否主宰中原的霸主会改弦更张。

这样的假设并非空穴来风,不得不说刘禅在人们的心目早已是庸主的典型,“扶不起的阿斗”成为了对庸人的戏称。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这样的疑问无疑是大胆的,但在充满诡计与狡诈的三国混战的形势之下,处处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事例,周瑜如此,曹操亦是如此。而被历史所贬的阿斗,相反地,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大智若愚的处世之道。

刘禅于公元223年登基,至公元234投降魏国,称帝期间长达41年,在三国时期的所有君主之中,他无疑是在位时间最长久的一位,或许这其中少不了诸葛亮的扶持,但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仍旧安稳地做了29年的皇帝。在北伐问题上,刘禅更是表现出了冷静的判断能力,对诸葛亮的这一决策进行相劝,相比较之下,当时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诸葛亮反而显得过于狂热与焦躁。刘禅独揽大权后,彻底解决了蜀汉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局。因此,重新审查历史的真相来看,刘禅并非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庸主。

标签: 刘封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匈奴人究竟去了哪里? 匈奴族消失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匈奴

    欧洲人笔下画出的匈奴人匈奴的英文名是hun,也是破坏者和野蛮人的代名词,从中可以看出欧洲人对匈奴的恐怖记忆。公元1世纪,在东方已成为“丧家之犬”的北匈奴,逐渐向西逃亡,最后深入到欧洲腹地,不仅找回了昔日的荣耀,还引发了欧洲社会的大变动,从而改变了欧洲历史。北匈奴退出蒙古高原匈

  • 摄政王多尔衮为何拥立6岁的顺治登基?多尔衮不称帝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多尔衮

    皇太极死后皇位人选抉择公元1655年,是为大清顺治十二年。正月,副理事官彭长庚评价多尔衮说:“太宗创业盛京,同事诸王俱树勋劳,而睿王之功为冠。”(蒋良骐《东华录》卷五,顺治十二年正月。)当时,正值多尔衮死后遭到清算之际,这番话对多尔衮来说,应该是公正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多尔

  • 为什么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要立即续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林徽因

    梁启超安排的婚姻:林徽因梁思成婚后充满矛盾林徽因毕生情感,周旋于三个男人之间诗人徐志摩、建筑学家梁思成、哲学家金岳霖。江湖传说,徐毕生为其神魂颠倒,金为其终生不娶,唯梁思成修成正果,才子佳人珠联璧合。江湖传说终究当不得不真。林、梁的结合,实际上不过是长辈设计好的结果,其中有多少林徽因的个人意志,颇值

  • 飞将军李广为何终生没得封侯?汉代飞将军难封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广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将李广一生写得悲壮激越,脍炙人口,李广因此成了一位传奇式的英雄。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赞咏:“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维的《老将行》感叹:“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高适的《燕歌行》追怀:“君

  • 古代弓箭根本射不穿士兵的盔甲?弓箭的杀伤力有被高估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

    其实古代战争,双方使用的都是冷兵器,在科技方面也没有谁占据绝对的优势,但远程攻击似乎还是会比近身肉搏保险一些。只是有些时候会出现一种比较尴尬的情况,就是弓箭的箭头根本刺不穿士兵的盔甲,因为当时的工艺技术还没办法把箭头打磨的太锋利。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那弓箭的杀伤力就大打折扣了,而且弓箭的命中率也是一

  • 唐朝和宋朝女性的妆容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容易被人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宋朝

    其实唐朝和宋朝都属于对女性比较友好的朝代,不过相对来说,女性在唐朝更加容易解放天性,特别是在武则天统治的时期。那这次我们准备和大家讲一个比较冷门的小知识,就是唐朝女性和宋朝女性的妆容到底有什么区别。当然古代女性能用的化妆品并不是很多,和现代五花八门的彩妆还有保养品根本就比不了。但每个朝代肯定都会出现

  • 明朝的春宫画为何盛行 连大家闺秀也喜绘于春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宫画

    在明代,不仅出现了大量以性爱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性艺术也发展到丁一个高峰,春宫画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春宫画是描绘男女性爱生活、特别是各种性交姿态的图画,由于它最初产生于帝王的宫室,描写春宵宫帏之事,所以称为春宫。唐代大画家周昉经过《春宵秘戏图》,宋代也出现过这种“秘戏图”,元

  • 明朝皇帝的房中术:沉迷媚药不可自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房中术

    大明王朝皇帝不少荒淫无耻,他们恨不能将天下所有的美人都纳入后宫,供他们享用,但他们的精力毕竟有限,御幸美人时有时感到力不从心。于是,那些精于房中术的道家方士们便趁机向皇帝传授房中术。对于皇帝来说,恨不能将天下所有的美人都纳入后宫,供他享用,但皇帝的精力却不能源源不竭。皇帝深感自己力量有限,特别是随

  • 戊戌变法中袁世凯真的告密么?告密属实并非主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戊戌变法,袁世凯

    核心提示:袁世凯虽非主动告密,但把围园密谋和盘托出,总算将功补过,不但被旧党宽容,而且受到重用。荣禄进京,袁世凯奉命护理直隶总督,其新建陆军得赏银四千两。以六君子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子,但守旧派对他并不完全信任,慈禧太后因袁参与围园密谋,并未主动出首,欲加重惩。荣禄却看中了袁的才能,为袁力保。慈禧太

  • 蒋介石病逝后蒋经国如何成功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蒋介石,蒋经国

    按照历史定律,任何一位主要当政者病逝后,围绕着权力继承问题,必然有一番争斗。这种状况在蒋介石病逝后也依然存在。老的一代因蒋介石在世不好发作,蒋一死,已无人再能约束他们,他们不会买蒋经国的账。对于老一代此时此刻的心境,蒋经国最明白不过了,经过老蒋几十年的培养,蒋经国长进甚大,羽翼日渐丰满。他出任阁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