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难道历史上的皇帝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

难道历史上的皇帝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642 更新时间:2023/12/23 5:57:10

很多人都认为,导致东吴一代名臣诸葛恪被杀死的原因,除了他本人骄傲自负这个原因外,还源自孙峻孙亮那滴水不漏的计划。事情真的就是如此吗?难道就没有其他可能了吗?难道我们用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相了吗?在笔者看来,历史上的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至于为何,且听分析。

东兴大捷以后,诸葛恪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浮躁起来,对于敌人,少了原来那份镇定,多了些轻蔑不屑。《汉书》上曰:“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很快,诸葛恪便尝到了苦头,在新城之战中,“病者大半,死伤涂地”(《诸葛恪传》《资治通鉴》),最后只得大败而归。孙峻趁诸葛恪民心渐失,公然“伏兵杀恪于殿堂”(《三嗣主传》)。

据史书记载,孙亮在这期间主要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在诸葛恪回来之后,“冬十月,大飨”(《三嗣主传》),被人认为是迷惑诸葛恪,致使其放松警惕。

第二件,与孙峻商议如何除掉诸葛恪,要不然史书上不会有“孙峻因民之多怨,众之所嫌,构恪欲为变,与亮谋”(《诸葛恪传》)这样的记载,被人认为是颁布诏书,赞同孙峻剿杀诸葛恪。

第三件,在诸葛恪死后,《三嗣主传》上说“以峻为丞相,封富春侯”,《孙峻传》上说“迁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假节,进封富春侯”,被人认为是主动满足孙峻,庆祝大功告成。

这三件事情环环相扣,看似顺理成章,实则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笔者认为,对于历史上的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需要从以下三个分论点进行分析。

分论一,诸葛恪专政从何说起。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孙峻想怎么摸黑,就怎么摸黑。诸葛恪已死,不可能再回到阳间与其理论。

诸葛恪专政的所谓证据。第一条,书信证明,认为诸葛恪写《诸葛恪与陆逊书》是为了警告陆逊。第二条,杀死孙弘,认为诸葛恪这样做是为了铲除异己。第三条,广施恩泽,认为诸葛恪给老百姓好处是为笼络人心,为专政寻找群众基础。

笔者认为以上三条,不足为据,反驳理由如下。

第一点,写书信的真实用意。诸葛恪给陆逊写这封信,是为了“知逊以此嫌己,故遂广其理而赞其旨也”(《诸葛恪传》),没有任何恐吓警告之意。再加上,“会逊卒,恪迁大将军,假节,驻武昌,代逊领荆州事”(《诸葛恪传》)这样的记载,容易让人误读,产生歧义。其实,只要弄懂“会逊卒”的“会”字为恰逢、正好之意,一切也就迎刃而解、豁然开朗了。

第二点,杀死孙弘是为了孙权。孙权去世,孙弘因平日里与诸葛恪不和,便想借机“欲矫诏除恪”(《诸葛恪传》《资治通鉴》)。孙峻在当时还和诸葛恪统一战线,便把这一消息告诉了他。诸葛恪这才“于坐中诛之,乃发丧制服”,让孙权一路走好,要不然指不定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第三点,立场导致不同处。“恪乃命罢视听……众莫不悦”(《资治通鉴》)。对于诸葛恪给老百姓好处这一条,人们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便会大相径庭。其实,用这一条来论证诸葛恪专政是没有多大说服力的。所以,诸葛恪专政这种说法纯属有人捏造,是不能成立的。

标签: 难道历史上皇帝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很多

更多文章

  • 明朝有多混乱:太监们都敢直接骚扰守寡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有多,混乱,太监,直接,骚扰,守寡,皇后,我国,古代

    在我国古代,选美其实不是一件什么新鲜事,历朝历代都有从民间挑选美女的习惯,例如春秋时期的西施和汉代的王昭君都是从民间选上来的。但真正将其拔到关乎国之安危这个高度,还是明清两朝的事情。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贱,自从君临天下后,事必躬亲,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除了除功臣、废宰

  • 演义说史:谁才是曹营第一谋士?郭嘉PK荀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演义,才是,曹营,第一,谋士,郭嘉,荀彧,本文,讲解,演义

    本文讲解演义,和正史不同。罗贯中对《三国志》很熟,但未必很深,就比如对荀彧和郭嘉两个人物的理解,就和正史不同。当然,对于多数的普通读者,对于正史并不大感兴趣,对于他们来说,演义就是正史,正史不是演义,他们喜欢的是演义中的人物,至于历史中这两个人物关系到底如何?请看如下内容:演义第十六回写到一个情节,

  • 解析袁术为什么称帝失败 袁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解析,袁术,为什么,失败,怎么,死的,袁术,袁公路,公路,三

    袁术,袁公路,是三国时期的一大诸侯,因为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头,起初袁术的势力非常强大,但是在面对称帝的诱惑时,袁术没有忍住,做出了错误的决定,面对着全天下的反对,悍然称帝,落得了一个悲惨的下场,最后只能高呼“我袁术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吐血数升而死。袁术为什么称帝失败三国混战不休,一度把持朝政的也不

  • 钩弋夫人是被汉武帝杀死的?或许另有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钩弋,夫人,汉武帝,死的,或许,有可能,钩弋,夫人,汉武帝

    钩弋夫人是汉武帝最具传奇的一位妃子,相传她一生下来手就是握拳的,谁也打不开,连郎中也搞不懂原因。但是当她遇到汉武帝的时候后,手却被汉武帝轻易打开,还发现手掌有一块玉钩,这也就是为什么被称为“钩弋夫人”。也有说,这只是地方官员事先安排好的,不过是把她献给汉武帝的一个说辞。但不管怎么说,钩弋夫人深受汉武

  • 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之说 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上古,时期,三皇五帝,别是,中国,书上,伏羲,女娲,神农,称

    中国古书上,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把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称为“五帝”,其实“三皇五帝”都是象征性的人物,是想象中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关于“三皇五帝”的记载,虽然是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却能反映原始社会氏族和部落的历史。传说伏羲、女娲、神农是远古时代的大圣人,各有一些了不起的功

  • 陈阿娇为治不育花了九千万 怪不得汉武帝休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阿娇,阿娇,不育,花了,九千万,怪不得,汉武帝,陈阿娇,阿

    陈阿娇与汉武帝之间有个很经典的“金屋藏娇”故事,听起来很浪漫,可这样的浪漫并没有一个好的结局。陈阿娇最终被废后,抑郁清冷的死在长门宫。陈阿娇与汉武帝刘彻其实是政治联姻,馆陶公主在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拒绝与陈阿娇联姻后,就将目光投向了刘彻。终于,在馆陶公主的扶植下,刘彻也确实做上了皇帝,陈阿娇也如愿做上

  • 孝子陈元方丧父时盖丝绸被子被嘲讽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孝子,陈元,方丧父,丧父,时盖,丝绸,被子,嘲讽,故事,陈元

    陈元方是汉代知名人士,出名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陈元方是个神童,从小就伶牙俐齿,在《世说新语》中有不少故事。另一个原因是陈元方是个孝子。要说陈元方,得先说他的父亲陈太丘。“太丘”本是河南一个地名,陈元方的父亲陈寔(shí)曾经是那里的行政长官,所以后人称他为“陈太丘”。这人为官清廉,家里简陋到连拉车的

  • 为什么说袁术竟是三国时期所有人的爸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为什么,袁术,竟是,三国,时期,所有,人的,爸爸,三国,袁术

    三国袁术三国时期,袁术因为讨伐董卓出名,之后袁术与袁绍对立,但被袁绍曹操联军大败,之后袁术在建安二年的时候获得玉玺称帝,但是袁术无治国之方,让当时的江淮地区民不聊生,众叛亲离的袁术最终被吕布曹操所击迫,吐血身亡。三国演义袁术剧照袁术是名门子弟,是东汉世家的后人,传说他出生的时候,神仙托梦给他母亲,说

  • 揭秘三国孙策死后大乔怎么样了 孙策托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揭秘,三国,孙策,死后,大乔,怎么样,托孤,孙策,性格,导致

    孙策性格孙策性格是导致孙策死亡的直接原因,那么孙策性格到底如何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孙策性格。图为新版三国演义孙策的剧照孙策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且性格豪迈不羁,不过他不善于防小人,站在他所处的位置来看的话,本是优点却成了致命的伤害。他最后是死于小人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身边人的戒备心理。史书是

  • 中国历史上的废后都有谁?废黜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上,都有,废黜,原因,是什么,历史,上有,许多,后

    历史上有许多皇后被废。因为某些原因,如君主对皇后感情淡薄、皇后无子、皇后族属犯罪、皇后本人犯罪以及政治斗争、丈夫被废等等原因,被废的皇后或授予较低级别的位号、或软禁的宫中而没有任何称号、或出家(实际上不能在宫外居住,大多在宫中落发修行),也有被赐死的例子。在一夫一妻多妾皇朝中,因为某些原因,如有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