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羲之小楷《孝女曹娥碑》

王羲之小楷《孝女曹娥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28 更新时间:2024/1/21 7:35:18

王羲之小楷《孝女曹娥碑》

王羲之的小楷作品《孝女曹娥碑》分为两个版本,这碑自从明朝以来就被镌刻到各种汇帖中,历史上有另外的看法,认为这虽然是晋人书写的,但是不一定是王羲之。

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我们暂且不论这篇书法的作者是谁,但是他的研究价值依旧是很高的,宋高宗对这个碑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它的书写手法纤劲清丽,是晋朝人的风范,如果不是出生在晋朝的人,是达不到这种水准的。文徽明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这篇碑文出自王羲之之手,他认为书写的手法古雅纯朴,要是不能掌握书法的精髓或是领略不到,纵观古今也只有王羲之这样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

曹娥碑是东汉年间人们为了歌颂其美德为她的孝行立的石碑,最开始由蔡文姬的父亲写的,在宋朝的时候,王安石的女婿蔡卞重新将它临摹,并且一直保存到现在,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其实是宋朝的石碑。

因为曹娥的孝道让世人非常感动,当时会稽上想要为她立碑,开始让魏朗写,但是很长时间也没有个结果,就让他的弟子邯郸完成,邯郸思考了一会,一挥而就,众人看了都惊叹不已,文字慷慨激昂,将曹娥好好歌颂了一把,宣扬了中国传统美德孝,蔡邕听说后来视察,他用手抚摸着碑文,百感交集。

东晋二年的时候,王羲之看到了这块碑,被曹娥的事迹感动,写下了这篇碑文,由新安的吴茂先镌刻,这块碑的绢本如今被保存在辽宁博物馆内,供人们参观纪念。

书法家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人

王羲之,字逸少,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大家,因为他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所以被后世尊称为“书圣”。王羲之出生在两晋时期的名门望族,祖父是西晋的尚书郎,父亲任淮南太守,也是支持朝廷东渡的人之一。而且王家世代受文学熏陶,所以王羲之能够在书法上在幼时就有接触。

东晋

王羲之所在的东晋朝廷,是之前西晋总是南迁后所建的政权。原本的西晋都城洛阳覆灭,因为南迁的政权统治的大部分地区都处在江东,彼时称为江左,所以相对于西晋称为东晋。南下的东晋曾经尝试过北伐,不过因为内部的相互撕扯不团结,所以北伐几乎没有什么成果,除了篡位成功的刘裕有些建树。

公元383年,面临南侵的大军,东晋宰相谢安极力主战。于是谢石谢玄统领的大军经过艰苦的抵抗,终于在淝水一战中取得大胜。也是从此一战开始,南北形成了一种对峙的局面。门阀士族的东晋与北方的五胡同存,也被称做东晋十六国。之后东晋的大将刘裕篡晋成功,建立了刘宋政权,中国也就此进入了跌宕的南北朝时代。

王羲之之际的东晋还是刚刚建立,当时朝中势力较大的还是王谢两家。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更是出任东晋的丞相一职,位高权重。而王羲之后来又成了尚书令郗鉴的东床快婿,所以王氏一家可谓是权贵一时。加上王羲之后来因为书法名声大噪,所以世人皆是羡慕。

揭秘王羲之的后裔子孙后代

大书法家王羲之晚年辞官后,就归隐山林,在山水美景面前放松心境,死后被安葬在嵊州的金庭镇瀑布山,现在嵊州金庭镇华堂村是王羲之后代主要的居住地。

王羲之后代的作品

王羲之病逝在金庭,他的子孙把自己的居住地修建在王羲之的墓旁,这样就可以一直守护着祖先的墓,尽自己作为后代的孝道,现在的守墓人叫王粮才,已经有五十多岁了,从王老先生懂事起,他就已经在王羲之的墓庐里了。

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王羲之的守墓人,可以说爷孙三代都为守护目的献出了自己的光阴,他说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清扫王羲之墓的杂草和一些落叶垃圾,王老先生认为这样做虽然辛苦,但是想到自己的祖先的伟大成就,反而更加想要做这样一份工作了。

更多文章

  • 雍正为什么和十四弟允禵不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为什么,十四,弟允,不和,雍正,为什么,十四,不和,九

    雍正为什么和十四弟不和,九龙夺嫡让雍正踏着兄弟们的尸体走上了皇位,而在所有兄弟中雍正和十四阿哥是同胞兄弟,虽然是同胞兄弟,但是雍正恰恰和这位同胞兄弟关系不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雍正和十四阿哥又有什么样的恩怨存在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雍正为什么和十四弟不和。雍正皇帝一共有两个同胞弟弟,六弟胤祚死

  • 萧皇后对独孤皇后哭诉夫君冷落她 竟是别有心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皇后,独孤,哭诉,夫君,冷落,竟是,心机,一个,人的,长相

    看一个人的长相这是在各朝各代都存在的问题,毕竟爱美之心谁都有。萧太后能够成为一国的太后,其容貌就不用多说了吧,就算不是倾国倾城,也一定是花容月貌的,再退一步说,怎么也要看的过眼。但是后世流传的萧太后的画像却鲜有漂亮的,其实这些给萧太后画像的人有的是大都是根据民间传说,将其容貌进行了一定的丑化的。关于

  • 独孤皇后:能逼老公出走 就能哄老公回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独孤,皇后,能逼,老公,出走,就能,回来,她识,古今,恭孝

    她识达古今,恭孝仁爱,谦卑自守,甚至被称为“二圣”……尽管史书上用尽溢美之辞褒扬和肯定隋文帝杨坚之后独孤氏族,但真正让她留名千古的,却是她的“奇妒”。不仅民间戏称她为“天下第一妒妇”,就连一贯严谨的史学家也给她戴上“中国后宫史上第一人”的高帽。她14岁时,嫁给17岁的杨坚。新婚燕尔,趁着情正浓意正蜜

  • 都长了九头蛇身的相柳和九婴是同一物种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长了,九头,蛇身,相柳,九婴,同一,物种,九头,妖相,神话

    九头妖相柳是神话传说中出现的神,最早的时候是出自《山海经》。据说他十分的凶悍,拥有九颗头颅,可是却长在一个蛇的身子上。他是共工身边的大臣,不仅性格残暴凶悍,而且还吃了许多的人,他所到过的地方全部都会变成沼泽地,而且相柳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会喷出水来,他喷出的这种水要比洪水厉害的多,味道非常苦,而且还特

  • 武则天称帝后为什么要诛杀多位亲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为什么,诛杀,多位,亲人,武士,生于,公元,577年

    武士彟,生于公元577年,字信明,并州文水即现在的山西文水县人。他是唐朝的的开国功臣,为唐朝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大臣,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父亲。 他的父亲是也就是武则天的祖父武华曾经担任过隋朝时期东都洛阳的郡丞一职。可以说他们一家的身份都非常显赫和尊贵。武士彟在隋朝大业末年担任了鹰扬府队正的职位,他帮助了当

  • 丞相辅佐皇帝二十年 因做错一件事被皇后拉下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丞相,辅佐,皇帝,二十年,做错,件事,皇后,拉下马,杨坚,统

    在杨坚统治隋朝生涯中,他的团队里,头号功臣莫高颎莫属了。高颎的父亲高宾,曾经是独狐皇后父亲独孤信的幕僚,所以高颎跟独孤皇后来往比较多,两家交往也较亲密。而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平反叛乱,统一天下,出力最多者,莫过于高颎,功高也高莫于高颎。但是,花无百日红。高颎帮助杨坚取得天下后,因为插手皇家后宫废立之事

  • 羿杀九婴的故事是怎样的 九婴是什么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羿杀,九婴,故事,怎样,是什么,动物,关于,神话,事中,出现

    关于神话故事中出现的九婴,人们一直都抱着非常好奇的态度,民间也流传着一些关于九婴的神话传说。据说九婴生活的地方是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因为河水非常深所以被人们称为凶水。有一天这个凶水温度直线升高,生活在里面的九头怪妖九婴也忍受不住,出来祸害人间,还引出了一个羿杀九婴的故事,那么羿杀九婴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 唐玄宗的身世之谜:唐玄宗究竟是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玄宗,身世,之谜,竟是,谁的,儿子,其实,武则天,即将,去

    其实,在武则天即将去世时,在众大臣的帮助之下,最终得以继承皇位的还是李姓之人。唐睿宗李旦是继武则天之后的下一位皇帝。 不久之后,李旦后宫的窦德妃为其产下一个皇子,取名为李隆基,这也就是后来当上皇帝的唐玄宗。那么,唐玄宗是谁的儿子呢?按当时的辈份来排的话,武则天她是唐玄宗的奶奶,而李旦是唐玄宗的父亲。

  • 诸葛亮北伐为何不直取长安?他已经看穿了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北伐,何不,直取,长安,已经,看穿,一切,阅读,三国

    在阅读三国的历史的时候,我相信很多跟我有同样的想法,为什么诸葛亮数次北伐,都不采纳魏延从子午谷直取长安的建议?难道这真的跟诸葛亮用兵不会用奇有关吗?诸葛亮为何不采纳魏延的建议直取长安?这里就涉及到蜀汉内部问题了,蜀汉内部主要分为荆州派跟益州派,除了这两派以外,刘备在夺取西川的过程中,还接收了一大派系

  • 解析曹嵩之死为何陶谦莫名的背了这个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解析,曹嵩,之死,为何,陶谦,莫名,这个,三国演义,之中,曾

    《三国演义》之中曾经提到了,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名夏侯嵩,后来因为被大太监曹腾收为养子,才改姓为曹的。书中还提到曹操和自己手下的几个姓夏侯的大将都是关系非常的密切的,《三国演义》本来就是一部小说,它的历史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中年曹嵩和少年曹操剧照让我们来看看真实的曹氏家族和夏后氏家族吧,曹氏和夏侯氏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