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毛泽东对曹操颇为欣赏 认为诸葛亮不够聪明

毛泽东对曹操颇为欣赏 认为诸葛亮不够聪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779 更新时间:2024/1/26 7:25:17

尽管在小说和一些影视作品中,曹操的形象一直都是一个反派面的角色,但是毛泽东却对曹操有着非常高的评价。毛泽东认为曹操打击掉了许多东汉恶势力,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否则东汉王朝早就灭亡了。而诸葛亮则是三国时期的有名的军师,他深谋远虑,谋略过人,可以说是一个旷世奇才。但是毛泽东却认为诸葛亮不够聪明,这是为什么呢?

毛泽东在召开会议时喜欢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方面说明他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以为然,另一方面说明他非常重视集体的智慧。

在那个人们对诸葛亮敬若神灵的时代,毛泽东能将诸葛亮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体现了一位军事家足够的智慧。当人们感叹诸葛亮“得其主,不得其时”,并且纷纷为诸葛亮的失败寻找借口的时候,毛泽东心中已经非常明白:诸葛亮之败怨不得天时,怨只怨诸葛亮自己还不够聪明。

在分析诸葛亮的失败原因时,毛泽东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毛泽东之所以说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是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乍一看,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是一个颇有诱惑性的方案。但毛泽东却很清楚,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袭得手,而且关羽父子也命丧孙权手中。可以说,蜀汉衰亡的祸根在于“隆中对”。

毛泽东所说“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之镇守荆州、刘备之进攻东吴、诸葛亮之北伐中原。这“三分兵力”依次展开,前两次分兵都失败得很惨,导致蜀汉元气大伤,而诸葛亮的北伐本钱也便所剩无几。所以,毛泽东叹道: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借用“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华容道”等故事情节,使得诸葛亮几乎成了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而实际上,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应该非周瑜莫属。

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04页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大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在这段话中,毛泽东把赤壁之战定义为“吴魏赤壁之战”,说明他并不认为刘备、诸葛亮对赤壁之战有多大贡献。

一九五三年,毛泽东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中说:“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时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这段话表明了毛泽东的立场,他认为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是周瑜,而并非诸葛亮。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督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节度,举动失宜,结果被曹魏大将张颌所破,导致街亭这一重要关口失陷敌军之手。诸葛亮不得不败退汉中,演出一幕“挥泪斩马谡”的悲剧。

历代评书、戏剧在表现“失街亭”事件时,都把重点放在马谡如何违背调度,以及诸葛亮如何执法严明之上。毛泽东对此则有独到的见解,他评论到:“初战亮宜亲自临阵。”在毛泽东看来,街亭能否固守,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如此重大的任务怎能交给一个没有实际作战经验的人去执行?而且即使派人去防守街亭,也应该不断派军去增援,假如街亭危急,甚至诸葛亮本人也应该前去亲自指挥,与敌军展开大决战。

标签: 毛泽东曹操颇为欣赏认为诸葛亮不够聪明尽管

更多文章

  • 奇葩风俗:女子婚后终身不能与丈夫同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奇葩,风俗,女子,婚后,终身,不能,丈夫,同房,古往今来,结

    古往今来结婚也许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一件人生大事,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结婚,也有的人会选择与自己相爱的人相伴到老,有的人则选择自己一人潇洒走完一生。但是在清代末年时期,广东的珠三角有一种特殊的风俗。没有结婚的女子,只要把辫子挽成发髻,就表示永不嫁人,独身终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梳女的身影已经渐

  • 中国史上最窝囊的皇帝:竟向妃子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史上,窝囊,皇帝,妃子,下跪,皇帝,是一,国之,一个

    皇帝是一国之君,是一个国家最有威严的人。皇帝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颜面,皇帝一向都是很威武说一不二的,但是历史上也有一些窝囊皇帝,他们为了追女人完全无下限了,那么下面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位最窝囊的皇帝和历代帝王之最都有哪些吧!最窝囊皇帝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

  • 李清照晚年改嫁的风波:因告发丈夫入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清照,晚年,改嫁,风波,告发,丈夫,入狱,李清照,著名,宋

    李清照是著名的宋代女词人,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古人都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只要在家中刺绣做女红就好。而对于当时来说一位女子的学识和修养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实属难得。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祖上又是状元出身,父亲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了文学基础。但是这样一位才女却在晚年因为遇人不

  •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有多少美女为他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多少,美女,为他,殉葬,古代,一条,不

    在古代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皇帝死后要挑选一些人给皇帝殉葬。而殉葬的人大多数都是皇帝生前拿的一些妃子贵人和宫女,甚至有的是一些从未见过面的秀女才人。明朝开国皇帝死的时候,依古制,将朱元璋生前没有生育过的后宫嫔妃,全部下令处死殉葬,另有若干宫女从死。至于如何处死这些活生生的殉人,一直是个谜,有的说

  • 项羽乌江自刎死后尸体竟然汉军被肢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项羽,乌江,自刎,死后,尸体,竟然,汉军,肢解,西楚,霸王

    西楚霸王项羽,天生的霸主,项羽虽然勇猛,但可惜有勇无谋,最后还是败给了老谋深算的刘邦。倘若在当年的鸿门宴上项羽杀了刘邦,那么中国的历史会有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呢?但斯人已去,历史已经成为历史,再也无法改变,我们只能默默的缅怀这位英雄。在汉四年八月,项羽已经发现自己孤立无援,军粮极度匮乏了,韩信占领了齐国

  • 毛泽东曾说武则天并非野史上写的那么荒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毛泽东,武则天,并非,史上,写的,那么,荒淫,一代,女皇,武

    一代女皇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一个让男人都不得不低头臣服的女人。历史上的武则天手段狠绝,做事果断,有时连男子都不得不称赞。就连我们中国的领导人毛泽东毛主席都为之赞叹,但是在野史上却说武则天竟是个荒淫无度的女人,这是真的吗?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

  • 苏东坡得罪皇帝 竟是靠睡觉捡回了一条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苏东坡,得罪,皇帝,竟是,睡觉,回了,一条,一个,人的,胸怀

    一个人的胸怀,在两种境遇下可以一览无遗,一是极乐时,二是极悲处。极乐时得意到忘形,那是小人,极悲处沉沦到厌世,那是俗辈。苏东坡大才槃槃,然而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尤其遭遇“乌台诗案”,深陷“文字狱”,几次濒临灭顶之灾,九死一生。面对这种人生极悲,苏东坡的

  • 包青天和一个负心汉的历史纠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包青,天和,一个,负心,历史,纠纷,包拯,家喻户晓,屡破,奇

    包拯,家喻户晓屡破奇案的包青天,而陈世美则是遭受世人唾骂抛弃妻子的负心汉。一个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大青天,一个遗臭万年惨遭唾骂的负心人,那这两人又有什么纠纷呢?说到某男人抛弃结发妻子,人们往往抬出一人作比:陈世美。由于戏剧《铡美案》的家喻户晓,恶棍陈世美的形象已在人们心中定格。传统戏剧中的陈世美,自报

  • 【原创】上官皇后的一生事迹 半生孤寂的悲凉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原创,上官皇,后的,一生,事迹,半生,孤寂,悲凉,人生,创作

    原创作者投稿,禁止转载。原标题:半生孤寂,一生悲凉她,出生官宦之家,家世显赫,身份高贵。她,6岁封后,15岁成为寡妇,同年被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她就是孝昭皇后上官氏,汉朝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后宫之主。一个荣华一世,悲凉一生的女人。上官氏的家世无比显赫,祖父是左将军上官桀,而外祖父是曾经权倾朝野大司马大

  •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最后各自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古代,四大,美男,最后,自的,结局,如何,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那么有美男吗?答案是有的,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四大美男子,他们天生相貌英俊,仪表堂堂。若是放到现代可以说是迷死万千少女,但是这四位美男子的结局,就好比“自古红颜多薄命”,那么他们的最终结局怎么样呢?潘安:找死潘安无疑是美男中佼佼者,人们也常用“貌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