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修鸡肋的故事

杨修鸡肋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865 更新时间:2024/1/23 7:34:41

杨修鸡肋的故事

杨修作为三国时期有名的才子,他的一生有着非常多精彩的故事,其中比较经典的除了他那些个拆字的故事之外,就是“杨修鸡肋”的这个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杨修又是怎么和鸡肋联系在一起的呢?

鸡肋一样的杨修

这个故事发生在曹操攻打刘备汉中的时候,当时在汉中刘备的兵力很强,正是刘备最鼎盛的时候,曹操来晚了,没有地理优势,被刘备死死守住,曹操久攻不下心里也很烦躁,他心里也知道继续僵持下去未必能够打下汉中,在想是不是应该退兵了,但是这么无功而返也是让曹操非常不甘心。

正好是在吃饭的时候了,曹操正在吃着鸡,一个士兵就进来请示曹操,今晚的口号用什么,曹操正好看到了盘子里的鸡肋就说“用鸡肋吧”,等到口令传下去修知道的时候,杨修就开始准备行李了,不少士兵看到了也就跟着一起整顿行李,这件事被当时的中军主将夏侯惇知道了就问杨修为什么这么做,杨修就告诉他:“丞相运用了鸡肋来做口号,鸡肋这种东西吃着没有什么味道了,但是丢掉又非常可惜,这个鸡肋说的就是汉中啊,可见现在丞相心中已经有了退兵的心思,而且我军的粮草已经不多了,估计马上就会退兵。现在收拾一下,到时候就不会慌乱了。”那些个将士也都觉得杨修说的很有道理,所以都回去收拾家伙了。

等到曹操出来巡视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士兵都已经准备回去了就非常愤怒,知道了详情之后就以扰乱军心为由杀了杨修,其实杨修确实是该死的,你再聪明,行军打仗这种事情在主帅没有下达明确指令的时候劝自己人准备退兵,无论放在哪个年代都是该杀的。

揭秘杨修怎么死的

杨修,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才子,他才思敏捷,智计百出,但是最后还是被曹操杀掉了,那么杨修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接下里小编为在这里就为大家回放一下杨修之死(以《三国演义》为主来讲述)。

杨修之死

虽然在史书上对于杨修的死记载的比较简单,其中的理由也不够充分,但是罗贯中还是自行脑补的非常不错的(虽然在性格上有失偏颇,但趣味性还是很足的)。在罗贯中的笔下,这一段是这么说的“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还说了好几个小故事,第一个是曹操当年修建园子的时候在花园的门上写了个活字,打算显摆一下自己的文化水平,结果被杨修一口说破,曹操因此心里就不爽了。

还有一件事情也是比较重要的,就是当年曹操假装梦游杀了的侍卫,这是曹操怕人刺杀自己猜想出的计谋,但是杨修直接就揭穿了,这让曹操非常的尴尬,一番谋划全部失败,还白杀了一个亲卫。后来杨修还帮助曹植夺嫡,就更让曹操厌恶了,直到后来在攻打汉中的时候,杨修揣测曹操有了退兵的心思,听到鸡肋的口号,就私下里传要撤兵,结果曹操再也忍不住了,以扰乱军心为由杀了他。

罗贯中本来的意思是要说明曹操嫉妒贤才,这也是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于这件事的观点,但是从描述来看,杨修真算不上什么贤才,顶多是有点小聪明罢了,要知道“看破别说破,还是好朋友。”朋友之间尚且很多事情不能说破,杨修这个为人臣子的就这样把曹操这个主公的心思都讲明了,这让曹操怎么能忍,所以就把杨修给杀了。

揭秘杨修之死的原因

杨修是三国时期有名的人物,看过三国小说的都知道他是曹操手下的一个谋士,因为一个鸡肋事件被曹操杀死,那么三国时期杨修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三国演义》里面的死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杨修之死的雕塑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杨修并不是像《三国演义》之中所描述的因为一个“鸡肋”被曹操杀害的,在史书的记载之中,曹操是用“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被杀的,也就说杨修的死并不是因为在当时私自传什么鸡肋的事情,涣散了军心,是因为泄露了上面的意思,同时和外面的诸侯关系密切,所以才被杀的?但是问题来了,杨修到底和谁关系密切呢?

标签: 杨修鸡肋故事杨修鸡肋故事作为三国时期有名

更多文章

  •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时间在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时间,在哪,一年,法国,里昂,工人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时间在哪一年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对工人的剥削,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资本家的残酷无情,导致一些政治家哲学家不得不认真思考社会现状。空想社会主义一时间在法国掀起极大地狂潮。要是有人想要考察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时间,便可在这个世纪找到确切的答案。里昂工人起义遗址因为遭到不平等

  • 孝庄太后死时是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孝庄,太后,死时,多少,孝庄,太后,死时,多少,整整,200

    孝庄太后死时是多少岁在整整200多年的清代中,许多皇后都活不了多久,大多都是得病而逝。那么著名的孝庄太后活了多少岁呢?在她一生中发生过什么事情呢?《孝庄秘史》孝庄皇后剧照公元1613年,孝庄皇后出生在蒙古科尔沁部落。在入宫之前过了12年的草原生活。或许这里寒苦了些,但应该也是她最为自由的日子。公元1

  • 负荆请罪的故事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负荆请罪,故事,怎么回事,负荆请罪,故事,怎么回事,出自

    负荆请罪的故事是怎么回事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文臣蔺相如和武将廉颇之间有误会到和解的故事,所以也叫将相和,是流传至今最为出名的典故之一,“负荆请罪”后来也成为了成语。负荆请罪蔺相如原本是赵国宦者令的舍人,就是太监总管的家臣,后来因为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件事情

  • 外交家晏婴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外交家,晏婴,简介,外交家,晏婴,简介,578-500,字仲

    外交家晏婴简介晏婴(前578-500),字仲,史上称他为“晏平仲”,他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名大夫。也是后来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的父亲是齐国上大夫晏弱。在生活中,他的生活简朴,拥有谦恭下士的称号。对于他的长相,距历史记载,晏婴的身材不高,面容较丑。在齐灵公二十六年时期,由于

  • 朱元璋朱由检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比较,朱元璋,比较,别是,明朝,开国,皇帝,亡国,之

    朱元璋朱由检比较朱元璋朱由检分别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和亡国之君,朱元璋出身平民,早年的生活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为了能活下去,朱元璋甚至是剃度出家,可以说朱元璋是一位非常了解人民疾苦的皇帝,是一个从社会最底层一步步走上皇位的人。而朱由检出身皇家,一生之中没有受过朱元璋那样的疾苦。朱元璋朱由检有着相同之处,

  • 探秘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探秘,马克思主义,哲学,探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

    探秘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作为基础,能够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哲学分支。它是一门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继承了三大哲学理论,它们分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画像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社会历史前提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产阶级与

  • 南京大屠杀地点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京大屠杀,地点,在哪里,南京大屠杀,地点,在哪里,南京,生

    南京大屠杀地点在哪里在南京发生的大屠杀事件因为死亡人数多、影响范围大而被人们始终牢牢记在心中,日本这种反人类的、惨无人道的行为更是让人们痛恨不已,南京大屠杀已经是刻在人们心中永久的伤痛,就算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久关于这场屠杀事件的所有信息始终存在在人们的记忆里。而南京大屠杀地点如今也建立了纪念碑,那么

  • 明朝石亨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石亨,是个,怎样,明朝,石亨,是个,怎样,南人,所属

    明朝石亨是个怎样的人石亨是渭南人,所属朝代是明朝。他是明朝的武将。他在人生巅峰时期,曾就太子太师一职。明朝石亨画像明朝石亨出生在武将之家,当时,明朝的武官职位可以继承,所以,他算是个官二代,继承的是他伯父的职位,因为他伯父没有自己的孩子,而且他本身长相就比较威猛,也可以算是善战之人。我们知道,在中国

  • 关于苏轼的资料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于,苏轼,资料,介绍,关于,苏轼,资料,介绍,翻阅,各种

    关于苏轼的资料介绍翻阅各种记录,关于苏轼的资料的确很多,但是确显得杂乱不堪,下面通过整理归类,从几条索引线来看看伟大学者苏轼的一生。苏轼的素描根据人物线,可以这样来描述苏轼。苏轼,字子瞻,也称东坡居士,随着时间推进,到了后来,苏东坡这个名字反而比苏轼显得名气更大,人们也只记得苏东坡这个名字了。苏轼在

  • 卓别林访华事情简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卓别林,访华,事情,简单,介绍,卓别林,访华,事情,简单,介

    卓别林访华事情简单介绍卓别林是一位英国人,他也是享誉世界的著名演员,因为他的喜剧十分出色,不仅让人们大笑不已,而且还能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对现实中的一些弊端的讽刺,所以许多人都十分喜爱和崇拜他。然而在当时那个年代的中国,也有一位十分伟大的中国领导人物非常喜爱他,这个人就是周恩来,而且他的喜爱之情还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