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嘉不死便无三国什么意思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366 更新时间:2024/1/19 6:20:09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谥曰贞侯。有人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他到底多恐怖?这是否属实?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郭嘉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后便隐居。他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初出山投奔袁绍,可惜袁绍多疑猜忌,没有雄才大略。建安元年投奔曹操,被曹操奉为上宾,曾公然表示:“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曹操对郭嘉非常信任,许多军国大事,曹操总是让郭嘉最后做定论。而郭嘉的诀策则也十拿十稳。当时,各路诸侯割据一隅,虎争天下。在这种情况下,郭嘉的料事如神,对敌方心理状态的准确判断,便常常成为曹操获胜的关键。

建安二年,曹操讨张绣失败,袁绍写信羞辱。曹操正担心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能力,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郭嘉的分析很具说服力,不但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同时,郭嘉也正式确立了自己在曹操军事智能团中的核心地位。

机智推断刘备杀留的利弊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为吕布所破,依附于曹操。谋士程昱向曹操建议杀死刘备,以绝后患。曹操便问郭嘉有何意见,郭嘉认为:

曹公举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出诚信用以招揽英雄俊杰,恐怕仍未做到。现今刘备有英雄名声,他在穷途末路时投靠我们而我们将他杀害,这会使您背负杀害贤士的恶名。那么智者、将士都会自疑,再次想选择谁作主人,那谁还会和曹公平定天下?所以除掉一人之患,而危害到四海的声望以及安危的选择,不可以不明察!

曹操亦有感于此,想到自己曾经因为杀死名士,边而引发张邈陈宫等兖州士大夫们的集体造反。因此,便决定不杀刘备。不过,郭嘉亦认为刘备有万人敌关羽、张飞跟随,而刘备得人心,不会长久为人之下。所以向曹操上谏:“古人有说:‘一日放纵敌人,便成数世的祸患。’宜早些建立恰当的位置。”意思就是要软禁刘备,但曹操却不接纳软禁刘备的计谋,为了使他心服于自己,反而对刘备更亲近。

建安四年(199年),刘备借趁袁术北投袁绍之机,主动向曹操请求前去截击。这时,恰好郭嘉、程昱不在身边,曹操就同意了刘备的请求。待郭嘉与程昱回来,得知此事后一起劝阻曹操:放走刘备,会生变数了!但此时刘备已走,而且夺取下邳,举兵对抗曹操,曹操悔恨不听郭嘉之言。后来郭嘉死后,刘备请出诸葛亮,诸葛亮大发神威,曹操连招败绩,赤壁一战后天下三分。所以便有郭嘉不死便无三国的说法。

力劝曹操生擒吕布

曹操出兵攻打虎踞徐州的吕布。曹军先破彭城,再败吕布,最后围困下邳。吕布坚守不出。战役持续了大半年,曹操见士兵疲惫,束手无策,是退是攻,犹豫不决。这时,郭嘉却看出了胜机,献计曹操,力劝曹操用水计进行急攻吕布。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利用水攻,顺利攻克下邳,擒了吕布,安定了自己的大后方。

最后再来看看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赤壁之战时,曹操大败,留下了一句:“若郭奉孝在此,决不会使吾有此大败!”恐怕这是对郭嘉最大的肯定。罗贯中说: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虽然天数三分定,妙算神机亦可图。若是当时存奉孝,难容西蜀与东吴。经天纬地实可夸,少年才学冠中华。曹公深识真梁栋,兵败犹然想郭嘉。

可惜,天妒英才,郭嘉年仅37岁病死于征战途中。当时曹操北方已定,拥兵百万,势力已成,统一全国,胜利在望。如果郭嘉不死,曹操统一全国的梦想可能就会实现吧。或许是曹操时运不济,历史终究是演变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局面。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郭嘉为什么知道司马懿要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群雄并起而相争,其各有所长。若论仁义,当属刘皇叔,若说奸诈,则必言曹操,但若论及隐忍,司马懿则当仁不让。司马懿历经三朝,在七十余岁高龄上才派三千死士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夺下政权。能蛰伏数年,隐忍不发,可见司马懿本事。司马懿如此谨慎,郭嘉临终遗言却是劝曹操诛杀司马懿,他如何得知司马懿

  • 诸葛亮骂死王朗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当中有着不少经典片段,“诸葛亮骂死王朗”便是其中之一。按《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北伐时,王朗不顾年事已高,与大都督曹真等人迎战诸葛亮,阵前与诸葛亮一番舌战,结果被诸葛亮犀利的言辞驳倒,一气之下从马背上衰落而死被。不过这段虽然精彩,但却只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历史上并未发生过,历史上并

  • 三国人才为什么这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人才的比例即便放到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较高的,这和当时人口比例、政治结构、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有关,尤其是三国初期时候人才的比例,那是谋臣如雨,猛将如云。三国里随便拿一个优秀点的谋臣和武将放到其他时代,战绩都是很傲人的。三国时期,为什么会让人感觉是一个人才扎堆的时代?在小编看来,三国的人才确实是非

  • 621年5月28日:武牢关之役 窦建德战败被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621年5月28日(农历621年5月2日),武牢关之役,窦建德战败被俘。武牢关即虎牢关,东晋太宁三年(公元325年)虎牢入后赵,赵主石虎讳虎为武。唐代避高祖李渊祖父讳,亦改虎为武。虎牢关,又称汜水关,因为避唐高祖的祖父李虎的忌讳亦称武牢关,在洛阳以东,今河南省荥阳市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它

  • 三国武将排名前十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一猛将-吕布这个第一名小编觉得无可厚非,毫无争议,虽然他"三姓家奴",好色贪财,没有主见,小人之心,诶呀小编这一个"虽然"说了太多,我都不好往下接但是了,但是却还是要说,论威猛吕布第一依旧势不可挡,一人独战刘关张,辕门社稷,手持方天画戟,身跨赤兔汗血宝马。虽然身上有着种种不足,但是还挡不住她的威猛

  • 诸葛亮气死了哪三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诸葛亮想必大家都不会太陌生,诸葛亮在民间已经是智慧和聪明的象征。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在乱世三国中最顶尖的智者。在《三国演义》中更是些许被神化的意思。他不仅聪明过人算无遗漏,并且口齿伶俐甚至能将敌方大将骂死于阵前。王朗 王朗本名王严,大家更熟悉叫他王师徒。是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的重臣。228

  • 卫子夫的三个女儿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卫子夫的事情,其实卫子夫也只能说是结局悲惨吧,其实她的一生也还是非常传奇的,很多人也知道卫子夫给汉武帝刘彻生了很多后代,分别是生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儿子就不说了,巫蛊之祸被杀,卫夫子也因此上吊自杀,那么有的人想问了,这个卫夫子的其实三个女儿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

  • 玄汉:西汉与东汉之间的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西汉末年,外戚兼权臣王莽篡夺汉室江山,新朝取代了西汉。不过王莽做了皇帝,首先是不得人心,其次是改革失败,所以新朝注定是个短命朝代,建立没多久就出现统治危机,最后被西汉宗室刘秀建立的东汉取代。因为东汉光复了汉室江山,所以西汉和东汉合称汉朝。事实上,虽然东汉光复了汉室江山,但新朝并不是东汉取代的,而是

  • 东汉的洛阳令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洛阳令官职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中国历史上,秦朝虽然存在的时间极短,但由秦朝创建的制度,基本被汉朝继承下来。“令”也是汉朝继承秦朝的制度之一。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秦国开始实行的制度,指代某一个县的行政长官。不同地方的县,各自位置不同,县令的地位也有所不同。东汉时

  • 刘邦是怎么以少胜多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和项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秦朝末年的时候,由于皇帝的残暴统治,整个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自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爆发之后,各地农民起义便如雨后春笋般此起彼伏不断爆发。项羽和刘邦就是在这样背景下涌现出的一批英雄人物。在秦朝覆灭之后,项羽便凭借着突出的军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