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洪承畴真的是在孝庄文皇后的劝说下才投降的吗?

洪承畴真的是在孝庄文皇后的劝说下才投降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176 更新时间:2024/1/20 8:20:40

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孝庄文皇后。

一、皇太极与清初政治 皇太极是清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清太宗,皇太极与其父亲努尔哈赤一样都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为清军入关定鼎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很可惜,他并没有看到大清入关的那一天,在皇太极去世的八个月后,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多尔衮带着皇太极的儿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在吴三桂的支持下,几乎兵不血刃问鼎北京,开了我国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的新篇章。

1626年皇太极登基称帝,并将族名由女真改为满洲,将国号又金改为大清,在族名与国号的改称上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由于文章内容所限不在此一一赘述。在政治体制上,皇太极强调中央集权的加强,逐渐树立君主的权威。在对外关系上,将漠南蒙古与朝鲜征服,解除了征明的后顾之忧。同时在用人问题上,也不拘一格,破格重用大量汉族人才,使得很多汉族的读书人都主动投入到皇太极集团中,为其出谋划策。大量的汉族地主阶级的加入自然壮大了其统治的基础,为其逐鹿中原打下良好基础,在这些汉族人才良将中也包括我们下文介绍的洪承畴

二、孝庄太后秉国不预政的智慧 孝庄太后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精明的女政治家,一生历经三朝,辅佐顺治与康熙两位皇帝,为清朝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后世史学也积极评价其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

孝庄是其谥号,也就是死后对其称号,但如今的影视剧中比如陈道明与斯琴高娃老师主演的《康熙王朝》中多次演到太后自称自己为孝庄太后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孝庄太后准确应称为孝庄文太后,原名布木布泰,是蒙古族大姓博尔济吉特氏,家世背景煊赫,由于清朝长期推行满蒙联姻政策,所以年仅十三岁的布木布泰就嫁给了年长自己三十岁的姑父皇太极为侧福晋,天聪八年,皇太极又将其姐姐海兰珠娶入宫中,此后皇太极宫中就形成姑姑与两位外甥女共侍一夫的局面,这种状态今人看似有些乱伦,但在当时的后金政权中,这种现象还较为普遍。

从1644年福临登基到1687年孝庄太后去世,三十余年的岁月中孝庄太后为清朝的初期强盛费尽心血,尽心竭力的辅佐两位幼帝登基,顺治皇帝登基是年仅六岁,康熙皇帝登基时年仅八岁,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权臣弄权,清朝对于全国的统治并不十分牢固,实际上,这时候就显现出孝庄太后的高超政治智慧,她并没有走到政治舞台中心,而一直在幕后默默辅佐两位幼主,这与清末的慈禧太后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正是由于其特殊的身份与传奇的经历,才导致孝庄太后的一生成为大家热议与研究的重点,当然其中不乏牵强附会之说,比如有野史记载,松锦之战后,后金政权俘获明朝大将洪承畴,皇太极爱惜人才希望能劝降洪承畴,但洪承畴誓死不从,坚称要做明朝的断头将军,一时局面十分尴尬,当时还是庄妃的孝庄太后知道自己夫君为难之处后主动请缨,化妆为一个汉族妇人,走入大牢假意探监,实为劝降洪承畴,洪承畴见是一个举止端正少妇前来,也就放松心里的戒备,庄妃见势就对洪承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庄妃的说服下,洪承畴主动加入到大清政权,并被皇太极委以重任,同时在此后对明作战中屡立战功,立下了汗马功劳。以上不过是野史稗文所载,正史档案中并无此描述。

三、洪承畴在松锦之战后的进与退 洪承畴是清初著名将领,其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万历四十四年洪承畴中进士,由于其善于用兵,并在镇压陕北农民起义中屡立奇功,所以被任命为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可以说是封疆大吏,得到朝廷的重用,但其人生的转轨就发生在1642年,从1640年开始清军加紧对明朝的进攻,明朝对辽东的统治实际上已然名存实亡,战争初期,清军打败,损失惨重,但皇太极并未气馁而是积极调整作战计划,增加作战兵力,而明朝方面初战告捷,滋长了轻敌思想,洪承畴作为主要统帅却与祖大寿不和,分散兵力,加之当时明朝皇帝崇祯越级指挥,犯了军中大忌,盲目催战,导致明军惨败,清军以五万兵力打破明军十三万兵力,因此松锦之战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这次战争历时两年时间,明朝元气大伤,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此外明朝重要将领洪承畴、祖大乐、祖大寿、吕品奇等被俘降清。

四、总述

孝庄太后劝降洪承畴,实为无稽之谈。毫无历史的史料依据,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并非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首先,清宫规矩森严,一个弱女子去见一位囚臣,就不符合历史事实;此外据学者考证孝庄太后一生虽为大清国基业的开拓勤勤恳恳,鞠躬尽瘁,但不至于以当朝庄妃身份去劝降敌国大臣,另外孝庄太后不通汉语,与洪承畴之间更是无法直接交流,降臣洪承畴怎么可能看到一个化装成汉族妇女就一见倾心,还会被其所说服呢?概观此说法的来龙去脉,只不过是野史附和而成,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史料证实。由于孝庄太后一生确实是十分传奇,这一广为流传的野史传说,并被各大影视剧播放,但只不过为满足着观众需求而已,使枯瘪的历史人物更加丰富饱满一些而已。

标签: 洪承畴

更多文章

  • 张天师现在是多少代?现在还有张天师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天师

    现如今人们都知道,我国有一个诞生于本土的宗教道教,而且很多的神话故事里面的神仙也都是道教体系当中的神仙,所以人们也都是非常熟悉的。而道教和道家其实是两个概念,道教的创始人是东汉时期的张道陵,被人们尊称为张天师。而后来,历代的教主都被人们尊称为天师,而道教至今依然存在,那么张天师是否现在还存在呢?今天

  • 琉璃美人煞昊辰死了吗?司凤杀了昊辰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琉璃美人煞,昊辰

    昊辰一心想要阻止司凤和璇玑之间的关系,想尽办法破坏他们之间的感情,但是却始终认为,自己这是在帮助璇玑,想让她重新成为一个听话的战神,也始终不肯承认自己是喜欢璇玑的。而在后面的剧情当中,昊辰竟然死在了司凤的手上,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司凤真的杀了昊辰吗,会不会又是昊辰的局,为了让璇玑离开司凤呢?下面就让

  • 汉成帝为什么最后会死在赵合德的床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成帝

    赵飞燕以一介舞姬出身,与汉成帝邂逅,从此宠冠后宫直至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传奇的人生经历毫不逊色于灰姑娘的故事。但她为之倾注全部感情的汉成帝,最后却死在了妹妹赵合德的床上。姐妹二人围绕着同一个男人的感情纠葛,又不得不说是一场亲情加爱情的悲剧。紧接着赵合德畏惧流言,说她过度损耗汉成帝身体导致其早早得离世

  • 钩弋夫人死得不冤吗?钩弋夫人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钩弋夫人

    说到钩弋夫人很多人都知道的这个人还是非常给力的,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钩弋夫人死得非常的冤枉,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为什么会这么说呢?那么这个钩弋夫人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下面我们也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钩弋夫人但凡是知道这个人的一点点作为的都知道钩弋夫人死得真的不冤,钩弋夫人是死真不冤枉,

  • 项羽举鼎真的靠谱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项羽

    人们说到项羽的时候,总是会用“力能扛鼎”这个词来形容,说明项羽的力气非常大,能够举起一口很重的大鼎。但是要说到大鼎的重量的时候又各有各的说法,不尽相同了,甚至说有一千斤的。虽然当时的计量单位和现在不同,但这个重量也不容小觑,项羽当真有那么大的力量,能够举起那么重的大鼎吗?历史

  • 明朝豹房是怎么玩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豹房

    说到这个明朝也还是有很多很多这个故事可言的,话说这个豹房就是其中之一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明朝的豹房到底是怎么玩的呢?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了,下面一起来分析看看吧!这个“豹房”其实是为了帝王享乐设立出来的,在这个房间里,帝王存有很多的奇珍异兽,除了这些异兽之外,这里最主要的

  • 扶苏看到遗诏为何不辨真伪就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扶苏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扶苏自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的功绩自是不必说了,其辛辛苦苦灭六国,统一天下,并以始皇帝自居,可想而知他并不只是想自己家的天下仅止步于二世。奈何他没想到的是,纵使他再功绩卓越,帝王本色,也抵挡不了时间流逝,面临年老的无奈,以至于在不经意间的去世,江上就被奸人所

  • 刘邦称帝后立吕后为皇后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和吕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谁是汉高祖最宠幸之人?有点历史常识的人大概都觉得是戚夫人。的确,戚夫人年轻貌美,能歌善舞,还生了一个令刘邦十分满意的儿子,名叫如意,差点当上太子,足见刘邦对戚夫人是非常宠爱的。虽然对戚夫人很宠爱,但刘邦对吕后却始终是敬畏有加,而且他当皇帝期

  • 宋朝男人为什么爱戴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

    说起宋朝男人热衷于戴花,有时候真叫人啼笑皆非。梁山上的好汉够粗犷吧?可是,好几位好汉都喜欢在头上戴朵花。翻翻水浒传,简直就是花团锦簇:小霸王周通、短命二郎阮小五、病关索杨雄、浪子燕青出场的时候都戴着花,最搞笑是那个大名府的刽子手蔡庆,长得一脸横肉,五大三粗,敞着个胸,胸毛一根根竖起像两排钢针,可人家

  • 秦始皇身世之谜:到底是秦氏血脉还是吕氏血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

    对秦始皇身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生母身份也成谜对于秦始皇到底是秦氏血脉,还是吕氏血脉,这个问题被古今史学家们争论了上千年。其实不仅是秦始皇的父亲,他的生母赵姬也模模糊糊的。赵姬真正的姓氏名字早已无法得知,她到底是赵富家女,还是一位舞女妾氏,这一点有所争议。我们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