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战场消灭了多少日军

中国战场消灭了多少日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989 更新时间:2024/1/22 1:46:26

打败日本,真的只是美国苏联的功劳,真的与中国军队关系不大吗?我认为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讨论。

一、中国战场给了日军最大的消耗

虽然中国军队在和日本作战的时候,总是败多胜少。但是,正所谓“杀敌一万,自损三千”,也就是说,中国军队给日本军队带来的消耗,也是相当大的。

同时,由于中国的纵深相当大,日军就算占领了东北,占领了华北,占领了华东,但是他们在这些地方所付出的运行成本,也是很大的。再加上被占领区的中国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反抗。因此,日本人在他们的大后方,任时候都不得安宁,这又一次给予了日军极大地消耗。

可以说,正是因为在中国战场上消耗太大,因此才引发了太平洋战争。

因为消耗太大,因此日本人越来越缺乏能源。没有了能源,他们那些先进的飞机,肯定就没办法飞了;他们那些快捷的汽车,肯定就没办法开了;他们那些威猛的大炮,肯定就没办法打了。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日本才把战场引别处,目的是要寻找更多的能源。

他们先是想北上攻打苏联,在苏联找石油。但是在经过诺门罕一场大战以后,日本败给了苏联。因此,日本取消了北上的计划,决定南下。

南下的东南亚地区,很多是美国的势力范围。如果攻打,必然会引起美国人的反击。为了先发制人,占据战场上的主动,因此才发动了珍珠港事变。但是没想到对美国的打击实在太弱,美国迅速出兵,投入了对日作战的太平洋战争中。

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没有中国军队给予日军的巨大消耗,日军也不会爆发能源危机。没有能源危机,日本也不会主动去惹强大的美国和苏联,当然最终也不会失败。

二、中国决不投降的气节粉碎了日本的大东亚共荣美梦。

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同时又发动了对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的侵略,但只有中国是决不投降,要和日本抗战到底的。

在日军入侵中国的时候,中国正在经历统一战争。民国政府先是和共军合作,发动北伐战争,消灭了北洋军阀。后来又经历中原大战,基本实现了统一。

不过由于国军不能与共军合作共赢,而是恶意消灭共军,因而引发了国内战争。不过,当日军开始大面积进攻的时候,尽管国军与共军有深仇大恨,但是在外敌入侵面前,他们也选择了合作,一致对外。

此后,日军对中国军队进行了残酷的打击,给中国老百姓带来沉重的灾难。中国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沿。但是中国从来就没有屈服。虽然也有兆铭、溥仪这样的投降派,但总的来说,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有气节的。

正是因为中国人绝不屈服投降的气节,让日本始终对中国束手无策,没办法征服和灭亡中国。最后走向了灭亡。

三、我军的敌后作战对日军进行釜底抽薪。

我军在对日军作战的时候,虽然不是处于主战场。但是我军的敌后作战理论,实际上对日军来说却是致命的。

因为当日军打败了国军,占领了大片土地以后,如果没有我军的敌后作战,那么,日军很可能就会在他们的占领区形成稳定的统治。

但是我军的敌后作战,使得日军所占领的地区,依然是一种前线的态势,依然是一种不得安宁的态势。这样的结果,就使得日军虽然占领了中国的很大一片地盘,但实际上相当于什么也没占领,劳而无功。

所以最终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占领的土地,得以完整地回到中国人的手中。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军队在对日作战,最终打败日军中,确实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极大贡献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复渠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复榘开完会议之后,已经是傍晚,韩复榘正要走,旁边一位侍从官却走过来:“请韩主席留下,委员长等会就到。”还没到韩复榘回答,那人已经走开了。这个时候,韩复榘发现,来袁家园开会的其他人都走了,周围的警卫特务,忙忙碌碌进进出出,在不远处,正站着密密麻麻的特务。一股寒气,向韩复榘逼来。不久,又走来两个侍从:

  • 1990年10月2日:厦门航空公司发生劫机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90年10月2日(农历1990年8月14日),厦门航空公司发生劫机事件。1990年10月2日,厦门航空公司的波音737型2510号飞机8301航班,于6时57分自厦门起飞去广州,在飞行途中,坐在16排D座上的一名歹徒,突然离座冲向驾驶舱,以引爆炸药相威胁,将机组人员赶出驾驶舱,只留一人驾驶飞机,

  • 1935年9月24日:日本公开宣称要实行华北自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5年9月24日(农历1935年8月27日),日本公开宣称要实行华北自治。1935年9月24日,侵华的日本驻屯军新任司令官多田骏少将就华北问题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多田强调:“逐渐使华北明朗化,这是形成日满华共存的基础。”同时宣布了三条要则:“(1)把反满抗日分子彻底地驱逐出华北;(2)华北经

  • 1946年9月23日:我军开始使用“人民解放军”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6年9月23日(农历1946年8月28日),我军开始使用“人民解放军”称号。1946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部队开始陆续使用“人民解放军”称号。在此以前,中共中央为了争取国内和平和表明对和平谈判的诚意,曾决定继续使用八路军、新四军的番号,中止一些部队(如山东)使用“解放军”的称号。

  • 1930年9月23日:北平国民政府迁都太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0年9月23日(农历1930年8月2日),北平国民政府迁都太原。1930年9月23日,北平国民政府迁都太原。第四个国民政府——北平国民政府。从1928年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全国后,内部的蒋介石系、桂系、冯玉祥系、阎锡山系、张学良系矛盾日益突出。1929年爆发了蒋桂、蒋冯等几次派系战争,桂系、冯玉

  • 1924年9月25日:杭州雷峰塔倒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4年9月25日(农历1924年8月27日),杭州雷峰塔倒坍。1924年9月25日,杭州雷峰塔倒坍。雷峰塔,975年(宋开宝八年)为吴越王钱倜所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净慈寺前。初名西关砖塔,后定名王妃塔;又因建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故称。1924年9月25日倒坍。倒坍原因是“因为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

  • 1933年9月25日:蒋介石对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3年9月25日(农历1933年8月6日),蒋介石对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1933年9月25日,蒋介石集中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向各红色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此次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这些兵力分成四路:北路以顾祝同为总指挥,以陈诚兼任前敌总指挥。指挥约22个师又两个旅

  • 1941年9月25日:狼牙山五壮士壮烈跳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1年9月25日(农历1941年8月5日),狼牙山五壮士壮烈跳崖。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境内,在它的主峰棋盘陀上,高耸着一座“五壮士纪念碑”,纪念碑上刻着聂荣臻的亲笔题词。抗日战争期间,有五位八路军战士在这里英勇地跳下了悬崖。这五位战士是: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滔滔易水河传颂着战士

  • 1945年9月28日:中国军队赴越南接受日军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5年9月28日(农历1945年8月23日),中国军队赴越南接受日军投降。1945年9月28日上午10时,在河内过去的总督府,作为中国第一方面军司令部的大厅内举行了中国军队接受日军投降的仪式,中国方面由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卢汉为首,美军联络总部的司令官加里格少将和另外几名高级军官作为贵宾出席,出席的

  • 1913年9月27日: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3年9月27日(农历1913年8月27日),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旧1913年9月27日,孙中山亲手拟定中华革命党入党誓约,以“发起重新党帜”。规定:凡欲加入中华革命党者,无论其在党的历史及资格如何深久,皆须重写誓约,加按指模,以示坚决。这天,王统、黄元秀、朱卓文、陆惠生、马素首立誓约,成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