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名将吕蒙是怎么死的 吕蒙是否死于关羽亡魂索命?

东吴名将吕蒙是怎么死的 吕蒙是否死于关羽亡魂索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875 更新时间:2023/12/15 17:59:46

吕蒙是怎么死的吕蒙是否死于关羽亡魂索命?

关二爷走后,悲痛的人太多了。刘备和张飞。所以很多人都有想念关二爷。

东吴孙权在庆功宴上 弄死了吕蒙。

说是吕蒙遭遇关二爷魂绕。

其实是孙权为了从此革掉大都督的职。

孙权是个聪明人,吕蒙不能留

1.杀了关二爷,桃园结义,必阀吴,害了吴。

2.大都督一直在孙权之上,同周瑜都不听孙权的话

3.荆州已得

关二爷背鼠辈小人吕蒙所杀,后人只想吕蒙死

吕蒙之死

《三国演义》里名将的死法各有不同,除自然原因死亡(老死、 病死)外,中箭致死是最多的,如太史慈甘宁、庞统、黄忠、徐晃张郃等。其次,有各种死亡,忧死如诸葛亮、陆逊;气死如周瑜、王 朗;战死如夏侯渊、典韦;被斩如吕布、关羽;被刺杀如孙策、张飞; 自杀如荀彧、姜维。但有一个人的死却非常蹊跷,他就是东吴的第三 任大都督吕蒙。

吕蒙死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期,斩杀威震天下的蜀汉名将关羽,夺回荆州后。跟吕蒙一样,关羽也是死在自己职业的巅峰期 攻取襄阳和水淹七军(关羽年轻时曾温酒斩华雄、斩颜良文丑,但只是作为一员武将,未亲自统帅大军。关羽死前驻荆州,相当于一方诸侯,掌握着一个集团军) 。当一个名将在自己的职业巅峰期斩杀另外 一个处于职业巅峰期的名将时,或许他的使命也随之完成了,但吕蒙的死充满着太多的疑惑,让我们不得不去怀疑。

吕蒙究竟是怎么死的?让我们来看看不同的的版本.

一、 关羽的亡魂索命。

这是《三国演义》原著里吕蒙的死法。吕蒙尽收荆襄之地后,孙 权犒赏三军,大设宴会为诸将庆功。孙权亲自酌酒赐吕蒙,吕蒙接酒 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 髯鼠辈!还识我否?”众将大惊,急救时,蒙推倒孙权,大步前进, 坐于孙权位上,两眉倒竖,双眼圆睁,大喝曰:“我自破黄巾以来, 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 当追吕贼之魂! 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 ” 权大惊, 慌忙率大小将士, 皆下拜。只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众将见之,无不恐惧。 罗贯中的这种写法让人着实费解,吕蒙死前举止反常,死后七窍 流血,这是典型的中毒症状,怎么会是关羽亡魂索命呢?学过哲学的 应该知道,物质决定意识。当物质不存在时,又哪来的意识呢?可能 罗贯中是个唯心主义者吧,但古人迷信,信封鬼神也是源远流长的。 不过还有另外一个可能,罗要突出关羽的英雄气,就是死后也有报仇 雪恨,就像大家电视剧里看到的,有人要死时威胁对手说:“我死后 化作厉鬼也要缠着你”。 所以,从吕蒙死的症状可以推断出吕蒙是被毒死的,罗贯中为了 神化关羽, 于是虚构了关羽亡魂索命这个情节。 就算有 “因果报应” , 但鬼神之说简直是无稽之谈。 也就是说罗贯中描述的吕蒙死因并不是 真正的原因,而且另有玄机。

二、 发病而死。

据陈寿《三国志·吕蒙传》记载: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蒙固辞金钱,权不许。封爵未下,会蒙疾发, 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 千金。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慽,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 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 为下赦令,群臣毕贺。后更增笃,权自临视,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 命。年四十二,遂卒于内殿。 从陈寿的记载来看,吕蒙是病死的,也有理论依据,吕蒙 16 岁 时便随姐夫邓当上战场杀敌,可谓少年英雄。此后,跟着周瑜身经百 战,屡立战功。在赤壁之战后,吕蒙已成为周瑜手下首屈一指的大将 和未来的接班人(当时周瑜病故时,众人都以为继承人是吕蒙并提前 祝贺。当周瑜指定鲁肃时,众将错愕,吕蒙也非常失望。但他迟疑了 一会便跪拜鲁肃,其他众将也才跟着跪拜) 。

根据吕蒙的生平经历, 其早年只是“吴下阿蒙” ,却战功赫赫,可以推断出其一定是个勇将, 常年征战,哪有不会受伤的。到 42 岁时,他已经是伤痕累累,身体 严重透支了。其实,在关羽夺樊城时,吕蒙就生病了,由陆逊接替, 关羽也才放心的去攻樊城。 但是,吕蒙在追杀关羽时可是生龙活虎呀,连陆逊的大军都苦苦 追赶不上。突然溘然长逝,从道理上说病死是不太可能的,除非是急 性病。但吕蒙长期征战,身体硬朗,得急性病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是朱元璋送徐达的那只烤鹅。况且,吕蒙意气用事,一心斩杀关羽,他 报的不是孙权,而是周瑜。违抗军令本来就是死罪,更何况还将灾难 引向了吴国。所以,不杀不足以平息孙权心中的怒火。再者,吕蒙取了荆州, 荆州是什么地方?是威震天下的关羽镇守的地盘; 更是周瑜、 鲁肃等人一辈子都想取而没能取下的地方, 正如庆功宴上诸将说的那 样“大都督此战兵不血刃而取荆州,功劳盖过周瑜、鲁肃多矣” ,正 所谓“功高震主” 。

如此违抗军令又功高盖主之人,孙权能容忍吗? 但是,孙权知道即使吕蒙违抗军令,但他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他是吴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就算杀也不能明杀。 于是, 孙权来了个 “一 箭双雕”之计,先毒杀吕蒙再召集天下名医为其治疗,来赢取吴国的 民心。 这也可解释孙权为什么把吕蒙接到自己的内殿, 一是方便监视, 怕其装死;二是做给大臣们看的,好让他们誓死为自己效力。

三、 被孙权毒杀。

这是《新三国》里吕蒙的死法。夺荆州后,吕蒙病重,孙权召见陆 逊议事。陆逊见孙权之前,孙权让张昭带陆逊看看吕蒙大都督,陆逊 一看死了,张昭对陆逊说: “主公让大都督去夺荆州,拿下荆州不要 伤害关羽,大都督一意孤行,把东吴逼入危难之中,他的死也算上天 报应吧” 。听听话里的杀机,张昭的意思是,谁对主公威胁或牵制和 不听命令,就和吕蒙一个下场。 从陆逊掀开的被子来看,吕蒙脸色铁青、发紫,口角流污。再加上 张昭的话,可明显推出:吕蒙因违抗君命,被孙权毒杀。在《新三国》 里,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很容易推断出来,因为在吕蒙死之前,剧情 做了大量的铺垫。吕蒙攻下荆州后,首先做的就是设坛祭奠周瑜,以 报周瑜当年的知遇之恩(而不是报孙权之恩,大忌呀) 。然后陆逊传 孙权令“夺下荆州后,驻守休养,不能斩杀关羽” ,而此时,吕蒙命 人关闭城门不让陆逊进城传令,又令人追杀关羽(还让人打着自己的 帅旗把陆逊引向相反的方向) 。这明显是违抗君命,一心想治关羽于 死地呀,把战火引向东吴呀(大忌中的大忌) 。

综上所述,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吕蒙很可能是被孙权毒杀的,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违背了孙权的意愿,将祸水引向东吴。这是吕蒙之死最重要 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对于蜀国,不是不打而是时机未到,孙吴的国 策是联蜀抗魏,而不是与刘备翻脸。但是吕蒙在打下荆州后杀死了关 羽(地盘丢了可以再抢,命没了岂能复活),这是曹操非常希望看到 的(吕蒙干了“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如曹操在赤壁之战后的命 运一样, 刘备、 孙权都不愿意杀他, 怕惹火上身, 对于关羽也是一样, 曹操和孙权都是要地不杀人的策略,或者说,都希望对方杀关羽,与刘备结仇,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所以,这是曹操要求曹彰将关羽逼 入吴军包围中的原因; 也是孙权把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的原因将 祸水引给对方。

从这方面来说,吕蒙是“自作孽,不可活”了。因为对曹操和孙权这 对老油条来说,他们都知道关羽对于刘备的价值,就像当年周瑜和诸 葛亮在赤壁之战时知道曹操对于曹魏的价值一样。但不同的是,诸葛 亮当年略施小计,让关羽守华容道,而关羽念旧情放走曹操,使周瑜 之计未得逞;而此刻吕蒙却意气用事,违抗命令,执意追杀关羽。相比之下,曹操此时要高明很多,对徐晃下令: “对关羽残军,只追不 击;对关羽,不杀不伤”,多像当年的诸葛孔明呀。 此时,真替吕蒙冤呀,关羽是谁呀?是战无不胜的战神,是天下无 双的名将。杀了他,自己就是天下第一名将而扬名天下了,面对如此 大的诱惑,世人恐怕都是欲罢不能呀(曹彰其实更有机会,只是被徐 晃拼死拦着才未杀成)。可以说,是吕蒙自己的欲望杀死了自己,战 胜不了自己的欲望,就为欲望去死吧。可是,为了自己一时的欲望而 身首异处也太不值了吧。 相比于垂钓高手司马懿, 吕蒙此时太短视了, 为了虚名而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真是太可惜了 (哎, 好死不如赖活着) 。

二、是报周瑜而非孙权。《新三国》这点表现的特别明显,吕蒙是 周瑜提拔的,对周瑜忠心不二,但是对孙权就隔着一层了。而皇帝希 望每个人都对自己忠心,而不是只忠心于某位大将,这是作为将领的 大忌呀。周瑜只是吕蒙的前任 Boss,而孙权才是他俩的终极 Boss, 吕蒙却偏偏犯浑,为了死去的前任 Boss 而得罪了现任的 Boss,不死 于非命才怪。 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永远是在外将军死于非命的潜 理由,哪个君王都不会允许不听话的将军的,将军是家将,是唯主子 之命是从的。吕蒙对孙权已经是阳奉阴违了,他的所作所为,是不可 能不传到孙权的耳中,他的身边是不可能没有皇帝的耳目的。

四、 拥兵自重、 功高震主。

吕蒙是大都督, 总管东吴的所有军队, 相当于现在的军委主席;孙权是东吴的国君,相当于现在的国家主席 和中共中央总书记。“枪杆子出政权”是万古不变的真理,所以,要 三权归一。孙权一直比较压抑,因为前有周瑜的赤壁大捷,后有吕蒙 夺回荆州,个个都战功赫赫,在军队中拥有极高的威望。万一这个大 都督对自己不满, “兵谏”不是没有可能的,况且,吕蒙还抗命不遵, 假以时日,那还得了。所以,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的悲剧再次上演。似乎历史上的名将都逃不过这个定律,但吕蒙冤在 此时还未到“兔死狗烹”的地步,毕竟此时天下三分,还不是“清君 侧”的时候。 或许有人会说,孙权可以来个“杯酒释兵权”呀,不一定要致吕蒙 于死地呀。但情况有所不同,此时关羽已死,他知道关羽对于刘备的 重要性。他认为杀了吕蒙,关羽的大仇也就报了,再加上自己的求和 与诸葛亮的劝谏,刘备心中的怒火也就消了。但东吴终究没有摆脱这 趟浑水,因为他太低估刘备了。刘备此时是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和 当年哪个东奔西走的织席贩履之辈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况且他以“仁 义”立于天下,关羽之死,为了面子,为了做给天下人看,就算马革 裹尸也要伐吴吧。

所以说,吕蒙比前辈晁错死的要冤,晁错的战功无 法与吕蒙相提并论,只是力主削藩而引发“七王之乱”。二人死前都 把祸水引向自己的主公, 而被自己的主公杀死后也未平息生前带来的 祸患。 古人打仗向来寻求“师出有名”,吴蜀两国在政治上只是相互利用 的关系。而如果有一方打破“三足鼎立”的局面,两国交兵也是不可 避免的(换句话说,吴蜀两国迟早要干一仗)。而此时,关羽的死只 是为刘备出兵找到了借口,而吕蒙只能做那只“替罪羔羊”了。 一代名将吕蒙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斩杀蜀汉名将关羽,致东吴于水火,而招来杀身之祸,死于非命,让人扼腕叹息。

标签: 吕蒙

更多文章

  • 唐朝的"三宫六院"介绍 唐朝皇帝一般有多少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

    老百姓习惯叫皇帝的老婆们“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其实,“后宫佳丽三千”是有严格的等级和尺寸的。虽说皇帝多是花花公子,荒淫纵欲,但“天之骄子”也是肉做的,再禁折腾,总会熬到油尽灯枯那一天。为了江山社稷千秋万代,为了皇帝陛下身体

  • 乾隆帝生母到底长啥样?乾隆生母最靠谱的四种猜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帝

    【导读】关于乾隆生母最靠谱的四种猜测,关于乾隆帝生母的传说出现过很多版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野史传说呢?清末民初,反清排满的风气很盛,出现了很多有关清帝的野史传说。乾隆帝生母疑案,更是被炒得街谈巷议,沸沸扬扬。我归纳一下,主要有四说:第一,南方傻姐说。民国时期曾任国务总理的熊希龄,从“老

  • 古代著名的十大女性红杏出墙事件 古代哪些女人红杏出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红杏出墙

    出轨并非男人的专利,即便受“三从四德”紧锢的古代女子,有的甚至贵为皇后、妃子、公主,也多有不满婚姻现状而追求“婚外情”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女性出轨事件吧。1、最具人文的出轨徐娘.有一句成语叫“徐娘半老”,亦作&

  • 古代皇帝海选后妃的四大渠道 古代皇帝怎么选妃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选妃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后宫佳丽三千人”,实际上,在古代皇宫内,三千人不过是个虚数,许多朝代的后宫都多达数万名美女。而在“三千佳丽”之中,既包括皇帝的皇后和嫔妃,也包括后宫的侍女。那么,这些美女是怎样海选出来的呢?一、礼聘:大家闺秀的通天

  • 古代的“守宫砂”真能验女子贞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守宫砂

    在少女白藕般的手臂上点一颗鲜艳的红痣,以验证女人们的贞操,在古代是常见的,叫“守宫砂”。不明就里的人,以为“守宫”就是守住那神圣的一方妙处。实际上“守宫”是蜥蝎的一种,躯体略扁,脊部颜色灰暗,有粟粒状的突起,腹面白黄色,口大,

  • 历史上有屠炉公主这个人吗 屠炉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屠炉公主

    大型古装电视剧《隋唐英雄3》即将于明晚(1月28日)在湖南卫视播出,潘时七在剧中饰演的屠炉公主备受大家的关注。剧中的屠炉公主是北漠公主,宝康王义女,铁牛的义妹。历史上真有屠炉公主这个人吗?她是怎么死的?接下来跟随文化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隋唐英雄3》潘时七版屠炉公主图片屠炉公主怎么死的历史上并没有屠炉

  • 阿房宫是谁烧的 阿房宫被谁烧的 项羽火烧阿房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阿房宫

    阿房宫是谁烧的 阿房宫被谁烧的 项羽火烧阿房宫?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统帅及著名政治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随叔父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

  • 冯天魁的原型是谁?冯天魁简介详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冯天魁

    冯天魁的原型是谁?冯天魁简介详细介绍冯天魁,是电视剧《正者无敌》由陈宝国饰演的角色。网友认为冯天魁原型为川军一二二师师长的王铭章将军。另一原型为范绍增将军。基本信息中文名 冯天魁 外文名 Feng Tian Kui 饰 演 陈宝国 登场作品正者无敌性 别 男 原 型 王铭章、范绍增 军 衔 中将 职

  • 秦琼和尉迟恭为什么会成为门神?门神的由来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琼,尉迟恭

    隋末唐初的名将秦琼和尉迟恭,每逢过年过节,人们总是会把这两人贴在门上,被后世尊为门神,为何偏偏是他俩被尊为门神呢?你知道背后的故事传说吗?马上为你揭晓。古人认为,门户为全家人每天出入之要津,必须驱邪镇鬼,才能保全家人平安。但是,亲们可知,古时最早的门神并不是秦琼和尉迟恭,据南朝梁宗懔在其《荆楚岁时记

  • 刘恒的代王王后究竟是何身份 为什么史书只字未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恒

    刘恒的代王王后是他在做代王时的正室,二人育有四子,然而刘恒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她和她的四个儿子都相继去世了,而汉文帝也没有追封她,甚至史书上她的身份都没能留下来。刘恒的代王王后究竟是何身份?刘恒为代王时的王后,没有记录姓氏,没有陵园,没有追封。在刘恒入长安登帝位前去世,在他称帝后的两个月内,王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