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30年10月1日:中国收回威海卫租界

1930年10月1日:中国收回威海卫租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87 更新时间:2023/12/9 1:45:00

1930年10月1日(农历1930年8月10日),中国收回威海卫租界。

1930年10月1日,中国与英国历时9年的关于交收威海卫的涉方告结束。由中国外交次长、接收威海卫专员家桢与英国驻威长官庄士敦,在英国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前,举行了中英交收典礼。英国殖民统治32年之久的威海卫终于归还了中国。在上午正式举行的交接仪式上,当过宣统皇帝老师的英国驻威海卫大臣庄士敦将海军及苏格兰陆战队召出举行临别阅兵式。

庄氏陪同王家桢在台上检阅达一小时之久。11时30分,庄氏他的军队就要上船离去,王对庄说:“请吃过午饭再走吧!”庄笑用华语说:“不行呀!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过了正午就是你们的天了。”英国人已将官房产和一切官家的东西都布置得整整齐齐,打扫得干干净净,但是有价值的东西什么也没留,只将监狱的犯人一一交待清楚。

王家桢到四乡走访一天,乡下的农民勤劳淳朴,只有一点他的印象很深,他竟没有看见一个男人尾不带发辫的,没有看见一个女人是不裹小脚的,这已经是民国十九年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1937年9月30日:平型关战役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9月30日(农历1937年8月26日),平型关战役结束。1937年09月30日,平型关战役结束。1937年9月中旬,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

  • 1945年10月1日:陈公博被押解离日返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5年10月1日(农历1945年8月26日),陈公博被押解离日返国。1945年10月1日,逃亡日本的原伪南京政权主席陈公博接到日本政府送他回国的通知,在日本代表冈部长二的伴送下,陈一行7人由京都启程。陈公博乘火车前往米子,准备搭乘何应钦派来押解他们回国的专机。在旅途中,陈公博在车厢里将装有自传履

  • 晚清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末年,封闭僵化的满清政府国门,被洋人的坚船利炮打开。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里的一些有见识的官员,认识到学习别人的重要性,有的说“师夷长技以制夷”,有的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不管怎么说,所要表达的,就是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于是清政府开始挑选优秀的学生,公费委派他们前往西方各国学习。希望他们学成

  • 潼关之战李自成八万大军为何不敌三万清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自成从一个明末地方小官员,最终走向了明朝的对立面,投入农民军的麾下,成了明末农民起义的主要领导之一。到了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大军与清军和吴三桂的明军大战于山海关一带,最终寡不敌众,兵败之后逃到了陕西潼关一带,因为那是他的老根据地。而此时,清朝军队已经攻入了北京城,急着剿灭剩余的李自成残部,在

  • 历史上第一个高调离婚的女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三从四德观念的影响下,女人是没有权利提出离婚的,但是清朝末期的妃子文绣开辟了一个先河,她不仅提出了离婚,而且这个离婚的对象还是当时的皇帝溥仪,这件事情在当时的影响可以说是很深远的,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开辟了女人提出离婚的先河。文绣的离婚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有一小部分原因来自于当

  • 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一开始设立的总督、巡抚,本身并非真正的地方长官。明朝制度化的地方长官是三司,承宣布政使司,主要负责行政事宜;提举按察使司,主要负责司法事宜;都指挥使司,主要负责军事。每个省都会设立三个衙门,并且,三个衙门都是平级的,互不隶属,直接向中央各部负责,这一点和宋朝很相似。然而,“三司制度”可谓有异曲同

  • 布政使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布政使这一个从名字上看起来就像是管理布匹的官职,究竟是干什么的呢?这个官职又相当于如今的什么职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实,布政使中的布并不是代表布匹,而是宣布、汇报、传播的意思。布政使这个官职最早是在明朝时期被设立的,是地方的行政长官,全称为承宣布政使司,也称为藩司。是于明洪武九年(1376)撤销行

  • 总督与巡抚哪个官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的是“督抚制”。当时,清政府将全国划分为23个省,每个省设一名巡抚,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长官。总督和巡抚哪个官大?可以说,总督权力比巡抚大得多,但是,它与巡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总督和巡抚都是对上直接听命于皇帝的人。这其中,不同的是总督可以管数省,侧重军事,巡抚只管一

  • 1868年9月28日: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第一号火轮船竣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868年9月28日(农历1868年8月13日),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第一号火轮船竣工。1868年9月28日,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第一号火轮船竣工。这是中国自造的第一艘大型机器轮船。设计制造者为近代爱国科学家徐寿及其儿子徐建寅等。船长185尺,宽29.2尺,吃水8尺,马力392匹,载重600吨,船上有炮8门

  • 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898年9月28日(农历1898年8月13日),“戊戌六君子”被处死。上排左起:谭嗣同,杨锐,林旭,下排左起: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被处死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湖南浏阳人。字复生,号壮飞。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