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为什么杀长孙无忌而放过程咬金

武则天为什么杀长孙无忌而放过程咬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618 更新时间:2024/1/16 19:44:51

长孙无忌是什么人?他是在唐太宗驾崩前被任命为辅政的大臣,地位是有多高,有点像但年刘托孤之时把刘禅托付了李严诸葛亮两个大臣一样,地位是很高的。长孙无忌生在公元594年,死于659年,是河南洛阳人,和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来更是结为姻亲,后来也是一直跟随着唐太宗征战多年,可以说是他的心腹谋臣,后来更是参与了玄武门之变。

在武则天的权力称霸之时,当时的长孙无忌极力反对武则天被高宗立为皇后,所以才会被武则天用自己的人去诬陷他说谋反,然后被流放,最后自缢而死。程咬金原名程知节,字义贞,是唐朝的开国大将,生在公元589年,死于公元665年,活了76岁,他的骁勇善战是无人可以抵挡的,他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参与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战功赫赫。

那么为什么程咬金没没有被武则天害死呢?在公元657年程咬金还在外面征讨,但是被免职之后,再次被任命为岐州刺史。此后上表请求致仕,唐高宗批准。其实清除大臣武则天在公元659年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后面的程咬金就再也没有参与到政权的变化之中,所以才会幸免遇难。

反观长孙无忌却不一样,他在遇害是在公元659年,那时候的武则天已经开始掌握政权,并且在660年的时候,高宗因为犯病直接就把国家大事交给了武皇后,此时的她已经开始掌握政权,然而她的阻碍早就在之前已经除掉了。程咬金死于665年,那时候还是高宗李治掌权呢,跟武则天没什么冲突,武则天对付他干什么?

所谓武则天杀开国功臣一说,大概指的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的死确与武则天有关,但那是因为高宗李治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受到了长孙无忌的反对。结果长孙被巴结武则天的许敬宗诬陷谋反,含冤自杀。但是此事是出在立后的问题上,与皇位实在难说有什么关系。更何况之后高宗李治还为长孙无忌平反了。即使长孙无忌不死,按他那年纪基本也活不到武则天彻底掌权。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自称朕还是寡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则天自称“朕”。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作为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帝,享受的皇帝的一切殊荣,并自称为朕。朕在先秦时期是第一人称所有格,即“我的”的意思。在先秦时,诸侯国君主一般自称“孤”、“不谷”、“寡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建议把

  • 历史上的袁天罡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论古代的玄学大咖,有一位牛人的名字不得不提——袁天罡。袁天罡是集星象学、天文学、风水与预言集一体的大成者。他和李淳风合著的《推背图》流传千古,至今仍成为世人津津乐道的奇书。那么历史上的袁天罡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呢?袁天罡最早是因为给相人预测之术而名声大震。有一天杜淹、王珪、韦挺三个人结伴请袁天罡看相。

  • 李渊为何存在感薄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渊(唐高祖,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甘肃天水)人,祖籍邢州尧山(邢台隆尧),唐朝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隋炀帝即位后,历任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后升卫尉少卿。617年,又拜太原留守。隋末天下大乱时

  • 李渊与隋炀帝杨广的关系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617年,是隋炀帝大业十三年。这是一个多事之秋,天下纷乱,暴动四起。隋炀帝躲在扬州,不敢回关中。然而,让隋炀帝最想不到的是,自己的表兄李渊也会加入造反行列。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渊的父亲李昞,母亲独孤氏。隋炀帝的父亲杨坚,母亲独孤氏。两个独孤氏是亲姐俩,她们都是独

  • 玄武门政变有多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玄武门政变有多残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好皇帝,李世民在世时,唐朝的文治武功得到了极大发展,在强敌环绕的环境里,李世民依然能带领唐朝军民击败周围强敌,大力建设民生经济,恢复社会正常生产秩序,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李世民知人善任,将唐朝治理的风

  • 唐朝到底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方针都不一样,比如宋朝,虽然富庶,但是因为对外软弱无力而始终饱受人的诟病,不纳贡不和亲的明朝,因此有了更多的粉丝,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中国古代最有血性的王朝,国内分崩离析,仍用余力打的三个世界强国灭国,这就是立国28

  • 唐朝读书人做官只能考科举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朝读书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自孔子以来,读书做官就是无数读书人一生追求的目标。尤其是科举制普遍被采纳且相对来说开明的盛世唐朝,读书人求取功名之心可谓更甚。但唐朝读书人想要做官,并非只有科举取仕这一条。那么除了科举取仕之外,究竟还有哪些路可走?在唐朝,如果你文章写得好

  • 李渊为什么可以成功建立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唐,一个响彻千年的王朝,对于这个伟大朝代的评论早就已经无以复加。今天要讨论的是,这个王朝在建立之初,在那场残酷惨烈的隋末大动乱中,太原李渊父子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要明白李氏家族在隋末大动乱中的角色,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他

  • 科举制度如何导致唐朝覆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唐朝,科举制度无疑是一种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它打破了门第限制,给底层士子以上升的渠道,可是有一个问题:大批士子通过科举制度被源源不断地选拔上来,人数越来越多,政府如何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如果全让他们当官,那官位在哪里?如果不让他们当官,那么他们的就业领域何在?唐太宗想出的办法是创办国学,大力发展教

  • 永徽之治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太宗除了言传身教之外,还通过书面形式总结自已的领导经验,对李治进行教育。贞观二十二年(648),他亲撰《帝范》十二篇,从《君体》、(去谗》、《戒盈)、《崇位)、《赏罚》、《务农》、《阅武》、《崇文》等篇目来看,是在系统地总结自己君临天下的统治经验,颁赐给李治,作为他即位时效法的榜样。为此,太宗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