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帝的皇后是谁?为何一个病死一个被废?

乾隆帝的皇后是谁?为何一个病死一个被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18 更新时间:2024/4/5 16:21:49

说起乾隆皇帝,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在很多反应清朝的影视作品中都是有提到这个皇帝的。乾隆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一生极为风流,在电视剧《还珠格格》的故事就是因为乾隆的风流而引起的。乾隆真正的皇后有两位,还有一位是乾隆死后追封的,所以不算算不上是一名真正的皇后。在历史上乾隆的皇后都较为不幸,乾隆一生只承认了一位皇后,便是他的第一个皇后富察氏。

乾隆皇帝在位60年,又做了四年的太上皇,是整个封建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曾六次下江南,留下不了少风流韵事,也多了很多坊间野史趣谈。他的两位皇后先后在他南巡过程中一个病死,一个被废。于是人们就猜想,这两位皇后的遭遇肯定都与乾隆风流有关,那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乾隆生前一共有过两个皇后。第一个皇后富察氏,是他还是宝亲王时的嫡福晋,乾隆二年被册封为皇后。富察氏温情脉脉,为人恭谨简朴,得到太后赏识,后宫嫔妃敬重,乾隆皇帝也对她恭敬有加。帝后二人心心相印,非常恩爱。

有一年,乾隆帝下令将畅春园、长春馆以及圆明园三处并为一处。当园工告成后,乾隆非常高兴,命皇后率六宫妃嫔、宗室命妇、公主福晋等入园随同玩赏。在这些美女如云的人群里,有一个贵妇格外出众,与她比较起来,六宫粉黛皆无颜色,乾隆不禁为之心动。经过询问,此女乃皇后的亲嫂子,内务府大臣傅恒的妻子。此后几天乾隆都心不在焉,心里时时想起那个傅夫人。

过了一段时间,恰逢皇后生辰,傅夫人进宫贺寿。酒过几寻后,傅夫人就醉了,乾隆借机让宫女将傅夫人扶到别宫休息,自己也偷偷跟了过来。宴席中突然不见了皇帝,皇后忙命人去找。宫女回报,傅夫人所住宫殿宫门紧闭,不便入内。皇后就明白了八九分。第二天,傅夫人去慈宁宫向皇后辞行,皇后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嫂嫂恭喜!”傅夫顿时脸红,很羞愧地匆匆离去。

从这以后,皇后对皇帝似乎有了心结,整天闷闷不乐。乾隆自知理亏,也就没说什么。过了几年皇后生了一个儿子,不久就得天花死了,皇后心情更是糟糕,整天以泪洗面。乾隆十三年,为了替皇后分愁解忧,乾隆借东巡之名,带她出去散心。一路上游览江山美景,皇后富察氏仍然无法释怀,不久就受了风寒,乾隆顿时慌了手脚,下令马上回京,可刚走到德州,皇后就不行了,终年三十七岁。富察氏皇后临死前只留给乾隆一个幽怨的目光。这个目光让乾隆愧疚了一生。乾隆后来为了纪念富察氏皇后,就为她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述悲赋》。大意是,我是多么悲痛啊,这样生死离别,失去贤惠内助,今后谁来陪伴我呢?

富察氏皇后去世后,六宫不能一日无主。就在太后的决议下,将娴妃乌喇那拉氏封为皇贵妃暂时代行皇后之职,统领六宫。乌喇那拉氏是左领那尔布之女,乾隆为宝亲王时的侧福晋。乾隆对乌喇那拉氏感情一般,因后宫没有太合适的人选,就同意了太后的提议。乾隆十五年,富察氏去世三周年后,乌喇那拉氏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乾隆三十年,弘历生了一场大病,两个皇子永璐、永琪也接连病逝,使他愁怀难解。大臣和珅建议去江南巡幸散心,太后也建议将皇后乌喇那拉氏也一起带上,毕竟她已经做了这么多年的正牌皇后了。母命难违,乾隆只好答应。

上次游览因富察氏皇后病逝,没能尽兴。这次,乾隆可要游遍名山大川。到了杭州,听说登上秦淮河上的画舫游览一周,其味无穷。在和珅的撺掇下,君臣二人一拍结合,便换上便服,登上一艘大船。船上都是江南名妓,歌舞升平,饮酒谈笑,乾隆乐不思蜀。

后来,几名太监奉太后命摇船来找他,乾隆才登岸回宫。这件事让乌喇那拉氏皇后很不高兴,自从她被册封后,皇帝对她一直很冷淡,想到自己在皇上心目中还不如那些名妓,气就不打一处来,忍不住与乾隆争吵了起来。

据说她当时大哭大闹不依不饶,竟然发脾气把自己的头发给剪了。按照大清国俗,只有在皇太后和皇帝驾崩的时候皇后才能剪头发。皇后的行为触怒了龙颜,被命提前回京了。此后几天乾隆仍余怒未消,也匆匆赶回京城,将乌喇那拉氏打入冷宫。对于乌喇那拉氏被打入冷宫一事,《清实录》是这样记载的:“皇后自册立以来并无失德,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恰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因令先回京,在宫调摄”。

意思是说,皇后自打嫁过门后并没有什么错,直到去年春天,我陪着皇太后巡幸江浙一带,正玩得高兴呢,皇后突然转了性子了,对皇太后大不敬,到了杭州就更加过分了,疑似精神病,因此我让她先回宫,好好调养,这话说得婉转,其实就是把皇后打入冷宫了。如果按照《清实录》上所说,是因为皇后对太后不能恪尽孝道,这个理由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但是关于真相,民间还流传着另一版本,就是在那拉皇后身上说事了,简而言之,那拉皇后一切不贤不惠罪名,都是乾隆皇上的借口,为的是遮盖他的风流韵事。

被打入冷宫的那拉皇后积郁成疾,第二年就病逝了。据说当时乾隆皇帝正在木兰围场打猎,他听到这个死讯后竟然无动于衷,并下令丧礼只能按皇贵妃的礼仪入葬,就葬在纯惠皇贵妃那里,不给她单独的陵寝,自己百年之后也不要她陪葬在身边。

就这样去世后的乌喇那拉氏不但没有资格陪葬在乾隆身边,她甚至在妃子的园寝里都没有落脚之地,只能寄居在纯惠皇贵妃的旁边。两个皇后两种结局,他们用自己的一生把后宫佳丽的幸与不幸诠释得淋漓尽致,至今耐人寻味。

标签: 乾隆帝

更多文章

  • 古代青楼女子避孕方式盘点 “避孕套”早已流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避孕

    古代青楼虽说可恨,但也给这些被抛弃的女子一个归宿,在青楼被男人喜爱的女子一般有几个特点,长得漂亮是肯定的,并且还要身材好,毕竟她们是靠身体吃饭的。所以她们也会花很大经历去保护自己的身子,第一条就是千万不能怀孕,不说怀孕会拉不到客,更会被老鸨打个半死或者打掉孩子,极度伤害身体,所以古代女子就有了自己

  •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留下大量官太太怎么处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国民党

    战争是一个让人感到害怕的词汇,征战沙场的多数是精壮男子,在他们背后还有支持他们的女性家属,战争年代,女性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就不得不躲在男性身后,在解放战争胜利后,国军退居台湾,但是在大陆留下大量官太太,她们的要求简单却让人担忧!解放战争后,国民党败退台湾,当时国民党的大部分高级将领都去了台湾,台

  • 守宫砂是什么真的吗?守宫砂真正用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守宫砂

    守宫砂是古人用来验证女子贞操的药物。将此药涂抹在女子身上,便会出现一个红印,一旦和男性发生关系,此印记就会消失。那守宫砂的作用是真的么?实际上这个印记,就只是一般的痣,古人不知道怎么传来传去把它的女子贞操结合到了一起,如果古人真信这个东西的话,估计不少女子都要被误会了。其实在古代还有很多类似不着边际

  • 吴佩孚是怎么死的?吴佩孚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吴佩孚

    吴佩孚的命案,是民国知名命案之一,也是最扑朔迷离的命案之一。此案牵涉到牙科手术,是故意杀人还是医疗事故?由于当时没有及时进行司法鉴定,如今要回头将本案的事实真相彻底还原,恐怕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似乎只能回头检证吴佩孚身边人的说法,藉以管窥一豹。首先,我们看看吴佩孚的孙子吴运干、吴运坤在《先祖父

  • 花木兰到底是鲜卑族还是汉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花木兰

    说到花木兰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这个人其实还是非常厉害的,替父从军的故事全天下都知道,但是关于花木兰一直有一个问题一直被网友们争议,那就是关于花木兰的种族问题,很多人觉得花木兰是汉族的,也有人觉得花木兰是鲜卑族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花木兰到底是什么族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 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是什么?项羽最后死在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项羽

    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是什么?一说到项羽死于乌江,很多人想到就是就好像是项羽已经跑到了乌江的江边了,面对乌江长亭,即使旁人苦苦相劝项羽渡江而去,但是项羽依旧放弃了这次或许可以重来的机会,而是最后转身杀入汉军,手刃数百汉军以后自刎而死。后人想象的画面里确实是一条汉子,但是实际上这也只是后人的想当然而已。

  • 古代女子同性恋如何实现性满足 女同性恋性用具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同性恋

    古代女子社交受限,越约束压抑,就越容易找方式爆发。在中国古代女性封闭式的生活,女子大多只限于在女眷、婢女间活动,由此,女性同性恋的现象各代都有,有的是上流社会的以精神恋为主的同性恋,如小姐与婢女之间、女友之间等。如明代作家李渔的剧本《怜香伴》中,就描述了一则女子同性恋的故事。它说的是少女石云笺谒庙

  • 戚夫人是怎么死的? 戚夫人真的被吕后虐杀于厕所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戚夫人

    要说想做帝皇的女人,除了要有美貌的容颜,还得有心计,还得有实力,否则下场可是会很惨的,自古以来惨死的后宫嫔妃自是不少,不过刘邦的宠妃戚夫人算是死得比较惨的一个了,据历史上记载 戚夫人被吕后虐杀于厕所,那么这是真的吗?戚夫人是怎么死的了,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关于戚夫人的文章吧。戚夫人(前224年-前194

  • 北魏孝文帝生母之谜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生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一名鲜卑族皇帝,他进行了一场改革运动,在历史上称为“孝文改制”,曾有力地推进汉族和胡族的民族融合。在这场改革运动中,胡族的姓氏也被汉化了。鲜卑族皇室本姓拓跋、改为元姓,他的名字叫元宏。他是北魏文成帝的长孙,献文帝的长子。然而,关于他的生母,在

  • 陈子昂是被害死的吗 陈子昂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陈子昂

    唐初诗人陈子昂,字伯玉,是奋力开拓唐诗发展道路的杰出先驱,他的一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千百年来广为流传。陈子昂的一生刚正不阿,追求贤明政治,所作的《感遇》诗,指斥时弊,风格清峻,嬴得后世的称颂。然而,陈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