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增为何离开项羽 范增最后是怎么死的

范增为何离开项羽 范增最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890 更新时间:2023/12/28 3:22:11

范增说过:”竖子不足与谋!“这句话不是对项伯说的,也不是对项庄说的,这话表面上骂他们,其实是在骂项羽,在范增眼里项羽就是个缺乏智谋的毛头小子,他早就看出了项羽的有勇无谋,却遗憾自己未能早点脱身以投明主,站错了位置,服饰错了主人,这是一个谋士最大的遗憾。

范增出生于公元前277年,居鄛人。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他是项羽必不缺少的谋士,范增的一生也是很具有戏剧性的,范增在史书上的记载不多,最出名的事迹就是鸿门宴。《史记·项羽本纪》载:”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索居家,好奇计。“范增是具有传奇色彩人。跟随项梁的时候,范增都已将近七十岁高龄了,这个时候的范增雄心壮志依旧不改,不得不让人佩服。

范增早先追随的是项梁,作为楚营之中的主要谋士,范增连续辅佐项家叔侄两代,项梁死后,被项羽尊为”亚父“,受到极高的礼遇。就算是项羽在项梁去世后,对范增如何礼遇、客气,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仅仅只是君王和臣子的关系,项羽对范增也不会百分百信任,他本来就是个多疑的人,遇到再优秀的人才都无法为自己用,这是项羽的悲哀。

按理说,项羽的实力和势力都远在刘邦之上,项羽出身名门,是名将项燕的后人,而刘邦不过是个市井无赖,究竟项强刘弱转化为刘胜项败的原因是什么?要说个中的原因,每个人的答案也是不同的。其实细究,又会发现项羽败阵是有理由的,而且显而易见。刘邦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他自己在穿争霸后,总结自己胜利的原因时说道:”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一语道破刘邦、项羽之间的差距。项羽本就是自负的人,又不肯听他人之言,一意孤行。更是天高地厚不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只知道以武力夺取天下,不用智谋,。既无自知之明,更无知人之明。

当初为了给起义一个正当的名分,并让起义能够得到民众支持,是范增提出立义帝的建议,项梁听取了范增的意见,随后项梁去世,范增的意见就逐渐不被项羽重视,在项羽眼里,范增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谋士,他的建议固然重要,但是最终做决策的还是他西楚霸王。在之后的时间里,范增算是逐渐看清了项羽的真面目,这样一个君主,是根本不能成就大事业的。

特别是鸿门宴上项羽的表现,更是让范增彻底失望。鸿门宴上范增多次失意项羽动手,但是项羽念及情义,迟迟不肯动手。见项羽不动手,范增便自己动手,他让项庄舞剑,其意却在沛公,最后被项伯阻止,且还在张良的掩护下,让刘邦给逃脱了。眼看煮熟的鸭子就飞了,这事放在谁头上,都会很生气吧,见大势已去,范增大怒,拨出宝剑,劈碎刘邦赠给他的一双玉斗,明斥项庄实则是在暗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范增的这句话成为他愤怒的绝唱。那一夜,他开始由人生的巅峰走向谷底。

公元前204年初,楚军数次切断汉军粮道,刘邦被困荥阳,于是向项羽请和。项羽一心软,又想要同意刘邦的请求,范增说:”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明确告诉项羽,再放过刘邦一定会后悔。其后,项羽与范增攻荥阳,这是个大好的逆转机会,却被刘邦施以反间计,搞得项羽猜忌范增,范增一怒之下告老回乡,项羽同意了。范增:”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饵“。

信发出给项羽后没多久,范增就在赶回家的途中因背疽发作而死在路上。除却了功过是非、成王败寇之外,范增七十多岁,身世浮沉,还在战场、政坛飘摇,无所依靠,是一个可怜的老人,也是历史的一个悲剧。

标签: 范增为何离开项羽最后怎么死的范增说过竖子不

更多文章

  • 身边从不缺女人的薛蟠为何偏偏喜欢上了黛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身边,从不,缺女,人的,薛蟠,为何,偏偏,喜欢,上了,黛玉

    这么一个“呆霸王”,坐吃着家中百万之富,不断地惹是生非。成天追求些个低级欲望,不是喝个花酒,就是聚赌嫖娼;今儿斗鸡走狗,明儿打架滋事;既好女色,又有“断袖之癖”。亲妹妹薛宝钗说他“素日恣心纵欲”、“顾前不顾后”、“天不怕,地不怕”。于薛蟠而言,这样的日子美滋滋的,他能有什么心思?他喜欢上了林黛玉!并

  • 最后一位太监总管小德张简介 小德张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最后,一位,太监,总管,小德张,简介,怎么,死的,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因此普通农民的生活并不好过,甚至有些时候遇到点天灾人祸,就会出现卖儿卖女的情况。而本文故事的主人公小德张,虽然并不是被自家父母卖了的,却也是因为家庭贫苦,才走到这一步的。小德张是清朝末代太监总管,也是中国最后一位太监总管,在清朝亡国前,深受隆裕太后宠信。小德张名祥斋,字云亭,

  • 解析开皇之治中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解析,开皇,之治,中的,主要,措施,是什么,隋文,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开皇之治是中国史上的盛世王朝,其政治经济的影响可以说是远胜于唐朝的,但是由于隋朝的短暂发展,使得这个盛世鲜有人知。让我们通过开皇之治主要措施来领略一下隋文帝的风采。隋朝货币——五铢钱隋文帝在登基称帝之后,他节俭爱民,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有为之君。在政治上,他将州、郡、县缩减为

  • 孟姜女的结局为什么是投海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孟姜,女的,结局,为什么,投海,孟姜女,长城,传说,民间,流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在民间流传至今已有千百年,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该故事中孟姜女表现出了女子的刚烈和忠贞,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下的政治压迫。孟姜女雕像相传故事发生在秦朝,当时秦始皇已经完成了统一霸业,忙于修筑万里长城来加强国防,因此对民间苛捐杂税众多,更是征集了无数民工来服从劳役修筑长城。当时有两户人家

  • 古诗词中的清明:杜牧《清明》最脍炙人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诗词,中的,清明,杜牧,脍炙人口,清明节,已有,两千,年的

    清明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历代文人骚客描写清明的诗词数不胜数,精彩纷呈。最脍炙人口、传诵不绝的当属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孤单凄凉的感受可想而知。

  • 解析开皇之治说的是哪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解析,开皇,之治,说的,哪个,皇帝,开皇,之治,隋朝,时期

    开皇之治是隋朝时期少有的辉煌时代。在开皇之治中,出现了科举制度和三省六部制等先进的体制规章。因此,这个时代受到很多人称赞。那么开皇之治是哪个皇帝开创的呢?这个皇帝的人生又是怎样的呢?隋文帝画像开皇之治的开皇取自于道教的典籍,因为在开皇之治这段时间中,道教被当时的皇帝奉为国教,十分收到人们的尊敬。很多

  • 历史给了李自成夺天下的机会 却被手下给断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给了,李自成,自成,天下,机会,却被,手下,断送,历史

    历史的幸运儿并非都如此幸运先说李自成与崇祯皇帝的矛盾。历史注定崇祯皇帝必败,即使是有多次的历史机会可以让他重生,但他却没有历史的执行力,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没有机会的且是必亡的。崇祯皇帝的最大的矛盾是君臣不和,这和他的性格有关系,首先他是优柔寡断的,不善于做决定,缺少霸气,同时又是十分无礼的,特别

  •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老婆气死的皇帝是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老婆,死的,皇帝,何人,常说,中国

    常说中国地大物博,理所当然的很多特产都堪称世界之最。譬如皇帝,前前后后就有三四百位,是世界上盛产皇帝最多的国家。皇帝多了,死法也就五花八门。有饿死的,有吃错药死的,也有被老婆用被子闷死的,更倒霉的还有本文这位被出轨的老婆气死的。说起来这位皇帝还是一代少年有成的明君,他就是那位把鲜卑族改造为汉族的北魏

  • 历史上孟姜女真实名字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孟姜女,真实,名字,什么,孟姜,女的,传说,一直,流

    孟姜女的传说,一直流传在民间,已有千百年之久。如今,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孟姜女传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孟姜女雕像据学者研究,孟姜女传说是由《左传》中记载的一个故事演变而成的。杞梁为齐国人,在战国时期,他跟随齐庄公各地打仗,在一次攻打莒国的战役中牺牲,齐庄公将杞梁的尸体带回了齐国,杞梁妻伤心欲绝,他们

  •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 地藏王菩萨保佑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地藏,王菩萨,菩萨,故事,保佑,什么,地藏,王菩萨,菩萨,故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关于地藏王菩萨,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其中有一个关于地藏王菩萨的故事,就是地藏王菩萨前世的传说。地藏王菩萨画像相传,地藏王菩萨在还没有渡过无量劫之前,是一个人人称赞的孝女,她出生在婆罗门的一个家庭里,是一个善良的女子。而她的母亲却不信善,修习邪道,她喜欢吃鱼子,所以经常杀生,由于生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