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洪亮吉的人口思想是怎样的

洪亮吉的人口思想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62 更新时间:2024/2/28 11:19:11

洪亮吉的人口思想是怎样的

洪亮吉是清朝人,那时的政策是“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育,所以那时的人口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雍正年间又实行了“摊丁入庙”的政策,使得人口和纳税不再有联系,大量的人口征入户籍,自此以后,人口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难以控制,人口增长的比例之高历史罕见,这时候洪亮吉的人口思想被提出了。

洪亮吉作品

洪亮吉的人口思想主要内容是他在《寓言》一书中的“治平篇”和“生计篇”中提出了一套最符合当时封建社会的人口绝对过剩理论。他认为,人口增长的过快,但是相应的土地房屋和资源等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提高,那就会是一个巨大的灾难,现如今也证实了资源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人民的生活水平必然下降。洪亮吉的人口思想还提出人口的增长将会导致更多的社会问题,因为通货膨胀,一个勤奋工作的人也有可能会无法维持生计,而一户人的子女众多,也带来了更多的家庭矛盾。

洪亮吉的人口思想当中也提出了如控制人口,他认为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自然方面,二是人为方面。自然的天灾人祸必然导致人口的下降,但是下降的人口少之又少,这样就需要国家调控,开垦荒地,转移劳动力,减少税收,尽量减轻人们的压力,来达到控制人口的效果。

洪亮吉生活的时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一个特殊时期,在那个时候他能够敏锐地洞察到人口的增长所带来的影响,并且从多方面加以分析,这套理论也在指引着当今的社会发展。

洪亮吉事件具体是什么

洪亮吉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翰林院编修,是一个富有才华的学者。他出生于1746年,卒于1809年,在乾隆年间参加科举中了榜眼,之后便开始在翰林院任职。在他六十三年的生命中,“洪亮吉事件”无疑是他一生中最失意的事情。

洪亮吉画像

“洪亮吉事件”发生在清朝嘉庆年间。嘉庆皇帝在自己的父亲驾崩后,立马诛杀了大贪官和珅,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并独揽朝政。朝廷百官在纷纷对嘉庆皇帝除和珅的行为表示高度赞扬时,也极力表态想要撇清自己和和珅之间的关系。

然而洪亮吉作为一名刚正不阿的有志之士,却在此时含蓄地批评了嘉庆皇帝的不作为。他上书嘉庆皇帝,指出之所以有和珅这类人的胡作非为,是因为朝廷纲纪松弛。而一旦制度不完善,许多小人便会钻漏洞,才使得祸害国家的现象不断发生。他告诫皇帝,希望他能够改革图新,严惩营私舞弊的行为,并完善制度,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

随着洪亮吉言论的传播,越来越多的言官开始附和。这些举动引起了嘉庆皇帝的不满,于是,他决定杀一儆百,而洪亮吉便是嘉庆皇帝的第一个目标。幸运的是,在洪亮吉命悬一线的时候,嘉庆皇帝又帮他平反,最后改判为流放伊犁。这便是清朝年间著名的“洪亮吉事件”。

洪老先生在被流放了百日之后,又被嘉庆皇帝赦免大罪,从此以后,他就一直在家安心撰写章,最终流芳百世。

洪亮吉的成就简介

洪亮吉是清代的文学家和经学家。他自幼刻苦读书,勤勉上进,但是他的一生却不平顺。早年的时候虽然得到赏识,但是考试一直没能考上,快到中年的时候才终于得了一个好的名次,得以贡献自己的能力。晚年还曾经教导过皇曾孙。洪亮吉的成就很多,著名的人口理论就是洪亮吉的成就之一。

洪亮吉配图

洪亮吉生活在一个比较尴尬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清朝开始逐渐走衰亡。这时候的官员们大多不管民生,也没有长远的思想。乾隆年间中国的人口增长的十分迅速,这是历代都没有出现过的现象。一些比较敏锐的学者注意到这样的现象会影响到未来的社会发展,于是就有了洪亮吉的人口理论,洪亮吉的主是通过温和的方式来逐渐控制人口,而不是强制粗暴的使用暴力手段,洪亮吉的人口理论对如今社会仍然很有警示作用。

标签: 洪亮人口思想怎样洪亮人口思想怎样清朝那时

更多文章

  • 革命者于若木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革命者,于若木,生平,简介,革命者,于若木,生平,简介,每一

    革命者于若木生平简介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了不起的女人,我们的开国元勋陈云也是如此。他能为中国建设付出这么多精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贤能内助于若木。于若木照片于若木生平随着陈云经历了潮起潮落,与陈云患难与共,更是与陈云同志一起为中国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功绩。陈云与于若木第一次见面时因为陈云鼻炎

  • 彭寿颐和李峼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彭寿,颐和,李峼,是什么,关系,彭寿,颐和,李峼,是什么,关

    彭寿颐和李峼是什么关系仁宗李峼是朝鲜历史上在位时间比较短的一个国王,在位时间只有八个月就去世了,一些史册上记载着李峼是因为父亲中宗的去世太过悲伤所以染病去世。但是也有传言说是抚养他长大的文定王后毒杀了他,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儿子上位成为国王,但是这个传言并没有被证实。有人曾经看过一则故事,讲述的是彭寿颐

  •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陶渊明,后世,影响,陶渊明,后世,影响,非常,尤其是,他的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他的诗文。陶渊明的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以及不愿与那些热衷于利益的尘世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都对后人起到了一定的模范和教育作用,但是陶渊明那般辞官隐退的避世态度也给后世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陶渊明陶渊明所引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即使诸多著名

  • 文豪莎士比亚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文豪,莎士比亚,怎么,死的,文豪,莎士比亚,怎么,死的,英国

    文豪莎士比亚是怎么死的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坛巨将,生于1564年,死于1616年。 他一生作品无数,《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作品跨越时代和年龄,成为人们记忆中永远的经典。伟大人物的生与死历来引人关注,多年来,关于莎士比亚是怎么死的,一直众说纷纭,病逝或谋杀的分析引来无数想像。莎士比亚剧照因为艺

  • 姜夔鹧鸪天思想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姜夔,鹧鸪,思想,内容,介绍,姜夔,鹧鸪,思想,内容,介绍

    姜夔鹧鸪天思想内容介绍姜夔鹧鸪天不止一首,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元夕有所梦》、《正月十一日观灯》,还有这首我们今天着重介绍的《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这首词虽然辞藻极为华丽,却没有半分轻薄之意,格调高雅,意蕴悠长,饱含作者痛惋之情。他在词中多次运用典故以及他人的言语,更增添了本人的同情与惋惜,显

  • 元好问的摸鱼儿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好问,鱼儿,赏析,好问,鱼儿,赏析,摸鱼儿,金朝,末年,元朝

    元好问的摸鱼儿赏析?《摸鱼儿》是金朝末年元朝初年的文学家元好问的作品,元好问作为当时北方文学之宗,不仅是为文学家也是位词人,这首词就是元好问被大雁殉情而死所感动而写下的,词中表达了他对殉情大雁的哀思。《雁丘词》插图这首词创作的时候,元好问还很年轻,仅仅十六岁,当时的元好问正奔赴在赶考的路上,,途中遇

  • 关于赵秉钧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于,赵秉钧,简介,关于,赵秉钧,简介,这样,介绍,生于,公

    关于赵秉钧的简介赵秉钧简介上是这样介绍赵秉钧的:赵秉钧生于公元1859年,祖籍在河南汝州,父母早亡,家庭十分贫困,后来寄居在舅舅家,最后成为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一代枭雄。在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总统的时候,赵秉钧被任命为第三任国务总理,同时赵秉钧还是中国近现代警察制度的创始人。第三任国务总理赵秉钧赵秉钧在

  • 徐州范增墓究竟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徐州,范增墓,究竟,在何处,徐州,范增墓,究竟,在何处,范增

    徐州范增墓究竟在何处范增在荥阳和项羽闹矛盾之后,就请辞回彭城,休养身体。临走之前,范增交给项羽一个锦囊,让项羽在危急的时候,再打开观看,可保一命。范增本打算在彭城一边休养,一边为项羽打造坚实的后方,但是不幸的是。范增在回彭城的途中,背部毒疮发作死亡。范增塑像范增死后,有关他的葬地,现在有两处,一处在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幽州,台歌,陈子昂,原文,幽州,台歌,陈子昂,原文,唐朝,诗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原文唐朝的诗人陈子昂最著名的唐诗要属《登幽州台歌》,这是一首乐府诗。这首诗歌是收到楚辞里的远游篇的影响,用了楚辞体的手法写作,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登幽州台歌书法这首诗歌的两句写的是缅怀古人,感慨作者本身生不逢时;期待来者又写出了作者本身感慨自己怀才不遇。陈子昂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政治方面

  • 张作霖死因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作霖,死因,介绍,张作霖,死因,介绍,1928年,去世,东

    张作霖死因介绍张作霖在1928年去世了,去世后东北各界领导商议决定,为了稳定现在的局势,秘不发丧,这导致了张作霖在去世九年之后,才得以入土。那么张作霖死因是什么呢?所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张作霖死因。张作霖照片历史上的官方说法是张作霖不同意签订不平等条约,于是日军设计除掉张作霖,在他回沈阳的经过的皇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