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出师表》

岳飞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出师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743 更新时间:2024/2/18 17:04:45

虽然近年网友对诸葛亮的评价呈现多样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诸葛亮确实是一位忠君卫国,心系社稷,忧国忧民的大忠臣,同样是中国历史上忠臣代表的岳飞同学给过诸葛亮一个评价,说是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哭出来的,都不是忠臣。

这话肯定片面。但能得到岳飞这么高的评价,可见诸葛孔明在中国人的心中地位之高,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诸葛亮,字孔明,原籍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後。

年幼时,父母皆丧,幼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隐居襄阳城西隆中,躬耕田亩,暇时读书,留心世事,自具卓见,与司马微、徐庶等人交游。以庞德公为师,每次往访,均拜于床下,庞德公称他为“卧龙”。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其兄诸葛瑾仕于东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出现了转机。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诸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

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执政期间,积极实行法治,赏罚严明;抑制豪强,任人唯贤;推广屯田,以利耕战,使“民贫国虚”之蜀汉,呈现出“耕战有伍,刑法整齐”之景象。率军渡泸水,平定南中後,又对西南各族采取和好政策,促进了边缘地区的开发。对中华文明在西南地区的传播起重要作用。而后挥戈北伐,攻击曹魏,以图统一全国。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善计谋,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其著被编为《诸葛亮集》24卷。今襄阳有“古隆中”遗址,前往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投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将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但也并非出于偶然。

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领、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诸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

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他忠公体国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

更多文章

  • 曹操为哪位谋士伤心流泪了三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哪位,谋士,伤心,流泪,三次,三国演义,第五十,描写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描写,曹操回师后在众谋士就座的场合仰天大恸,捶胸痛哭,念叨郭嘉,而“众谋士皆默然自惭。”曹操在战场失败后缅怀郭嘉,实际上隐含了对部下事前未谏、盲从失职的批评。郭嘉生前死后,曹操曾三哭郭嘉。一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征讨乌丸的行军路上。按照《三国演义》第三

  • 刘备手下三大王牌军师谁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手下,三大,王牌,军师,谁最,厉害,徐庶,诸葛亮,庞统

    徐庶、诸葛亮、庞统,刘备三大王牌军师到底谁最厉害? 刘备从白手起家,早年苦于奔波,没有基业,更是没有个象样的参谋,直到逃到新野才算是发迹的起点,算起来真正帮助他的有三个军师,大家都是十分熟悉的了,分别是在新野时期的徐庶、诸葛亮和赤壁之战的庞统。三人虽然都追随了刘备但结局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 先说

  • 为什么三国这三位愤青之死被人津津乐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为什么,三国,三位,愤青,之死,被人,津津乐道,一本,三国演

    一本《三国演义》被誉为“书中之虎”,小说蕴涵的军事谋略和为人处世哲学启示和引导了一辈辈中国人。而这本书中对祢衡、许攸、杨修这三个愤青的死,更是做了浓墨重彩的陈述,并且历来世人对此是津津乐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首先说祢衡。祢衡年少轻狂,他自诩天下名士,自以为

  • 在三国的武将之中谁杀的人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武将,之中,谁杀,最多,尽管,罗贯中,关羽,虚增,许多

    尽管罗贯中给关羽虚增了许多战绩,但有一点仍然是肯定的,那就是:三国武将里,关羽的战绩最好。这一点仅凭三国志记载就可以证明。临阵斩名将的武将只有两个:关羽白马杀颜良,围曹仁,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黄忠杀夏侯渊。马超、赵云、夏侯惇、许褚、典韦有这样的战绩吗,他们斩杀的大都是小兵小将。 我们先从正面来了

  •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吝啬鬼都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吝啬鬼,别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富而且贵的吝啬之徒,好多还是身居要职的官场之人。现根据古籍记载对其进行盘点,择出十大最吝啬的古代官员供各位看官观瞻。⒈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过曹操,随曹操南征北战,屡屡征伐有功,被拜为都护将军。曹丕称帝后,任曹洪为卫将军,再升骠骑将军,封

  • 被冤枉了两千年的三国名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冤枉,两千,年的,国名,将是,三国,冤枉,两千,年的,一员

    三国被冤枉两千年的一员猛将是谁? 被同事杀死还被栽赃 三国时代战死或者因为其它原因被杀的武将根本数不清,但要说哪一武将死得最冤,那可非魏延莫属了,因为一本《三国演义》,让魏延背了近两千年的黑祸,被骂两千年,真不知道老罗家与老魏家有什么仇恨!《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写关羽带兵攻打长沙,与黄忠大战,长沙

  • 赵云在长坂坡一战中斩杀了多少曹军的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云,长坂,一战,斩杀,多少,曹军,将领,纵观,赵云,戎马一

    纵观赵云戎马一生,参加过无数殊死大战,但最让人惊心动魄、难以忘怀的无疑是长坂坡大战。这次大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刘备兵败,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骑快马追赶,终于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此时情势危急,刘备便丢下妻儿,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南逃逸,而赵云却反而向北进入曹军

  • 大忠臣蒋济是如何将曹魏的江山断送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忠臣,蒋济,如何,曹魏,江山,断送,他是,曹魏,一大,谋臣

    他是曹魏一大谋臣,陈寿说他的计谋不输于荀攸。他更是一个有胆量,敢直言的大忠臣,曹丕称他“兼资文武,志节慷慨”、曹叡则说他是“骨鲠之臣”。然而就是这么一位骨鲠之臣最后却断送了曹魏江山,这是为什么呢?208年,曹操赤壁之战大败后,孙权围合肥,曹操无力派大军

  • 金庸笔下的十大贱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金庸,笔下,十大,贱客,关于,金庸,笔下,人物,我们,熟悉

    关于金庸笔下的人物,我们在熟悉不过了,从小时候看的影视剧到后来看原著小说,金庸武侠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面我们盘点过金庸武侠最厉害的高手、最厉害的武功、以及最历史的女中豪杰等等,都是比较正面的形象,因此很多人物一直没有上榜,那么今天中国历史网小编就来盘点一个反面形象,金庸笔下的十大贱客

  • 三国演义里为何没写到帮曹操击退马超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演义,为何,写到,曹操,击退,马超,杨阜,三国演义,着墨

    杨阜在三国演义里,着墨很少,那是因为罗贯中扬刘贬曹的立场,把杨阜轻描淡写的,实际上,以杨阜的智、勇、忠、义、廉、直,即使不能与诸葛亮司马懿相比,也应该和陈群、顾雍、二张等人相比的。在马超攻打冀城时,这冀城本来是一座危城,想拿下并不太难,尤其是守军中的主要领导已经动摇,应该是冀城瓜熟蒂落的时候。 可是