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薛宝钗为何把滴翠亭偷听一事嫁祸给林黛玉

薛宝钗为何把滴翠亭偷听一事嫁祸给林黛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72 更新时间:2023/12/22 18:21:59

“宝钗扑蝶”的故事是在小说《红楼梦》中的第二十七回,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写,“扑蝶”这样事在薛宝钗的身上是很难得一见的,它生动地表现了宝钗作为一个“女儿”天真烂漫的一面。然而在宝钗扑蝶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使得原本轻松愉快的故事变得复杂了。

原来这一天“未时交芒种节”,大观园的姑娘们都出来玩耍,独不见黛玉,宝钗要到潇湘馆去找黛玉,后来见宝玉进了潇湘馆,宝钗想到黛玉好猜疑,这个时候如果跟着宝玉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想到这里就回来了。路上她见到一双玉色蝴蝶,引得宝钗去扑蝶,并一直跟到大观园滴翠亭外,这时宝钗听到亭内宝玉的丫鬟红玉与坠儿在说贾芸的事情,宝钗听到心中吃惊,因想到:“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没趣。”由于她已经到了亭外,躲不了了。所以使了个“金蝉脱壳”的法子,故意喊“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还问红玉坠儿:“你们把林姑娘藏那里了?”可以说,宝钗的“金蝉脱壳”的法子使用的非常成功,一点也没有引起怀疑,相反倒是红玉担心黛玉听见了她们说的话。就是这样一件事,不少人批评宝钗太奸诈,你怕因听到红玉的话,给自己惹事,却又把黛玉卖了出去,这不是成心陷害嫁祸黛玉吗?

应该说这种批评并非没有一点的道理,但如果我们认真仔细地分析事情的前前后后,说宝钗是成心地陷害嫁祸黛玉是十分勉强的。

首先,宝钗去找黛玉是好意,没有任何的恶意;其次她的目的只是为了脱身,并不是为了害黛玉,她根本不需要借这样的事去害黛玉。那么,宝钗为什么张口就喊出了黛玉的名字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本来就是去找黛玉的,合理的解释是她是下意识地喊出黛玉的,而不会是成心的害黛玉。最重要的是薛宝钗不是一个故意害人的人,她不是奸诈的人,这不符合宝钗的的思想性格。

当然,宝钗在这件事情上确实不怎么好,尽管她的内心没有害黛玉的主观意图,但客观上确实伤害了黛玉,确实“嫁祸”了黛玉。我们知道宝钗是一个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的人,王熙凤说她是:“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是一个很有主意、很有城府的人,她的“金蝉脱壳”保护自己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你只是想着保护自己,而忘了保护别人则是不应该的。在这里作者通过一个小小的细节,对宝钗的批评应该说是十分严厉和深刻的。

《红楼梦》中的女孩子们许多人都很有才华,如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探春,还有妙玉等等,但如果要评选大观园中谁最有才华学识的,那非宝钗莫属。

宝钗的诗才可以说与黛玉不相上下,在伯仲之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红楼梦》第十八回,宝玉作诗不知“绿蜡”的出处,宝钗随口就说出是唐代钱诩的咏芭蕉诗,宝玉佩服地称她为“一字师”。在大观园的姑娘们诗社活动中,基本上是宝钗和黛玉轮流夺魁,她俩的才华明显地高出其它的姑娘们,能够与她们两个媲美的也只有史湘云一个还可以。宝钗的诗多是一种含蓄浑厚的格调,这与她的思想性格是一致的。

如果说黛玉的诗才不在宝钗之下的话,那么宝钗的学识就是黛玉不及的了。第三十七回,她与湘云谈诗,就是一篇很有水平的诗论,她说:“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你看古人诗中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了,若题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有好诗,终是小家气。诗固然怕说熟话,更不可过于求生,只要头一件立意清新,自然措词就不俗了。”第六十四回当她看了黛玉写的《五美吟》,又发表了一番不俗的见解,说:“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工整,一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接着列举

更多文章

  • 三国里唯一让关羽动过心的女子竟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唯一,关羽,动过,女子,是她,关羽,人的,形象,一直

    关羽给人的形象一直都是忠肝义胆,有勇有谋,不为女色所动的禁欲系武将。比如,《三国演义》中关羽保二位嫂嫂在曹操一段,当曹操让他与二嫂共处一室,欲乱其君臣之分时,关羽就情愿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曹操又送十名美女侍候关羽,关羽也毫不动心,全部送入内门,让她们伏侍二嫂。还有关羽斩貂蝉的故事。这是个人

  • 清宫里的太监宫女为何都叫慈禧老佛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宫里,太监,宫女,为何,慈禧,佛爷,再看,一些,清宫,剧时

    再看一些清宫剧时,我们时常会听到“老佛爷”这个称呼,上至王公大臣们下到太监宫女,见到了太后都高呼一声“老佛爷吉祥”、“老佛爷千岁”。在晚清时期,宫里太监宫女们也都尊称慈禧太后为“老佛爷”,那么老佛爷这个称

  • 红楼梦中偷养小叔子的女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红楼,梦中,偷养,叔子,女人,小说,红楼梦,中的,第七,写道

    在小说《红楼梦》中的第七回写道,宁国府的焦大曾有一段泼妇骂街的对话:“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而这段话的效果是:“众小厮见说出来的话有天

  • 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为何当不上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千,宠爱,于一身,一身,杨贵妃,为何,不上,皇后,白居易

    白居易《长恨歌》生动地描述了唐明皇爱杨贵妃的情形:杨贵妃生前,有“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等诗句;杨贵妃被赐死后,有“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rdquo

  • 林黛玉为什么不让贾宝玉参加科举考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林黛玉,为什么,不让,贾宝玉,参加,科举考试,小说,红楼梦

    在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回中,王夫人接待初进贾府的黛玉,特意打招呼:“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

  • 金瓶梅中唯一的白富美竟是被潘金莲活活气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金瓶梅,唯一,白富美,竟是,潘金莲,活活,死的,李瓶儿,小说

    李瓶儿是小说《金瓶梅》中的人物,是作者常用来与潘金莲对比、“抗衡”的主要角色。她和潘金莲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长得漂亮,生性贪淫,因淫作孽。李瓶儿有着“细弯弯两道眉儿,且自白净”,“身软如棉花,瓜子一般好风月”。可是命运安排她的是,

  • 松赞干布最宠信的女人竟不是文成公主而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松赞,干布,宠信,女人,不是,文成,公主,是她,很多,后人

    很多后人觉得,在吐蕃称王的松赞干布,是个目光远大,臣服大唐的历史人物。有趣的是,中国历史反倒扬起了一副美丽、动人的帽子。毕竟,这位君主被大面积地美化和神化了。关于泥婆罗古国的“赤尊公主”,的确跟松赞干布结成了美满婚姻。可惜,吐蕃文献以及汉人史料的记载当中,只谈松赞干布娶&ld

  • 中国古代史上惨遭家暴的公主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古代,史上,惨遭家,公主,众所周知,公主,皇帝,掌上明

    众所周知公主是皇帝的掌上明珠,从小就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王公贵族,通常都俗称为“金枝玉叶”。在古代,公主出嫁时,是不向公婆行礼的,反而公公婆婆还要想公主媳妇下跪称臣。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敢跟公主老婆叫板的驸马,简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正因为如此,当出现敢于与公主叫板的驸马后,

  • 红楼梦中晴雯到死都心有不甘的事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红楼,梦中,晴雯,心有,不甘,是什么,晴雯,中国,四大名著

    晴雯是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是服侍贾宝玉的四个大丫鬟之一。晴雯生的水灵貌美,眉眼之间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聪明过顶,个性刚烈,反抗性极强,是一个敢爱敢恨的潇洒姑娘。有“勇晴雯病补孔雀裘”一回,极言其心灵手巧,神情跃然纸上。她的反抗,遭到了残酷报复。王夫

  • 李白四次婚姻的背后有何不为人知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白,四次,婚姻,背后,有何,不为人知,秘密,李白,我国,唐

    李白是我国唐代时期著名的诗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但是以今天的眼光看,嫁给李白这样的男人做妻子,实在是女人的极大不幸。他以追求理想为借口,经年累月在外面结交朋友,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家里有田地,他不管不顾,做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