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锦绣未央》心儿与拓跋浚在史实中存在爱情吗

《锦绣未央》心儿与拓跋浚在史实中存在爱情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61 更新时间:2023/12/5 3:28:03

《锦绣未央》中北魏帝劝自己的皇长孙拓跋浚对自己心爱之人要百折不挠的去追求,要学自己拿出一统北方威慑天下的气魄。从编剧的设定中,我们不难猜测这个中年丧子的皇上就是北魏的太武皇帝拓跋焘。不管在剧中还是在史实,拓跋焘都表现出对皇长孙的无比疼爱。其一是对皇孙的补偿,毕竟太子被杀虽有宦官陷害,但也逃脱不了拓跋焘猜疑的责任。其二是皇长孙从小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睿智,深得拓跋焘的喜爱。而拓跋焘真正的皇长孙是也就是未来的文成帝拓拔濬,也就是罗晋扮演的拓跋浚的真实历史人物原型。整部剧的的主线条是以感情为主,宫斗为辅。那今儿个咱们就只谈风月不谈宫斗,看一看历史上真实的拓拔濬的感情是否真如《锦绣未央》所描述的一样美好凄婉、痛彻心扉。

史实中,拓跋浚的历史原型是文成帝拓跋濬,而拓跋濬的皇后并非是《锦绣未央》中北凉公主心儿,而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冯太后,此女14岁便册封妃子,18岁荣登皇后宝座,24岁操纵北魏政权。此后献文帝尊称她为皇太后,在冯太后的辅佐下,北魏孝文帝更是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足见冯氏高超的政治手腕。

史实中拓跋浚(拓跋濬)与冯太后之间存在爱情吗?

历史上冯氏的真实身份只是亡国北燕的没落皇女,自小就被没入北魏后宫成为拓跋氏的婢女。在后宫中得到姑母冯昭仪的各方照应,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冯昭仪原为冯文通的小女儿。冯文通在逃出北燕后便投降北魏,顺带手把小女儿送给太武帝拓跋焘,此女也相当争气,不久便被立为昭仪。也许是同为北燕血脉,冯氏没入宫后便动了恻隐之心。在后宫有品级就意味着在皇帝心中还有点分量,便请求拓跋焘让年幼的冯氏与自己同住,免去她学做苦役的营生。在冯昭仪的庇护下,年幼的冯后慢慢长大成人。终日耳濡目染,逐渐熟悉了北魏皇宫内的礼仪和其间的微妙,积累起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也养成了复杂的感情性格。

公元454年,北魏后宫李贵人为文成帝拓跋濬诞下皇子,文成帝大喜取名拓跋弘。按照道武帝拓跋珪当年所定的规矩,凡后妃所生之子被立为储君,生母皆要赐死,以防母凭子贵,专擅朝政。遂李氏被赐死。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拓跋焘的媳妇儿常太后,常太后如愿以偿的利用这次宫斗铲除了异己,并扶持自己中意的冯贵人(也就是未来的冯太后)为皇后。

史书中并没有太多的着墨冯太后与文成帝的感情如何。然,文成帝短暂的一生也孕育了若干个儿子,却独独没有与自己的皇后生育一儿半女。庭院深深,危机四伏!能够登上最高权利宝座,拓跋濬必然要多份敏锐与猜疑。太子生母李贵人的死必然与常太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冯氏的上位也向文成帝昭示着她与这场谋杀的设计者实属一伙。经历此事之后,两人必产生嫌隙与怨恨,势必成为之后两人情感中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此后的十年中,冯氏作为皇后,担起了照顾太子的养育之责,并很好的把握了这次机会。对拓跋弘视如己出,百般照顾尽显慈爱。尽管种种举动让文成帝深感宽慰,但依旧没有换来皇帝夫君的心。十年蛰伏,贵为皇后,经历了漫长的挫败和隐忍,成就了冯氏日后在政治局面中的坚韧果敢和敏锐心机!

《锦绣未央》中李未央还原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冯氏的有勇有谋

公元465年,年仅26岁拓跋濬因病暴毙。冯皇后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按照北魏旧俗,皇帝驾崩后要举行大型的哀吊仪式,也就是第三天要烧掉他的随身衣物,在出殡前做最后的悼念。朝中百官和后宫嫔妃必须要亲临现场哭泣以尽哀思。

更多文章

  •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为什么那么容易就成功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杯酒释兵权,赵匡胤,为什么,那么,容易,成功,杯酒释兵权,为

    杯酒释兵权为什么那么容易,这是因为赵匡胤有着经天纬地的才干,他能够镇得住这些将领。这些将领虽然南征北战,但是都是在赵匡胤指挥下进行的,因此他们都很敬畏自己的上司。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杯酒释兵权变得很容易。杯酒释兵权是在宋朝刚建立的时候进行,在当时,国家已经没有了再需要打仗的地方,因此这些武将没有了用

  • 虞姬怎么死的却都没有记录死亡另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虞姬,怎么,死的,没有,记录,死亡,另解,虞姬,怎么,死的

    虞姬怎么死的?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虞姬为什么要死就没很少知道了。在史记上,虞姬怎么死的却没有记录,但是也没有说虞姬是否已经死亡。普遍的说法就是虞姬是自杀,但是在历史的证据上,虞姬怎么死的却都没有记录。虞姬自刎史书中对虞姬的记载的较少,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在《史记·项羽本纪》里记载道:“有美人名虞。”

  • 赵匡胤千古之谜探究:赵匡胤死因及传位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匡胤,千古,之谜,探究,死因,传位,宋太祖,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从后周孤儿寡母手中夺得政权,建立北宋。然而北宋当时在中国也仅仅是一个比较强的割据势力而已,如果它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一样,短短几十年而亡,人们也不会过多的表示惊讶。但是雄才大略的赵匡胤天才的通过“杯酒释兵权”和平解除了高级将领的威胁,铲除了五代以来“皇

  • 刘备怎么死的刘备墓又在哪里 千古奇案迷雾重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怎么,死的,墓又,在哪里,古奇,迷雾,重重,对于,刘备

    对于刘备怎么死的,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也有著名的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刘备的死或多或少跟东吴是有联系的,在当时,关羽和张飞相继死去,而且死的原因都跟东吴有关,所以气急败坏的刘备才会起兵攻打东吴,惨败而归,最终郁郁而终。刘关张桃园结义的事情很多人都应该知道的,这三兄弟分别是刘备、关羽、张飞,他们在《三国演义

  • 揭秘:让刘邦之子刘盈念念不忘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揭秘,刘邦,之子,刘盈,念念不忘,刘盈,心目中,夏侯婴,他最

    在刘盈的心目中,夏侯婴是他最亲近的人,如同其再生父母。原来呀,在楚汉争霸的时候,已被封侯的夏侯婴跟着刘邦在洛阳集结各路诸侯共五十六万大军兵分几路攻打项羽。结果在进军彭城时,汉王犯了轻敌的错误,让项羽给钻了空子,直捣他的军事指挥部。被人家打了个措手不及,刘邦只好率十余骑落荒而逃。姑且这么说吧,自刘邦起

  • 韩信冤死?刘邦杀韩信不为人知的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信,冤死,刘邦,不为人知,隐情,韩信,称病,不朝,发牢骚

    韩信称病不朝,发发牢骚,这些都在刘邦所能容忍的限度内,毕竟功劳在身,威名远扬,一朝被囚心里不痛快,这都情有可原。只要你不惹是生非,我这里大可不必较真,睁只眼闭只眼谁都过得去。韩信偏不按着刘邦的心意行事,不仅嘴上有怨言,他竟然真的付诸行动了。——韩信叛汉自立有很多机会,北上占领赵国时他可以,拥有广袤富

  •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是否真的存在至今难以评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的,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是否,真的,存在,至今,难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三国演义》第

  • 一代诗人白居易官场情场家庭连连失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一代,诗人,白居易,官场,情场,家庭,连连,失利,唐代,诗人

    唐代诗人白居易年纪轻轻就声名远扬,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使得一代名家顾况对他赞赏有加,那时的白居易还没有踏入官场,但是接触到的都是高官显贵,随后白居易参加科考入仕,少年成名,当时的仕途还算顺利。白居易直言不讳的诗人没有意识到官场的黑暗,屡次谏言不被采纳的他逐渐失望,后来的贬黜更让他心中苦闷,以写实诗

  • 关于李煜的故事有哪些 李煜梅花的内容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于,李煜,故事,哪些,花的,内容,分析,李煜,南唐,李后主

    李煜,南唐李后主。一生命运坎坷,可谓生不逢时,本来就有一颗隐士旷达之心,但是却无奈只能登上帝位,在政治的纷争中凋零。李煜当初与大周后娥皇结婚,夫妻二人感情深厚。大周后产后身体一直没有调理好,她的妹妹便来看她。没想到,李煜和小周后见面了,两人平日里就听过对方的事了,俩人感情迅速升温。李煜还为此作了一首

  • 诸葛亮的遗令之谜:为什么不把兵权交给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的,诸葛,亮的,遗令,之谜,为什么,不把,兵权,交给

    为什么诸葛亮不把兵权交给魏延?两个原因: 一 战略思想有分歧通常比较通俗的说法是“诸葛亮和魏延在军事路线上有分歧”。我觉得 把军事路线换成战略思想更为确切。魏延不明白诸葛亮的战略思想,而诸葛亮也不能不可以给魏延说穿,说不清,魏延也听不懂。魏延就像韩信,他只算军事帐不算政治账,而诸葛亮作为政治家,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