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八百年观后感1000字

楚国八百年观后感1000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642 更新时间:2024/2/12 0:25:37

一部恶补楚文化历史的纪录片。“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作为一个湖南人,这应该是我关于楚国最直接、也最深刻的印象。央视播出《楚国八百年》完全刷新了我对于楚国的所有想象,除了为后人熟知的屈原,原来这个“王朝绵延了800年”,原来“楚人一直是以中原之民自居”,原来“老子与楚国还有关联”,原来“伍子胥与楚国还有那么深刻的纠葛”……

所有这一切,让我重新了解楚国,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从诞生之初,到挺进中原,到变法图强,到大厦将倾,再到最后灭亡,一部坎坎坷坷的楚国历史,宛如诸多王朝的兴衰沉沦史,反反复复,总是如此相似,却又如此特立独行。挺有意思的一部纪录片,引人入胜,看得出来,央视、湖北等多家单位花了大力气。

1、兴衰800年,但楚人其实是历史的大赢家,你知道吗?商朝驱除楚人,因此楚人被挤压到所谓的南蛮之地,其实在楚人心中,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原人。兜兜转转800年,楚人陈胜、吴广起义;西楚霸王楚人项羽,分封天下;刘邦攻破秦都咸阳,又战胜项羽,创立大汉王朝,要知道刘邦也是楚人……世事沧桑,但楚人在历史中书写了璀璨的一页。从这一点看,楚人确实是大赢家。

2、楚人是炎帝火师祝融的后代,楚人跟老子还有点渊源,你知道吗?纪录片第一集讲,原来楚人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到祝融。我一直以为他们发源于南蛮,其实不是。楚国的军事战斗力强大,但是万万没想到,这部纪录片中提到老子竟然也是楚国人,要知道,老子可是“无为而治”。

3、楚国的军事战斗力怎么来的?纪录片第三集“受挫”告诉你答案。楚国深受蛮夷文化影响,不受礼仪文化的约束,于是攻打周边国家,楚成王时期,试图称霸天下,不承想在城濮之战中,被晋文公所败。楚国由此盛而衰。

4、楚国知耻而后勇,楚国能够再次“雄起”吗?第四集王孙满的那句至理名言给了我们答案:能否拥有天下的统治权,在德不在鼎。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制霸天下,不单单需要雄厚的武力,还得有令人心悦诚服的文化力量,这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不二法则。

5、楚国重整旗鼓后,楚灵王昏庸无度,伍子胥要开写楚国历史了?原来丝绸之路是从楚国开始的,你知道吗?历史没有让伍子胥成王成霸,而是让楚国的国运颤颤巍巍地保留了下来,纪录片第5、第6集讲述伍子胥攻打楚、楚再次陷入崩溃的边缘,却又苟延残喘地活了下来。楚昭王时期,楚国一跃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楚国在此时,还开辟了古代丝绸之路,开放给楚国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6、商鞅变法、吴起改革的结局,你知道吗?商鞅在秦国,吴起在楚国,两个国家开始改革,结局却大相径庭,商鞅虽死得凄惨,秦国逐渐强大;而吴起被被射杀于楚悼王尸首之上,但楚国却开始堕落沉沦。

7、屈原其实也想变法,无奈国力已经经不起折腾,楚国的灭亡究竟为何?从前总觉得昏君是主因,但其实楚国的衰颓也不是一朝一夕所成,也经历了上百年的时光消磨,有一种历史注定的悲哀。

《楚国八百年》展示了楚国兴衰八百年的历史进程,每一集既相互联系,却又独立成篇。总撰稿人是张宏杰,《百家讲坛》里的名嘴,《论乾隆》系列当年我可是戴着耳机听完的,张老师庄重又不失幽默,挺有意思的。《楚国八百年》真是纵横捭阖,像一副画卷,英雄情结和史诗情怀比较让人过瘾。

再加上制作考究,从画面到音乐(网友吐槽虚拟场景太多,其实我反而觉得节目团队的不容易,毕竟让一个距今几千年的王国复原,虚拟场景做起来其实还蛮费时费力的,着实不容易,尽管做得还有点粗糙,但国内技术估计就暂时这个水平了),都比较精致,随便捯饬一下感觉都可以剪辑出一档湖北省的对外形象宣传片了,甚至还特别制作了主题曲,试想近年来能够做主题曲的纪录片,在我脑海中好像只有《第三极》这类大投资了。《楚国八百年》用心用意,弥足珍贵。

如果要扒一扒这部纪录片的不足,也许最大的问题还是张宏杰老师的撰稿吧,真是各种煽情啊,让我一度怀疑他是不是爱楚国爱到痴狂了。感觉有点把所有的功德都归因于楚人了,其实,历史才是造物主啊,他耐心的一遍一遍讲解着同一个道理,楚人不过是恰好成了这个幸运儿。如果以后还有同类题材纪录片,煽情还是请把握好度。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楚国为什么最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楚顷襄王熊横,公元前298-前263在位,在位时楚国已处于衰落状态。楚国自公元前312年丹阳、蓝田之役,被秦国打败以后,便一直受秦国欺压。楚怀王便想重新和齐国联合,而秦昭襄王则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尽管大夫屈原力阻,但楚怀王还是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去了秦国。但一

  • 楚国为什么被称为蛮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和秦国都是周天子分封的正牌诸侯国,为什么它们都被中原各国等国称为蛮夷之国呢?一、它们出身低,分封晚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实行分封制,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为诸侯。周武王和周公共分封了三百多个诸侯国,其中七成以上都是姬姓诸侯国,比如鲁国,燕国,晋国等,齐国则是功臣姜太公的封地。相比以

  • 为什么齐桓公能成为春秋首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豪强林立,各个大人物们盘踞一方,形成自己的势力。互相争斗,互相算计,为了最终的成功,一直坚持着不断的努力着。可是吧,大家的领地差不多,手下的人口也差不多,甚至谋士的数量都相差无几。于是乎,前前后后十几年,打了不少仗,也没没出来个谁是老大谁是老二来。直到齐国的崛起后,齐桓公通过自己的一系列努

  • 为什么齐桓公叫小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因为齐桓公名:小白,所以有小白一称。齐桓公的别称还有:齐桓公、公子小白、齐侯。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吕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上古五霸之一,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齐桓公在位时致力于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六

  • 齐桓公重用管仲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桓公任用管仲的故事: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为支持纠继位,管仲曾射杀小白,小白诈死,提前回国继位,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小白做了国君,鲍叔牙举荐管仲,小白念念不忘一箭之仇,鲍叔牙劝道:“难得的是臣下忠于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岂射钩可比呢

  • 鄢陵之战是哪两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鄢陵之战,是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晋国和楚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鄢陵地区(今河南省鄢陵县)发生的战争。在战争中,晋国军队善察战机,巧妙指挥,击败同自己长期争霸中原的楚国及其联盟郑国的两国联军,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区的优势地位。晋国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郑将唐苟为保护郑

  • 为什么商代的青铜文化特别发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的历史上,夏商周是典型的奴隶制国家。尤其是商代,开始出现了令世界为之一振的大型青铜器,这些青铜器造型古朴大方、纹饰优美,凸显了商代的物质文化的发达。那么,商朝的青铜文化为什么会那么发达呢?第一,历史的传承。在中国的历史上,青铜文化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发展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

  • 为什么商朝人要在龟壳上刻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商代的时候流行了一种文字就是甲骨文,其实甲骨文是在中国古代商王朝晚期和西周时期使用的,在乌龟壳或者牛肩胛骨上雕刻文字符号,其中有好多的符号是奇形怪状的,至今人们也不知道是代表了什么意思,那么把文字符号雕刻在乌龟壳或者牛肩胛骨上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们可以根据留下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周代人和商代

  • 为什么周文王被称作西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人原本兴起于我国今天西北方的陕西、甘肃一带,相对于已经在黄河流域生存很久的商人部族来说,他们是一个后起的部族。周人尊奉尧帝时掌管农业的“农师”后稷(名为弃)为始祖,所以继承了重视农业生产的传统。他们善于根据不同地域的土壤情况来安排农业种植,因此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富足。但由于地处偏远,接近比较野蛮

  • 商朝婚姻制度和继承制度解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流行族外婚,一夫一妻制基本形成。“昏时行礼故曰婚,妇人因夫成故曰姻”。自婚姻制度形成以来,就与政治联姻密不可分。商族开国之主成汤,听说伊尹长而贤,便派人到他的氏族有侁(音深)氏去请,但有侁氏不许,而伊尹也想归属于商汤,于是,商汤就请求娶有侁氏的女子成婚,而把伊尹作为媵臣一并嫁到商族。这样不但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