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水镜先生为什么说诸葛亮不得其时

水镜先生为什么说诸葛亮不得其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53 更新时间:2024/3/1 2:58:14

在三国中,魏蜀吴相互争权夺利,其中最不能缺乏的就是能人志士的帮助。虽然曹操孙权刘备个顶个的都是人中豪杰,但仅仅凭借自身的力量也是难以在权力的争夺之中占据优势地位的。除此之外,曹操、孙权、刘备一个个的也都是爱才之人。而诸葛亮的出山与此也有很大关系。但是为什么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会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句话呢?其实从下面几个角度来看就不难理解了。

第一,从水镜先生的角度来看。根据历史记载,水镜先生原名司马徽,自身博学多才,是当时魏蜀吴三国都纷纷想要招揽的对象。而在《三国演义.毛宗岗批评本》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中,提到刘玄德遇到水镜先生,追问元直(徐庶)所举荐的诸葛孔明,而水镜先生却说: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

因为水镜先生对孔明有着极高的评价:"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水镜先生对诸葛亮报有如此之高的评价,自然也不会希望诸葛亮陷入俗世的泥沼。

而水镜先生的智慧也准确的预言了诸葛孔明的未来。诸葛亮出山后虽竭尽全力的辅佐蜀国的先主与后主,但是如此的呕心沥血却最终也未能挽救蜀国的消亡命运。最后诸葛孔明更是在北伐中身死。而水镜先生不仅仅是诸葛孔明的老师更是其的朋友,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让水镜先生难以阻止诸葛亮出山,但也更为诸葛亮出山之后所处的时局感到惋惜。

第二,从诸葛孔明的角度来看。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说:老氏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凡在贤达之流,固必兼而有焉。以诸葛亮之鉴识,岂不能自审其分乎?

且在蜀书中通过徐庶等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语,足可以看出诸葛孔明的过人智慧与高超技能。况且即使是周瑜与曹操,都称诸葛亮为当世卧龙,人间英才。周瑜更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无奈之语。在《三国演义毛宗岗批评本》中,写诸葛亮为极冷极闲之人,但又写偏是极冷极闲之人,才有极暖极热之举。这更为诸葛亮为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埋下伏笔。

诸葛亮虽然凭借自身的才能让刘备三顾茅庐,但当时的时代却是注定容不下如此奇才的。曹操、孙权虽有爱才之心,但当诸葛亮做了刘备的谋士,为其统一天下出谋划策时,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站在了曹操、孙权的对立面。二者自然容不下他。

而刘备身死之后,托孤于诸葛亮,虽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全面信任。但也是这个原因,使诸葛亮不得不担负起兴复汉室的责任,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诸葛亮的死亡。水镜先生之语,对诸葛亮日后的处境已预见的十分准确。

第三,从刘备及身后代表的蜀国政权来看。刘备最开始以汉室宗亲,兴复汉室为由招贤纳士,博揽贤才。但是事实上刘备是否真的为汉室宗亲还有待考究。刘备对于诸葛亮的尊重与信任自然不必多说,否则水镜先生又为何在"不得其时"前加上"虽得其主"这四个字呢?自然是因为水镜先生肯定刘备对于诸葛亮的真诚态度。

但是又说诸葛亮出山"不得其时",这很大程度上是刘备所代表的蜀国的自身原因。在诸葛亮出山之时,曹操已经吞并了河北的大部分地区,曹魏实力正处于强盛时期,更不消说还有一个东吴在阻碍蜀汉发展的步伐。

即使以诸葛亮的才智,也难以抵御来自曹魏、东吴的双重压力。在诸葛亮出山之时,水镜先生恐怕早已预料到了这一点,否则也不会有"不得是时"之语。而诸葛亮所辅佐的后主刘禅,其昏庸无能是事实,但其的地位尊贵也是事实。打不得骂不得,但是不打不骂却又更有负于先帝所托,使得诸葛孔明更为抑郁。

因此才会有《出师表》中"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讬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之语。并进一步的说明自身的无奈"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的"不得其时"在《出师表》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由以上三个角度来看。水镜先生称诸葛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是对诸葛亮日后所处的境遇的十分准确的预料。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水镜先生的八个学生叫什么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水镜先生是三国时期的一位遁世高人,包括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出场并不多,八个字“松形鹤骨,器宇不凡”是书中对于水镜先生的描写,活脱脱的一个神隐高人的形象。尤其是他竟能培养出诸葛亮这样的弟子,可见水镜先生的确实有着经天纬地的才学。但是历史上水镜先生只有3个徒弟,所谓八个徒弟是野史传说,没有实际证据。野史中水

  • 水镜先生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性格清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说的就是水镜先生,水镜先生是别人对他的尊称,他本名司马徽。那么水镜先生与司马懿是什么关系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说一说吧。他们二人同姓司马,论资排辈的话在八代之内。水镜先生推荐了好多人才给当时的刘备,但是自己却拒绝了刘备的邀请,说明他根本就不看好刘备。要说两个人的关系就留给大

  • 刘秀一共有多少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光武帝刘秀小名寄奴,听名字就觉得他的身份并不高,可是他能够由普普通通的平民成为一个皇帝,建立后汉朝,开创了“光武中兴”的良好局面,也被后世称为“位面之子”,即使有着滔天的运气,有着“主角光环”的那种人。而他早年的一首诗“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也让人对阴丽华和刘秀身后的女人充满了好奇。刘

  • 刘秀最爱的是阴丽华还是郭圣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秀自幼钟情于阴丽华,少年时期就立下一个心愿——娶妻当娶阴丽华,这一志愿在当时看来只是不着边际的空想,因为当时汉代已历十二帝,总计二百一十三年,帝裔子孙众多,不可能—一照顾周全,更何况当时王莽已经篡位称尊,刘氏子孙更受到无情的摧残,刘秀一家早失去贵族的身份,在乡里的财势与声望上,刘家似乎还比不上阴家

  • 历史上阴丽华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阴丽华于永平七年,也就是他儿子刘庄做了皇帝后的第七个年头,以皇太后之尊去世,享年60岁,和光武帝合葬原陵。在皇后、皇太后位累计24年。阴丽华(5年-64年3月1日),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人。光武帝刘秀元配,东汉第二任皇后。春秋时期名相管仲后裔,汉明帝刘庄的生母。根据史书记载,阴丽华是历史上大名

  • 东汉六大家族是哪六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六大家族——邓氏家族在东汉前期,邓禹家族几乎就是“皇室专业户”。邓禹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在这里,邓禹结识了影响他一生的人——刘秀。据《后汉书·邓禹传》记载,邓禹一见刘秀,就知道他“非凡人”,当即认刘秀为“带头大哥”。而趁“王莽之乱”起兵的刘秀也认为邓禹非一般人,“简直就是朕的萧何”。对邓禹提出的

  • 东汉最厉害的家族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个家族在东汉乃至整个汉朝,几乎都是最有权势的家族。据统计,这个家族曾经出了一个太后,三个皇后,六个贵人,两个大将军,三个驸马,封过七个侯,家族里的人担任了五十七个卿、将、尹、校之类的官职。就这还都是梁氏家族的人,尚未计算攀附这个家族的党徒。曾经有三个皇帝是由这个家族扶持到皇帝宝座的。这个家族就是梁

  • 历史上白起有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皓镧传》主要讲了发生在战国末年秦赵两国之间的故事,那个时候嬴异人在赵国为质子,秦赵两国相互掣肘,暗流涌动。而白仲身为秦国将领,他骁勇善战,有勇有谋。不过,《皓镧传》白仲有历史原型吗?剧中白仲是战神白起的儿子,那真实的历史上是不是也是这样?白起有几个儿子?他的儿子当中有叫白仲的吗?《皓镧传》中白仲经

  • 阴丽华当了多少年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阴丽华当了十六年的皇后,刘秀的原配妻子。在历史上,阴丽华才貌出众,许多达官贵人对她都很欣赏,当时刘秀见到阴丽华第一面的时候,便对她一见钟情,后来刘秀凭借自己的努力,顺利娶阴丽华为妻。阴丽华嫁给刘秀的时候,刘秀还没有当上皇帝,但是两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后来刘秀当了皇帝以后,便将阴丽华接到了宫中。在刘秀称

  • 萧规曹随的历史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萧规曹随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曾经听过,现在往往用来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不过这个成语的由来也是有典故的。那么本期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萧规曹随的相关典故吧。萧规曹随的历史典故惠帝二年,萧何死了,而曹参当初地位卑微时,跟萧何友好,等到做了将军、相国,两人有了隔阂。到萧何将死的时候,所推荐的贤相只有曹参。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