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首霸为什么是齐桓公

春秋首霸为什么是齐桓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21 更新时间:2024/3/19 4:31:54

为什么春秋首霸是齐桓公?齐桓公何德何能能够成为春秋首霸呢?一起来看下文。

春秋时期,豪强林立,各个大人物们盘踞一方,形成自己的势力。互相争斗,互相算计,为了最终的成功,一直坚持着不断的努力着。可是吧,大家的领地差不多,手下的人口也差不多,甚至谋士的数量都相差无几。

于是乎,前前后后十几年,打了不少仗,也没没出来个谁是老大谁是老二来。直到齐国的崛起后,齐桓公通过自己的一系列努力,终于力压群雄,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首位霸主。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齐桓公是如何当上老大。

长勺战败,给了齐桓公当头一棒,心浮气躁的齐桓公一下子清醒了不少,要报仇,没错;要称霸,有志向,但都不能操之过急,还是要把国内的事儿先踏实处理好。自此,齐桓公开始依靠管仲,革新政治,发展经济,一心一意壮大齐国。

管仲治国确实有一套。先是把国内人民都管理好,士农工商不得混居,各安其所,各自把自己的事做好;他还实行了部队和民众合一的制度,全国分成三个军,一个军一万人,分别由桓公和齐国的大贵族高氏和国氏统领。军队由百姓组成,平时生产,闲时练兵,战时作战,既节省军费,又保证了战斗力。这一套,已经有了后代法家治国的,所以后代不少人将管仲视为法家之祖。

管仲商人出身,抓经济自然在行,他实行了盐铁官营的制度。盐和铁,在古时候是最重要的两种商品,国家直接经营,那钱是挣的哗哗的。当然,以现在的观点看,这种垄断,是不是对齐国的普通百姓有好处,是不是能让经济更有效率,是很难说的,但看的见的一点是,国家因此聚集了大量的财富。

国家有钱了,养兵争霸,也就有了资本。最具齐国特色的,是管仲实行了官妓制度。据说,当时齐国的都城临淄设立了不少“女闾”,也就是官营的妓院。这里面,香风扑面,美女如云,笙歌夜夜,车马盈门。这最早的合法风月场,吸引了各国的巨商大贾,才子佳人,齐国的经济因此而一派繁荣。行业火爆,国家从中收的税自然也就多了,收来的钱都用在了齐国的军队建设上,这些温婉妖媚的齐女,也算是为齐国的强大,做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

内政搞的不错,外交上,管仲也很有办法。对于周边国家,管仲主张先要和他们搞好关系,以前侵占邻国的土地,该还给人家的就还给人家,还要舍得花钱,周边的国家得了好处,自然对齐国亲近,觉得这个大国不错,靠得住。等到周边环境安全了,诸侯归附了,下一步,齐国再把矛头对准那些不听话的诸侯和夷狄。

管仲总是劝齐桓公,做事情不要太心急,先把齐国治理好,复仇也好,称霸也好,才能有基础。齐国不是不打仗,关键是什么时候打,怎么打。就这样,在管仲的治理下,没过几年,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做诸侯霸主的愿望,不再是个么梦想,而是越来越近了。齐国越来越强,齐桓公又等不及了,想要会盟诸侯,过回当霸主的瘾。不过,管仲给桓公的建议是,霸主当然要当,但不能学当年的郑庄公,对周王一点儿都不尊敬,甚至还给了周桓王一箭。周王,尽管现在是个空架子,但这块招牌还是要好好利用的。

怎么利用周王的招牌,那就是尊王攘夷。尊王,就是对周王要尊重,齐国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攘夷,就是讨伐那些侵扰中原各国的夷狄,这样的话,就能拉起一帮小兄弟,壮大声势,提升实力。既然扯起了尊王的大旗,齐桓公于是主动去朝见了周天子。当时的周天子周釐王听说后,实在是有点受宠若惊,自打郑庄公射了周桓王一箭,周王彻底是威风扫地了,谁还拿周王当回事儿啊。可这次,大国齐国来朝见,意外,实在是太意外。

周王很高兴,齐桓公朝见完周王,提出了要求。宋国刚刚发生了内乱,宋国公子御说刚刚继位。按照过去的规矩,诸侯的国君继位,要得到周王的认可,齐桓公请求周王任命他召开诸侯大会,代周王确立宋国国君的君位。由一个诸侯确立另一国诸侯的君位,还是头一次,按说也不合规矩,可周王心里明白,自己想去确立,也没人搭理啊,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让齐国去办吧,反正自己说了也不算。

公元前的681年的时候,齐桓公打着周王的旗号,约诸侯在北杏会盟。齐桓公兴致勃勃,信心满满,可诸侯们不怎么买账,只有宋、陈、邾、蔡四国来了,鲁、卫、郑等国都没来。齐桓公有点儿没面子,不过,他也知道,诸侯们还没看到齐国的强大,所以才对邀请置之不理,不急,以后它们慢慢会明白的。会后,齐桓公借口遂国违抗周王的命令,不来会盟,顺手把遂国给灭了。

随后,齐桓公征讨鲁国,既是报仇,也是立威。第二年,齐桓公又打着周王的旗号,联合陈、蔡等国讨伐宋国,宋国屈服。以周王的名义讨伐诸侯,诸侯被打服了,自己还得了个尊重周王、替周王维持秩序的好名声,齐桓公越发觉得,这办法实在是不错。齐桓公上位第七年的时候,齐桓公拉上周天子的代表,约集卫、郑、宋三国在会盟,各国共推齐桓公当盟主。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初步确立起来。

当时,中原的华夏各国经常遭到周边夷狄的侵扰,齐桓公在帮助各国抵抗夷狄入侵上也很积极,这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成了各国的大救星,成了各个诸侯都仰赖、信任的领袖。浅析一下齐桓公上位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合理用人、治国得当是每一个成功君主都不可缺少的,不仅是齐桓公,往后的霸主也都是如此,这是国家强盛的根本之道。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齐国时期一共有两个齐桓公 一个妇孺皆知 另外一个却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国(前1044年—前221年),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西周初期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氏齐国和田氏齐国两个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疆域位于今天山东省大部。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姜子牙)。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

  • 齐桓公是怎么毁掉自己的江山的 齐国的国力是怎么衰弱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桓公小时候,齐国发生内乱,他逃到莒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回到齐国登基即位了齐国国君。不久,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开始改革,使得齐国开始逐渐强大。齐桓公九合诸侯,最后在葵丘会盟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并得到周王的承认。然而在他晚年时期,齐国国力突然下滑,以至于几代齐国国君都无法复兴齐国。那么到底发生了什

  • 春秋霸主齐桓公有什么缺点 一代霸主为何会结局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带领齐国称霸东方。但齐桓公本人的下场却是凄惨无比,一代霸主竟然被活活饿死,实在令人无法理解。我们肯定很难想象一位皇帝被饿死的情景,但齐桓公不是皇帝,那个时候各个诸侯国的国君,他们的权力并非至高无上。齐桓公落得如此下场实际上也是他自己的决策出现失误,也暴露了齐桓公的缺点,下面就

  • 春秋战国为什么没有少数民族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分裂时期,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已经无力掌控分封的诸侯王,一时间群雄并起,诸侯林立,历经五百余年的战乱,终于由秦国歼灭六国,完成统一。那是一个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大动乱时期,甚至一些小国家在失去周王室的庇护后,如同薰华草一般朝生夕死。在这样一个大动荡、大分裂时期,为何那些不属

  • 春秋爵位最低的许国 它是怎么生存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许国在周王室大封诸侯时,只得到了一个男爵称号,爵位低,城邦小,封地有限,进入春秋后,一再受到欺负,先是被郑国灭了,在楚国帮助下,又做了几代傀儡,窝囊至极。一、许国封爵最低 许文书是姜姓,吕国后代,有传言说是姜子牙的儿子,在周文王时期,担任刑律要职;周武王时代,参加过牧野之战,建有大功。后来被封到河南

  • 中国大事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4300前2500年: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帝尧时期:尧命羲和观测天象,制定历法,以366日为一年。约公元前21世纪:禹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子启,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1前17世纪:二里头文化繁荣时期,二里

  • 毕姓起源(毕姓起源于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鲜卑族出连氏为单姓毕。2、西域毕姓,本毕国胡人,以国为氏;匈奴屠各族亦有毕姓;达斡尔族毕力夹氏,汉姓为毕、杨;赫哲族毕拉氏,汉姓为毕;今彝、满、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 姜维都已经投降曹魏了 姜维什么会被剖腹取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姜维投降魏国后,为什么被人剖腹取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姜维作为蜀汉的末代大将,诸葛亮宠爱,被诸葛亮钦点为继承人,怎么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这一切,都要从一开始说。一.蒋伟时代的时代背景三国争霸六十多年,最终以司马炎创立了西晋而告一段落。司马懿

  • 隋朝第一神箭手,他才是真正击败突厥汗国的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朝,长孙晟,风云人物

    隋朝第一神箭手,他才是真正击败突厥汗国的第一人。长孙晟的故事大家听过吗?突厥汗国,是继匈奴、鲜卑、柔然人之后,又一个庞大无比、强绝一时的草原游牧民族,强如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等人,都曾向突厥汗国俯首称臣。突厥是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一个的游牧民族的统称,但突厥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

  • 曹操掌权这么多年 为何到死都没有称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曹操,风云人物

    都知道三国时期的曹操,他没有安好心,他其实并不想匡扶汉室,他想的是为自己谋一番大业,甚至铲除汉室,可是这样一个人,那为什么在他活着的时候他没能称帝呢?他为什么不称帝?并不是说曹操不想称帝,其实曹操所做的每一步,他都在为自己称帝做准备,只是后来条件不允许,他才没有能够称帝。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