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杆秤的背后有什么文化奥秘?

古代杆秤的背后有什么文化奥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485 更新时间:2024/1/21 23:07:56

杆秤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堪称“国粹”。杆秤由几个部件组成:一是秤杆,它粗的一端上有秤毫并且整个秤杆上镶有秤星;二是秤砣;三是秤盘。

秤砣也叫“权”,它是按轩辕星座表意制作,属星宿,是主雷雨的神。秤杆称作“衡”,象征紫薇星座,“权衡轻重”这个词,就是由此而来。

而古人的称重器械在规格上与现代不同,古人使用的“铁坨秤”以十六两为一斤,半斤等于八两。

为什么我们的先祖会这样规定重量单位呢?其中又包含了哪些奥秘呢?

关于这个“把十六两”定为一斤,有着一个广为人知的小故事。故事中记载道,当时秦国负责统一度量衡的不是秦始皇本人,而是丞相李斯,李斯其人极有才华,有了金刚钻才揽瓷器活,在收到吩咐之后,很顺利地统一了货币的规制、量器的大小,还有基础重量单位的定夺。但这个时候问题来了,让多少两等于一斤比较合适?李斯陷入了纠结之中,因为既然两的单位已经定下来,换算起来好像随意一点也没问题,但太随意了又有失考究。

举棋不定的李斯遂去问了秦皇,秦皇不说话,大笔一挥写下几个小篆:天下公平。李斯还是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他灵机一动,数了这几个字的笔画,欣然决定用十六两作为一斤。

虽说故事是这么来的,但这种历史小趣闻明显有后世编纂的成分在内,没什么科学依据,不可考。

事实上,探讨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实际的历史背景。

首先文化上,老祖宗的这些东西,必定是有着充满哲学智慧的解释。古人认为,人的一生,从生至死亡,如果有福有禄长寿,就说明人生是圆满的。

他们以星相作为测算命运、窥探天机的手段,星相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中国的古代文化。

古人视“北斗七星”为帝王之星,主生杀、执生死;“南斗六星”为生命之星,主生灵、执正道;“福禄寿三星”为赐福之星,主福寿、执吉凶。

这三大星相的总数为“十六”,因此古人将“十六”定为称量物体的基本单位。 正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

古人将象征着“生死、正道、吉凶”的数字刻在秤上,是为了告诫那些心术不正的生意人,生死正邪全在一念之间,切莫为了贪图一点蝇头小利而抛弃做人的原则。

少秤一两货物,福星便会减去你的一点福气;少称二两货物,寿星便会减去你的一点寿命。

所以过去民间流传有“秤上亏心损阳寿,秤平斗满是好人”的说法。

中国的传统文化告诫我们,要买卖公平,生财有道。因此秤在人们心目中被认为是正直无私、光明磊落的象征。三国时期诸葛亮曾说过:“我心如秤,不能随人低昂”,而这个说法已经超越了商市买卖,升华到了人格、品德的高度。所以奉劝各位生意人以诚为本、以义为先、多积阴德,少占便宜。

古人认为北极主生,南极主死,天上的北极星指引方向,因此,定盘星是代表着北极星,十六两的星分别代表着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上福禄寿三星共十六星,并要求商人要公平交易,如果少给人一两,就表示坑人者无福,少给人二两少禄,少给人三两则短寿。

八两为半斤,因此人们常常说“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人差不多。

当然,古人的智慧并不仅仅是观星探相那么简单,还跟当时的生产条件和制度有关系。

首先当时标准参照物,一斤就是十六两。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国以黄金作为称量物体的单位。打个比方,秦始皇规定一尺为23厘米,那么一寸也就是2.3厘米。

《汉书食货志》上说“黄金方寸为斤”,方就是尺,也就是23厘米,寸就是2.3厘米。用黄金打一个长23厘米、宽2.3厘米的立方体,测量出的重量等于十六两,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一斤。不过古人的“克数”与现代不同,所以古代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半斤多一点。

《三国演义》中关羽使用的冷艳锯有82斤重,实际上只有41斤,或者不到50斤。民国时期,民国政府延用十六两制,但是将一两定为31.2g,一斤定为500克。

直到1959年,我国才使用“十两制”,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称重单位。

而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牵扯到一个进制问题,在古代的生产条件下,在秤杆上用二进制显然要比十进制好用。大家不妨想一想,在秤杆上是十等分的刻度好制作还是十六等分的好制作?

这里有些朋友估计会说是十等分,但其实是十六等分。因为在古代刻量工具缺乏的情况下,想做到等分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最简单的就是对折,也就是二进制的一个雏形。既然是对折那就只能是二四八十六这样,所以才有了十六等分。

先秦时期不论科技还是生产力都远远不如今天,就是杆秤也不普及,老百姓更多地使用简易的天平来称量。

只要有一个一斤重的砝码(即“权”),运用天平原理,跟砝码一样重的物体就是一斤;如果物体比较轻,把砝码对半分,正好就是半斤;如果物体还是轻,继续平分,就是四分之一斤。如此步步逼近。

如果采用十进制的话,到四分之一斤这里就不是整数了,确定临时砝码的难度上升。所以斤两换算的进制采用二的次方数最为方便。

如果不是这样,肯定早就用十进制了,毕竟好换算。

标签: 杆秤

更多文章

  • 古代被抄家者的女眷有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抄家

    那么,古代犯了重罪的人没有被满门抄斩,只是被抄家,他们的家属侥幸不死的话,会得到什么样的下场呢?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绣春刀》里所说的,入教坊司当妓女只是其中一种结果,但是,电影中所讲的不一定确切,入了教坊司不一定做妓女。教坊司是干什么的呢?主要负责"朝会宴享,冬至,正旦,进实

  • 唐朝时期的“梅花妆”到底源自哪位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梅花妆

    对上官婉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上官婉儿聪明伶俐,擅长写诗作文,十四岁时被武则天看中,负责掌管制诰事宜。唐中宗在位时期,封为昭容,故又称上官昭容,继续负责起草、发布诏书,一度权倾朝野。景隆四年(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上官婉儿和韦皇后等人被斩杀,留有遗

  • 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孩子?秦始皇是怎么一步步独揽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孩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据统计,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中国总共出了422个皇帝,如果要从中选出影响力最大、话题性最强的皇帝,相信很多人会把票投给秦始皇。因为这两个条件他都符合。秦始皇一生干了很多大事,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而且皇帝这个头衔就是他

  • 汉献帝刘协一生最痛恨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献帝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协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西汉时期,吕后开启了外戚专政的先河,这使的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就成为了一个傀儡,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是他的母亲做主,这对于一个皇帝而言是非常拿过大的打击,于是后来汉惠帝在梓州去世,临终前更是郁郁寡欢。但是比他更惨的还有一个皇帝,

  • 秦始皇铸造的十二铜人代表了什么?秦始皇为什么要造铜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始皇铸造十二铜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作为千古一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给我们留下了大量难解的历史之谜。他在灭六国,一统天下后,曾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造十二铜人,这便是其中之一。但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这十二铜人?其中有什么阴谋或者秘密吗?公元前221年,秦国消灭六国

  • 古代的通缉画像靠谱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画像

    古时候没有相片,所以想要寻人、或者抓捕罪犯只能通过画像把人的相貌给大致描绘出来。不过通过画画的方式难免会出现偏差,不能保证画像和要找的人完全一样,那古人通过画像抓捕罪犯的成功率到底高不高呢?如果抓错人了怎么办?实际上,通过这种方式难免会出现抓错人的情况,但此举主要还是靠熟悉罪犯的人,以举报的形式进行

  • 大宋柔福帝姬真假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柔福帝姬

    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南下攻取北宋帝都东京开封,掳走徽、钦二帝,除徽钦二帝之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灭亡。被掳走的皇室里,有一公主名叫赵多富,又名赵嬛嬛,被封为柔福帝姬。母懿肃贵妃王氏,宋徽宗赵佶第二十女。靖康之变时,年仅1

  • 息肌丸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息肌丸

    赵飞燕作为汉朝时期的一大美女,在民间也流传着众多的传言,比如她跳的掌上舞,据说能在人的手掌上跳舞,不过始终是传闻,具体怎么做的,却并没有人了解。而还有一个传闻,赵飞燕虽然可以永葆青春,那是因为她使用了一种名为息肌丸的东西,顾名思义就是让自己的身体停止生长,停止老化,但是也因此才没有孩子。这究竟是真是

  • 古代选妃有哪些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选妃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家都知道皇帝不但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还拥有着三宫六院,三宫六院里面住着年轻漂亮的姑娘,都是皇帝享用的,但这些美女也是经过皇帝千挑万选而进宫的,比如身上有奇怪的味道、脚气、痔疮等等的都是没有办法入选的。先来说说这四大标准第一就是出身高贵,古人是比较讲究门当户对的,皇帝的老婆出

  • 李自成和谈的条件是什么 崇祯为什么接受李自成的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自成

    崇祯皇帝有力治国,却无力回天,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明朝被毁灭。崇祯皇帝和李自成原本有谈判的机会,但崇祯却不愿答应李自成提出的条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崇祯还是有些拉不下脸面,如果能跟李自成和解,起码还能保存大明根基,一旦没有商量的余地就只能拼个鱼死网破了。其实朱元璋也是平民皇帝,而且依照他的脾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